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高2010级联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钟。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幽咽(e)熨帖(ⅶ)道嫤(jin)莺啼鸟啭( zhuan) 霉菌(jun)慰藉(jie)颤栗(chan)悄声细语(qio) C.秩序(zhi)啜泣(chuo)宁可(ning)荦荦大端(luo) D.煊赫(xun)联袂(晌ei)休憩(qi)蚍蜉撼树(b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汲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 通部门理应加大处罚力度 B.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 宇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C.滥杀藏羚羊的行为日益猖獗,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 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 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趋白热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 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 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都区高 2010 级联考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全卷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第 I 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 II 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 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幽咽.(yè) 熨.帖(yù) 道殣.(jìn) 莺啼鸟啭.(zhuàn) B.霉菌.(jūn) 慰藉.(jiè) 颤.栗(chàn) 悄.声细语(qiǎo) C.秩.序(zhì) 啜.泣(chuò) 宁.可(níng) 荦荦.大端 (luò) D.煊.赫(xuān) 联袂.(mèi) 休憩.(qì) 蚍.蜉撼树(b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汲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 ....的行为,公安交 通部门理应加大处罚力度。 B.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 宇轩昂 ...,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C.滥杀藏羚羊的行为日益猖獗,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 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 ....,国产汽车生产厂家 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趋白热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 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 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 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庄子词章之美,来源于思想自由。他追求的是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现实 的不能自主的被动人生,也被庄子所厌弃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 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正所谓“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⑥②⑤④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D.③②⑤④①⑥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如今,美国的科学家能用机器或科学验证武林传说的真假。首先接受检验的是拳法。研 究人员使用的装置是三号混合拟人试验装置——一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试车假人。试车假人 经过政府认证,可精确模拟人体,并测量人体承受的伤害。假人中的感应器可以测量毎一拳 的力量和杀伤力。测试显示,空手道的直拳,力道为816磅,会使对手步履蹒跚,但不致 于撂倒对手。跆拳道的力道为917磅,对手很可能会岀现脑震荡。在-阵岀拳和计算之后, 研究人员看到了最终的赢家,那就是传统的老式拳击——将近1干磅的力道,相当于以大 铁锤猛击对手的脑部,让对手头颅内的脑部发生位移,引发了连锁反应。颅骨的震荡很快就 停止了,但漂浮在脑脊髓液中的脑部则持续移动。脑部撞上后脑勺导致后脑受伤,再猛然回 弹,撞上前方的颅骨导致前脑受伤。神经传导物质大量释出,一场电子风暴导致神经短路, 医师称之为严重脑震荡,我们则称之为“击倒 有一种武术因其速度而享誉了1500年,它就是中国功夫,被认为是所有武术的鼻祖。 功夫高手黄亚立是泛美武术大赛的金牌得主。研究者用加速度计对他的出拳速度进行测试发 现,黄亚立一拳的速度,相当于在1秒钟内跑过整座篮球场——1秒钟超过40英尺,是蛇 族出击时的四倍。有时出手快不如出手准。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点脉,也就是“死拳”,结 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识,常常在对手岀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下,对手心跳 立即停止。这传说是真是假?终极武土葛伦利瓦伊验证这种终极拳法,试车假人体内的感 应器显示,葛伦看似简单的招式力道为0.8vC,足以让心跳停止,比其他更魁梧的选手挥动 球棒的威力还要大。如此看来,武术中所谓的强者,不见得是指最强壮的人,而是指能对目 标造成最大冲击的人 拥有2千年历史的硬功,能让许多功夫高手用手劈开砖块或者水泥板。若是一般人 手骨早已断裂,而这些练硬功的人为什么却毫发未损?科学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骨 骼的构造经过了改造。其基础为19世纪外科医师朱利叶斯沃夫的重大发现。其原理为,若 骨骼反复受损,就会增加钙质构造,骨骼会变得较密、较硬,耐受性也较高。古代功夫髙手 早就知道沃夫法则的秘密,数百年来他们以木板、沙子、铁或石头为练功的工具,俗话说得 好“百炼定成钢"。 (选自《文萃报》,有删改)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庄子词章之美,来源于思想自由。他追求的是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现实 的不能自主的被动人生,也被庄子所厌弃。