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侨中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四)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6分) 1.补写出在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个空格1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豉而望矣, 。《荀子·劝学》 (2) ,隔离天日, 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3).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诗经·氓》 (4).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5) ,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6).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 子,授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州。太子已诛, 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日:“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 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 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帝可,乃 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 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 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日:“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 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 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 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
福建省仙游侨中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四)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6 分) 1.补写出在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个空格 1 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2). ,隔离天日, ,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3).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诗经·氓》 (4). 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5). ,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6).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 子,授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已诛, 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 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 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帝可,乃 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 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 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 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 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 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
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日:“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 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日:“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 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日:“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因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②推诚纳善,每存规益③是陛下负臣,臣不负 陛下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⑥伎不进,数被让 A、①④⑤ ②③④C、②④⑥D、②③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2)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3)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三)古诗鉴赏(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弗罗洛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这对年轻人,直到他们
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 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 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因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 分) (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③是陛下负臣,臣不负 陛下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伎不进,数被让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③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2)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3)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三)古诗鉴赏(6 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 分)( ) A.弗罗洛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这对年轻人,直到他们
幽会的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 圣母院》) B.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 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 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 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 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D.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 族工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奷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 和吴荪甫斗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乂”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 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 唯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 (《家》) 7.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1)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的情节。 (2)下列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6分)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日:“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 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①)颜路:“颜无繇(you),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45 年 (2)椁:音qu,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③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 孔子70岁。(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
幽会的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 圣母院》) B.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 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 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 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 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D.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 族工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奸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 和吴荪甫斗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 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 唯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 (《家》) 7.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 )。(5 分) (1)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的情节。 (2)下列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6 分)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 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 (1)颜路:“颜无繇(yóu),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 545 年。 (2)椁:音 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 50 岁, 孔子 70 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
