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闽高中协作校2010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原创试题)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思其反。(《氓》) (2)祖母刘,悯臣孤弱 (李密《陈情表》) (3)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 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 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 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 以女。女,李氏也。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 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脱有不当意, 或端坐不语,丰大俱,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寝将寐 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 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
福建省八闽高中协作校 2010 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原创试题)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不思其反。(《氓》) (2)祖母刘,悯臣孤弱, 。(李密《陈情表》) (3)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2—5 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 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 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 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 以女。女,李氏也。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 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脱有不当意, 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寝将寐, 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 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
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千人,留肆中 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 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土哉!(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属:写B.母脱有不当意脱:如果 C.又如之,殆不自觉也殆:危险D.三百金立罄 罄:用尽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高尚品德的一组是(3分) ①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十余岁,父既卒,学贾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⑤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 ⑥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高傅占处听到了周维城的故事,就打算写下来,是为了留给以后修撰富阳县 县志的人看 B.周维城非常孝顺,看到他的母亲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他就十分害怕:看到他 的母亲脸色和悦,他就非常高兴 C.文章末了由周维城之口引出吴翁、焦翁两位高士的故事,与传主形成对比,是为了 突出两位高士的高尚人品 D.本文选例不多,但寓意深刻:结构精巧,详略得当:遣词造句贴切传神,是一篇优 秀的人物传记散文 5.断句及翻译。(6分) (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2分)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 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 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 “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 属:写 B. 母脱.有不当意 脱:如果 C. 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殆:危险 D. 三百金立罄. 罄:用尽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高尚品德的一组是(3 分) ①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 ⑥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从高傅占处听到了周维城的故事,就打算写下来,是为了留给以后修撰富阳县 县志的人看。 B. 周维城非常孝顺,看到他的母亲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他就十分害怕;看到他 的母亲脸色和悦,他就非常高兴。 C. 文章末了由周维城之口引出吴翁、焦翁两位高士的故事,与传主形成对比,是为了 突出两位高士的高尚人品。 D. 本文选例不多,但寓意深刻;结构精巧,详略得当;遣词造句贴切传神,是一篇优 秀的人物传记散文。 5.断句及翻译。(6 分) (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2 分)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 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 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 分) (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就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贾宝玉听后信以 为真,如遭雷击,回到怡红院后发病,精神失常,直到见了紫鹃才哭出声来,在紫鹃的照顾 下,渐渐病愈。后来,紫鹃告诉宝玉是骗他,宝玉表明心意,紫鹃回潇湘馆。(《红楼梦》) B.“梅表妹,我不知道你这样苦。我不该引你讲起这些话。我太自私了。你的处境比我 的苦得太多 这是瑞珏说的话。她为自己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而感到后悔,她恳求梅原谅,并要梅 认她为妺妹。梅被瑞珏的真情感动了,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家》) C.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 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不想解 救他,便急忙走了。(《巴黎圣母院》) D.一条小火轮缓缓地冲破那光滑的水面,威风凛凛地叫了一声。……这是一条行乐的船。 前程的暗淡,事业的危机,撕咬着吴荪甫的心。为了排除心头烦闷,他疯狂地寻求着刺 激。在徐曼丽生日时,他拉上孙吉人、王和甫、韩孟翔等人,租了一辆小火轮,在黄浦江上 夜行游玩。(《子夜》) E.堂吉诃德遇到一辆板车,车上人打扮成魔鬼、死神、皇帝、皇后的模样。原来这是 个戏班子赶着去下一个村子演出戏剧《死神召开的会议》。受戏班子丑角的捉弄,堂吉诃 德的马吓得飞奔,并人仰马翻。他要上前理论却险遭殴打,还好桑丘相助,他也认为不能和 没封骑士的人交手,只好做罢。(《堂吉诃德》)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歇后语:“甘露寺招亲一一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 故事。