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静电场一、考核知识点1、真空与介质中静电场场方程,场的性质、物理特征。2、电场的边值关系、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电场的跃变性质。3、由场方程、边值关系,通过电荷分布确定场分布及极化电荷的分布。4、静电场的势描述。由势分布确定场分布、荷分布:通过静电势的定解问题,确定静电势的分布、场分布及介质极化性质的讨论。二、考核要求(一)、场方程、场的确定1、场方程,场的边值关系,体、面极化电荷密度的确定式等规律的推导。2、识记:(1)、真空与介质静电场方程。(2)、电场的边值关系。(3)、体、面极化电荷密度的确定式。3、领会与理解:(1)、静电场的物理特征。(2)、E,D,P与电荷的关系,力线分布的区别与联系。(3)、在介质分界面上场的跃变性质。1
1 第一章 静电场 一、考核知识点 1、 真空与介质中静电场场方程,场的性质、物理特征。 2、 电场的边值关系、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电场的跃变性质。 3、 由场方程、边值关系,通过电荷分布确定场分布及极化电荷的分布。 4、 静电场的势描述。由势分布确定场分布、荷分布;通过静电势的定解问题,确定静 电势的分布、场分布及介质极化性质的讨论。 二、考核要求 (一)、场方程、场的确定 1、场方程,场的边值关系,体、面极化电荷密度的确定式等规律的推导。 2、识记: (1)、真空与介质静电场方程。 (2)、电场的边值关系。 (3)、体、面极化电荷密度的确定式。 3、领会与理解: (1)、静电场的物理特征。 (2)、 E D P , , 与电荷的关系,力线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3)、在介质分界面上场的跃变性质
4、应用:通过对称性分析,运用静电场的高斯定理确定场,讨论介质的极化,正确地由电荷分布画出场的力线分布。(二)、静电势1、静电势方程、边值关系的推导。2、识记:静电势的积分表述、势方程、势的边值关系、势的边界条件、唯一性定理。3、领会与理解:势的边值关系与边界条件,荷、势与场的关系,解的维数的确定,电像法的指导思想与像电荷的确定。4、应用:求解静电势定解问题的方法(分离变量法、电像法)的掌握及应用,求解的准确性,场的特征分析及由势对介质极化问题的讨论。第二章稳恒磁场一、考核知识点1、电荷守恒定律。2、稳恒磁场场方程,场的性质特点。3、由场方程,通过流分布确定场分布与磁化流。4、磁场的边值关系。5、稳恒磁场的矢势。6、由磁标势法确定场。二、考试要求1、规律的推导:真空、介质中稳恒磁场场方程,电荷守恒定律的微分表述,体、面磁化电流密度的确定式,磁场的边值关系,失势方程及其积分解,磁标势方程和边值关系等。2
2 4、应用: 通过对称性分析,运用静电场的高斯定理确定场,讨论介质的极化,正确地由电荷分布画出场的力线分布。 (二)、静电势 1、静电势方程、边值关系的推导。 2、识记:静电势的积分表述、势方程、势的边值关系、势的边界条件、唯一性定理。 3、领会与理解:势的边值关系与边界条件,荷、势与场的关系,解的维数的确定,电像法的指导思想与像电荷的确定。 4、应用:求解静电势定解问题的方法(分离变量法、电像法)的掌握及应用,求解的准确性,场的特征分析及由势对介质 极化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稳恒磁场 一、考核知识点 1、电荷守恒定律。 2、稳恒磁场场方程,场的性质特点。 3、由场方程,通过流分布确定场分布与磁化流。 4、磁场的边值关系。 5、稳恒磁场的矢势。 6、由磁标势法确定场。 二、考试要求 1、规律的推导:真空、介质中稳恒磁场场方程,电荷守恒定律的微分表述,体、面磁化电流密度的确定式,磁场的边值关 系,矢势方程及其积分解,磁标势方程和边值关系等
2、识记:电荷守恒定律,稳恒磁场场方程,体、面磁化电流密度的确定式,矢势引入的定义式,磁标势引入条件,磁场的边值关系,α,=0情况磁标势的边值关系。3、领会与理解:稳恒磁场的物理特征,电荷守恒定律微分表述的物理意义,在介质分界面上磁场的跃变特征,B,H,M力线的区别与联系,磁标势法适用条件。4、应用:通过场的对称性分析,运用安培环流确定磁场分布和磁化电流:由稳恒磁场的矢势和磁标势法(列出磁标势的定解问题,通过求解该定解该问题)确定磁场的分布,讨论介质的磁化。第三章时变电磁场一、考核的知识点1、时变电磁场场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2、电磁场的能量。3、单色平面电磁波。4、在介质面上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5、时变电磁场的势、势方程、推迟势。6、电偶极辐射。二、考核要求(一)、M-Eqs,场的能量3
3 2、识记:电荷守恒定律,稳恒磁场场方程,体、面磁化电流密度的确定式,矢势引入的定义式,磁标势引入条件,磁场的 边值关系, f = 0 情况磁标势的边值关系。 3、领会与理解:稳恒磁场的物理特征,电荷守恒定律微分表述的物理意义,在介质分界面上磁场的跃变特征, B H M , , 力 线的区别与联系,磁标势法适用条件。 4、应用:通过场的对称性分析,运用安培环流确定磁场分布和磁化电流;由稳恒磁场的矢势和磁标势法(列出磁标势的定 解问题,通过求解该定解该问题)确定磁场的分布,讨论介质的磁化。 第三章 时变电磁场 一、考核的知识点 1、时变电磁场场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 2、电磁场的能量。 3、单色平面电磁波。 4、在介质面上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5、时变电磁场的势、势方程、推迟势。 6、电偶极辐射。 二、考核要求 (一)、 M − Eqs,场的能量
