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二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 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本题共9小题,每题3分,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赍发(j)盘缠(chan)玷辱(dian)胭脂(zhi) B、尴尬(ga)口呐(n)髭须(z)朔风(shuo) C、拾掇(duo)央浼(mi)规矩(j)祈祷(q1) D、傩送(mu6)憎恶(zeng)滑稽(j)吼啸(xio)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彩(色彩)彻区明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阻塞)者 D、穷发(发:毛,指草木)之北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奉宣室以何年 去以六月息者也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觉今是而昨非 地势极而南溟深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遂见用于小邑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 5、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 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 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带 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 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古人用“朔”、“晦”“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登泰山记》中的“戊 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二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 9 小题,每题 3 分,2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赍.发(jī) 盘缠.(chan) 玷.辱(diàn) 胭脂.(zhǐ) B、尴尬.(ɡà) 口呐.(nà) 髭.须(zī) 朔.风(shuò) C、拾掇.(duo) 央浼.(měi) 规矩.(jù) 祈.祷(qí) D、傩.送(nuó) 憎.恶(zēnɡ) 滑稽.(jī) 吼啸.(xiào)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彩.(色彩)彻区明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穷发.(.发:毛,指草木)之北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奉宣室以.何年 去以.六月息者也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觉今是而.昨非 地势极而.南溟深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遂见用于小邑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 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 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带 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 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古人用“朔” 、“晦”、 “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登泰山记》中的“戊 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
表示恭敬。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 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作品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但整体感把握得很好,音乐选择了比较轻松的电 子风格,听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烦躁,令人叹为观止 B、杭州的餐饮业与其他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没有互为支撑形成共生共赢的局面,从而 导致城市餐饮文化也方兴未艾,难以做大做强 C、针对媒体质疑“壶王”为赝品的事件,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原馆长张振常表示究竟 “壶王”是不是赝品需要多方专家进行讨论研究,业内专家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为准 D、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 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茅盾文学奖如今已走过8届29年的光阴,在将近半个甲子里,茅盾文学奖已评选出 38部获奖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经典 B、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 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C、巴以新冲突将成为新总统上任后遭遇的首个重大国际危机,这个危机将直接考验他的 外交智慧和危机处理能力。 D、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 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9、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 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 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 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 也许是有的,一时半 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网络文学的价值 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这种境况的出现,冲破了传统文 学的樊篱,有助于形成一种大文学观,不仅使各个社会层面的精神思绪和文化含量得到全方 位的表现,而且拓开了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以网 络为媒介的文学书写,还往往以自足自我为基础,将触角伸延到影视、话剧、漫画、音乐
表示恭敬。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 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他的作品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但整体感把握得很好,音乐选择了比较轻松的电 子风格,听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烦躁,令人叹为观止 ....。 B、杭州的餐饮业与其他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没有互为支撑形成共生共赢的局面,从而 导致城市餐饮文化也方兴未艾 ....,难以做大做强。 C、针对媒体质疑“壶王”为赝品的事件,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原馆长张振常表示究竟 “壶王”是不是赝品需要多方专家进行讨论研究,业内专家的一家之言 ....并不能为准。 D、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 愿,邯郸学步 ....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茅盾文学奖如今已走过 8 届 29 年的光阴,在将近半个甲子里,茅盾文学奖已评选出 38 部获奖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经典。 B、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 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C、巴以新冲突将成为新总统上任后遭遇的首个重大国际危机,这个危机将直接考验他的 外交智慧和危机处理能力。 D、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 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9、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 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 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 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网络文学的价值 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这种境况的出现,冲破了传统文 学的樊篱,有助于形成一种大文学观,不仅使各个社会层面的精神思绪和文化含量得到全方 位的表现,而且拓开了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以网 络为媒介的文学书写,还往往以自足自我为基础,将触角伸延到影视、话剧、漫画、音乐
