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引论 信息系统工程(或称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在信息技术(包括电子 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分 支。它的目的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造与提高组织内部 的信息管理体制与方式,从而为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创造条件。 该学科的目标本身决定了它的交叉学科的特征。它涉及管理科学、计算 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的概念与理论方法。为了便于后面的讲述,在 这一部分中,明确若干基本概念——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 工程,并介绍若干基础知识及背景资料,为后面各部分提供基础
第一部分 引 论 信息系统工程(或称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在信息技术(包括电子 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分 支。它的目的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造与提高组织内部 的信息管理体制与方式,从而为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创造条件。 该学科的目标本身决定了它的交叉学科的特征。它涉及管理科学、计算 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的概念与理论方法。为了便于后面的讲述,在 这一部分中,明确若干基本概念——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 工程,并介绍若干基础知识及背景资料,为后面各部分提供基础
第一章基本概念 本章介绍几个基本概念:信息、数据、系统、信息系统,其重点是信息 系统。全书的中心就是怎样认识、描述、改造和管理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第一章 基本概念 本章介绍几个基本概念:信息、数据、系统、信息系统,其重点是信息 系统。全书的中心就是怎样认识、描述、改造和管理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第一节信息与数据 信息一词目前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含义往往是不同 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信息、讯息、消息、数据等名词互相混用。 在通讯等专门领域中,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信息论中,信息 有时被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一些理论研究中,它又被定义为实体、属 性与值所构成的三元组等。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对于信息和数据,我们采用以下适合我们的目的而 又比较实际的定义。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通过直接观察或对讯息的语文解释而得的知 识。需要说明的是,讯息( message)是通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性的实体,而 信息( informat ion)如上定义所述,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知识 或严格地讲,边际知识(即新增加的知识)。讯息是人们通讯活动中的实体, 而信息可以说是讯息的含义或内容。 数据是存储在一种媒介物上的非随机的记号或符号,它通过有意识的组 合来代表关于客观世界中某种实体(具体对象、事件、状态或活动)的信息 从这个定义可知,谈到数据必须考虑两点:(1)符号的问题;(2)数据的 媒介物问题。表示数据的符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自然语言,也可以是电 报用的莫尔斯码,也可以是计算机语言或其他,由此引出种种编码及译码的 方法。 总之,信息和数据两个概念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它 们经常被混用。把二者加以区分,对于信息系统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的概念十分广泛,它的种类很多,各种属性也互不相同。例如,我 们可以列举出以下一些最常见的不同的信息: 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 文字信息与数字信息; ·确切信息与模糊信息; 简单信息与组合信息 ·格式化信息与非格式化信息; 系统内部信息与外部环境信息; 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 ·技术信息与经济信息; 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原始信息与派生信息; 固定信息与变动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这一概念进行不同的讨论。其 中与信息系统工程有关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信息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在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中都是基本条件之 人们把它与物质、能量并列为最重要的概念,是十分正确的。人们从事种种 社会活动,总是要交流思想,记录情况,分析问题,这些都是在处理信息。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在以种种方式记录与处理信息。随着社 会向前发展,信息及其处理越来越重要,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到,要有效地进行一项社会活动,不仅需要考虑物质和能量条件,而且要考
第一节 信息与数据 信息一词目前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含义往往是不同 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信息、讯息、消息、数据等名词互相混用。 在通讯等专门领域中,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信息论中,信息 有时被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一些理论研究中,它又被定义为实体、属 性与值所构成的三元组等。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对于信息和数据,我们采用以下适合我们的目的而 又比较实际的定义。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通过直接观察或对讯息的语文解释而得的知 识。需要说明的是,讯息(message)是通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性的实体,而 信息(information)如上定义所述,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知识, 或严格地讲,边际知识(即新增加的知识)。讯息是人们通讯活动中的实体, 而信息可以说是讯息的含义或内容。 数据是存储在一种媒介物上的非随机的记号或符号,它通过有意识的组 合来代表关于客观世界中某种实体(具体对象、事件、状态或活动)的信息。 从这个定义可知,谈到数据必须考虑两点:(1)符号的问题; (2)数据的 媒介物问题。表示数据的符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自然语言,也可以是电 报用的莫尔斯码,也可以是计算机语言或其他,由此引出种种编码及译码的 方法。 总之,信息和数据两个概念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它 们经常被混用。把二者加以区分,对于信息系统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的概念十分广泛,它的种类很多,各种属性也互不相同。