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发然对立的国家观 斯格雷夫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经济学家,与盎 格摩一萨克逊“孤狸式的智慧”不同,马斯格面 夫也继承了歌洲大陆思想家追求体系的学术思想 传统,他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理论体系,寻求对 财政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法。他的著作把理论、制 度和历史信息以及对前人工作和经整研究的深刻 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理论的实际结果而不是抽 象的规则,相信“政府的明智管理是民主之魂”。 马斯格雷夫的经典名著(财政理论》使他名 满天下并由此确立了他现代财政学创始人的地 位。这部名著成功地将两个多世纪来对锐收和政 府开支政策的经济分析的概迷同现代教科书对公 共部门和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的讨论结合起 来,它既是一本财政学专著,又是一本教科书, 这本书近乎完美,据说直到今天仍无懈可击。在 这本著作中他将政府职能划分为三类:配置职 能、稳定职能和分配职能。而配置职能又被分为 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有益常要”两种职 能。马斯格雷夫多次成功证明:只要依据这个原 则进行分类,财政理论方面的难题和混乱即可得 到解决,这种分类方法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社会科 学中分离与抽象方法的典范。事实上,马斯格雷 夫对财政学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财政的许多倾 城他都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如财政联邦制理 论、收入分享、国际税收、所得税累进程度的各
译者的话 种测量、税收政策对私人资本形成的影响,税收 政策对货务、对货币政策方面的影响,等等。他 最有独创性的贡献可以分为两类:税收理论和公 共产品理论(特别是公共家计理论[theory of public household]) 马斯格雷夫在最初由尚茨、黑格和西蒙斯提 出的公平税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平等选择的概 念作为横向公平的基础大大扩展了人们分析的视 野。按照他的横向公平的概念,情况相同的人就 应该受到相同对待。这样两个终生收入现值相同 的人也被视为相等的。这个概念的一个重要涵义 就是,按消费征改的税收比按收入课税的税收制 度更公平。前者公平地对待情况相同的人,后者 则歧视储著。马斯格雷夫在分配过程中更关心低 收入阶层,强调应孩设置最低收入限废以防止贫 因,通过罩进性的税收将收入从高收入阶层向低 收入阶层转移。在西方的道您哲学中(在本书中 也多次提到)存在两种戴然对立的公平(正义) 原测,一种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某些哲学家持有的 观点,认为世界上万物具有其自然秩序,而每个 人在其中的位置是据各人出生时所处的地位而定 的,其他哲学家,如洛克和现代的诺齐克就持有 这种观点,人们有权拥有因其自然禀赋而获得的 成果。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如卢梭,相信人人生 而平等,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必然依据这个前提
12 公头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栽然对立的国家观 而定,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进一步发展了这个 理论,湖望达到一种事实上的平等,而这种平等 实际上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即对先天不利 者使用不同等的标准,也就是说,为了事实上的 平等,形式的平等必须被打破,因为对事实上不 同等的个人使用同等的标准必然会造成差距,如 在工资政策上罗尔斯主张“按努力分配”而不是 “按贡献分配”,很显然在这两种观点中马斯格雷 夫倾向于罗尔斯的观点。 以上对布坎南和马斯格需夫的一些基本的思 想、观点进行了介绍,这些思想和观点与本书论 述的问题密切相关,希望对读者理解本书提供帮 助。布坎南和马斯格雷夫在本书中的一些真知灼 见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布坎南认为起点和规 财的公平比结果的公平更重要,强烈反对以公平 分配为借口干预市场竞争过程。目前我国分配制 度的改華面临重大桃战,一些人担心追求分配公 平的目标会损害经济效率,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 现,西方学者公平和效率具有替代关系这个命题 中的公平指的是结果的公平,而不是起点和规则 的公平,在我看来,起,点和规则的公平与效率不 但不矛盾,反而是统一的,起点和规则的公平有
译者的语 13 助于提高效率,这就像百米赛跑一样,如果我们 强行规定在终点必须拉平,当然会挫伤运动员争 夺第一的积极性,但如果起,点和竞赛的规则不公 平对运动员的积极性不是会带来更大的控伤吗? 显然,如果重新将运动员处于同一起跑线并确定 公平的竞赛规则能极大地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分配不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次分配 领城的分配秩序混乱和市场竞争过程无秩序,也 就是起点和规测不公平,因此,规范初次分配领 域的秩序,确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规则应是当 务之急,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分配的公平程度,而 且也会促进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我国重视通过 税妆进行再分配的人应该能从布坎南的这个观,点 中学到点儿什么。 马斯格雷夫政府认为支出占GDP相对份颜 的增加,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其原因在于经济 的发展导致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政府支出规模 的扩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考虑到我国还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罗新托所说的起飞阶段,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理应承担更多的基础设施 建设的任务以及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同 时我国处于从经济转型时期,制度经济学中的 “路径依赖”的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我国主 张“吃饭财政”的人面对现代财政学的创始人马 斯格雪夫的这个观点不应该无动于衷
14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藏然对主的国家观 布坎南将社会划分为三种理想模式:道德共 同体、道德无政府状态和道德秩序,并且认为市 场经济只能建立在道德秩序的基础上、我国正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应该建立在什么祥的道德基础上?布坎南认为 市场经济之所以比计划经济优越,关健就在于竞 争,因此在回答何种政治组织最适合于当今世界 中的民族国家这个问题时,布坎南的回答十分明 了:只有一个联邦化的政治结构能够有效地以各 种完全类似于市场过程的方式来利用竞争的力 量,最合适的政治结构是一种竞争性的联邦制。 而马斯格雷夫则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过度的财 政竞争会带来侵蚀税基,带来效率上的损失。我 国从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下一步应该朝着 分权化的方向还是集权化的方向发展呢?对于我 国上述问题的回答两位大师不同角度的看法应该 有一定的倍鉴意义。在这本书中布坎南和马斯格 雷夫的真知灼见不胜枚举,以上仅是冰山一角 我相信关心中国经济问题并热爱思考的人阅读本 书应该能受到启发。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 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布坎南和马斯格雷夫 的观,点对我国只具有借鉴意义而不是指导意义, 不能生搬硬套。再者,由于立场的不同他们的一 些观,点我们也很难接受,我相信聪明的读者应该 能明辦其中的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