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帛画唐卡 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对藏传佛教 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 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大量 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藏传佛教的 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 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10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 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到了明清两代。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唐卡的长 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 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80%。 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 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 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100块唐 卡连成的。 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由于 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 之作,绝少粗制滥造。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 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加工画布。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 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经过处理 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第二步是勾画构图。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 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第三步是整理装裱。在画布周 边镶以锦缎边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 经过活佛念经加持。有时在画布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幅可以 卷起带在身边的卷轴画制作完毕。绘制一幅精致的唐卡,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 间。唐卡除彩绘外,还有刺绣、提花等制作工艺。最珍贵的帛画为缂丝像, 它是用金线织成的。这种手工生产的佛像帛画过去多为朝廷赏赐用,在这些缂丝 佛像的背面,往往有达赖或班禅左手掌的印记,是异常罕见的工艺品。唐卡是寺 院的庄严之物,每个殿堂和僧舍都挂着数量不等的唐卡,而一些匠心独具的作品 被人们珍藏传世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0年第11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唐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唐卡”一词来自于藏语,它是指一种流行于藏区的画在布上的以宗教为题 材的卷轴画。 B.众多唐卡对佛殿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故它是藏传佛教僧人修行时必不 可少的物品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 2012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帛画唐卡 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对藏传佛教 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 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大量 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藏传佛教的 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 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 10 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 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到了明清两代。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唐卡的长 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 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 80%。 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 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 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 100 块唐 卡连成的。 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由于 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 之作,绝少粗制滥造。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 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加工画布。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 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经过处理 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第二步是勾画构图。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 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第三步是整理装裱。在画布周 边镶以锦缎边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 经过活佛念经加持。有时在画布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幅可以 卷起带在身边的卷轴画制作完毕。绘制一幅精致的唐卡,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 间。 唐卡除彩绘外,还有刺绣、提花等制作工艺。最珍贵的帛画为缂丝像, 它是用金线织成的。这种手工生产的佛像帛画过去多为朝廷赏赐用,在这些缂丝 佛像的背面,往往有达赖或班禅左手掌的印记,是异常罕见的工艺品。唐卡是寺 院的庄严之物,每个殿堂和僧舍都挂着数量不等的唐卡,而一些匠心独具的作品 被人们珍藏传世。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0 年第 11 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唐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卡”一词来自于藏语,它是指一种流行于藏区的画在布上的以宗教为题 材的卷轴画。 B.众多唐卡对佛殿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故它是藏传佛教僧人修行时必不 可少的物品
