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64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实验艺术,一方面因被西方媒体热炒而名播世界,另一方面却在它的原 产地备受 冷落。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成了现代实验艺术的诞生呢? 从历史上看,先锋艺术在现代的出现,一个根深蒂固的动因是启蒙运动 以来西方社会 信仰的变化。这种信仰在艺术领域表现得更为极端,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 曾开宗明 义地讲,“未来主义就是仇恨过去”。新型艺术家之所以事事采取与传统对抗的 立场,是有 被信仰裏挟的背景。1973年,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曾在其《影响的焦虑》 中讲,千百年 来,一切艺术的主题和技巧已被艺术家用尽,后来者要想对艺术史有所推动,唯 的手段就 是否定或推翻传统。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改变了艺术的价值取向。现代以来,工 业革命极大地 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人不仅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而且可以再造现实。 也就是 说,传统上仅对艺术有效的审美原则,现在已彻底被放大为对日常生活全面有效 的原则。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创造如果仍然遵循美的规律,那么它在现代的命运就必然是 被淹没的。 相反,它表现丑或震惊,则极易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就此而言,西方现代艺 术表现丑, 就不仅是以另一种方式与“美的艺术”对抗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已经审美化的现 实中重建自 身价值的问题。 无论现代艺术在审美标准问题上如何让人无所适从,它秉持的信仰和拓 展艺术边界的 努力本身并没有错。比如,关于现代艺术中的丑陋和怪诞,这与其说是艺术本身 出了问题, 倒不如说是人们业已固化的审美经验模式阻滞了对新艺术的接纳。因此,对一些 艺术创造 保持耐心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拓展人的审美经验,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 同时,新艺术由于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而饱受责难,不过真正 严肃的现代艺 术实验却往往有更髙的思想目标。像杜尚的《自行车轮》,虽然造型粗陋,但却 包含着为静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6.4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现代实验艺术,一方面因被西方媒体热炒而名播世界,另一方面却在它的原 产地备受 冷落。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成了现代实验艺术的诞生呢? 从历史上看,先锋艺术在现代的出现,一个根深蒂固的动因是启蒙运动 以来西方社会 信仰的变化。这种信仰在艺术领域表现得更为极端,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 曾开宗明 义地讲,“未来主义就是仇恨过去”。新型艺术家之所以事事采取与传统对抗的 立场,是有 被信仰裹挟的背景。19 73 年,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曾在其《影响的焦虑》 中讲,千百年 来,一切艺术的主题和技巧已被艺术家用尽,后来者要想对艺术史有所推动,唯 一的手段就 是否定或推翻传统。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改变了艺术的价值取向。现代以来,工 业革命极大地 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人不仅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而且可以再造现实。 也就是 说,传统上仅对艺术有效的审美原则,现在已彻底被放大为对日常生活全面有效 的原则。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创造如果仍然遵循美的规律,那么它在现代的命运就必然是 被淹没的。 相反,它表现丑或震惊,则极易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就此而言,西方现代艺 术表现丑, 就不仅是以另一种方式与“美的艺术”对抗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已经审美化的现 实中重建自 身价值的问题。 无论现代艺术在审美标准问题上如何让人无所适从,它秉持的信仰和拓 展艺术边界的 努力本身并没有错。比如,关于现代艺术中的丑陋和怪诞,这与其说是艺术本身 出了问题, 倒不如说是人们业已固化的审美经验模式阻滞了对新艺术的接纳。因此,对一些 艺术创造 保持耐心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拓展人的审美经验,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 同时,新艺术由于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而饱受责难,不过真正 严肃的现代艺 术实验却往往有更高的思想目标。像杜尚的《自行车轮》,虽然造型粗陋,但却 包含着为静
