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4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船舷xuan绯红fei 窨井yin 戎马倥偬kng B.包扎za 当真dang撷取xie 自杀未遂su C.脂肪fang锃亮zeng夙愿si 宁缺毋滥ning D.歆羡xin 奢靡mi 甄别zhen按捺不住na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手饰 烂摊子 余音缭绕 作壁上观 B.煤炭 莫需有 卷帙浩繁 道教圣地 C.映射 孺子牛 两全其美 谈笑风生 D.赋予 俱乐部 贸然从事 倍尝艰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意大利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搁浅后,船长不但没有及时组织乘客 撤离,反而擅离职守,径自逃生,遭到世人谴责。 B.“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 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C.北客站的建设将全面凸现青岛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加速实现以青 岛为核心来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崛起的目标。 D.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 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对在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 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B.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 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C.抽样调査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 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D.淘宝网传来消息,12月12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 并继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 统。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 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 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为了实现他 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 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岀儒家学派的界域。汉武帝 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
成都 2014 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第 I 卷 (单项选择题 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船舷 xuán 绯红 fēi 窨井 yìn 戎马倥偬 kǒnɡ B.包扎 zā 当真 dànɡ 撷取 xié 自杀未遂 suì C.脂肪 fánɡ 锃亮 zènɡ 夙愿 sù 宁缺毋滥 nínɡ D.歆羡 xīn 奢靡 mí 甄别 zhēn 按捺不住 n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手饰 烂摊子 余音缭绕 作壁上观 B.煤炭 莫需有 卷帙浩繁 道教圣地 C.映射 孺子牛 两全其美 谈笑风生 D.赋予 俱乐部 贸然从事 倍尝艰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意大利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搁浅后,船长不但没有及时组织乘客 撤离,反而擅离职守,径自逃生,遭到世人谴责。 B.“先贤古墓”是 40 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 至今已逾 1300 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C.北客站的建设将全面凸现青岛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加速实现以青 岛为核心来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崛起的目标。 D.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 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对在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 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B.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 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C.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 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D.淘宝网传来消息,12 月 12 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 并继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 统。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 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 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为了实现他 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 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出儒家学派的界域。汉武帝 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
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儒 生们往往从书本岀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 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 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汉武帝在当时虽号 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兒宽那样“通于世 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儒生有 时候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由王充在《论衡?程 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王充为此而为儒生 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 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 秀的管理能力。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 结合。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 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 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 断,材任三辅县令。”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 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 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 要求。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之所以如此, 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 缺陷。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 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 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 政治管理当中。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 业”,而且还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文翁的意义, 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 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 文吏政治之处。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 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 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19期,有删改) 5.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B.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C.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D.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6.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可能缺少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C.儒生都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D.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儒 生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 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 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汉武帝在当时虽号 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兒宽那样“通于世 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儒生有 时候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由王充在《论衡?程 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王充为此而为儒生 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 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 秀的管理能力。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 结合。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 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 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 断,材任三辅县令。”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 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 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 要求。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之所以如此, 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 缺陷。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 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 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 政治管理当中。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 业”,而且还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文翁的意义, 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 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 文吏政治之处。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 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 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 年 19 期,有删改) 5.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B.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C.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D.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6.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可能缺少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C.儒生都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D.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B.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C.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D.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 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 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 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増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 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 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 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 就瓶庵平曲直,白徒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 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 也,父尝封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封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 已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 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un):向朝廷进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C.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疾:快速 D.尝就瓶庵平曲直 平:评判 9.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抗疏,既危而免 侣鱼虾而友麋鹿 C.父尝封股以疗亲痛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禹存其字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A.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B.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C.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D.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三、(6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题。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 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 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 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 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 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 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 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 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 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 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 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C.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疾:快速 D.尝就瓶庵平曲直 平:评判 9.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抗疏,既危而免 侣鱼虾而友麋鹿 C.父尝刲股以疗亲痛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禹存其字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 123 分) 三、(31 分) 10.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4分) (2)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瓶庵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划10处)(5分) 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 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 之者则曰救彼涂炭 (选自《罗隐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 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4分)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乃增其值。(4 分) ⑵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4 分) 11.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瓶庵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请简要概括。(4 分) 12.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划 10 处)(5 分) 夫盗 亦 人 也 冠 屦 焉 衣 服 焉 其 所 以 异 者 退 逊 之 心 正 廉 之 节不 常 其 性 耳 视 玉 帛 而取 之 者 则 曰 牵 于 寒 饿视 家 国 而 取 之 者 则 曰 救 彼 涂 炭 (选自《罗隐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 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4 分)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句)(6分) (1)故不积跬 (荀子《劝学》) (2) ,形影相 吊 (李密《陈情表》)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 居易《钱塘湖春行》)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 勃《滕王阁序》)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 白《蜀道难》)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 甫《秋兴八首》其一) 往来无白 丁 (刘禹锡《陋室铭》)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 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22分)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 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句)(6 分) (1)故不积跬 步, 。 (荀子《劝学》) (2) ,形影相 吊。 (李密《陈情表》)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 居易《钱塘湖春行》)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 勃《滕王阁序》)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 白《蜀道难》) (6)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 甫《秋兴八首》其一) (7) ,往来无白 丁。 (刘禹锡《陋室铭》)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 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2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