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者的话 来,并且一开始就必然引入自然秩序或自然协调 原理。布坎南不连余力地反对资源配置的方法而 支持交易经济学的方法,他甚至认为最好将经济 学改名为“交易论”,因为经济学一词具有节釣、 稀缺的含义也就含有选择的意思。布坎南通过这 种交易经济学方法的自然延仲来观察和研究政治 和政治过程。不难理解,只要集体(政治)行为 的模型是以个人决策者为基本单位,并且只要这 种集体行为基本上被认为是复杂交易或者一个相 关群体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协定,那么这样的集体 行为或选择很自然被归入交易经济学的范围。但 是“交易经济学”与政治学仍然具有本质的差 异,政治学研究范图是人们之间非自愿的关系, 即那些与权力或强制有关的关系。因此,广义地 讲,交易经济学柜来内的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 治过程不同的观察方法,用尼采绝妙的比喻来 说,是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窗口”,这种方法与 把政治看作是权力的观点戴然不同。 公共选择中另一个方法战要素就是经济人假 设,按照这种假设,个人是理性的,根据他们面 临的约束条件,为追求效用最大化而行动。这种 行为假设来自古典经济学家的伟大贡献,直到今 天这个假设仍然是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经 济学家一直利用这种经济人原理分析以各种方式 参与市场的人们的行为,并由此分析各种市场制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裁然对立的国家观 度本身的作用。因此经济人假设并没有什么新鲜 之处,公共选择的创新就在于首次将经济人假设 延仲至那些以投票人或国家机构代理人身份参与 政治或公共选择的人们的行为上,也就是说将经 济人假设与“作为复杂交易过程”的政治范式结 合起来,当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行为与市场中的 行为并无差别—一也是以追求私利最大化为目的 时,就会产生一种规范性结论:立宪过程中必领 构造和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以剥削方式追求 个人利益,并引导个人利益去促进整个社会利益 的规范化和剩度化。 我们再来看看布坎南自由主义哲学思想,其 核心是:对政府的作用以及政府越来越多地限制 个人行为的领向抱极不信任的态度。他的结论 是:需要尽快对政府以及它的机构施加宪法限 制。布坎南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研究方 法对于理解他的自由主义哲学思想至关重要。布 坎南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能够判斯什么是“好 的”,什么是“坏的”,因此可以推论,无论在私 人还是集体行为中,有目的的个人可以被看作是 基本的决策者,这就是说,个人要求最大的选择 自由,即根据自己愿望选择任意替代方案的自 由。另外布坎南还认为不同的人对于任何一种活 动的价值和成本都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因此 个重要的结论是:这些主观评价外在观察者无法
译的话 获悉。通过交换人们可以改善福利水平,这种交 换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集体行为。但是在布坎 南看来,从交换中产生的仅仅是所产生的东西 按照他个人主义的观点,所谓“好”和“坏” 与结果如何产生的过程有关,而与结果本身是怎 样的无关。结果不会是“坏的”,只有获得某种 结果的过程才可能是“坏的”。个人选择自由的 任何减少都是“坏的”,任何增长都是“好的” 因此布坎南注重规别而不注重结果。众所周知, 凯恩斯通过有效需求不足论证了自由竞争的市场 体系可能处于不均衡状态,而被凯恩斯称为最后 一位古典经济学家的庇古则通过外部性的概念证 明了“市场失灵”的存在,因此政府的责任就是 弥补市场的失灵,提高全杜会的福利水平,战后 这种福利经济学成了经济学研究最热门的领城之 一,其经典的表述就是社会福利函数(SWT) 的柏格森一萨堡尔森公式。而布坎南则强烈反对 这种理论,他认为只有人们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效 用,断然否认任何外部观察者能够确定社会福利 状况,在他看来,这套方法是错误地建立在一种 对于不可测度的个人和社会成本与收益的唯物主 义观,点上。对于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 的问题,布坎南寄希望于新制度的产生,而不是 国家千预。总之,布坎南强调个人的作用,他的 国家概念完全是个人主义的,与国家有机论完全
公共财政与公共递摔两种戴然对立的国家现 不相客容,他认为,个人之所以同意将社会力量的 垄断权交给政府,是因为他们相信政府会有助于 增加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样做的结果,他们就要 确立一套规则,一部宪法。如何确立规则呢?布 坎南认为,对于涉及财产权的规则,看来应遵循 “一致同意”的规则;而当规则涉及进行一项集 体活动时,测使用非完全一致规刘。接受非完全 一致规则意味着:当做出的决定对自己不利时】 个人可能会负担某些外部成本,但是权衡利弊 他还是愿意忍受这种情况,因为他预期这比在个 人或自愿基础上进行这种活动要好些。他的外在 成本是他在社会奥约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正像 遵守法律是他在法律契约中所负担的成本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布坎南关于公平的观点。 布坎南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他始终如一地雏护 “契约论”的伦理观,在道德问题上采取实证主 义。布坎南在多种场合,含蕾或明确地表达了这 样一种观点:创造事前的经济—政治公平竞 争,比创造事后的经济一一政治公平竞争具有更 深远的规范意义。简而言之,布坎南在竞争中更 关心起点和竞争规则的公平,而反对干预市场过 程,反对以公平为目的对竞争结果进行再分配。 布坎南非常尊数的恩师芝加哥大学的奈特教授曾 经说过,一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最后结果取决于
译者的话 9 “出身、运气和努力”,布坎南在此基础上加上了 “选择”。在这四个因素中,只有出身不公平才是 布坎南反对的,其他三种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结果 布坎南并不反对,认为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正常 的结果。布坎南主张要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由前市 场不平等造成的分配不平等戴分配不公平,不应 该采取千预市场过程的形式。修正分配结果的务 力应该针对不满意结果的根源,这就是创造前市 场权力分配。另外,对这种前市场不平等的价值 所有权的政治调整唯有在哭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 做到公平。这就是说,不能以实现“分配公平 或别的什么为借口,直接使用国家军队、国家机 构和改府把收入和资产从政治弱者那里转移到政 治强者手中。也不能用“政治上的花言巧语愚弄 公众”。从政治上实行的分配调整,“从他们必须 包含在社会秩序的永久或淮永久制度的意义上 讲,首先必须是严格立宪的。对分配份额的任何 短期立法或议会调整,不可能符合真正的公平准 则。”从实际操作来说,布坎南的这个论点暗示 了累进性所得税可能成为一次可接受的财政主 宪。布坎南也强烈反对公然以变动的税率结构来 报答政治盟友和惩罚政治上的敌人。 四 再来谈谈本书另外一位作者马斯格雷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