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应该是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技术本身
仍然应该是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技术本身
第四节现代管理中信息处理工作的特点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使得 围绕信息的各种问题变得非常尖锐,刻不容缓。许多情况与以前相比不只是 数量多少发生了变化,而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专门来研究信 息和信息处理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信息和信息处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信息量的怠剧增加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特征,人们往往用“信息爆炸”来形容它。 首先,由于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分工越来越细,任何 一个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与越来越多的外部实体来往,建立某种关系。几 十年前,这种联系可能只限于十几家或几十家,现在则常常是几百家,以至 上千家。例如:集装箱的管理工作,对于一个港口来说,这些集装箱对外可 能运往几百个港口,对内可能运往几十个城市,每一个集装箱本身不仅有类 型、规格、编号等固定的属性,而且还有随时变动的状态、位置、动向等的 动态属性,这样的成万以至成十万的集装箱,用手工管理方式去进行管理是 无法想象的,更何况涉及大量的中外港口、城市、船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许多企业已经迫切地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 其次,对于国家各级管理部门来说,这种经济联系的扩大也使需要处理 的信息量大为增加。一个地区、一个省或者一个部门要对所管辖的领域进行 宏观的管理或控制,就必须对于有关各方面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 查,不仅对本领域的内部状况要了如指掌,而且要对本领域与相邻领域的关 系进行认真的研究;不仅要对社会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掌握自然 环境、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利与不利的条件。在许多机关中,我们都 可以看到成批的文件箱摆满了办公室、走廊以至地下室,新参加工作的职工 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掌握这些情况。在许多场合,由于信息量实在太大 新职工根本无法掌握,这些积累的资料逐渐被忘却,失去了价值,一旦需要 使用时,又调不出来。这种情况表明,信息量的剧增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 度 此外,现代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工作密切相关,很多管理决策问题不可 避免地要涉及许多技术问题。而近年来,各种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有人估计,即使一个技术人员不停地阅读技术文献,也只能阅读本专业领域 中技术资料的5%。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每年新涌现的技术信息,还在以 巨大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技术人员在查找资料上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大大 超过他们在考虑实际的技术问题方面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当管理决策需要 某种技术方面的信息时,这方面的障碍常常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与失误。 二、处理与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快 现代社会的步伐与节奏大大加快,对各级各类的管理决策来说,时间越 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决策不但要正确,而且要及时。这佯,信息的传递 与加工速度就必须相应地大大加快。例如:银行业务的处理工作,近年来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求能够实时地汇总及查询各方面的情况,还要求在 广大地区内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实时处理。这就是说,成万储户的帐目可以在
第四节 现代管理中信息处理工作的特点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使得 围绕信息的各种问题变得非常尖锐,刻不容缓。许多情况与以前相比不只是 数量多少发生了变化,而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专门来研究信 息和信息处理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信息和信息处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信息量的怠剧增加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特征,人们往往用“信息爆炸”来形容它。 首先,由于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分工越来越细,任何 一个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与越来越多的外部实体来往,建立某种关系。几 十年前,这种联系可能只限于十几家或几十家,现在则常常是几百家,以至 上千家。例如:集装箱的管理工作,对于一个港口来说,这些集装箱对外可 能运往几百个港口,对内可能运往几十个城市,每一个集装箱本身不仅有类 型、规格、编号等固定的属性,而且还有随时变动的状态、位置、动向等的 动态属性,这样的成万以至成十万的集装箱,用手工管理方式去进行管理是 无法想象的,更何况涉及大量的中外港口、城市、船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许多企业已经迫切地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 其次,对于国家各级管理部门来说,这种经济联系的扩大也使需要处理 的信息量大为增加。一个地区、一个省或者一个部门要对所管辖的领域进行 宏观的管理或控制,就必须对于有关各方面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 查,不仅对本领域的内部状况要了如指掌,而且要对本领域与相邻领域的关 系进行认真的研究;不仅要对社会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掌握自然 环境、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利与不利的条件。在许多机关中,我们都 可以看到成批的文件箱摆满了办公室、走廊以至地下室,新参加工作的职工 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掌握这些情况。在许多场合,由于信息量实在太大, 新职工根本无法掌握,这些积累的资料逐渐被忘却,失去了价值,一旦需要 使用时,又调不出来。这种情况表明,信息量的剧增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 度。 此外,现代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工作密切相关,很多管理决策问题不可 避免地要涉及许多技术问题。而近年来,各种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有人估计,即使一个技术人员不停地阅读技术文献,也只能阅读本专业领域 中技术资料的 5%。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每年新涌现的技术信息,还在以 巨大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技术人员在查找资料上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大大 超过他们在考虑实际的技术问题方面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当管理决策需要 某种技术方面的信息时,这方面的障碍常常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与失误。 二、处理与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快 现代社会的步伐与节奏大大加快,对各级各类的管理决策来说,时间越 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决策不但要正确,而且要及时。这佯,信息的传递 与加工速度就必须相应地大大加快。例如:银行业务的处理工作,近年来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求能够实时地汇总及查询各方面的情况,还要求在 广大地区内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实时处理。这就是说,成万储户的帐目可以在