(《三国演义》)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 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活》 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日:“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 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①。《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 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②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③也。” 注释:①赵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正卿。②令:美好。③文绣:古代官服,绣上 文采。 (1)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 希望自己显贵,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愿。人们常常希望他人能够赐予自己尊贵,其实这 并不可取。孟子认为,每个人自身都有尊贵的东西,只是人们口口罢了。在孟子看来,那些 口口口口和口口都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因为这些追求既无意义,又很容易消失,君子不应 刻意求取
A. 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就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贾宝玉听后信以 为真,如遭雷击,回到怡红院后发病,精神失常,直到见了紫鹃才哭出声来,在紫鹃的照顾 下,渐渐病愈。后来,紫鹃告诉宝玉是骗他,宝玉表明心意,紫鹃回潇湘馆。(《红楼梦》) B.“梅表妹,我不知道你这样苦。我不该引你讲起这些话。我太自私了。你的处境比我 的苦得太多……” 这是瑞珏说的话。她为自己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而感到后悔,她恳求梅原谅,并要梅 认她为妹妹。梅被瑞珏的真情感动了,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家》) C.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 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不想解 救他,便急忙走了。(《巴黎圣母院》) D.一条小火轮缓缓地冲破那光滑的水面,威风凛凛地叫了一声。……这是一条行乐的船。 前程的暗淡,事业的危机,撕咬着吴荪甫的心。为了排除心头烦闷,他疯狂地寻求着刺 激。在徐曼丽生日时,他拉上孙吉人、王和甫、韩孟翔等人,租了一辆小火轮,在黄浦江上 夜行游玩。(《子夜》) E.堂吉诃德遇到一辆板车,车上人打扮成魔鬼、死神、皇帝、皇后的模样。原来这是 一个戏班子赶着去下一个村子演出戏剧《死神召开的会议》。受戏班子丑角的捉弄,堂吉诃 德的马吓得飞奔,并人仰马翻。他要上前理论却险遭殴打,还好桑丘相助,他也认为不能和 没封骑士的人交手,只好做罢。(《堂吉诃德》)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歇后语:“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 故事。(《三国演义》)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 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活》)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 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①。《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 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②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③也。” 注释: ①赵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正卿。②令:美好。③文绣:古代官服,绣上 文采。 (1)用原文词语填空。(3 分) 希望自己显贵,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愿。人们常常希望他人能够赐予自己尊贵,其实这 并不可取。孟子认为,每个人自身都有尊贵的东西,只是人们□□罢了。在孟子看来,那些 □□□□和□□都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因为这些追求既无意义,又很容易消失,君子不应 刻意求取
(2)孟子说的“良贵”指什么呢?请接合文段简述。(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真正的思想与真正的感情,常常是融合在-起的。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里,由于思想和感 情都是包含在艺术形象之中,都是通过艺术想象的形式来表现的,两者更是互相渗透,彼此 交织,简直无法加以分拆。在艺术作品中,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样的思想感情, 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而一些缺乏艺术价值的艺术 作品,一些公式化概念化作品中的所谓思想感情,却往往是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得 来的。在那里,思想归思想,感情归感情,彼此脱节,互不相干。思想游离于形象组织之外, 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东西,完全缺乏艺术所应有的具体性;而感情或者是虚假的、矫揉造 作的,或者是琐碎的、杂乱无章的,丝亳不能打动人。这样的思想感情,就绝不是真正的思 想感情。 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使我们觉得真、觉得活,所以能够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正是靠着作 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孕育,正是作家艺术家用自己的整个心灵,给了他所创造的形象以生 命、以感染人的力量的。许多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其故也就在 此。科学家在对他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解剖,进行概括的时候,他的态度愈是冷静、 愈是客观、愈少掺杂主观感情,他将愈容易得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从科学家 的著作中,我们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特色。但是,对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情形就 完全不同。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愈是透彻,他的感情就愈是强烈,爱憎就愈是分明,他就愈 有可能对生活现象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他的作品也就愈有力量。透过毎一部伟大的艺术 作品,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本人,看到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品德。这 就是因为,艺术创造不能缺乏由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点燃起来的火焰