游戏等艺术门类,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链和消费点。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写 作在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的同时,也立意追求经济利益,在渴求得到网友读者的认可和点击 阅读的基础上,提供文化消费并愉悦大众。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作者与新型读者之间是相互 契合的,你带动我,我带动你地旋转着向前,彼此啮咬着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精神存在。 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观看和阅读世界的方式,在这里,传统文学文本中纯粹精神性所寄 寓的精英化倾向被消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愉悦与精神消费并没有被摧 毁,而只是以新的形态出现。这也昭示出了网络文学在自身展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元素。 方面,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取胜,能 够根据当代人的精神理想和现实追求,调整创作实践和发展方向,使自身符合平民化的审美 要求,在传播途径和吸引大众方面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新型读者更多追求的是 通过借助于电子屏幕的“看”这样一种便捷直观的方式,涵纳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释放被压 抑的情绪,达到自我认知与精神享受的目的。由此带来的是网络文学时代大众化与娱乐性的 崛起,但对于网络写作中所蕴涵的“娱乐”意味,我们不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狭隘、庸俗甚至 是媚俗的定义来理解,相反,这实际上是依托于网络进行阅读的受众为愉悦身心、寻求心灵 慰藉而关注自身的精神期待和审美体验的一种积极尝试。 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还有一个新的特质,那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 动性的加强。时代的变动以及文学内部的调整和文学自身的位移,给予了当下的网络文学丰 厚的生长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对传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生产机制构成了冲击,更为 重要的是,网络文学为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对于传统的文学图 书出版机制而言,网络上的写作和发表其实更多的是瞬时的、自由的、无拘无柬的,网络文 学批评亦然,这也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以往的文学评论范嗨所在。也就是说,文学论坛、文学 网站和电子期刊等新媒介的生成,不仅能够通过特殊的机制化管理和集约型的作品生产、消 费途径,使得网络文学的传播和阅读过程更为顺畅,阅读和观看的“快感”在这里得到了更 大的满足:而且为文学批评开拓出了新的空间,可以容纳更为大众化和平民性的话语,接受 平实、朴素和直接的评论方式,建构多赢和互补的局面,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互动式的创作模 式,即读者通过点击阅读和论坛式的即时批评,对开放性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进而参与到 新文本的再生成过程中。 (选自2011年8月24日《文艺报》,有删改) 10、关于“网络文学的价值”,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扩大 了文学的影响力 B、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传统文学文本中纯粹精神性所寄寓的精英化倾向被 消解,新阅读形态逐步形成 C、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传统文学的审美愉悦与精神消费,昭示出网络文学在自身 展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元素。 D、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的一个新的特质,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动 性的加强,使批评空间得到开拓 11、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还以自足自我为基础,将触角伸延到影视、话剧、漫画、音乐、游戏等艺术 门类 B、网络文学拓开了传统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传统文学自身的影响力。 C、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冲击,为整个近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D、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阅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游戏等艺术门类,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链和消费点。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写 作在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的同时,也立意追求经济利益,在渴求得到网友读者的认可和点击 阅读的基础上,提供文化消费并愉悦大众。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作者与新型读者之间是相互 契合的,你带动我,我带动你地旋转着向前,彼此啮咬着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精神存在。 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观看和阅读世界的方式,在这里,传统文学文本中纯粹精神性所寄 寓的精英化倾向被消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愉悦与精神消费并没有被摧 毁,而只是以新的形态出现。这也昭示出了网络文学在自身展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元素。 一方面,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取胜,能 够根据当代人的精神理想和现实追求,调整创作实践和发展方向,使自身符合平民化的审美 要求,在传播途径和吸引大众方面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新型读者更多追求的是 通过借助于电子屏幕的“看”这样一种便捷直观的方式,涵纳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释放被压 抑的情绪,达到自我认知与精神享受的目的。由此带来的是网络文学时代大众化与娱乐性的 崛起,但对于网络写作中所蕴涵的“娱乐”意味,我们不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狭隘、庸俗甚至 是媚俗的定义来理解,相反,这实际上是依托于网络进行阅读的受众为愉悦身心、寻求心灵 慰藉而关注自身的精神期待和审美体验的一种积极尝试。 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还有一个新的特质,那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 动性的加强。时代的变动以及文学内部的调整和文学自身的位移,给予了当下的网络文学丰 厚的生长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对传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生产机制构成了冲击,更为 重要的是,网络文学为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对于传统的文学图 书出版机制而言,网络上的写作和发表其实更多的是瞬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网络文 学批评亦然,这也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以往的文学评论范畴所在。也就是说,文学论坛、文学 网站和电子期刊等新媒介的生成,不仅能够通过特殊的机制化管理和集约型的作品生产、消 费途径,使得网络文学的传播和阅读过程更为顺畅,阅读和观看的“快感”在这里得到了更 大的满足;而且为文学批评开拓出了新的空间,可以容纳更为大众化和平民性的话语,接受 平实、朴素和直接的评论方式,建构多赢和互补的局面,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互动式的创作模 式,即读者通过点击阅读和论坛式的即时批评,对开放性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进而参与到 新文本的再生成过程中。 (选自 2011 年 8 月 24 日《文艺报》,有删改) 10、关于“网络文学的价值”,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扩大 了文学的影响力。 B、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传统文学文本中纯粹精神性所寄寓的精英化倾向被 消解,新阅读形态逐步形成。 C、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传统文学的审美愉悦与精神消费,昭示出网络文学在自身 展开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新元素。 D、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的一个新的特质,就是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和交流反馈的互动 性的加强,使批评空间得到开拓。 11、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学还以自足自我为基础,将触角伸延到影视、话剧、漫画、音乐、游戏等艺术 门类。 B、网络文学拓开了传统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传统文学自身的影响力。 C、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冲击,为整个近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D、网络文学往往以新潮的言语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或可读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阅 读。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图书出版机制而言,网络上的写作和发表其实很多是瞬时的、自由 的、无拘无束的 B、通过点击阅读和论坛式的即时批评,可以对电子作品提出修改建议,参与到新文本的 再生成过程中 C、网络文学立意追求经济利益,提供文化消费并愉悦大众,而传统文学不立意追求经济 利益。 对于网络文学所蕴涵的“娱乐”意味,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狭隘、庸俗甚至 是媚俗的定义来理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这一天晚上,孙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 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 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 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 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 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 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緒绪,一个人慢慢遛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 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玊飞进飞出,那副籃球架 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 里上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 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 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 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 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 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 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 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 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 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 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
