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黑亚4号该品种是原黑龙江省甜菜研究所麻类室 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苗期深绿色,直立,分茎弱 生育繁茂。叶片较宽、肥厚,表面有蜡被。株高85-103.7厘 米,工艺长度为“81.6~90厘米。株型松散,分枝为4一?个,单 株蒴果数6~9个。花蓝色,种子千粒重4~4.6克。较耐盐碱, 耐水肥,抗倒伏,较感立枯病、炭疽病。生育期73天左右,为中 熟品种。本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的兰西、肇州、青岗、明水等县 盐碱地区种植,吉林省东部地区也有种植。亩产原茎281.8~ 416。7千克。长麻出麻率为16。2~19.2%,亩产纤维35.3 67.5千克。适于水肥充足的平川地、二洼地种植,在盐碱地区 (含盐碱量0.1一0.2%)栽培表现增产,亩保苗100万一110 万株。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做底肥,三元复合肥5~6千克 做种肥 3.黑亚5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 用杂交方法育成。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茎弱,叶片上举,茎叶 表面有蜡被。苗期生长缓慢,根系发达,入土深,抗旱性强。平 均株高95.5厘米,工艺长度为79.2厘米。花蓝色,漏斗形。蒴 果棕褐色。花序较紧凑,分枝比较集中。种子棕褐色,千粒重 3.8-5克。生育期80~83天。为晚熟品种。该品种抗倒性强, 抗立枯病和炭疽病,不感染锈病。亩产原茎400千克左右,长 麻出麻率平均为16.5%。适于黑龙江省的绥化、合江垦区、松 花江等地区栽培,以水肥充足的平川地或排水良好的二洼地 种植最好。以玉米、大豆、小麦为前作最适宜。4月底至5月初 播种,每亩保苗率100万一110万株,亩施磷酸二铵7.5-10 千克做底肥。 4.黑亚6号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辐 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幼苗浓绿健壮,叶片狭长上举 茎、叶表面有蜡被。苗期生长缓慢,平均株高100.2厘米,工艺 长度平均85.7厘米。花蓝色,中等大小,漏斗形。花序紧凑集 中,分枝少。种子褐色,千粒重3.8~5克。株型紧凑整齐,茎 秆直立挺拔。生育期80天左右,为晚熟品种。前期耐旱,较抗 倒伏,抗立枯病及炭疽病,不感染锈病,适应性强。原茎亩产 350千克左右,长麻出麻率15.6%。该品种适宜在松花江、绥 化、嫩江和合江垦区等地栽培。选用地势平坦、水肥充足的平 川地及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种植最好,以玉米、高梁、谷子、小麦 等作前作为宜。4月底至5月初播种,亩保苗90万一100万 株,亩施磷酸二铵3。5~5千克,重过磷酸钙3.5~7.5千克做 种肥,增产明显 5.双亚1号黑龙江省亚麻原料工业研究所采用杂交 方法育成。株高88.3-107厘米,工艺长度80.6-89厘米。茎 秆直立,长势繁茂,整齐一致,枝梗短,适宜密植。叶色深绿,叶 背有蜡被。花蓝色。抗萎蔫病、炭疽病和立枯病,不感染锈病。 抗旱,抗倒伏,生育期74~80天,为中熟品种。原茎亩产420 千克左右,纤维产量50千克左右。该品种适合于水肥充足的
2,黑亚 4 号 该品种是原黑龙江省甜菜研究所麻类室 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苗期深绿色,直立,分茎弱。 生育繁茂。叶片较宽、肥厚,表面有蜡被。株高 85—103.7 厘 米,工艺长度为“81.6~90 厘米。株型松散,分枝为 4 一?个,单 株蒴果数 6~9 个。花蓝色,种子千粒重 4~4.6 克。较耐盐碱, 耐水肥,抗倒伏,较感立枯病、炭疽病。生育期 73 天左右,为中 熟品种。本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的兰西、肇州、青岗、明水等县 盐碱地区种植,吉林省东部地区也有种植。亩产原茎 281.8~ 416。7 千克。长麻出麻率为 16。2~19.2%,亩产纤维 35.3— 67.5 千克。适于水肥充足的平川地、二洼地种植,在盐碱地区 (含盐碱量 0.1 一 0.2%)栽培表现增产,亩保苗 100 万一 110 万株。亩施农家肥 1 500 千克做底肥,三元复合肥 5~6 千克 做种肥。 3.黑亚 5 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 用杂交方法育成。