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多浆植物 第一节概述 一、多浆植物的概念 多浆植物或称多肉植物( succulents),系瑞士植物学家琼·鲍汉( Jean bauhin在1619年首先提出。义 来源于拉丁词 succus多浆、汁液),意指这类植物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叶或根。广义的多浆植物指茎、 叶特别粗大或肥厚,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力的一群植物。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 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所以这类植物多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以贮藏水分。其表皮角质或被蜡层、毛或刺, 表皮气孑L少而且经常关闭,以降低蒸腾强度,减少水分蒸发。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的代谢形式与一般植 物不同,多在晚上较凉爽潮湿时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p-羧化作用合成苹果酸,白天高温时气 孑L关闭,不吸收二氧化碳而靠分解苹果酸放出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之用 这里的多浆植物是广义概念,泛指包括仙人掌科以及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萝蘼科、百合科、凤 梨科、龙舌兰科、马齿苋科、鸭跖草科、菊科等5个科在内的多浆植物 、多浆植物的植物学特性与分类 多浆植物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少数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但在它完成生活周期枯死前,周围 会有很多幼芽长出并发育成新的植株。 由于科属种类不同,多浆植物在个体大小上相差悬殊,小的只有几厘米,大的可高达几十米,但都能 耐较长时间的干旱。有人做过试验:将龙舌兰科的鬼脚掌根部切除,不令其生根,经过18个月仍未枯萎, 旦置于培养土中,不久即生根重新生长。而只有几厘米大的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从盆中抠出用纸包裹 数月仍然没有萎缩。 多浆植物的花变异很大,有菊花形、梅花形、星形、漏斗形、叉形等。色彩也相当丰富,有的种类花 瓣带有特殊的金属光泽。花的大小相差悬殊,据记载,最小的花是马齿苋科的巴氏回欢草 ( Anacampserosbaeseckei)),才开lmm的洋红色花;最大的花是萝蘼科的大花犀角( Stapelialgigantea),花的直 径可达35cm。由于科属不同,它们有的是单生花,有的组成大小不等的花I序,果实的类型及种子的形状 也各种各样。I 鲁涤非等依形态特点将多浆植物分为四类 1.仙人掌型仙人掌型多浆植物以仙人掌科植物( cactus)为代表。茎粗大或肥厚,块状,球状、柱状 或叶片状,肉质多浆,绿色,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茎上常有棘刺或毛丝。叶一般退化或短期存在。除仙 人掌科外,还有大戟科的大戟属,萝摩科的豹皮花属、玉牛掌属( Dural·ia)、水牛掌属( Caralluma)等 2.肉质茎型肉质茎型多浆植物除有明显的肉质地上茎外,还具有正常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茎无 棱,也不具棘刺。木本的如木棉科的猴面包树( Adansoniadigitata),大戟科的佛肚树;草本的如菊科的仙人 笔及景天科的玉树等。 3.观叶型观叶型多浆植物主要由肉质叶组成,叶既是主要的贮水与光合器官,也是观赏的主要部 分。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或茎短而直立,或细长而匍匐。常见栽培的如景天科的驴尾景天、拟石莲;番 杏科的生石花、露花;菊科的翡翠珠:百合科的芦荟属、十二卷属、脂麻掌属: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属等 4.尾状植物型尾状植物型多浆植物具有直立地面的大型块茎,内贮丰富的水分与养分,由块茎上 抽出一至多条常绿或落叶的细长藤蔓,攀缘或匍匐生长,叶常肉质。这一类型常见于葫芦科、西番莲科、 萝蘼科等多浆植物中,如葫芦科的 Ibervilliasonorae,西番莲科的 Adenia,萝蘼科的吊金钱,葡萄科的四棱 白粉藤( Cissusquadrangularia),夹竹桃科的 Pachypodiumsucculentum,百合科的 bowieavolubilis等 三、多浆植物的观赏利用价值 ①不少多浆植物体态小巧玲珑,适于盆栽,更宜于当今公寓式高层建筑的室内或阳台绿化装饰。多浆 植物年生长量小,可几年不换土,不翻盆。 ②多浆植物大都耐旱、耐瘠薄,在少浇水、不施肥的粗放管理下也能存活不死。 ③茎与叶形态多样,各有韵致,终年翠绿,可全年观赏。不少种类兼有十分美丽的花朵,观赏价值极