(2)孟子说的“良贵”指什么呢?请接合文段简述。(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真正的思想与真正的感情,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里,由于思想和感 情都是包含在艺术形象之中,都是通过艺术想象的形式来表现的,两者更是互相渗透,彼此 交织,简直无法加以分拆。在艺术作品中,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样的思想感情, 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而一些缺乏艺术价值的艺术 作品,一些公式化概念化作品中的所谓思想感情,却往往是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得 来的。在那里,思想归思想,感情归感情,彼此脱节,互不相干。思想游离于形象组织之外, 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东西,完全缺乏艺术所应有的具体性;而感情或者是虚假的、矫揉造 作的,或者是琐碎的、杂乱无章的,丝毫不能打动人。这样的思想感情,就绝不是真正的思 想感情。 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使我们觉得真、觉得活,所以能够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正是靠着作 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孕育,正是作家艺术家用自己的整个心灵,给了他所创造的形象以生 命、以感染人的力量的。许多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其故也就在 此。科学家在对他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解剖,进行概括的时候,他的态度愈是冷静、 愈是客观、愈少掺杂主观感情,他将愈容易得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从科学家 的著作中,我们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特色。但是,对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情形就 完全不同。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愈是透彻,他的感情就愈是强烈,爱憎就愈是分明,他就愈 有可能对生活现象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他的作品也就愈有力量。透过每一部伟大的艺术 作品,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本人,看到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品德。这 就是因为,艺术创造不能缺乏由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点燃起来的火焰
列宁指出: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 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就是因为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它离不开作 家的个人特色,离不开作家的是非好恶和爱憎感情。取消了作家的个人特色,排除了作家的 爱憎感情,也就无所谓创造,也就没有文学。 (钱谷融《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有删减)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思想感情是否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往往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 B.真正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 C.艺术家要想让创造的艺术作品感动人,就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思想、品德融入到作 品中去。 D.一个感情强烈、爱憎分明的艺术家,他可以透彻认识现实,可以对生活现做出广泛 而深入的概括。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而得来的思想感情即使写在艺术作品中也缺乏艺术价 B.许多伟大的作品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是因为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整个心 灵,融进了作品当中。 C.科学家的著作中,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与特色,因为这些著作只要思想,没 有感情 D.要保护作家的特色以及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12.根据文意,请简述生活实践、思想感情、艺术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不倒树 司玉笙 那是双小手 那双小手捧着一本打开的教材. 蛮七叔看见那本书晃到跟前,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冰冷的空气中浮起 “老师,这个拼音印错了,花果注成了 huagou。 这孩子——课本上咋会错呢? 是错了……”课本再举,几乎碰到了他的鼻尖。 蛮七叔将眼蹬大,视线拐向被教材挡住的那张秀气的透着天真的脸。干裂粗糙的手与冻 得萝卜似的手指相撞,一股凉意迅即转成了颤儿闪遍了全身—他在这儿教了近三十年的
列宁指出: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 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就是因为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它离不开作 家的个人特色,离不开作家的是非好恶和爱憎感情。取消了作家的个人特色,排除了作家的 爱憎感情,也就无所谓创造,也就没有文学。 (钱谷融《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有删减)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思想感情是否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往往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 B.真正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 C.艺术家要想让创造的艺术作品感动人,就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思想、品德融入到作 品中去。 D.一个感情强烈、爱憎分明的艺术家,他可以透彻认识现实,可以对生活现做出广泛 而深入的概括。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而得来的思想感情即使写在艺术作品中也缺乏艺术价 值。 B.许多伟大的作品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是因为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整个心 灵,融进了作品当中。 C.科学家的著作中,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与特色,因为这些著作只要思想,没 有感情。 D.要保护作家的特色以及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12.根据文意,请简述生活实践、思想感情、艺术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不倒树 司玉笙 那是双小手。 那双小手捧着一本打开的教材…… 蛮七叔看见那本书晃到跟前,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冰冷的空气中浮起: “老师,这个拼音印错了,‘花果’注成了 huagou。” “这孩子——课本上咋会错呢?!” “是错了……”课本再举,几乎碰到了他的鼻尖。 蛮七叔将眼瞪大,视线拐向被教材挡住的那张秀气的透着天真的脸。干裂粗糙的手与冻 得萝卜似的手指相撞,一股凉意迅即转成了颤儿闪遍了全身——他在这儿教了近三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