任何地点处理、加工及查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现代化的金融管理工作是 不可想象的。类似地,民航的飞机订票系统也是如此。 以目前许多企业中正在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为例,也可以看出信息处理 速度的重要性。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 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查、分析,井及时釆取措施加以纠正或补救。这样 信息反馈的周期就要缩短,信息收集、分析与传递的速度就必须相应地加快。 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成了空话。 在我国目前的各级各类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大慢,而 成千上万损失与失误的事例是屡见为鲜的。这是与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不相符 合的。 三、处理信息的方法越来越复杂 管理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近年来有了质的变化。从前在管理工作中 多数是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加工信息,需要的少数运算也只限于简单的算术运 算和简单的统计加工。近年来,数理统计中的许多方法、运筹学中的许多方 法随着管理现代化的进展,进入了经济管理领域。这些算法往往是相当复杂 的,即使不考虑这些方法的数学基础及证明过程,单从计算过程本身而言, 就常常包含着大量的迭代和循环。这些迭代和循环的次数一般是无法事先设 定的,而要在运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以最常用的线性规划为例,其 算法——单纯形方法在运筹学中是比较简单的。即使是这样一个算法也包含 着循环,其计算次数也是无法预先确定的,假定在一个物资调运问题中,有 10个发点,20个收点,那么,相应的单纯形表就将有11行,21列,每进 行一次迭代,就需要进行三十几次比较,完成四十几次加怯乘法运算。而迭 代的次数又无法事先确定,以一般情况迭代三十次来估计,所要完成的比较 和运算都要上千次。这样的运算对于手工计算来说,不但工作量太大,而且 在计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将积累起来,使最后结果的可信度降到无法接 受的程度。而在实际使目中,所涉及的发和收,常常是几百个以至上千个, 相应的计算过程将更加繁杂。这样的情况在几十年前人们是没有遇到过的。 如果考虑到其他更复杂的算法。如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分析 等,则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现代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运算 加工方法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四、信息处理所涉及的知识与技术领域大大扩大,关系更加复杂 除了算法之外,现代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工作还涉及许多新的知识领 域与技术手段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这样,各种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身就成了一个涉及多领域多方面的需要加以认真组织管理的复杂系统 从知识领域看,现代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工作与经济理论、管理科学 观点、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有关,当然,还和各部门的业务或技 术工作有密切关系。要完成信息处理的各项任务,不是单独考虑某一方面的 因素就能做到的。大量经验表明,以学究式的方法去讨论和管理现代经济社 会组织中的信息处理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实际成效的。与管理工作一样,信 息处理是非常实际的工作,必须把实践中可能有影响的各方面问题都考虑 到,才可能见到实际效果 在技术方面,以前只涉及算盘等少数工具,其相互关系和联系是很简单
任何地点处理、加工及查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现代化的金融管理工作是 不可想象的。类似地,民航的飞机订票系统也是如此。 以目前许多企业中正在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为例,也可以看出信息处理 速度的重要性。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 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查、分析,井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或补救。这样, 信息反馈的周期就要缩短,信息收集、分析与传递的速度就必须相应地加快。 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成了空话。 在我国目前的各级各类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大慢,而 成千上万损失与失误的事例是屡见为鲜的。这是与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不相符 合的。 三、处理信息的方法越来越复杂 管理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近年来有了质的变化。从前在管理工作中, 多数是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加工信息,需要的少数运算也只限于简单的算术运 算和简单的统计加工。近年来,数理统计中的许多方法、运筹学中的许多方 法随着管理现代化的进展,进入了经济管理领域。这些算法往往是相当复杂 的,即使不考虑这些方法的数学基础及证明过程,单从计算过程本身而言, 就常常包含着大量的迭代和循环。这些迭代和循环的次数一般是无法事先设 定的,而要在运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以最常用的线性规划为例,其 算法——单纯形方法在运筹学中是比较简单的。即使是这样一个算法也包含 着循环,其计算次数也是无法预先确定的,假定在一个物资调运问题中,有 10 个发点, 20 个收点,那么,相应的单纯形表就将有 11 行, 21 列,每进 行一次迭代,就需要进行三十几次比较,完成四十几次加怯乘法运算。而迭 代的次数又无法事先确定,以一般情况迭代三十次来估计,所要完成的比较 和运算都要上千次。这样的运算对于手工计算来说,不但工作量太大,而且 在计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将积累起来,使最后结果的可信度降到无法接 受的程度。而在实际使目中,所涉及的发和收,常常是几百个以至上千个, 相应的计算过程将更加繁杂。这样的情况在几十年前人们是没有遇到过的。 如果考虑到其他更复杂的算法。如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分析 等,则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现代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运算 加工方法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四、信息处理所涉及的知识与技术领域大大扩大,关系更加复杂 除了算法之外,现代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工作还涉及许多新的知识领 域与技术手段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这样,各种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身就成了一个涉及多领域多方面的需要加以认真组织管理的复杂系统。 从知识领域看,现代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工作与经济理论、管理科学 观点、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有关,当然,还和各部门的业务或技 术工作有密切关系。要完成信息处理的各项任务,不是单独考虑某一方面的 因素就能做到的。大量经验表明,以学究式的方法去讨论和管理现代经济社 会组织中的信息处理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实际成效的。与管理工作一样,信 息处理是非常实际的工作,必须把实践中可能有影响的各方面问题都考虑 到,才可能见到实际效果。 在技术方面,以前只涉及算盘等少数工具,其相互关系和联系是很简单