1 第十二章 多浆植物 第一节 概 述 一、多浆植物的概念 多浆植物或称多肉植物(succulents),系瑞士植物学家琼·鲍汉(Jean Bauhin)在 1619 年首先提出。义 来源于拉丁词 suceus(多浆、汁液),意指这类植物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叶或根。广义的多浆植物指茎、 叶特别粗大或肥厚,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力的一群植物。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 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所以这类植物多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以贮藏水分。其表皮角质或被蜡层、毛或刺, 表皮气孑 L 少而且经常关闭,以降低蒸腾强度,减少水分蒸发。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的代谢形式与一般植 物不同,多在晚上较凉爽潮湿时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 p—羧化作用合成苹果酸,白天高温时气 孑 L 关闭,不吸收二氧化碳而靠分解苹果酸放出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之用。 这里的多浆植物是广义概念,泛指包括仙人掌科以及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萝蘼科、百合科、凤 梨科、龙舌兰科、马齿苋科、鸭跖草科、菊科等 55 个科在内的多浆植物。 二、多浆植物的植物学特性与分类 多浆植物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少数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但在它完成生活周期枯死前,周围 会有很多幼芽长出并发育成新的植株。 由于科属种类不同,多浆植物在个体大小上相差悬殊,小的只有几厘米,大的可高达几十米,但都能 耐较长时间的干旱。有人做过试验:将龙舌兰科的鬼脚掌根部切除,不令其生根,经过 18 个月仍未枯萎, 一旦置于培养土中,不久即生根重新生长。而只有几厘米大的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从盆中抠出用纸包裹 数月仍然没有萎缩。 ’ 多浆植物的花变异很大,有菊花形、梅花形、星形、漏斗形、叉形等。色彩也相当丰富,有的种类花 瓣 带 有特 殊的 金属 光泽 。 花的 大小 相差 悬殊 , 据记 载, 最小 的花 是马 齿 苋科 的巴 氏回 欢 草 (Anacampserosbaeseckei),才开 lmm 的洋红色花;最大的花是萝蘼科的大花犀角($tapelialgigantea),花的直 径可达 35cm。由于科属不同,它们有的是单生花,有的组成大小不等的花 I 序,果实的类型及种子的形状 也各种各样。 I 鲁涤非等依形态特点将多浆植物分为四类: , 1.仙人掌型 仙人掌型多浆植物以仙人掌科植物(cactus)为代表。茎粗大或肥厚,块状,球状、柱状 或叶片状,肉质多浆,绿色,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茎上常有棘刺或毛丝。叶一般退化或短期存在。除仙 人掌科外,还有大戟科的大戟属,萝摩科的豹皮花属、玉牛掌属(Dural·ia)、水牛掌属(Caralluma)等。 2.肉质茎型 肉质茎型多浆植物除有明显的肉质地上茎外,还具有正常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茎无 棱,也不具棘刺。木本的如木棉科的猴面包树(Adansoniadigitata),大戟科的佛肚树;草本的如菊科的仙人 笔及景天科的玉树等。 3.观叶型 观叶型多浆植物主要由肉质叶组成,叶既是主要的贮水与光合器官,也是观赏的主要部 分。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或茎短而直立,或细长而匍匐。常见栽培的如景天科的驴尾景天、拟石莲;番 杏科的生石花、露花;菊科的翡翠珠;百合科的芦荟属、十二卷属、脂麻掌属;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属等。 4.尾状植物型 尾状植物型多浆植物具有直立地面的大型块茎,内贮丰富的水分与养分,由块茎上 抽出一至多条常绿或落叶的细长藤蔓,攀缘或匍匐生长,叶常肉质。这一类型常见于葫芦科、西番莲科、 萝蘼科等多浆植物中,如葫芦科的 Ibervilliasonorae,西番莲科的 Adenia,萝蘼科的吊金钱,葡萄科的四棱 白粉藤(Cissusquadrangularia),夹竹桃科的 Pachypodiumsucculentum,百合科的 Bowieavolubilis 等。 三、多浆植物的观赏利用价值 ①不少多浆植物体态小巧玲珑,适于盆栽,更宜于当今公寓式高层建筑的室内或阳台绿化装饰。多浆 植物年生长量小,可几年不换土,不翻盆。 ②多浆植物大都耐旱、耐瘠薄,在少浇水、不施肥的粗放管理下也能存活不死。 ③茎与叶形态多样,各有韵致,终年翠绿,可全年观赏。不少种类兼有十分美丽的花朵,观赏价值极 高