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茎弱,叶片上举,茎叶 表面有蜡被。苗期生长缓慢,根系发达,入土深,抗旱性强。平 均株高 95.5 厘米,工艺长度为 79.2 厘米。花蓝色,漏斗形。蒴 果棕褐色。花序较紧凑,分枝比较集中。种子棕褐色,千粒重 3.8—5 克。生育期 80~83 天。为晚熟品种。该品种抗倒性强, 抗立枯病和炭疽病,不感染锈病。亩产原茎 400 千克左右,长 麻出麻率平均为 16.5%。适于黑龙江省的绥化、合江垦区、松 花江等地区栽培,以水肥充足的平川地或排水良好的二洼地 种植最好。以玉米、大豆、小麦为前作最适宜。4 月底至 5 月初 播种,每亩保苗率 100 万一 110 万株,亩施磷酸二铵 7.5—10 千克做底肥。 4.黑亚 6 号 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辐 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幼苗浓绿健壮,叶片狭长上举, 茎、叶表面有蜡被。苗期生长缓慢,平均株高 100.2 厘米,工艺 长度平均 85.7 厘米。花蓝色,中等大小,漏斗形。花序紧凑集 中,分枝少。种子褐色,千粒重 3.8~5 克。株型紧凑整齐,茎 秆直立挺拔。生育期 80 天左右,为晚熟品种。前期耐旱,较抗 倒伏,抗立枯病及炭疽病,不感染锈病,适应性强。原茎亩产 350 千克左右,长麻出麻率 15.6%。该品种适宜在松花江、绥 化、嫩江和合江垦区等地栽培。选用地势平坦、水肥充足的平 川地及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种植最好,以玉米、高梁、谷子、小麦 等作前作为宜。4 月底至 5 月初播种,亩保苗 90 万一 100 万 株,亩施磷酸二铵 3。5~5 千克,重过磷酸钙 3.5~7.5 千克做 种肥,增产明显。 5.双亚 1 号 黑龙江省亚麻原料工业研究所采用杂交 方法育成。株高 88.3—107 厘米,工艺长度 80.6—89 厘米。茎 秆直立,长势繁茂,整齐一致,枝梗短,适宜密植。叶色深绿,叶 背有蜡被。花蓝色。抗萎蔫病、炭疽病和立枯病,不感染锈病。 抗旱,抗倒伏,生育期 74~80 天,为中熟品种。原茎亩产 420 千克左右,纤维产量 50 千克左右。该品种适合于水肥充足的
平川地及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种植。喜肥,4月底至5月初捐 种,可在黑龙江省的松花江、绥化、嫩江地区栽培. 三、亚麻栽培技术 (一)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的意义一合理轮作可以均衡地、全面地利用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在生产水平较差 的地区,如果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必将导致土壤营养消耗过 量,地力减退。因此,将亚麻与不同作物合理轮作,就能均衡地 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而不致引起养分的片面消耗。如与豆 科、绿肥作物轮作可增进地力。因豆科作物可通过根瘤固定游 离氮素,弥补土壤氮素的损失。绿肥作物翻入地下也能显著增 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不同作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伴生和寄生性杂草,如玉米地 里的稗草,大豆地里的苍耳都是伴生的,而亚麻地里的菟丝子 则是寄生的。亚麻与玉米、大豆轮作,伴生性杂草很易除掉,对 于寄生性杂草,由于改变了寄主,也可以有效地防除。 亚麻忌重茬和迎茬,否则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发生严重, 使原茎产量大幅度下降。据调查,亚麻苗期病害发病率,重茬 为26.5%,迎茬或隔两年的为18~20%,而实现5年轮作的 为15%。近年来,黑龙江省亚麻苗期病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 地防治亚麻苗期病害,获得高产,实行4~5年轮作,是目前防 治亚麻苗期病害行之有效的方法 2.轮作制度试验证明,纤维用亚麻与其他作切换茬 可大大减轻苗期病害。目前我国纤维用亚麻的轮作方式有以 下几种 第一,玉米+亚麻一大豆一高粱或谷子 第二,大豆一亚麻h>玉米+高粱一谷子 第三,玉米一亚麻一甜菜一大豆一小麦 第四,小麦一亚麻一玉米一大豆一甜菜 第五,谷子一亚麻一玉米一小麦或大豆一高粱 第六,谷子一亚麻一甜菜一小麦一大豆 (二)选地、选茬和整地 1.选地种植纤维用亚麻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平川黑土 地,排水良好的二洼地。