大夫一级的官员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同意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 B孔子认为颜渊的葬礼不能超过自己的儿子。 C.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夫,不能没有车。 D.孔子并不是因为节俭而舍不得卖掉车子给颜渊买椁。 (2)结合上面的语段,分析下面选段中,孔子对待颜渊的葬礼上是什么态度。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日:“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日:“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审美特征是文学区别于非文学的根本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作品抒情言志的内在意蕴、文体 风格和语言风采中。中国文论往往近取诸身,以人喻诗文。情、貌、言既作为评人的三个方面 又被作为对文学作品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文学审美尺度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所谓情,是指 作品中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意蕴;所谓貌,是指作品中外在的感性冈采;而所谓言,则指作为 作品肌肤和载体的语言表现形态,在形和声两方面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审美愉悦。 中国文学是以抒情性为主的文学,表情达意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历代的文学作品都是 文学前辈们受自然、社会感动过的情感的记录,是他们人生情感历程的表现。《诗经》中的怀 春之思、黍离之悲等,莫不是情感的表现。中国文学的抒情性不仅表现在诗、词、曲中,而且 贯穿在散文、戏曲和小说中。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甚至认为:“诗—抒情诗,始 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赋、词、曲,是诗的支流 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此诗。 把抒情性看成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情感尺度始终是人们创作和 批评的重要标准。《诗大序》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等对《诗经》作评价,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夫一级的官员。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同意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 B 孔子认为颜渊的葬礼不能超过自己的儿子。 C.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夫,不能没有车。 D.孔子并不是因为节俭而舍不得卖掉车子给颜渊买椁。 (2)结合上面的语段,分析下面选段中,孔子对待颜渊的葬礼上是什么态度。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审美特征是文学区别于非文学的根本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作品抒情言志的内在意蕴、文体 风格和语言风采中。中国文论往往近取诸身,以人喻诗文。情、貌、言既作为评人的三个方面, 又被作为对文学作品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文学审美尺度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所谓情,是指 作品中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意蕴;所谓貌,是指作品中外在的感性风采;而所谓言,则指作为 作品肌肤和载体的语言表现形态,在形和声两方面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审美愉悦。 中国文学是以抒情性为主的文学,表情达意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历代的文学作品都是 文学前辈们受自然、社会感动过的情感的记录,是他们人生情感历程的表现。《诗经》中的怀 春之思、黍离之悲等,莫不是情感的表现。中国文学的抒情性不仅表现在诗、词、曲中,而且 贯穿在散文、戏曲和小说中。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甚至认为:“诗——抒情诗,始 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 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此诗。” 把抒情性看成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情感尺度始终是人们创作和 批评的重要标准。《诗·大序》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等对《诗经》作评价,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貌”,主要指作品中由描写和结构等所创构的意象,表现在体裁和风格等方面的独特风 采,它们最终体现出作品的内在神采。文学不只是语言的堆砌,体裁和风格在文学作品中占有 重要的位置,具体表现为作品的独特体貌。宋人倪思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 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体裁蕴涵着作品的审美特质,不 同的体裁的作品正体现了各自独特的风貌。作品的风格是作品感性风采和审美情调的具体表现 其中有时代的差异,也有地域的差异,有个人先天气质的差异,也有后天阅历形成的趣味差异。 文学作品的体貌特征是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 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作家的群体与个体的精神风貌,都体现在作品的感性风貌上,它同时也是 审美尺度发展历程的重要标识。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最终通过作为作品肌肤的语言来实现。优秀的作家往往会通过语言的象 征性、多义性和寓意性,以及那或典雅流丽、或音韵铿锵的语言声色,准确地传达岀作品的情 韵与风采。如《文心雕龙丽辞》说:“造物赋形,支体必双。”把对句看成自然规律的体现, 并举出《尚书》“满招损,谦受益”等为例,这些对称带来了视觉之美。中国文学作品的语言 不仅在于视觉的辞采之美,更在于听觉的音色之美。从魏晋开始,文论家们就有了对音色之美 的自觉意识与评价。在后世的文学评价中,对音节、平仄、双声、叠韵乃至压韵的重视,都是 对音色之美的自觉追求 (节选自2007年5期《文学评论》,作者朱志荣。有删改。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作品抒情言志的内在意蕴、文体风格和语言风采中 B.文中所说的“貌”,指由描写、结构等所创构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在体裁风格等方面的 内在神采。 C.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最终要通过其情感内涵来实现,优秀作品的情韵风采往往通过语言 的象征性、多义性以及语言声色来传达。 D.《文心雕龙·丽辞》认为对句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并举出《尚书》“满招损,谦受益” 等为例,认为这些对称带来了声色之美
“貌”,主要指作品中由描写和结构等所创构的意象,表现在体裁和风格等方面的独特风 采,它们最终体现出作品的内在神采。文学不只是语言的堆砌,体裁和风格在文学作品中占有 重要的位置,具体表现为作品的独特体貌。宋人倪思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 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体裁蕴涵着作品的审美特质,不 同的体裁的作品正体现了各自独特的风貌。作品的风格是作品感性风采和审美情调的具体表现, 其中有时代的差异,也有地域的差异,有个人先天气质的差异,也有后天阅历形成的趣味差异。 文学作品的体貌特征是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 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作家的群体与个体的精神风貌,都体现在作品的感性风貌上,它同时也是 审美尺度发展历程的重要标识。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最终通过作为作品肌肤的语言来实现。优秀的作家往往会通过语言的象 征性、多义性和寓意性,以及那或典雅流丽、或音韵铿锵的语言声色,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情 韵与风采。如《文心雕龙·丽辞》说:“造物赋形,支体必双。”把对句看成自然规律的体现, 并举出《尚书》“满招损,谦受益”等为例,这些对称带来了视觉之美。中国文学作品的语言 不仅在于视觉的辞采之美,更在于听觉的音色之美。从魏晋开始,文论家们就有了对音色之美 的自觉意识与评价。在后世的文学评价中,对音节、平仄、双声、叠韵乃至压韵的重视,都是 对音色之美的自觉追求。 (节选自 2007 年 5 期《文学评论》,作者朱志荣。有删改。)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 分) A.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作品抒情言志的内在意蕴、文体风格和语言风采中。 B.文中所说的“貌”,指由描写、结构等所创构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在体裁风格等方面的 内在神采。 C.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最终要通过其情感内涵来实现,优秀作品的情韵风采往往通过语言 的象征性、多义性以及语言声色来传达。 D.《文心雕龙·丽辞》认为对句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并举出《尚书》“满招损,谦受益” 等为例,认为这些对称带来了声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