④大都繁殖、栽培容易,更适于业余爱好者或初学养花者栽培。 ⑤许多种类特别适合配置在岩石园中 四、多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光照原产沙漠、半沙漠、草原等干热地区的多浆植物,在旺盛生长季节要求阳光适宜,水分充 足,气温也高。冬季低温季节是休眠时期,在干燥与低光照下易安全越冬。幼苗比成年植株需较低的光照 些多浆植物,如伽蓝莱、蟹爪兰、仙人指等,是典型的短日性花卉,必须经过一定的短日照时期, 才能正常开花 附生型仙人掌原产热带雨林,终年均不需强光直射。冬季不休眠,应给予充足的光照。 2.温度多浆植物除少数原产高山的种类外,都需要较高的温度,生长期间最低不能低于18℃,以 25一35℃最适宜。冬季能忍受的最低温度随种类而异,多数在干燥休眠情况下能忍耐6-10~C的低温,喜 热的种类不能低于12—18~C。原产北美高海拔地区的仙人掌,在完全干燥条件下能耐轻微的霜冻。原产 亚洲山地的景天科植物,耐冻力较强。 仙人掌科的一些属种,如葫芦掌、鹿角柱属( Echinocereus)、仙人球属( Echinopsis)、丽花球属、仙人掌 属、子孙球属( Rebutia)等,越冬时在不浇水完全干燥的条件下,较低的温度能促进花芽分化,在次年开花 更丰盛。相反,次年则常不开花 3.土壤沙漠地区的土壤多由沙与石砾组成,有极好的排水、通气性能。同时土壤的氮及有机质含 量也很低。实践证明,用完全不含有机质的矿物基质,如矿渣、花岗岩碎砾、碎砖屑等栽培沙漠型多浆植 物,和用传统的人工混合园艺栽培基质一样非常成功。矿物基质颗粒的直径以2~16mm间为宜。基质的 pH很重要,一般以pH5.5~6.9最适,不要超过7.0,某些仙人掌在超过7.2时,很快失绿或死亡 附生型多浆植物的栽培基质也需要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能,但需含丰富的有机质并常保持湿润才有 利于生长 4.水多浆植物大都具有生长期与休眠期交替的节律。休眠期中需水很少,甚至整个休眠期中可完 全不浇水,休眠期中保持土壤干燥能更安全越冬。生长期中足够的水分能保证旺盛生长,若缺水,虽不影 响植株生存,但干透时导致生长停止。多浆植物在任何时期,根部都应绝对防止积水,否则会很快造成死 水质对多浆植物很重要,忌用硬水及碱性水。 5.肥料多浆植物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也需要完全肥料。欲使植株快速生长,生长期中可每隔1~2 周施液月巴一次,肥料宜淡,浓度以0.05%~0.2%为宜。施肥时不要沾在茎、叶上。休眠期不施肥, 要求保持株型小巧的也应控制肥水。附生型要求较高的氮肥。 6.空气多浆植物原产空气新鲜流通的开阔地带。在高温、高湿下,若空气不流通对生长不利,易 染病虫害甚至腐烂 五、多浆植物的繁殖 多浆植物繁殖较容易,常用的方法为扦插、分株与播种,嫁接在仙人掌科中应用最多。 (一)扦插 多浆植物一般都能用扦插繁殖,由于植株多浆不易枯萎,不仅扦插成活容易,许多种还能用叶插繁殖。 繁殖的注意事项如下:①在生长期中任何时期都可以扦插,但以春季开始生长时最好。②从健康的植株或 部位采插条,刀、剪等用具先消毒,以免切口受感染。多浆植物的伤口感染后,很容易造成腐烂。③采下 的插条不能立即扦插,应置于干燥通风、温暖和有散射光处,使切口产生愈伤组织封闭后再插入基质中。 ④扦插后要控制基质湿度,少浇水或不浇水。过湿很容易造成腐烂,干燥并不会引起萎蔫。⑤未生根的插 条不宜强光直射 二)播种 不少多浆植物也常用播种繁殖。但是不少的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等植物的种子细 小,播种及管理要精细,才能取得较高的发芽率和成苗率 1.播种适期一般在春季植株开始生长时播种。仙人掌类的种子无休眠期,在环境适宜时,成熟的 种子可采后即播。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昼温25~30℃,夜温15~20℃。在条件适宜时发芽最快的为豹 皮花属,播后2d便发芽,多数种在10~20d内发芽
2 ④大都繁殖、栽培容易,更适于业余爱好者或初学养花者栽培。 ⑤许多种类特别适合配置在岩石园中。 四、多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光照 原产沙漠、半沙漠、草原等干热地区的多浆植物,在旺盛生长季节要求阳光适宜,水分充 足,气温也高。冬季低温季节是休眠时期,在干燥与低光照下易安全越冬。幼苗比成年植株需较低的光照。 一些多浆植物,如伽蓝莱、蟹爪兰、仙人指等,是典型的短日性花卉,必须经过一定的短日照时期, 才能正常开花。 附生型仙人掌原产热带雨林,终年均不需强光直射。冬季不休眠,应给予充足的光照。 2.温度 多浆植物除少数原产高山的种类外,都需要较高的温度,生长期间最低不能低于 18℃,以 25—35℃最适宜。冬季能忍受的最低温度随种类而异,多数在干燥休眠情况下能忍耐 6~10~C 的低温,喜 热的种类不能低于 12—18~C。原产北美高海拔地区的仙人掌,在完全干燥条件下能耐轻微的霜冻。原产 亚洲山地的景天科植物,耐冻力较强。 仙人掌科的一些属种,如葫芦掌、鹿角柱属(Echinocereus)、仙人球属(Echinopsis)、丽花球属、仙人掌 属、子孙球属(Rebutia)等,越冬时在不浇水完全干燥的条件下,较低的温度能促进花芽分化,在次年开花 更丰盛。相反,次年则常不开花。 3.土壤 沙漠地区的土壤多由沙与石砾组成,有极好的排水、通气性能。同时土壤的氮及有机质含 量也很低。实践证明,用完全不含有机质的矿物基质,如矿渣、花岗岩碎砾、碎砖屑等栽培沙漠型多浆植 物,和用传统的人工混合园艺栽培基质一样非常成功。矿物基质颗粒的直径以 2~16mm 间为宜。基质的 pH 很重要,一般以 pH5.5~6.9 最适,不要超过 7.0,某些仙人掌在超过 7.2 时,很快失绿或死亡。 附生型多浆植物的栽培基质也需要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能,但需含丰富的有机质并常保持湿润才有 利于生长。 4.水 多浆植物大都具有生长期与休眠期交替的节律。休眠期中需水很少,甚至整个休眠期中可完 全不浇水,休眠期中保持土壤干燥能更安全越冬。生长期中足够的水分能保证旺盛生长,若缺水,虽不影 响植株生存,但干透时导致生长停止。多浆植物在任何时期,根部都应绝对防止积水,否则会很快造成死 亡。 水质对多浆植物很重要,忌用硬水及碱性水。 5.肥料 多浆植物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也需要完全肥料。欲使植株快速生长,生长期中可每隔 1~2 周施液月巴一次,肥料宜淡,浓度以 0.05%~0.2%为宜。施肥时不要沾在茎、叶上。休眠期不施肥, 要求保持株型小巧的也应控制肥水。