因为平川黑土地、二洼地地势较低,土 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即使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含水 量也比岗地和山坡地多。农民说这样的地块“担旱”。据测定 在春季干旱的条佴:下10厘米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洼地比岗 地高2~5.1%。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块地,平川黑土 地和缓坡黑土地的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岗地。由于平川或缓坡 黑土地的土壤肥力高,保水保肥力强,种亚麻产量也高 亚麻不宜种在;黄土岗地、山坡地和跑风地上。也不宜在土 壤粘重和排水不良的涝洼地和砂土地上种植亚麻。 2.选茬不同的前作对亚麻的生育及产量和质量有很
平川地及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种植。喜肥,4 月底至 5 月初捐 种,可在黑龙江省的松花江、绥化、嫩江地区栽培。 三、亚麻栽培技术 (一)合理轮作 1.合理轮作的意义—合理轮作可以均衡地、全面地利用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在生产水平较差 的地区,如果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必将导致土壤营养消耗过 量,地力减退。因此,将亚麻与不同作物合理轮作,就能均衡地 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而不致引起养分的片面消耗。如与豆 科、绿肥作物轮作可增进地力。因豆科作物可通过根瘤固定游 离氮素,弥补土壤氮素的损失。绿肥作物翻入地下也能显著增 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不同作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伴生和寄生性杂草,如玉米地 里的稗草,大豆地里的苍耳都是伴生的,而亚麻地里的菟丝子 则是寄生的。亚麻与玉米、大豆轮作,伴生性杂草很易除掉,对 于寄生性杂草,由于改变了寄主,也可以有效地防除。 亚麻忌重茬和迎茬,否则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发生严重, 使原茎产量大幅度下降。据调查,亚麻苗期病害发病率,重茬 为 26.5%,迎茬或隔两年的为 18~20%,而实现 5 年轮作的 为 15%。近年来,黑龙江省亚麻苗期病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 地防治亚麻苗期病害,获得高产,实行 4~5 年轮作,是目前防 治亚麻苗期病害行之有效的方法。 2.轮作制度 试验证明,纤维用亚麻与其他作切换茬, 可大大减轻苗期病害。目前我国纤维用亚麻的轮作方式有以 下几种: 、 第一,玉米+亚麻一大豆一高粱或谷子 ’ 第二,大豆一亚麻 h>玉米+高粱一谷子 第三,玉米一亚麻一甜菜一大豆一小麦 ·136· 第四,小麦一亚麻一玉米一大豆一甜菜 第五,谷子一亚麻一玉米一小麦或大豆一高粱 第六,谷子一亚麻一甜菜一小麦一大豆 (二)选地、选茬和整地 1.选地 种植纤维用亚麻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平川黑土 地,排水良好的二洼地。因为平川黑土地、二洼地地势较低,土 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即使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含水 量也比岗地和山坡地多。农民说这样的地块“担旱”。据测定, 在春季干旱的条佴:下 10 厘米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洼地比岗 地高 2~5.1%。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块地,平川黑土 地和缓坡黑土地的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岗地。由于平川或缓坡 黑土地的土壤肥力高,保水保肥力强,种亚麻产量也高。 亚麻不宜种在;黄土岗地、山坡地和跑风地上。也不宜在土 壤粘重和排水不良的涝洼地和砂土地上种植亚麻。 2.选茬 不同的前作对亚麻的生育及产量和质量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