态雕塑植入运动的新艺术理想,并因此成为20世纪运动雕塑的开启者。由此来 看,现代艺 术对美的放弃以及与日常生活的混同,并不意味着它变得越来越浅薄,而是越来 越深刻。 今天,我们已习惯于将现代艺术称为“走向费解的艺术”,可能也说明了一种深 度的哲学认 知,而不仅是审美,已成为这类艺术为自身规划的目标。 总之,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艺术和审美多元化的时代。正是这种多元, 使艺术表现出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充沛的活力;但也正是这种多元,对人珍视的传统构成了 冲击,并因 此使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高估了现代艺术对固有审 美传统的 颠覆力量。虽然每年都有实验艺术家制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艺术事件,但正 规的国画或 油画展览,仍然主导着人们的艺术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促成“现代实验艺术诞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社会信仰的变化和艺术价值取向的转变,使得现代人否定或推翻传统。 B.生活中的现成品开始直接成为艺术,这也直接导致了传统艺术体制的崩解。 C.现代艺术家的大胆创新与不懈努力,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艺术理想 D现代艺术最终表现的仍是美,虽然艺术和审美多元,但求美向善仍是主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说“未来主义就是仇恨过去”,说明启蒙运动 后出现的先 锋艺术对传统持否定态度。 B.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可以让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而且可以再造现实, 打破艺术 与生活对立的传统格局。 C.艺术的创新值得肯定,它有助于拓展人的审美经验,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 对它的接 纳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 D.艺术和审美的多元化,颠覆了固有的审美传统,使艺术表现出更充沛的活 力,也使美 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艺术在审美标准上让人觉得无所适从,除人们的审美经验模式固化外 艺术本 身出了问题是根本原因。 B.不管现代艺术价值取向如何改变,美都不会因为艺术的变局而消失,只会 变换新的 表现形式重建自身价值 C.新艺术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与日常生活混同,这不能说明它变 得越来越 浅薄。相反,越来越深刻
态雕塑植入运动的新艺术理想,并因此成为 20 世纪运动雕塑的开启者。由此来 看,现代艺 术对美的放弃以及与日常生活的混同,并不意味着它变得越来越浅薄,而是越来 越深刻。 今天,我们已习惯于将现代艺术称为“走向费解的艺术”,可能也说明了一种深 度的哲学认 知,而不仅是审美,已成为这类艺术为自身规划的目标。 总之,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艺术和审美多元化的时代。正是这种多元, 使艺术表现出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充沛的活力;但也正是这种多元,对人珍视的传统构成了 冲击,并因 此使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高估了现代艺术对固有审 美传统的 颠覆力量。虽然每年都有实验艺术家制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艺术事件,但正 规的国画或 油画展览,仍然主导着人们的艺术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促成“现代实验艺术诞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社会信仰的变化和艺术价值取向的转变,使得现代人否定或推翻传统。 B.生活中的现成品开始直接成为艺术,这也直接导致了传统艺术体制的崩解。 C.现代艺术家的大胆创新与不懈努力,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艺术理想。 D.现代艺术最终表现的仍是美,虽然艺术和审美多元,但求美向善仍是主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说“未来主义就是仇恨过去”,说明启蒙运动 后出现的先 锋艺术对传统持否定态度。 B.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可以让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而且可以再造现实, 打破艺术 与生活对立的传统格局。 C.艺术的创新值得肯定,它有助于拓展人的审美经验,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 对它的接 纳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 D.艺术和审美的多元化,颠覆了固有的审美传统,使艺术表现出更充沛的活 力,也使美 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艺术在审美标准上让人觉得无所适从,除人们的审美经验模式固化外, 艺术本 身出了问题是根本原因。 B.不管现代艺术价值取向如何改变,美都不会因为艺术的变局而消失,只会 变换新的 表现形式重建自身价值。 C.新艺术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与日常生活混同,这不能说明它变 得越来越 浅薄。相反,越来越深刻