附生型要求较高的氮肥。 6.空气 多浆植物原产空气新鲜流通的开阔地带。在高温、高湿下,若空气不流通对生长不利,易 染病虫害甚至腐烂。 五、多浆植物的繁殖 多浆植物繁殖较容易,常用的方法为扦插、分株与播种,嫁接在仙人掌科中应用最多。 (一)扦插 多浆植物一般都能用扦插繁殖,由于植株多浆不易枯萎,不仅扦插成活容易,许多种还能用叶插繁殖。 繁殖的注意事项如下:①在生长期中任何时期都可以扦插,但以春季开始生长时最好。②从健康的植株或 部位采插条,刀、剪等用具先消毒,以免切口受感染。多浆植物的伤口感染后,很容易造成腐烂。③采下 的插条不能立即扦插,应置于干燥通风、温暖和有散射光处,使切口产生愈伤组织封闭后再插入基质中。 ④扦插后要控制基质湿度,少浇水或不浇水。过湿很容易造成腐烂,干燥并不会引起萎蔫。⑤未生根的插 条不宜强光直射。 (二)播种 不少多浆植物也常用播种繁殖。但是不少的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等植物的种子细 小,播种及管理要精细,才能取得较高的发芽率和成苗率。 1.播种适期 一般在春季植株开始生长时播种。仙人掌类的种子无休眠期,在环境适宜时,成熟的 种子可采后即播。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昼温 25~30℃,夜温 15~20℃。在条件适宜时发芽最快的为豹 皮花属,播后 2d 便发芽,多数种在 10~20d 内发芽
多浆植物种子多不耐长久贮藏,必要时贮于干燥冷凉处 2.播种管理种子、用具、基质应事先消毒杀菌:基质用微酸性、低肥力及透性好的材料水分是播 种成败的重要环节,水质应为微酸性及无菌者,可用雨水或煮沸后的自来水:播种后保证基质和空气湿润; 播种后要不断检查,注意水分状况及病虫发生情况。 3.幼苗移栽只有当幼苗足够强壮或太密时才移栽。仙人掌类尽可能在播种后第二年,当幼苗已开 始长出棘刺,小球直径已超过o.5cm时移栽才比较安全。具有大型叶的观叶种类生长较快,发芽后几周 便可移栽。移栽时避免使幼苗受到任何损伤,否则易腐烂。移栽应在生长季节进行,春季最好。幼苗一般 需移植1~2次 (三)嫁接 仙人掌科多浆植物常用嫁接繁殖。 1.嫁接的作用一些仙人掌科植物的自然变种和园艺品种,自身不含叶绿素,如常见栽培的绯牡丹 ( Gymnocalyciummihanovichii var.介 iedrichii)等,只有嫁接在绿色砧木上才能生长开花;鸡冠状的种类根 系很差,宽阔的基部埋人土中也易腐烂,嫁接才能表现其优美姿态:嫁接也用于挽救基部腐烂的植株:嫁 接后生长快,一般比自根的快3-5倍:分枝低及下垂种类,嫁接在较高的砧木上,易于造型;也可在 株砧木上嫁接多种不同形态、色彩及花期的仙人掌,提高观赏价值。 2.砧木仙人掌科许多属、种之间均能嫁接成活,而且亲和力高。一般选用繁殖快、生长迅速、植 株健壮、与接穗在亲和力和形态上适应的种类作砧木。毛鞭柱属的许多种,如钝角毛鞭柱 ( Trichocereusmacrogonus)、毛花柱( panchanoi),天轮柱属( Cereus)的秘鲁天轮柱(C. peruvianus)、山影拳(Cpto /aya)等都是柱状仙人掌的优良砧木。其中 Trichocereusspa· chianus对全部仙人掌都适合,有万能砧木之 称,只是它的刺太多。量天尺的亲和性也广,特别适宜于缺叶绿素的种类和品种,在我国应用最为普遍, 它喜温暖与湿润,耐寒力稍差。叶仙人掌属也是很好的砧木,对葫芦掌、蟹爪、仙人指等分枝低的附生型 都很适应。 3.仙人掌嫁接的方法因仙人掌植株的茎肥厚多汁,嫁接的方法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常采用的嫁接 方式有下列几种,依砧木与接穗的形态而选用。 (1)平接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球形、柱形的种类普遍采用,操作简便,效果好。将砧木顶端与 接穗基部用利刀削平,将削面吻合,绑扎或加适当压力使二者紧密结合即可。 (2)斜接适用于茎细长的柱状仙人掌类。方法近于平接,将砧木与接穗的切口均削成30’~45‘的 斜面,既增大了砧木与接穗的吻合面,又易于固定 (3)劈接适用于接穗为扁平叶状的种类。将砧木在一定高度去顶,通过中心或偏向一仅0从上向下做 切口,再将扁平接穗两侧的皮部削掉呈楔形,插入砧木切口,先用仙人掌的刺或其他针状物固定后,再 绑扎或夹牢 (4)插接与劈接相似的一种方法,但砧木不切开,而用窄的小刀从砧木的侧面或顶部插入,形成一嫁 接口,再将削好的接穗插入接口中,用刺固定。用叶仙人掌属作砧木时,也可用插接法,只需将砧木短枝 顶端的韧皮部削去,顶部削尖,插入接穗体的基部即成。 4.仙人掌类嫁接的技术要点 ①嫁接应在生长期中进行,最适季节是初夏生长旺季,在温暖及湿度大的晴天嫁接,空气干燥时,宜 在清晨操作。 ②砧木与接穗均不用太老已木质化的部分,但太幼嫩的也不适宜。应健壮无病。 ③嫁接时,砧本与接穗均应含水充足,萎蔫者成活较难。因此,嫁接前母株应保持在良好的生长条件 下。若已萎蔫的接穗,必要时在嫁接前先浸水几小时,使其吸水复原。嫁接操作时,砧木与接穗表面均要 干燥、无水,否则易腐烂。 ④砧木接口的高低,由多种因素来决定。无叶绿素的种类要接得高些,以保证有足够的光合产物供给 下垂或自基部分枝的种类也要接得高些,以便于造型,使其美观。鸡冠状的种类也应接得高些,才能充分 体现其形态特点。除上述情况外,一般都接得低些,低接后,应移栽或换盆1~2次,逐渐使砧木埋人土 中,不再露出土表,更美观些。 ⑤仙人掌类的嫁接操作比较简单,用较薄的刀刃将嫁接口削平即可。切口切开后要尽快接上,表面干