1、推导: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仑兹力密度,电磁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微分表述,能流S与电磁场能量密度の的数学表述。2、识记:时变电磁场场方程,电磁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微分表述,场的能流S与电磁场能量密度の的数学表述,洛仑核力密度。3、领会与理解:时变电磁场场方程的物理意义、来源、实验基础、所做的假定、适用范围的推广或提高,电磁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微分形式的物理意义,场能量的传输。4、应用:运用对称性分析和场方程的积分表述确定场,电磁能量的计算及能量的传输问题讨论。(二)、单色平面电磁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1、推导:波动方程,单色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及能流及其平均,菲涅耳公式,反射与折射定律,全反射情况的场及能流。2、识记:波动方程,波数波失,单色平面电磁波,菲涅耳公式。3、领会与理解:平面电磁波的性质、特点、偏振与能流,全反射、菲涅耳公式。4、应用:单色平面电磁波的性质、偏振与能流问题的讨论,全反射、菲涅耳公式的应用。(三)、时变电磁场的势、电偶极辐射1、推导:势方程及其解,小区域定频流系统的势在远区的展开,流与电偶极矩的关系,电偶极辐射场,辐射能流与辐射功率。2、识记:势方程,推迟势,电偶辐射场的性质、特点,辐射功率3、领会与理解:推迟势的物理意义,小区域定频流的势在远区域展开的思想与方法,电偶极辐射场的性质、特点。4
4 1、推导: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仑兹力密度,电磁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微分表述,能流 S 与电磁场能量密度 的数学表 述。 2、识记:时变电磁场场方程,电磁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微分表述,场的能流 S 与电磁场能量密度 的数学表述,洛仑 兹力密度。 3、领会与理解:时变电磁场场方程的物理意义、来源、实验基础、所做的假定、适用范围的推广或提高,电磁场能量守恒 与转化定律微分形式的物理意义,场能量的传输。 4、应用:运用对称性分析和场方程的积分表述确定场,电磁能量的计算及能量的传输问题讨论。 (二)、单色平面电磁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1、推导:波动方程,单色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及能流及其平均,菲涅耳公式,反射与折射定律,全反射情况的场及能流。 2、识记:波动方程,波数波矢,单色平面电磁波,菲涅耳公式。 3、领会与理解:平面电磁波的性质、特点、偏振与能流,全反射、菲涅耳公式。 4、应用:单色平面电磁波的性质、偏振与能流问题的讨论,全反射、菲涅耳公式的应用。 (三)、时变电磁场的势、电偶极辐射 1、推导:势方程及其解,小区域定频流系统的势在远区的展开,流与电偶极矩的关系,电偶极辐射场,辐射能流与辐射功 率。 2、识记:势方程,推迟势,电偶辐射场的性质、特点,辐射功率 3、领会与理解:推迟势的物理意义,小区域定频流的势在远区域展开的思想与方法,电偶极辐射场的性质、特点
4、应用:辐射场的确定,辐射能流、功率的计算。第四章狭义相对论三、考核的知识点1、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2、相对论的时空理论。3、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物理量的分类,洛仑兹变换的四维形式,四维协变量,物理规律的协变性。4、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四维电流密度失量,四维势失量,电磁场张量,电磁场的不变量与场方程的协变形式。5、相对论力学,能量一一动量四维失量,质能关系与质能动关系。二、考核要求(一)、相对的时空变换,相对论的时空理论1、推导: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间隔的划分及其讨论,因果关系,同时的相对论,运动时钟的延缓,运动尺的缩短相对论速度变换。2、识记:(1)、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2)、间隔的划分,时钟的延缓,运动尺的缩短,相对论速度变换。3、领会与理解:(1)、相对论的基本假定,间隔的不变性与相对论的时空变换:(2)、相对论的时空结构,因果关系与同时的相对性,时钟延缓与运动尺的缩短,相对论的速度变换。4、应用:运用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及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和速度变换分析、讨论、计算、证明有关问题。5
5 4、应用:辐射场的确定,辐射能流、功率的计算。 第四章 狭义相对论 一、考核的知识点 1、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 2、相对论的时空理论。 3、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物理量的分类,洛仑兹变换的四维形式,四维协变量,物理规律的协变性。 4、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四维电流密度矢量,四维势矢量,电磁场张量,电磁场的不变量与场方程的协变形式。 5、相对论力学,能量——动量四维矢量,质能关系与质能动关系。 二、考核要求 (一)、相对的时空变换,相对论的时空理论 1、推导: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间隔的划分及其讨论,因果关系,同时的相对论,运动时钟的延缓,运动尺的缩短, 相对论速度变换。 2、识记: (1)、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 (2)、间隔的划分,时钟的延缓,运动尺的缩短,相对论速度变换。 3、领会与理解: (1)、相对论的基本假定,间隔的不变性与相对论的时空变换; (2)、相对论的时空结构,因果关系与同时的相对性,时钟延缓与运动尺的缩短,相对论的速度变换。 4、应用:运用间隔的不变性,洛仑兹变换及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和速度变换分析、讨论、计算、证明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