C.现今保存的最早的唐卡,大约诞生于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都是正方形,以 后则改为了长方形 D.唐卡的长度一般在二至三尺之间,其侧重点是绘制佛、度母等供像,并不追 求反映宏大的场景。 下列关于唐卡制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质,然后用石块磨压,刷胶,使画布柔软平 滑、不露布孔。 B.画师用炭笔在画布上画出草稿,然后为草稿着上颜色,再用金汁勾线,完成 勾画构图。 C.画师需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四周用木头固定,在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 的丝绸幔子。 D.装裱好的画布经活佛念经加持,有时在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 副唐卡才算完成。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部分唐卡都绘制神佛像,一部分唐卡则以连环画的形式将多幅画面连起来 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 B.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 绘制,不允许自由发挥 C.最珍贵的唐卡是金线织成的缂丝像,背面常常有达赖或班禅左手掌的印记, 是极为难得的工艺品。 D、在藏区,“绢本”即唐卡,其构图十分复杂,在佛像之外还有莲座、祥云、 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 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妖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 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 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 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 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 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 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 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 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 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 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 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 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 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C.现今保存的最早的唐卡,大约诞生于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都是正方形,以 后则改为了长方形。 D.唐卡的长度一般在二至三尺之间,其侧重点是绘制佛、度母等供像,并不追 求反映宏大的场景。 2、下列关于唐卡制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质,然后用石块磨压,刷胶,使画布柔软平 滑、不露布孔。 B.画师用炭笔在画布上画出草稿,然后为草稿着上颜色,再用金汁勾线,完成 勾画构图。 C.画师需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四周用木头固定,在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 的丝绸幔子。 D.装裱好的画布经活佛念经加持,有时在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 一副唐卡才算完成。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部分唐卡都绘制神佛像,一部分唐卡则以连环画的形式将多幅画面连起来 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 B.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 绘制,不允许自由发挥。 C.最珍贵的唐卡是金线织成的缂丝像,背面常常有达赖或班禅左手掌的印记, 是极为难得的工艺品。 D、在藏区,“绢本”即唐卡,其构图十分复杂,在佛像之外还有莲座、祥云、 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 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妖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 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 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 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 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 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 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 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 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 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 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 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 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 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 杂。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僧珍既有大勋, 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 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柑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 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贼唐宇之寇东阳 寇:侵犯 B.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知:掌管 C.因命按行城西空地 按:巡行 D.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领:率领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3 分)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④汝等自有常分, 岂可妄求叨越 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⑥每侍御坐,屏气鞠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 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 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在任期间,对属下公平有礼,对亲人也不徇私情。他的父亲哥哥和儿 子虽然一直跟随着他,但是以贩葱为业,他在就任南兖州刺史以后,也没让家人 放弃贩葱这一职业。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 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5分) (2)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8.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通过哪些意象 写出了怎样的意境?(5分) 9.