3 多浆植物种子多不耐长久贮藏,必要时贮于干燥冷凉处。 2.播种管理 种子、用具、基质应事先消毒杀菌;基质用微酸性、低肥力及透性好的材料水分是播 种成败的重要环节,水质应为微酸性及无菌者,可用雨水或煮沸后的自来水;播种后保证基质和空气湿润; 播种后要不断检查,注意水分状况及病虫发生情况。 3.幼苗移栽 只有当幼苗足够强壮或太密时才移栽。仙人掌类尽可能在播种后第二年,当幼苗已开 始长出棘刺,小球直径已超过 o.5cm 时移栽才比较安全。具有大型叶的观叶种类生长较快,发芽后几周 便可移栽。移栽时避免使幼苗受到任何损伤,否则易腐烂。移栽应在生长季节进行,春季最好。幼苗一般 需移植 1~2 次。 (三)嫁接 仙人掌科多浆植物常用嫁接繁殖。 1.嫁接的作用 一些仙人掌科植物的自然变种和园艺品种,自身不含叶绿素,如常见栽培的绯牡丹 (Gymnocalyciummihanovichii var.介 iedrichii)等,只有嫁接在绿色砧木上才能生长开花;鸡冠状的种类根 系很差,宽阔的基部埋人土中也易腐烂,嫁接才能表现其优美姿态;嫁接也用于挽救基部腐烂的植株;嫁 接后生长快,一般比自根的快 3—5 倍;分枝低及下垂种类,嫁接在较高的砧木上,易于造型;也可在一 株砧木上嫁接多种不同形态、色彩及花期的仙人掌,提高观赏价值。 2.砧木 仙人掌科许多属、种之间均能嫁接成活,而且亲和力高。一般选用繁殖快、生长迅速、植 株 健 壮、 与接 穗在 亲和 力 和形 态上 适应 的种 类 作砧 木。 毛鞭 柱属 的许 多 种, 如钝 角毛 鞭 柱 (Trichocereusmacrogonus)、毛花柱(panchanoi),天轮柱属(Cereus)的秘鲁天轮柱(C.peruvianus)、山影拳(Cpito /aya)等都是柱状仙人掌的优良砧木。其中 Trichocereusspa·chianus 对全部仙人掌都适合,有万能砧木之 称,只是它的刺太多。量天尺的亲和性也广,特别适宜于缺叶绿素的种类和品种,在我国应用最为普遍, 它喜温暖与湿润,耐寒力稍差。叶仙人掌属也是很好的砧木,对葫芦掌、蟹爪、仙人指等分枝低的附生型 都很适应。 3.仙人掌嫁接的方法 因仙人掌植株的茎肥厚多汁,嫁接的方法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常采用的嫁接 方式有下列几种,依砧木与接穗的形态而选用。 (1)平接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球形、柱形的种类普遍采用,操作简便,效果好。将砧木顶端与 接穗基部用利刀削平,将削面吻合,绑扎或加适当压力使二者紧密结合即可。 (2)斜接 适用于茎细长的柱状仙人掌类。方法近于平接,将砧木与接穗的切口均削成 30’~45‘的 斜面,既增大了砧木与接穗的吻合面,又易于固定。 (3)劈接 适用于接穗为扁平叶状的种类。将砧木在一定高度去顶,通过中心或偏向一仅 0 从上向下做 一切口,再将扁平接穗两侧的皮部削掉呈楔形,插入砧木切口,先用仙人掌的刺或其他针状物固定后,再 绑扎或夹牢。 (4)插接 与劈接相似的一种方法,但砧木不切开,而用窄的小刀从砧木的侧面或顶部插入,形成一嫁 接口,再将削好的接穗插入接口中,用刺固定。用叶仙人掌属作砧木时,也可用插接法,只需将砧木短枝 顶端的韧皮部削去,顶部削尖,插入接穗体的基部即成。 4.仙人掌类嫁接的技术要点 ①嫁接应在生长期中进行,最适季节是初夏生长旺季,在温暖及湿度大的晴天嫁接,空气干燥时,宜 在清晨操作。 ②砧木与接穗均不用太老已木质化的部分,但太幼嫩的也不适宜。应健壮无病。 ③嫁接时,砧本与接穗均应含水充足,萎蔫者成活较难。因此,嫁接前母株应保持在良好的生长条件 下。若已萎蔫的接穗,必要时在嫁接前先浸水几小时,使其吸水复原。嫁接操作时,砧木与接穗表面均要 干燥、无水,否则易腐烂。 ④砧木接口的高低,由多种因素来决定。无叶绿素的种类要接得高些,以保证有足够的光合产物供给。 下垂或自基部分枝的种类也要接得高些,以便于造型,使其美观。鸡冠状的种类也应接得高些,才能充分 体现其形态特点。除上述情况外,一般都接得低些,低接后,应移栽或换盆 1~2 次,逐渐使砧木埋人土 中,不再露出土表,更美观些。 ⑤仙人掌类的嫁接操作比较简单,用较薄的刀刃将嫁接口削平即可。切口切开后要尽快接上,表面干
燥后便不易成活。接穗安上后,再轻轻转动一下,排除接合面间的空气,使砧穗紧密吻合。然后再固定 固定的方法多样,用仙人掌类自身的棘刺,或用绳索缠扎,或用重力从顶上压牢均可。 ⑥需两周左右精心管理,接后放阴处,不能日光直射,在完全愈合前也不能使接口处沾水。成活后 由砧木上生出的侧芽、侧枝均应尽早去掉,以免影响接穗的生长。 第二节常见多浆植物 仙人掌科多浆植物 1.金琥( Echinocactusgrusonii)金琥属,又叫象牙球。茎圆球形,单生或成丛,高l,3m,直径80cm 或更大。有棱21-37。刺座很大,密生硬刺,刺金黄色,后变褐,有辐射刺8一IOcm长,中刺3~5,较 粗,稍弯曲,5cm左右。6~10月开花。花着生于球顶部黄色绵毛丛中,钟形,黄色,长4~6cm,花筒被 尖鳞片。果被鳞片及绵毛,基部孔裂。种子黑色,光滑 金琥球体浑圆碧绿,刺色金黄,刚硬有力,为强刺球类品种中的代表种。盆栽可长成很规整的大型标 本球,点缀厅堂,更显金碧辉煌。很多爱好者都精心培养一个或数个标本球,以显示其品种收集和栽培技 艺的水平。 金琥性强健,容易栽培。喜肥沃并含石灰质的沙壤土。喜阳光,但夏季仍应适当遮荫。越冬温度10-C 左右,并保持盆土干燥。温度太低时,球体上会产生黄斑。在肥沃土壤及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四 年生的实生苗可长到直径9~Ocm,20—40年生植株直径可达到70~80cm。栽培中宜每年换盆一次。栽 培的还有白刺及弯刺变种,弯刺变种称狂刺金琥,刺呈不规则弯曲,较为珍奇 多用播种繁殖,因种子来源比较困难,爱好者也常采用嫁接来繁殖。可在早春采取切除球顶端生长点 的办法,促其产生子球,子球长到o.8~lcm时即可切下嫁接,砧木用生长充实的量天尺一年生茎段较为 适宜 2.念珠掌( Rhipsalissalicornioides)仙人掌科丝苇属,原产巴西东南部。植株全高约40cm,主茎一般 直立,分枝横卧或悬垂。植株无叶也无刺,茎很细,茎节像一个接一个串起来的念珠,每节长3cm左右。 茎节先端有刺座,刺座无刺但有绵毛。