的,并不存在很多衔接的问题。现在,用于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如办公自 动化设备、测试手段、复印设备、缩微设备以及各种声音或图像显示设备都 在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参与了信息处理工作,成为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信息处理的人员,不仅需要对有关的技术手 段有所了解,而且要对于这些手段的相互衔接与融合进行协调和组织,信息 系统作为一个系统越来越显现其复杂性和整体性。 如果说,在几十年以前,人们还可以把信息处理当作一种简单的、附属 性的工作的话,那么,由于上述各种情况的出现,现实生活已经迫使人们不 得不认真地、专门地研究有关信息处理的各种问题,把信息处理作为一种独 立的、重要的、系统的工作来看待。可以说,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各级各类 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领域的工作人员,例如 计算机技术人员,从自己的技术领域出发,进行某些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从技术本身来说,应该说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没有从信息处理的全局出发 没有与其他技术或其他因素合理地衔接和融合而无法实际使用,也得不到改 善管理的实际收效。这种情况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内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 下,许多人常常会埋怨其他方面的条件不具备或配合不好,认为这不是自己 的责任。诚然,作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具体的技术人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需要来说,这是不对的,尽管这不 是某些个人的责任。如果我们切实从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根本出发点 来思考和处理技术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各方面的有关因素和最终的实际 效果,就不能持有“我的任务是提出方案,能否实现是你的事”这样的态度, 即使从理论上说,局部最优的简单累加并不等于全局最优,这一显而易见的 道理也是不应忘记的。当然,具体由什么人来承担这一全局协调的任务,是 由领导机关还是系统分析专家来进行这样的统筹安排,这是另一问题。这 全面规划的必要性,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总起来说,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高度发展,使管理学的蓬勃兴起成为历史 的必然。由于信息在管理中的巨大的多方面的作用,由于现代管理中信息处 理的许多新问题与新特点的出现,专门地、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信息处理的 规律、特点、方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需要。这就是信息系统工程的 产生背景和它所面临的研究课题 由于这些新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明显地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信息系 统工程的方法也日益发展,这一发展,正方兴未艾。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特 点,认真研究探索,通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的,并不存在很多衔接的问题。现在,用于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如办公自 动化设备、测试手段、复印设备、缩微设备以及各种声音或图像显示设备都 在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参与了信息处理工作,成为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信息处理的人员,不仅需要对有关的技术手 段有所了解,而且要对于这些手段的相互衔接与融合进行协调和组织,信息 系统作为一个系统越来越显现其复杂性和整体性。 如果说,在几十年以前,人们还可以把信息处理当作一种简单的、附属 性的工作的话,那么,由于上述各种情况的出现,现实生活已经迫使人们不 得不认真地、专门地研究有关信息处理的各种问题,把信息处理作为一种独 立的、重要的、系统的工作来看待。可以说,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各级各类 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领域的工作人员,例如 计算机技术人员,从自己的技术领域出发,进行某些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从技术本身来说,应该说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没有从信息处理的全局出发, 没有与其他技术或其他因素合理地衔接和融合而无法实际使用,也得不到改 善管理的实际收效。这种情况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内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 下,许多人常常会埋怨其他方面的条件不具备或配合不好,认为这不是自己 的责任。诚然,作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具体的技术人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需要来说,这是不对的,尽管这不 是某些个人的责任。如果我们切实从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根本出发点 来思考和处理技术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各方面的有关因素和最终的实际 效果,就不能持有“我的任务是提出方案,能否实现是你的事”这样的态度, 即使从理论上说,局部最优的简单累加并不等于全局最优,这一显而易见的 道理也是不应忘记的。当然,具体由什么人来承担这一全局协调的任务,是 由领导机关还是系统分析专家来进行这样的统筹安排,这是另一问题。这一 全面规划的必要性,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总起来说,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高度发展,使管理学的蓬勃兴起成为历史 的必然。由于信息在管理中的巨大的多方面的作用,由于现代管理中信息处 理的许多新问题与新特点的出现,专门地、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信息处理的 规律、特点、方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需要。这就是信息系统工程的 产生背景和它所面临的研究课题。 由于这些新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明显地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信息系 统工程的方法也日益发展,这一发展,正方兴未艾。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特 点,认真研究探索,通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信息系统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存在于某一企业或组织内部的人机 综合系统。如何认识,描述、改造及管理这个系统是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 信息系统工程就是这项工作的方法与技术。本章将介绍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 概念及方法
第三章 信息系统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存在于某一企业或组织内部的人机 综合系统。如何认识,描述、改造及管理这个系统是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 信息系统工程就是这项工作的方法与技术。本章将介绍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 概念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