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 人事管理 二人事制度改革 三绩效管理 四对人事改革与绩效改革的批评
第八章 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 一 人事管理 二 人事制度改革 三 绩效管理 四 对人事改革与绩效改革的批评
引言 尽管当下公共部门的改革关注点放在外部 因素上,但在内部管理上也发生了一些重要 的变革。管理主义模式试图使组织及其内部 管理制度取得比以前更为直接的结果,在这 种模式下,内部管理已呈现出重要的变化。 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作为內部管理的两个主 要方面也正在发生变革。 传统模式下人事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控制投 入,而不是产出或目标的实现。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人事管理的目标是 关注结果
尽管当下公共部门的改革关注点放在外部 因素上,但在内部管理上也发生了一些重要 的变革。管理主义模式试图使组织及其内部 管理制度取得比以前更为直接的结果,在这 种模式下,内部管理已呈现出重要的变化。 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作为内部管理的两个主 要方面也正在发生变革。 传统模式下人事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控制投 入,而不是产出或目标的实现。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人事管理的目标是 关注结果。 引言
人事管理 ■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人事管理几乎完全遵循了马 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a在韦伯的理论中,个体公务员有一套特定的工作条 件: (1)终身制 (2)由高层权威机构任命而不是经选举产生,对招聘和 雇佣条件进行独立的、非政治的控制 (3)职务任命和晋升是一种功绩晋升制度 (4)由养老金提供的老年安全保障
一、人事管理 ◼ 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人事管理几乎完全遵循了马 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在韦伯的理论中,个体公务员有一套特定的工作条 件: ◼ (1)终身制 ◼ (2)由高层权威机构任命而不是经选举产生,对招聘和 雇佣条件进行独立的、非政治的控制 ◼ (3)职务任命和晋升是一种功绩晋升制度 ◼ (4)由养老金提供的老年安全保障
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行政模式的经典描述(澳大利亚) 口(1)非人格化录用。根据功绩来招募人员(无论如何界定), 并进入一个统二的服务机构(目的是减轻相互分割的服务 构所带来的恶果)。它服从于对招聘和雇佣条件的独立的、 非政治的控制; 口(2)无过失即可终身任职。职业文官的权利受到下述事项 煲迎含馨我;赐桂意新(解船经答篷面 并通过正当的程序)。 口(3)层级制与职位分类。这种统一的服务机构的特征是职 位的等级结构,其定义是二种基于工资的有规律的职位分类 制度(在特定职位的工资级别内逐步增加工资) a(4)功绩制晋升。与此同时,职业文官通过这种职位的等 级制度实现晋升,并遵从一种功绩晋升制 它服从于 种关于普升的诉讼制度(旨在确葆公正的最终实现); 口(5)退休制度。忠诚服务的最终回报是一种特殊的退休和 养老金制度
一、人事管理 ◼ 传统人事行政模式的经典描述(澳大利亚) ❑ (1)非人格化录用。根据功绩来招募人员(无论如何界定), 并进入一个统一的服务机构(目的是减轻相互分割的服务机 构所带来的恶果)。它服从于对招聘和雇佣条件的独立的、 非政治的控制; ❑ (2)无过失即可终身任职。职业文官的权利受到下述事项 保护的各种规定,它阻止“新手”就任初级以上的职位,而 又通过法律保护,反对任意解雇(解雇只能是有合理的理由 并通过正当的程序)。 ❑ (3)层级制与职位分类。这种统一的服务机构的特征是职 位的等级结构,其定义是一种基于工资的有规律的职位分类 制度(在特定职位的工资级别内逐步增加工资); ❑ (4)功绩制晋升。与此同时,职业文官通过这种职位的等 级制度实现晋升,并遵从一种功绩晋升制度,而它服从于一 种关于晋升的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公正的最终实现); ❑ (5)退休制度。忠诚服务的最终回报是一种特殊的退休和 养老金制度
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行政的优点 口为体制内的公务员提供了一种获得稳定感的途径; 口其设计是超党派的,即公务员是中立的,不随政党 和选举的更迭而变动; 口公务员被任命到初级职位并通过等级制度获得稳步 晋升,甚至凭资历获得升迁,这一切将培养公务员 对部门和公共服务的忠诚感,并能够弱化公职政治 化的现象;
一、人事管理 ◼ 传统人事行政的优点 ❑ 为体制内的公务员提供了一种获得稳定感的途径; ❑ 其设计是超党派的,即公务员是中立的,不随政党 和选举的更迭而变动; ❑ 公务员被任命到初级职位并通过等级制度获得稳步 晋升,甚至凭资历获得升迁,这一切将培养公务员 对部门和公共服务的忠诚感,并能够弱化公职政治 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