花着生在茎枝顶端的刺座上,钟状,长1.3cm,直径lcm,无花筒, 黄色。果实陀螺形,白色。种子黑色。 本种在我国栽培历史较长,株形奇特,而且耐阴,适合家庭栽培。可作悬垂吊盆栽植或作挂壁式盆景 布置。 在温暖湿润而有散射光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盆栽用土应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冬季最好维持IOC 以上。生长期间可半月追肥一次。多用扦插繁殖,极易成活。也可用播种 3.蟹爪( Zygocactustruncactus)蟹爪属,又叫蟹爪兰或锦上添花,原产巴西东部热带森林。多分枝 常铺散下垂。茎节扁平,截形,绿色或带紫晕,长4-5.Scm,宽1.5-2.5cm,两端及边缘有尖齿2 4,似螃蟹的爪子。刺座上有短刺毛1~3。冬季或早春开花,花着生于茎节顶端,两侧对称,花瓣张开反 卷,6.5~8cm长,粉红、紫红、深红、淡紫、橙黄或白色。果梨形或广椭圆形,光滑,暗红色。 栽培中,与蟹爪非常相似容易混淆的有仙人指( Schlumberaerabridesil,区别之处在于后者变态茎边缘 没有尖齿而呈浅波状,花的形状也不相同,为整齐花。蟹爪株形优美,花朵艳丽,能在没有直射阳光的房 间里生长良好,因而格外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冬季室内盆栽花卉。它还可人药,治疮疖肿 喜半阴、潮湿环境。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肥沃壤土。夏季要遮荫、避雨,秋凉后可移到室 内阳光充足处,同时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对茎节过密者要进行疏剪并去掉过多的弱小花蕾。冬季室温不宜 过高或过低,以维持15℃为宜。 蟹爪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每天日照8~lOh)条件下,2~3个月就可开花。如果要求10月开花, 可在7月用不透光的遮光罩对植株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只见光8h,这样9月下旬就可开花 春季剪取生长充实的变态茎进行扦插,很容易生根。如为了培养出伞状的悬垂株形,增加观赏价值, 可在春、秋用嫁接进行繁殖,砧木多用量天尺或片状的仙人掌 4.鸾凤阁( Astrophytummyriostigma var. columnare)星球属,为鸾风玉(A. myriostI--gma)的柱状变 种,原产墨西哥。植株柱状,高可达2m,直径10~20cm。具5棱,棱上刺座无刺,但有褐色绵状毛。植
4 燥后便不易成活。接穗安上后,再轻轻转动一下,排除接合面间的空气,使砧穗紧密吻合。然后再固定。 固定的方法多样,用仙人掌类自身的棘刺,或用绳索缠扎,或用重力从顶上压牢均可。 ⑥需两周左右精心管理,接后放阴处,不能日光直射,在完全愈合前也不能使接口处沾水。成活后, 由砧木上生出的侧芽、侧枝均应尽早去掉,以免影响接穗的生长。 第二节 常见多浆植物 一、仙人掌科多浆植物 1.金琥(Echinocactusgrusonii) 金琥属,又叫象牙球。茎圆球形,单生或成丛,高 l,3m,直径 80cm 或更大。有棱 21—37。刺座很大,密生硬刺,刺金黄色,后变褐,有辐射刺 8 一 lOcm 长,中刺 3~5,较 粗,稍弯曲,5cm 左右。6~10 月开花。花着生于球顶部黄色绵毛丛中,钟形,黄色,长 4~6cm,花筒被 尖鳞片。果被鳞片及绵毛,基部孔裂。种子黑色,光滑。 金琥球体浑圆碧绿,刺色金黄,刚硬有力,为强刺球类品种中的代表种。盆栽可长成很规整的大型标 本球,点缀厅堂,更显金碧辉煌。很多爱好者都精心培养一个或数个标本球,以显示其品种收集和栽培技 艺的水平。 金琥性强健,容易栽培。喜肥沃并含石灰质的沙壤土。喜阳光,但夏季仍应适当遮荫。越冬温度 10~C 左右,并保持盆土干燥。温度太低时,球体上会产生黄斑。在肥沃土壤及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四 年生的实生苗可长到直径 9~lOcm,20—40 年生植株直径可达到 70~80cm。栽培中宜每年换盆一次。栽 培的还有白刺及弯刺变种,弯刺变种称狂刺金琥,刺呈不规则弯曲,较为珍奇。 多用播种繁殖,因种子来源比较困难,爱好者也常采用嫁接来繁殖。可在早春采取切除球顶端生长点 的办法,促其产生子球,子球长到 o.8~lcm 时即可切下嫁接,砧木用生长充实的量天尺一年生茎段较为 适宜。 2.念珠掌(Rhipsalissalicornioides) 仙人掌科丝苇属,原产巴西东南部。植株全高约 40cm,主茎一般 直立,分枝横卧或悬垂。植株无叶也无刺,茎很细,茎节像一个接一个串起来的念珠,每节长 3cm 左右。 茎节先端有刺座,刺座无刺但有绵毛。花着生在茎枝顶端的刺座上,钟状,长 1.3cm,直径 lcm,无花筒, 黄色。果实陀螺形,白色。种子黑色。 本种在我国栽培历史较长,株形奇特,而且耐阴,适合家庭栽培。可作悬垂吊盆栽植或作挂壁式盆景 布置。 在温暖湿润而有散射光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盆栽用土应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冬季最好维持 IO~C 以上。生长期间可半月追肥一次。多用扦插繁殖,极易成活。也可用播种。 3.蟹爪(Zygocactustruncactus) 蟹爪属,又叫蟹爪兰或锦上添花,原产巴西东部热带森林。多分枝, 常铺散下垂。茎节扁平,截形,绿色或带紫晕,长 4—5.Scm,宽 1.5—2.5cm,两端及边缘有尖齿 2~ 4,似螃蟹的爪子。刺座上有短刺毛 1~3。冬季或早春开花,花着生于茎节顶端,两侧对称,花瓣张开反 卷,6.5~8cm 长,粉红、紫红、深红、淡紫、橙黄或白色。果梨形或广椭圆形,光滑,暗红色。 