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教材 徐中玉.新编大学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刘海涛.文学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撰写人:邵俊峰 审核人:王少良 课程负责人:邵俊峰
21 (1)使用教材 徐中玉.新编大学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刘海涛.文学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撰写人:邵俊峰 审核人:王少良 课程负责人:邵俊峰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依托中外美学史,以马克思实践学说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讲授四个 方面的美学知识和理论, 一、美的本质。进授中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重 要观点:重点掌握实践美学的美本质论。 审美的原则与方法。讲授审美的超 功利原则及审美距离说、移情说、完形说等审美方法。三、美的类型。讲授自然 美、社会美、艺术美。四、审美范畴。讲授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等审 美范畴。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提高其理论素 养,掌握一定的理论研究方法。二是结合人生与美的艺术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 美能力。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 (2学时) 教学内容:美学研究的范围、对象和基本问题:美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本课 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 教学要求:理解美学的定义及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了解美学概论的基本内容 及学习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一章:美的本质 (10学时) 教学内容: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 本质的主要观点:实践美学的美的本质 教学要求:掌握中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理解实践美学的美的本质,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二章:美感 (4学时) 教学内容:美感的产生极其本质:美感要素:审美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美感产生的历史过程、美感要素的内涵及其结构和审美的原 则与方法, 理解美感的本质。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三章:美的类型 (6学时) 教学内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教学要求:掌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形态特征,理解自然美、社会美、 艺术美的本质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四章:审美范畴 (6学时) 教学内容: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荒诞。 教学要求:理解审美范畴的本质特征,运用理论鉴赏相应的审美现象
22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总学时:32 学时 讲授学时:32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依托中外美学史,以马克思实践学说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讲授四个 方面的美学知识和理论:一、美的本质。讲授中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重 要观点;重点掌握实践美学的美本质论。二、审美的原则与方法。讲授审美的超 功利原则及审美距离说、移情说、完形说等审美方法。三、美的类型。讲授自然 美、社会美、艺术美。四、审美范畴。讲授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等审 美范畴。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提高其理论素 养,掌握一定的理论研究方法。二是结合人生与美的艺术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 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 2 学时) 教学内容:美学研究的范围、对象和基本问题;美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本课 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 教学要求:理解美学的定义及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了解美学概论的基本内容 及学习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一章:美的本质 (10 学时) 教学内容: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 本质的主要观点;实践美学的美的本质。 教学要求:掌握中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理解实践美学的美的本质.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二章:美感 (4 学时) 教学内容:美感的产生极其本质;美感要素;审美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美感产生的历史过程、美感要素的内涵及其结构和审美的原 则与方法,理解美感的本质。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三章:美的类型 (6 学时) 教学内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教学要求:掌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形态特征,理解自然美、社会美、 艺术美的本质。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四章:审美范畴 (6 学时) 教学内容: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荒诞。 教学要求:理解审美范畴的本质特征,运用理论鉴赏相应的审美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五章: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 (4学时) 教学内容:从物之美到人之美: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美化:有关美学重要问 题的质疑与思考 教学要求:了解当代美与审美的变化趋势,质疑与思考美学的重要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作业、期末课程论文、出勤情况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 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20%。其中,作业15%,出勤5%。 (2)期末论文成绩8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杨欣,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 张法,王旭晓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邵俊蜂 审核人:王少良 课程负责人:王少良
23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五章: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 (4 学时) 教学内容:从物之美到人之美;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美化;有关美学重要问 题的质疑与思考。 教学要求:了解当代美与审美的变化趋势,质疑与思考美学的重要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作业、期末课程论文、出勤情况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 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 20%。其中,作业 15%,出勤 5%。 (2)期末论文成绩 8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杨欣,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 张法,王旭晓.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邵俊峰 审核人:王少良 课程负责人:王少良
《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Course of Practical Writing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 先修课程:《基础写作A》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 生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重点讲授行政公文、司法文书、财 经文书、商贸文书、礼仪文书、学术 文等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并通过不同文 体的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规范要求。学生在学习 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写作实践训练,切实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 作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秘书等相关工作打下 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突乃其木要龙 第一章:概述 (2学时) 教学内容: 应用文写作的性质与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分类,应用文写作的语言与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表达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性质与特点,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分类,明确应用文写作的 语言与要求,掌握文秘写作的表达方式。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二章:行政公文写作 (8学时) 教学内容 行政公文的含义、特点、作用、格式:公文的行文方式,公文的行文规则: 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写作。 教学要求: 学握行政公文及其特点、作用和格式:了解行政公文的行文方式,公文的行 文规则:掌握命令(令 决定 、公告 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下行文的文 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请示、报告、议案等上行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函 意见、会议纪要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三章:通用文书写作(4学时) 教学内容 规章制度的含义、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计划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总结 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简报、调查报告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 教学要求:
24 《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Course of Practical Writing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 分: 2学分 先修课程:《基础写作A》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 生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重点讲授行政公文、司法文书、财 经文书、商贸文书、礼仪文书、学术论文等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并通过不同文 体的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规范要求。学生在学习 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写作实践训练,切实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 作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秘书等相关工作打下 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 (2学时) 教学内容: 应用文写作的性质与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分类,应用文写作的语言与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表达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性质与特点,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分类,明确应用文写作的 语言与要求,掌握文秘写作的表达方式。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二章:行政公文写作 (8学时) 教学内容: 行政公文的含义、特点、作用、格式;公文的行文方式,公文的行文规则; 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写作。 教学要求: 掌握行政公文及其特点、作用和格式;了解行政公文的行文方式,公文的行 文规则;掌握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下行文的文 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请示、报告、议案等上行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函、 意见、会议纪要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三章:通用文书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 规章制度的含义、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计划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总结 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简报、调查报告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计划文体格式及 写作要求:掌握总结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简报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 调查报告格式及写作要求 万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三章:经济文书写作(4学时) 教学内容 经济文书概述:经济合同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招标书与投标书文体格式及 写作要求:广 市场调查报告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市场预测报告等经济文书 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合同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策划书、标书文书体式特征与要求: 解广告特征及创意要求:了解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文体格式及写作要 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四章:常用法律文书写作(4学时) 教学内容: 法律文书概述:常用诉讼文书的写作要求:具有法律特征的公证文书写作 教学要求: 掌握起诉状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上诉状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申 诉书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答辩状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各种公证类文 书的特征。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 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五章:常用社交礼仪文书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 社交礼仪的含义、特点及文体要求:礼仪信函写作:欢迎词、欢送词、答谢 词写作 教学要求, 了解社交礼仪的特点,了解社交礼仪常用文体的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礼仪 信函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六章:学术论文写作 (6学时) 教学内容。 学术论文的本质:学术论文的选题;材料的选取、整理与使用:学术论文的 写作方法;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学术论文的含义、主要特占及作用:堂握学术论文洗颗的意义及原则 学会如何收集文献资料,能够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并恰当地使用材料 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和规范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25 了解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计划文体格式及 写作要求;掌握总结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简报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 调查报告格式及写作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三章:经济文书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 经济文书概述;经济合同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招标书与投标书文体格式及 写作要求;广告,市场调查报告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市场预测报告等经济文书 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合同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策划书、标书文书体式特征与要求; 了解广告特征及创意要求;了解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文体格式及写作要 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四章:常用法律文书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 法律文书概述;常用诉讼文书的写作要求;具有法律特征的公证文书写作。 教学要求: 掌握起诉状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上诉状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申 诉书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答辩状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各种公证类文 书的特征。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五章:常用社交礼仪文书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 社交礼仪的含义、特点及文体要求;礼仪信函写作;欢迎词、欢送词、答谢 词写作。 教学要求: 了解社交礼仪的特点,了解社交礼仪常用文体的格式及写作要求;了解礼仪 信函的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掌握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文体格式及写作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六章:学术论文写作 (6学时) 教学内容: 学术论文的本质;学术论文的选题;材料的选取、整理与使用;学术论文的 写作方法;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学术论文的含义、主要特点及作用;掌握学术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原则; 学会如何收集文献资料,能够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并恰当地使用材料; 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和规范要求。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写作训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