下阕是否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 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 杂。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僧珍既有大勋, 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 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柑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 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妖贼唐宇之寇东阳 寇:侵犯 B.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知:掌管 C.因命按行城西空地 按:巡行 D.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领:率领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3 分)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④汝等自有常分, 岂可妄求叨越 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⑥每侍御坐,屏气鞠 躬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 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 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在任期间,对属下公平有礼,对亲人也不徇私情。他的父亲哥哥和儿 子虽然一直跟随着他,但是以贩葱为业,他在就任南兖州刺史以后,也没让家人 放弃贩葱这一职业。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 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5 分) (2)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8.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通过哪些意象 写出了怎样的意境?(5 分) 9.下阕是否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 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 分)
(1)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 臾 (苏轼《赤壁赋》) (3)沧海月明珠有 泪 ,只是当时已惘 然。(李商隐《锦瑟》) 乙选考题 下面三、四两大题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捡硬币的男孩 我正坐在街心公园的一把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我回 过身,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叔叔,请抬一下脚,”男孩看着我说。我莫名其妙地应声抬起了双脚。男孩把 我原来放脚的地方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也没有。”男孩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在我旁边走了过去。 我叫住了他:“你到底在找什么?” 男孩停住脚步,想了想说:“你不会告诉别人吧?” “嗯,我谁也不告诉。怎么,这是秘密吗?”我吃惊地扬起了眉毛。 “我在捡硬币。要是找对地方的话,有时候能找到很多,一般街心公园的长椅下 面有。我去年夏天就在这儿捡到了很多。 “捡硬币?”我以为我听错了,“这么说,你去年夏天就开始在这儿捡了?” “对,”男孩的神情非常庄重。“那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我出于好奇,又问 “等我看看。”男孩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有几枚亮闪闪的硬币。男孩皱着 眉头,把纸片上的硬币一枚一枚地捡到自己脏兮兮的小手里,边捡着嘴边动着, 显然,他是在仔细地数今天捡了多少钱。“一共48个戈比。”男孩终于数完了, 又把那些硬币放回到纸上,包好,装进了裤袋。① “噢,你已经很有钱了。”我笑着说 “这还不算多,这个夏天我肯定能捡到很多。” 我想起了儿子和自己的童年,谁小时候没为买几块糖果或者一个心仪的玩具想方 设法地攒过钱呢? “你是攒钱买糖果吗?或者买一把小手枪? 小男孩皱着眉没说话。看到他如此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我不能再问下去了,这个 孩子可能另有隐情。“好了,祝你找到更多的硬币。明天还来吗?”我说完,点 燃了一支烟。 男孩低声说:“来。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来。 就这样,我和这个叫伊柳沙的孩子认识了,后来还成了朋友。我每天都去那个小 街心公园,坐在椅子上等他。他也每天都来,而且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我每次问 他有什么收获时,他就蹲在地上打开纸包,认真地把自己捡到的硬币数一遍,但 每次都没有超过一个卢布。② 有一次我问他:“伊柳沙,我有几个硬币,你拿去好不好?” 伊柳沙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来说:“不行。妈妈告诉过我,不能白 要别人的钱,得拿东西换才行。你有多少硬币?”我把手里的硬币数了一遍说: “45个戈比
(1)醉里挑灯看剑, 。 ,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 臾, 。(苏轼《赤壁赋》) (3)沧海月明珠有 泪, 。 ,只是当时已惘 然。(李商隐《锦瑟》) 乙 选考题 下面三、四两大题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捡硬币的男孩 我正坐在街心公园的一把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我回 过身,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叔叔,请抬一下脚,”男孩看着我说。我莫名其妙地应声抬起了双脚。男孩把 我原来放脚的地方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也没有。”男孩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在我旁边走了过去。 我叫住了他:“你到底在找什么?” 男孩停住脚步,想了想说:“你不会告诉别人吧?” “嗯,我谁也不告诉。怎么,这是秘密吗?”我吃惊地扬起了眉毛。 “我在捡硬币。要是找对地方的话,有时候能找到很多,一般街心公园的长椅下 面有。我去年夏天就在这儿捡到了很多。” “捡硬币?”我以为我听错了,“这么说,你去年夏天就开始在这儿捡了?” “对,”男孩的神情非常庄重。“那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我出于好奇,又问。 “等我看看。”男孩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有几枚亮闪闪的硬币。男孩皱着 眉头,把纸片上的硬币一枚一枚地捡到自己脏兮兮的小手里,边捡着嘴边动着, 显然,他是在仔细地数今天捡了多少钱。“一共 48 个戈比。”男孩终于数完了, 又把那些硬币放回到纸上,包好,装进了裤袋。① “噢,你已经很有钱了。”我笑着说。 “这还不算多,这个夏天我肯定能捡到很多。” 我想起了儿子和自己的童年,谁小时候没为买几块糖果或者一个心仪的玩具想方 设法地攒过钱呢? “你是攒钱买糖果吗?或者买一把小手枪?” 小男孩皱着眉没说话。看到他如此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我不能再问下去了,这个 孩子可能另有隐情。“好了,祝你找到更多的硬币。明天还来吗?”我说完,点 燃了一支烟。 男孩低声说:“来。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来。” 就这样,我和这个叫伊柳沙的孩子认识了,后来还成了朋友。我每天都去那个小 街心公园,坐在椅子上等他。他也每天都来,而且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我每次问 他有什么收获时,他就蹲在地上打开纸包,认真地把自己捡到的硬币数一遍,但 每次都没有超过一个卢布。② 有一次我问他:“伊柳沙,我有几个硬币,你拿去好不好?” 伊柳沙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来说:“不行。妈妈告诉过我,不能白 要别人的钱,得拿东西换才行。你有多少硬币?”我把手里的硬币数了一遍说: “45 个戈比