栽培中,与蟹爪非常相似容易混淆的有仙人指(Schlumberaerabridgsii),区别之处在于后者变态茎边缘 没有尖齿而呈浅波状,花的形状也不相同,为整齐花。蟹爪株形优美,花朵艳丽,能在没有直射阳光的房 间里生长良好,因而格外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冬季室内盆栽花卉。它还可人药,治疮疖肿 毒。 喜半阴、潮湿环境。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肥沃壤土。夏季要遮荫、避雨,秋凉后可移到室 内阳光充足处,同时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对茎节过密者要进行疏剪并去掉过多的弱小花蕾。冬季室温不宜 过高或过低,以维持 15℃为宜。 蟹爪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每天日照 8~lOh)条件下,2~3 个月就可开花。如果要求 10 月开花, 可在 7 月用不透光的遮光罩对植株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只见光 8h,这样 9 月下旬就可开花。 春季剪取生长充实的变态茎进行扦插,很容易生根。如为了培养出伞状的悬垂株形,增加观赏价值, 可在春、秋用嫁接进行繁殖,砧木多用量天尺或片状的仙人掌。 4.鸾凤阁(Astrophytummyriostigma var.columnare) 星球属,为鸾风玉(A.myriosti—gma)的柱状变 种,原产墨西哥。植株柱状,高可达 2m,直径 10~20cm。具 5 棱,棱上刺座无刺,但有褐色绵状毛。植
株灰白色,密被白色星状毛或小鳞片。春、夏开花,花较原种小,黄色或黄色有红心。 鸾风阁植株灰白色,很像一块奇特的岩石,多作室内盆栽,颇有山石盆景的意味,很受爱好者的欢迎 原种鸾风玉也常见栽培,其球体圆至卵形,具尖棱5。刺座褐色,无刺,被绵毛。花黄色或有红心 长4-6cra 5.绯牡丹( Gymnocalyciummihanovichii var.介 iedrichil cv● Rubra)裸萼球属,又叫红牡丹、红球 是瑞云变种牡丹玉的一个斑锦变异的栽培品种,为日本园艺家1941年所选育出来的园艺品种。植株小球 形,直径3~5cm,球体橙红、粉红、紫红或深红色。具棱8,棱上有突出的横脊。辐射刺短或脱落。花漏 斗形,着生于球顶部刺座,4~5cra长,粉色,常数朵同时开放。 6.昙花( Epiphyllumoxypetalum)昙花属,原产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热带森林。多年生灌木。无叶 主茎圆筒状,木质,分枝扁平叶状,长达2m,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刺毛状刺 老枝无刺。夏季晚间20:00-21:00开大型白色花,经4-5h而凋谢。花漏斗状,长30cm以上,直径12cm, 花筒稍弯曲。果红色,有浅棱脊,成熟时开裂。种子黑色。 昙花多作盆栽,适于点缀客厅、阳台及庭院。夏季开花时节,几十朵甚至上百朵同时开放,香气四溢, 光彩夺目,十分壮观。盆栽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肥沃壤土。施肥可用腐熟液肥加硫酸亚铁同时施用。盆 栽昙花由于变态茎柔弱,应及时立支柱 为了改变昙花夜晚开花的习性,可采用昼夜颠倒的办法,使昙花白天开放。 可在生长季节剪取生长健壮的变态茎进行扦插,20~30d即可生根成活 7.松霞( Mammillariaproli/erd)乳突球属,原产西印度群岛。丛生,单个球体小,圆筒状,直径3 4em,高4~6cm,暗绿色。疣状突起小,圆形。刺座无毛,疣突腋部密生短绵毛。周刺40~60,刚毛 状,长0.6~lcm,白色;中刺5—9,稍粗,暗黄色。小花漏斗状,直径1.2~1.4cm,黄白色。果实 红,种子黑色。 盆栽用土宜选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可用腐殖土2份加1份粗沙配成。除冬季应在室内保持盆土 较干燥外,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在室外培养,但应注意避免盆土积水。宜用浅盆,可每年换盆一次。 分株或播种繁殖。分株不宜分得太小,分成单个球体栽培时生长较慢,还是逐步分较好,先把满盆株 丛分成几盆,等长满挤不下时再分成几盆。这样既安全,生长又快。播种出苗容易。 二、其他科的多浆植物 1.神刀( russula/ dIcta)景天科青锁龙属。肉质半灌木,茎直立,高可达lm,分枝少。叶长圆斜镰 刀状,灰绿色,肉质,互生,基部联合,长7~lOcm,宽3~4cra。夏天开花,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深红 或橘红色。 本种株形奇特,开花美丽,栽培繁殖容易,是一种理想的室内盆栽花卉 习性强健,耐干旱,在室内条件下生长良好。夏季可将盆株放室外培养,冬季应放冷凉的室内,温度 不超过IOC,保持盆土干燥。喜肥沃沙壤土,可用草炭、腐叶上、粗沙等份混合配成。 可采用播种繁殖,也可取叶片扦插。可整片叶插,也可将叶片切成4cm长的段块晾干切口后,平放在 潮润的沙土上,很容易生根出芽。还可切取茎段扦插,茎段的叶腋处很容易长出幼芽。 2.鹿角海棠( Astridiavelutina)番杏科鹿角海棠属,又叫熏波菊。肉质灌木,高约30cm,分枝具明显 节间,老枝褐色。叶交互对生,基部稍联合。半月形肉质叶具三棱,3~3.Scm长,0,3~0.4cm宽, 叶端稍狭,叶光滑,被很细的短茸毛。冬季开花,花顶生,单出或数朵同生,有短梗,直径4cm,白或粉 本种枝繁叶茂,冬季开花,盆栽点缀室内更显生机盎然,亦可作吊挂悬篮栽培,观赏效果更佳。 喜温暖,耐干旱。栽培要求沙质壤土。夏季髙温时节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此时应放阴凉处并节制浇 水,保持盆土不过分干燥。冬季生长较旺,要求室内维持在15℃以上,适当浇水,播种或扦插繁殖。 3.虎刺梅( Euphorbiamilii var, splendens)大戟科大戟属,又名麒麟剌或麒麟花,原产非洲马达加斯 加岛西部。灌木,高约2m,分枝多,粗lcm左右,体内有白色乳汁。茎和枝有棱,棱沟浅,具黑刺,长 约2cm。叶片长在新枝顶端,倒卵形,长4~5cm,宽2cra,叶面光滑,绿色。花有长柄,有两枚红色苞 片,直径lcm。花期主要在冬春。 虎刺梅喜阳光充足,盆栽用土要求沙质壤土。在生长期间要随时用竹棍和铅丝做成各种式样的支架