D.每年都有实验艺术家制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艺术事件引人注目,这反 向证明了它 对传统的高度依附性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彦,字思学,泾县人。隆庆五年进士。除杭州推官。以工科左给事中视陕 西四镇边 务。还奏训兵、储饷十事,并允行。 寻进户科都给事中。初,行丈量法,延、宁二镇益田万八千余顷。总督 高文荐请三年征 赋,彦言:“西北垦荒永免科税,祖制也。况二镇多沙碛,奈何定永额,使初集 流庸怀去志?” 遂除前令。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听。寻 “察吏之道,不宜视催科为殿最。昨隆庆五年诏征赋不及八分者,停有司俸。至 万历四年则 又以九分为及格,仍令带征宿负二分,是民岁输十分以上也。有司惮考成,必重 以敲扑。民 力不胜,则流亡随之。臣以为九分与带征二议,不宜并行。所谓宽一分,民受 分之赐也。 部议允行。未几,浙江巡抚张佳胤复以旧例请,部又从之。彦疏争,乃诏如新令。 诏取黄金 三千二百两,彦请纳户部言减其半,不从。 擢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都匀答千岩苗叛,土官蒙诏不能 制,彦檄副使杨 寅秋破擒之。宣慰安国亨诡言献大木,被赉。及征木无有,为彦所劾。国亨惧, 诬商夺其 木,讦彦于朝。帝怒,欲罪彦。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国亨反噬,轻朝廷,帝乃止。 改抚云南。时用师陇川,副将邓子龙不善御军,兵大噪,守备姜忻抚定 之。而其兵素 骄,给饷少缓,遂作乱。鼓行至永昌,趋大理,抵澜沧,过会城。彦调土、汉兵 夹攻之,斩首八 十,胁从皆抚散。事闻,赉银币 寻以副都御史抚治郧阳。进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日本躏朝鲜。 会暹罗入贡, 其使请勤王,尚书石星因令发兵捣日本。彦言暹罗处极西,去日本万里,安能飞 越大海,请 罢其议。星执不从。既而暹罗兵卒不出。召拜户部右侍郎,寻卒。 彦从同县查铎学,有志行。服官明习天下事,所在见称。后赠右都御史, 谥定肃。 (选自《明史》,有删改) 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每年都有实验艺术家制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艺术事件引人注目,这反 向证明了它 对传统的高度依附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萧彦,字思学,泾县人。隆庆五年进士。除杭州推官。以工科左给事中视陕 西四镇边 务。还奏训兵、储饷十事,并允行。 寻进户科都给事中。初,行丈量法,延、宁二镇益田万八千余顷。总督 高文荐请三年征 赋,彦言:“西北垦荒永免科税,祖制也。况二镇多沙碛,奈何定永额,使初集 流庸怀去志?” 遂除前令。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听。寻 上言: “察吏之道,不宜视催科为殿最。昨隆庆五年诏征赋不及八分者,停有司俸。至 万历四年则 又以九分为及格,仍令带征宿负二分,是民岁输十分以上也。有司惮考成,必重 以敲扑。民 力不胜,则流亡随之。臣以为九分与带征二议,不宜并行。所谓宽一分,民受一 分之赐也。” 部议允行。未几,浙江巡抚张佳胤复以旧例请,部又从之。彦疏争,乃诏如新令。 诏取黄金 三千二百两,彦请纳户部言减其半,不从。 擢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都匀答千岩苗叛,土官蒙诏不能 制,彦檄副使杨 寅秋破擒之。宣慰安国亨诡言献大木,被赉。及征木无有,为彦所劾。国亨惧, 诬商夺其 木,讦彦于朝。帝怒,欲罪彦。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国亨反噬,轻朝廷,帝乃止。 改抚云南。时用师陇川,副将邓子龙不善御军,兵大噪,守备姜忻抚定 之。而其兵素 骄,给饷少缓,遂作乱。鼓行至永昌,趋大理,抵澜沧,过会城。彦调土、汉兵 夹攻之,斩首八 十,胁从皆抚散。事闻,赉银币。 寻以副都御史抚治郧阳。进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日本躏朝鲜。 会暹罗入贡, 其使请勤王,尚书石星因令发兵捣日本。彦言暹罗处极西,去日本万里,安能飞 越大海,请 罢其议。星执不从。既而暹罗兵卒不出。召拜户部右侍郎,寻卒。 彦从同县查铎学,有志行。服官明习天下事,所在见称。后赠右都御史, 谥定肃。 (选自《明史》,有删改) 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 听 B.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 听 C.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听 D.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 不听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税”又称“课税”,是指古代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老百姓征收税赋的 行为 B.“敲扑”是古代鞭打犯人的一种刑具,较长的木杖称为敲,较短的木杖称 为扑。 C.“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 鸿胪寺。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 部尚书。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彦精通军事,积极建言献策。他在巡视陕西四镇的边务回来后上书朝廷, 皇上全 部赞同他奏报的训练部队、储藏粮饷等十件事。 B.萧彦体恤民情,多方为民请愿。他为延、宁二镇永远免除科差税收,充实 空虚的外 府,考察官吏的政绩等建议都得到了皇上的许可。 C.萧彦敢于进谏,险些带来惩处。他弹劾诡称要献上大木的宣慰安国亨,遭 其攻讦。 皇上大怒,幸亏大学士申时行等说情,才免受惩罚。 D.萧彦镇守边疆,善于处理矛盾。他巡抚云南时,调动少数民族士兵和汉兵 两路夹攻 邓子龙的动乱部队,杀死八十余人,得到朝廷的赏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怒,欲罪彦。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国亨反噬,轻朝廷,帝乃止。 (2)彦从同县查铎学,有志行。服官明习天下事,所在见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关山月 [南朝]陆琼 边城与明月,俱在关山头。 焚烽望别垒,击斗宿危楼。 团团婕好扇,纤纤秦女钩。 乡园谁共此,愁人屡益愁。 8.诗歌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特点?(5分) 9.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A.