“我马上就回来,”伊柳沙说完,跑进了附近的一片树丛里。几分钟后他又跑了 回来,小手里握着一小截红铅笔,一张糖纸和一小块绿色玻璃 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易。 从那以后,我每天来的时候都给他带一些零钱,而走的时候衣兜里则塞满了他的 宝贝,有啤酒瓶盖,旧打火机,铅笔头,玩具汽车和塑料小人什么的。最后一次 伊柳沙给我带来的是一个断了一支胳膊的变形金刚。这可能是孩子最珍爱的玩具 了,我实在不忍心带走,但伊柳沙的态度非常坚决,容不得我拒绝。 那天之后,伊柳沙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和我交换了,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不答应 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才告诉了我实情。原来,他已倾其所有,再也拿不出什么来 了 于是,我耍了个小花招。我比以前早来一点,然后悄悄地往长椅下放几枚硬币。 伊柳沙来了之后,捡起来,然后就蹲在我脚边一丝不苟地数他一天来的收获。③ 我已经习惯每天看见他,我喜欢上这个小男子汉。我欣赏他的懂事和执着。但有 个疑问一直折磨着我:他为什么要捡硬币呢?而且一捡就是一年多?我一直也 没找到答案。我每天都会给伊柳沙带几块糖果和口香糖来,伊柳沙每次都吃得津 津有味。而且我还发现,这个孩子很少笑。后来伊柳沙却突然不来了,整整一个 星期没露面。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那把长椅上,低着头,看着地。 “你好啊,伊柳沙,”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天也没下雨,你怎么一直没来啊? 椅子底下的硬币都没人捡了 “我不需要硬币了。”伊柳沙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伊柳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搂住他的小小的肩膀,忐忑不安地问,“你 为什么不捡硬币了?” 伊柳沙低垂着头,泪水从眼睛里流了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到了小小的膝盖上。“维 拉阿姨说我爸爸酒喝得太多了,把身体喝坏了。可我妈妈说我爸爸能治好,但需 要很多钱,所以我就每天出来捡硬币。我已经捡了很多硬币了,但还是没能治好 爸爸……”孩子说话时脸上的泪已经流成了两条小河 我把孩子紧紧地搂在了怀里。“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可我却没来得 及救他!”伊柳沙放声大哭。这种情景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经历,我一时不知该 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是流着泪紧紧地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头, 伊柳沙突然挣脱了我的怀抱,用又红又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说“谢谢你给我硬 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说完,他就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沿着一条林间小 路跑了。 我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叹息。命运让这个孩子小小的年纪就经受了如此 沉重的打击,可我却无法帮助他。在后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去那个我 们以前经常见面的街心公园,但我再也没有见到伊柳沙,没有见到这个只有六岁 的小小的男子汉。现在我很少去那个小公园了,但每次去,我都要在长椅下放几 枚硬币。 我要让他知道我是他的朋友,我就在他身边。 (1)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中通过小男孩之口,两次提到他的妈妈,间接地表现出男孩的妈妈是 个坚强的人,这正是作者不露痕迹地交代男孩拥有良好家庭环境的妙笔。 B.“我”“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叹息。”叹息的是命运的不公和社会 的冷酷,以及自己的无能
“我马上就回来,”伊柳沙说完,跑进了附近的一片树丛里。几分钟后他又跑了 回来,小手里握着一小截红铅笔,一张糖纸和一小块绿色玻璃。 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易。 从那以后,我每天来的时候都给他带一些零钱,而走的时候衣兜里则塞满了他的 宝贝,有啤酒瓶盖,旧打火机,铅笔头,玩具汽车和塑料小人什么的。最后一次, 伊柳沙给我带来的是一个断了一支胳膊的变形金刚。这可能是孩子最珍爱的玩具 了,我实在不忍心带走,但伊柳沙的态度非常坚决,容不得我拒绝。 那天之后,伊柳沙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和我交换了,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不答应。 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才告诉了我实情。原来,他已倾其所有,再也拿不出什么来 了。 于是,我耍了个小花招。我比以前早来一点,然后悄悄地往长椅下放几枚硬币。 伊柳沙来了之后,捡起来,然后就蹲在我脚边一丝不苟地数他一天来的收获。③ 我已经习惯每天看见他,我喜欢上这个小男子汉。我欣赏他的懂事和执着。但有 一个疑问一直折磨着我:他为什么要捡硬币呢?而且一捡就是一年多?我一直也 没找到答案。我每天都会给伊柳沙带几块糖果和口香糖来,伊柳沙每次都吃得津 津有味。而且我还发现,这个孩子很少笑。后来伊柳沙却突然不来了,整整一个 星期没露面。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那把长椅上,低着头,看着地。 “你好啊,伊柳沙,”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天也没下雨,你怎么一直没来啊? 椅子底下的硬币都没人捡了。” “我不需要硬币了。”伊柳沙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伊柳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搂住他的小小的肩膀,忐忑不安地问,“你 为什么不捡硬币了?” 伊柳沙低垂着头,泪水从眼睛里流了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到了小小的膝盖上。“维 拉阿姨说我爸爸酒喝得太多了,把身体喝坏了。可我妈妈说我爸爸能治好,但需 要很多钱,所以我就每天出来捡硬币。我已经捡了很多硬币了,但还是没能治好 爸爸……”孩子说话时脸上的泪已经流成了两条小河。 我把孩子紧紧地搂在了怀里。“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可我却没来得 及救他!”伊柳沙放声大哭。这种情景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经历,我一时不知该 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是流着泪紧紧地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头。 伊柳沙突然挣脱了我的怀抱,用又红又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说“谢谢你给我硬 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说完,他就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沿着一条林间小 路跑了。 我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叹息。命运让这个孩子小小的年纪就经受了如此 沉重的打击,可我却无法帮助他。在后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去那个我 们以前经常见面的街心公园,但我再也没有见到伊柳沙,没有见到这个只有六岁 的小小的男子汉。现在我很少去那个小公园了,但每次去,我都要在长椅下放几 枚硬币。 我要让他知道我是他的朋友,我就在他身边。 (1)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小说中通过小男孩之口,两次提到他的妈妈,间接地表现出男孩的妈妈是一 个坚强的人,这正是作者不露痕迹地交代男孩拥有良好家庭环境的妙笔。 B.“我”“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叹息。”叹息的是命运的不公和社会 的冷酷,以及自己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