5 株灰白色,密被白色星状毛或小鳞片。春、夏开花,花较原种小,黄色或黄色有红心。 鸾风阁植株灰白色,很像一块奇特的岩石,多作室内盆栽,颇有山石盆景的意味,很受爱好者的欢迎。 原种鸾风玉也常见栽培,其球体圆至卵形,具尖棱 5。刺座褐色,无刺,被绵毛。花黄色或有红心, 长 4—6cra。 5.绯牡丹(Gymnocalyciummihanovichii var.介 iedrichii cv●Rubra) 裸萼球属,又叫红牡丹、红球, 是瑞云变种牡丹玉的一个斑锦变异的栽培品种,为日本园艺家 1941 年所选育出来的园艺品种。植株小球 形,直径 3~5cm,球体橙红、粉红、紫红或深红色。具棱 8,棱上有突出的横脊。辐射刺短或脱落。花漏 斗形,着生于球顶部刺座,4~5cra 长,粉色,常数朵同时开放。 6.昙花(Epiphyllumoxypetalum) 昙花属,原产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热带森林。多年生灌木。无叶, 主茎圆筒状,木质,分枝扁平叶状,长达 2m,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刺毛状刺, 老枝无刺。夏季晚间 20:00—2l:00 开大型白色花,经 4—5h 而凋谢。花漏斗状,长 30cm 以上,直径 12cm, 花筒稍弯曲。果红色,有浅棱脊,成熟时开裂。种子黑色。 昙花多作盆栽,适于点缀客厅、阳台及庭院。夏季开花时节,几十朵甚至上百朵同时开放,香气四溢, 光彩夺目,十分壮观。盆栽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肥沃壤土。施肥可用腐熟液肥加硫酸亚铁同时施用。盆 栽昙花由于变态茎柔弱,应及时立支柱。 为了改变昙花夜晚开花的习性,可采用昼夜颠倒的办法,使昙花白天开放。 可在生长季节剪取生长健壮的变态茎进行扦插,20~30d 即可生根成活。 7.松霞(Mammillariaproli/erd) 乳突球属,原产西印度群岛。丛生,单个球体小,圆筒状,直径 3 —4em,高 4~6cm,暗绿色。疣状突起小,圆形。刺座无毛,疣突腋部密生短绵毛。周刺 40~60,刚毛 状,长 0.6~lcm,白色;中刺 5—9,稍粗,暗黄色。小花漏斗状,直径 1.2~1.4cm,黄白色。果实 红,种子黑色。 盆栽用土宜选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可用腐殖土 2 份加 1 份粗沙配成。除冬季应在室内保持盆土 较干燥外,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在室外培养,但应注意避免盆土积水。宜用浅盆,可每年换盆一次。 分株或播种繁殖。分株不宜分得太小,分成单个球体栽培时生长较慢,还是逐步分较好,先把满盆株 丛分成几盆,等长满挤不下时再分成几盆。这样既安全,生长又快。播种出苗容易。 二、其他科的多浆植物 1.神刀(Crassula/dlcata) 景天科青锁龙属。肉质半灌木,茎直立,高可达 lm,分枝少。叶长圆斜镰 刀状,灰绿色,肉质,互生,基部联合,长 7~lOcm,宽 3~4cra。夏天开花,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深红 或橘红色。 本种株形奇特,开花美丽,栽培繁殖容易,是一种理想的室内盆栽花卉。 习性强健,耐干旱,在室内条件下生长良好。夏季可将盆株放室外培养,冬季应放冷凉的室内,温度 不超过 IO~C,保持盆土干燥。喜肥沃沙壤土,可用草炭、腐叶上、粗沙等份混合配成。 可采用播种繁殖,也可取叶片扦插。可整片叶插,也可将叶片切成 4cm 长的段块晾干切口后,平放在 潮润的沙土上,很容易生根出芽。还可切取茎段扦插,茎段的叶腋处很容易长出幼芽。 2.鹿角海棠(Astridiavelutina) 番杏科鹿角海棠属,又叫熏波菊。肉质灌木,高约 30cm,分枝具明显 节间,老枝褐色。叶交互对生,基部稍联合。半月形肉质叶具三棱,3~3.Scm 长,0,3~0.4cm 宽, 叶端稍狭,叶光滑,被很细的短茸毛。冬季开花,花顶生,单出或数朵同生,有短梗,直径 4cm,白或粉 色。 本种枝繁叶茂,冬季开花,盆栽点缀室内更显生机盎然,亦可作吊挂悬篮栽培,观赏效果更佳。 喜温暖,耐干旱。栽培要求沙质壤土。夏季高温时节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此时应放阴凉处并节制浇 水,保持盆土不过分干燥。冬季生长较旺,要求室内维持在 15℃以上,适当浇水,播种或扦插繁殖。 3.虎刺梅(Euphorbiamilii var,splendens) 大戟科大戟属,又名麒麟刺或麒麟花,原产非洲马达加斯 加岛西部。灌木,高约 2m,分枝多,粗 lcm 左右,体内有白色乳汁。茎和枝有棱,棱沟浅,具黑刺,长 约 2cm。叶片长在新枝顶端,倒卵形,长 4~5cm,宽 2cra,叶面光滑,绿色。花有长柄,有两枚红色苞 片,直径 lcm。花期主要在冬春。 虎刺梅喜阳光充足,盆栽用土要求沙质壤土。在生长期间要随时用竹棍和铅丝做成各种式样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