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 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 正所谓“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⑥②⑤④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②⑤④①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如今,美国的科学家能用机器或科学验证武林传说的真假。首先接受检验的是拳法。研 究人员使用的装置是三号混合拟人试验装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试车假人。试车假人 经过政府认证,可精确模拟人体,并测量人体承受的伤害。假人中的感应器可以测量每一拳 的力量和杀伤力。测试显示,空手道的直拳,力道为 816 磅,会使对手步履蹒跚,但不致 于撂倒对手。跆拳道的力道为 917 磅,对手很可能会出现脑震荡。在一阵出拳和计算之后, 研究人员看到了最终的赢家,那就是传统的老式拳击——将近 1 千磅的力道,相当于以大 铁锤猛击对手的脑部,让对手头颅内的脑部发生位移,引发了连锁反应。颅骨的震荡很快就 停止了,但漂浮在脑脊髓液中的脑部则持续移动。脑部撞上后脑勺导致后脑受伤,再猛然回 弹,撞上前方的颅骨导致前脑受伤。神经传导物质大量释出,一场电子风暴导致神经短路, 医师称之为严重脑震荡,我们则称之为“击倒”。 有一种武术因其速度而享誉了 1500 年,它就是中国功夫,被认为是所有武术的鼻祖。 功夫高手黄亚立是泛美武术大赛的金牌得主。研究者用加速度计对他的出拳速度进行测试发 现,黄亚立一拳的速度,相当于在 1 秒钟内跑过整座篮球场——1 秒钟超过 40 英尺,是蛇 族出击时的四倍。有时出手快不如出手准。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点脉,也就是“死拳”,结 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识,常常在对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下,对手心跳 立即停止。这传说是真是假?终极武士葛伦·利瓦伊验证这种终极拳法,试车假人体内的感 应器显示,葛伦看似简单的招式力道为 0.8VC,足以让心跳停止,比其他更魁梧的选手挥动 球棒的威力还要大。如此看来,武术中所谓的强者,不见得是指最强壮的人,而是指能对目 标造成最大冲击的人。 拥有 2 千年历史的硬功,能让许多功夫高手用手劈开砖块或者水泥板。若是一般人, 手骨早已断裂,而这些练硬功的人为什么却毫发未损?科学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骨 骼的构造经过了改造。其基础为 19 世纪外科医师朱利叶斯·沃夫的重大发现。其原理为,若 骨骼反复受损,就会增加钙质构造,骨骼会变得较密、较硬,耐受性也较高。古代功夫高手 早就知道沃夫法则的秘密,数百年来他们以木板、沙子、铁或石头为练功的工具,俗话说得 好“百炼定成钢”。 (选自《文萃报》,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骨骼构造经过改造后就能用手劈开砖块而毫发未损 B.在试车假人内装上感应器可测试出拳法的力道、中国功夫的速度和死拳的秘密。 C.发生位移的脑部撞上后脑勺,再猛然回弹撞上前脑,定会导致骨骼反复受损。 D.与对手过招时,即使力道为917磅,也难以一拳把对手打成严重脑震荡。 从文中看,要成为“武术中所谓的强者”须具备必不可少的条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这 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A.惊人的力道和迅捷的速度。 B.对对手弱点的精准了解。 C.过硬的身体素质 D.看那一秒谁能占得先机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所有接受检验的拳法中如果按杀伤力排名,传统的老式拳击完全可以拔得头筹。 B.功夫高手能把手、脚、手肘和头颅磨练成致命武器,甚至可以练出一身铜筋铁骨 C.高手过招时,手脚稍慢就会枉送性命。速度就是力量,速度越快,力道就越大。 D.黄亚立一拳的速度是蛇族出击时的四倍,那么可以断定他与蛇对抗时拥有绝对优势。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史公日:余读功令①,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日:嗟乎!夫周室衰而 《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 《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 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 录焉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如田子方、段千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至于始皇,天下并 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 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义从此缺焉。陈涉起匹夫,驱瓦合谪戌, 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②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 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 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骨骼构造经过改造后就能用手劈开砖块而毫发未损。 B.在试车假人内装上感应器可测试出拳法的力道、中国功夫的速度和死拳的秘密。 C.发生位移的脑部撞上后脑勺,再猛然回弹撞上前脑,定会导致骨骼反复受损。 D.与对手过招时,即使力道为 917 磅,也难以一拳把对手打成严重脑震荡。 6.从文中看,要成为“武术中所谓的强者”须具备必不可少的条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这 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A.惊人的力道和迅捷的速度。 B.对对手弱点的精准了解。 C.过硬的身体素质。 D.看那一秒谁能占得先机。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所有接受检验的拳法中如果按杀伤力排名,传统的老式拳击完全可以拔得头筹。 B.功夫高手能把手、脚、手肘和头颅磨练成致命武器,甚至可以练出一身铜筋铁骨。 C.高手过招时,手脚稍慢就会枉送性命。速度就是力量,速度越快,力道就越大。 D.黄亚立一拳的速度是蛇族出击时的四倍,那么可以断定他与蛇对抗时拥有绝对优势。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史公曰:余读功令①,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 《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 《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 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 录焉。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至于始皇,天下并 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 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义从此缺焉。陈涉起匹夫,驱瓦合谪戍, 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②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 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