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 听 B.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 听 C.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不听 D.诏购金珠/已/停市/而命以其直输内库/彦言不当/虚外府以实内藏/ 不听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科税”又称“课税”,是指古代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老百姓征收税赋的 行为。 B.“敲扑”是古代鞭打犯人的一种刑具,较长的木杖称为敲,较短的木杖称 为扑。 C.“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 鸿胪寺。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 部尚书。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萧彦精通军事,积极建言献策。他在巡视陕西四镇的边务回来后上书朝廷, 皇上全 部赞同他奏报的训练部队、储藏粮饷等十件事。 B.萧彦体恤民情,多方为民请愿。他为延、宁二镇永远免除科差税收,充实 空虚的外 府,考察官吏的政绩等建议都得到了皇上的许可。 C.萧彦敢于进谏,险些带来惩处。他弹劾诡称要献上大木的宣慰安国亨,遭 其攻讦。 皇上大怒,幸亏大学士申时行等说情,才免受惩罚。 D.萧彦镇守边疆,善于处理矛盾。他巡抚云南时,调动少数民族士兵和汉兵 两路夹攻 邓子龙的动乱部队,杀死八十余人,得到朝廷的赏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怒,欲罪彦。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国亨反噬,轻朝廷,帝乃止。 (2)彦从同县查铎学,有志行。服官明习天下事,所在见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关 山 月 [南朝]陆琼 边城与明月,俱在关山头。 焚烽望别垒,击斗宿危楼。 团团婕好扇,纤纤秦女钩。 乡园谁共此,愁人屡益愁。 8.诗歌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特点?(5 分) 9.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写女主人公的兄弟不了解她的处境而讥笑她的一句是 (2)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了一位卖 炭老人为衣 食所迫而产生的反常心理。无独有偶,他在《观刈麦》中也用“ 句表现了这种心理。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状写眼前景,下阕怀古抒情,其中 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 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灯笼 陈忠实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 一眼,从人 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 抖着的胡子,表 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 理!”他的干瘪 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岀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 给你说了,你 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 二年,我申请 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 我。没料到 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 牛 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喀!没办法,我 就说买下来,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氓》中写女主人公的兄弟不了解她的处境而讥笑她的一句是 “ ” (2)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了一位卖 炭老人为衣 食所迫而产生的反常心理。无独有偶,他在《观刈麦》中也用“ ”一句表现了这种心理。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状写眼前景,下阕怀古抒情,其中 “ ”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 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灯 笼 陈忠实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 一眼,从人 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 烛。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 抖着的胡子,表 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 理!”他的干瘪 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 给你说了,你 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 二年,我申请 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 我。没料到, 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 牛。 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喀!没办法,我 就说买下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