A、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图书出版机制而言,网络上的写作和发表其实很多是瞬时的、自由 的、无拘无束的。 B、通过点击阅读和论坛式的即时批评,可以对电子作品提出修改建议,参与到新文本的 再生成过程中。 C、网络文学立意追求经济利益,提供文化消费并愉悦大众,而传统文学不立意追求经济 利益。 D、对于网络文学所蕴涵的“娱乐”意味,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狭隘、庸俗甚至 是媚俗的定义来理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这一天晚上,孙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 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 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 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 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 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 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遛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 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 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 里上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 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 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 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 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 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 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 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 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 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 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
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 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 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 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 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 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 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 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 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 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 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 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 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 这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D、这段文字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发生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重点描写了少安 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的过程,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14、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5、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共19分) 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 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毎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三迁谏议大夫。穆宗. 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之功徳,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 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全,距宗庙十舍,百 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 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 意。”帝重咎谢,威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迁礼部侍 郎,出为虢州观察使。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郾曰:“吏不能赡私, 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即以府常费代之。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
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 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 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 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 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 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 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 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 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 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 “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 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 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 这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D、这段文字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发生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重点描写了少安 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的过程,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14、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15、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共 19 分) 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 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三迁谏议大夫。穆宗立, 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①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 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 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 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 意。”帝重咎谢,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迁礼部..侍 郎,出为虢州观察使。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郾曰:“吏不能赡私, 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即以府常费代之。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