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 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 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③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 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 后崩,武安侯田蚧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 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注】①功令: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規②缙绅:达官贵人③岩城:高城,指南宋都城临安。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闵:担心、担忧 B.适齐闻《韶》适:适逢 C.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润色:发扬光大 D.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延:聘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不废书而叹也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D.六义从此缺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经受到排斥,最终几乎在秦始皇手中遭受灭顶之灾。但 是在齐鲁一带,孟子、荀子等人凭自己的学说显明于当世 B.司马迁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时,总是禁不住慨叹 由此自然地引出了对几百年儒学的回顾。 C.汉朝建立后,儒生们开始获得重新研究经学的机会。虽然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朝廷 还无暇考虑复兴儒学的事情 D.高祖皇帝杀死项籍,率兵包围了鲁国,其时鲁国的儒生们仍在讲诵经书演习礼乐,体现 了古代圣人的风范和鲁地的商学之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12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 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 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③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 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 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 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注】①功令: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 ②缙绅:达官贵人 ③岩城:高城,指南宋都城临安。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 闵:担心、担忧 B. 适.齐闻《韶》 适:适逢 C. 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 润色:发扬光大 D. 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延:聘请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 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D. 六义从此缺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经受到排斥,最终几乎在秦始皇手中遭受灭顶之灾。但 是在齐鲁一带,孟子、荀子等人凭自己的学说显明于当世。 B. 司马迁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时,总是禁不住慨叹, 由此自然地引出了对几百年儒学的回顾。 C. 汉朝建立后,儒生们开始获得重新研究经学的机会。虽然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朝廷 还无暇考虑复兴儒学的事情。 D. 高祖皇帝杀死项籍,率兵包围了鲁国,其时鲁国的儒生们仍在讲诵经书演习礼乐,体现 了古代圣人的风范和鲁地的商学之风。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六 分数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录焉 (2)、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干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 露初睎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抄灲夜补衣! 【注】①闾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 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4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 怎样的意境。(4分)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12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录焉。 (2)、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 也。 12.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 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 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4 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 怎样的意境。(4 分)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白居易《琵琶行》)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