例如,我 们可以列举出以下一些最常见的不同的信息: ·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 ·文字信息与数字信息; ·确切信息与模糊信息; ·简单信息与组合信息; ·格式化信息与非格式化信息; ·系统内部信息与外部环境信息; ·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 ·技术信息与经济信息; ·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原始信息与派生信息; ·固定信息与变动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这一概念进行不同的讨论。其 中与信息系统工程有关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信息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在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中都是基本条件之一。 人们把它与物质、能量并列为最重要的概念,是十分正确的。人们从事种种 社会活动,总是要交流思想,记录情况,分析问题,这些都是在处理信息。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在以种种方式记录与处理信息。随着社 会向前发展,信息及其处理越来越重要,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到,要有效地进行一项社会活动,不仅需要考虑物质和能量条件,而且要考
虑与信息有关的各种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的 发展阶段
虑与信息有关的各种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的 发展阶段
第二节系统与信息系统 对于系统一词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描述开始讨 论:系统是若干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所组成的整体。 系统与其说是一种具体对象,还不如说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任何事 物都可以分为若干部分,所以可以说处处是系统,事事是系统。事实上,只 有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它们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时,才明确地指出系统 性。我们常讲: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看待,把组织当作一个系统看待,就表 明了这一点 现实世界中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系统,如太阳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以及 人为系统,如教育系统、工业系统等等。系统工程所处理的对象都是人为系 统 一个系统作为抽象模型来看,有其共同的基本组成部分。 (1)输入:由系统来处理的东西 (2)处理过程(简称处理):对输入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产生输 出,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具体地指作出决定与采取行动这两类活动; (3)输出:由系统操作而得到的结果。 分析研究一个系统,除了要了解各个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和 相互作用外,还要看这些组成部分对于外界影响是如何反应的。用控制论的 术语来讲。外界影响称之为环境,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称之为刺激或冲击,而 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称之为反响。刺激或冲击相当于系统的输入,而反响则相 当于系统的输出。一个系统对于任何一个刺激是如何反响的,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于各个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是如何组成的。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表现为外界(系统的用户和设计者)提出的限制以及系统的反馈控制。 限制包括两种:一是系统的目的,即系统应得出的结果,也就是系统的 输出;另一种是约束,即对系统的目的(输出)所加的限定条件。例如,某 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的目的是提供(输出)某种具体的报表,对这种报表所 加的约束,即为对表的格式的规定,如共有多少栏,每栏的标题,共有多少 行等等;信息范围的规定,如起迄日期,表的内容等等;使用规定,如怎样 使用该表和由谁使用,使用该表得出的结论和由谁来采用这些结论等等。 反馈是对系统的一种控制,它把输出与预定的标准相比较,看这个输出 是否符合标准;若有任何差异,即采取纠正措施来进行控制。一个库存控制 系统就可以是一个带反馈的系统:预先规定最低库存量,当库存达到或低于 它时,就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再订货。 系统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就其与环境的关系而言,系统可分为封闭 系统与开放系统。 (1〕封闭系统,即环境对系统无影响。完全的封闭系统是罕见的;而常 见的是相对的封闭系统,即其输入受到控制,因而可免受环境的干扰。例如, 一个计算机程序以预先规定的方式处理预先规定的输入,就是一个相对封闭 系统。 (2)开放系统,即环境总是对系统有影响的。这种系统有能力接受未预 料的输入,而且常具有适应性,即能随环境而变,以维持其存在。例如, 个企业对市场需求反映敏感,能改变其销售方式、调整价格、更改产品及其 他等等,即具有适应性。信息系统工程中通常都是研讨具有适应性的开放系
第二节 系统与信息系统 对于系统一词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描述开始讨 论:系统是若干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所组成的整体。 系统与其说是一种具体对象,还不如说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任何事 物都可以分为若干部分,所以可以说处处是系统,事事是系统。事实上,只 有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它们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时,才明确地指出系统 性。我们常讲: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看待,把组织当作一个系统看待,就表 明了这一点。 现实世界中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系统,如太阳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以及 人为系统,如教育系统、工业系统等等。系统工程所处理的对象都是人为系 统。 一个系统作为抽象模型来看,有其共同的基本组成部分。 (1)输入:由系统来处理的东西; (2)处理过程(简称处理):对输入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产生输 出,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具体地指作出决定与采取行动这两类活动; (3)输出:由系统操作而得到的结果。 分析研究一个系统,除了要了解各个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和 相互作用外,还要看这些组成部分对于外界影响是如何反应的。用控制论的 术语来讲。外界影响称之为环境,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称之为刺激或冲击,而 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称之为反响。刺激或冲击相当于系统的输入,而反响则相 当于系统的输出。一个系统对于任何一个刺激是如何反响的,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于各个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是如何组成的。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表现为外界(系统的用户和设计者)提出的限制以及系统的反馈控制。 限制包括两种:一是系统的目的,即系统应得出的结果,也就是系统的 输出;另一种是约束,即对系统的目的(输出)所加的限定条件。例如,某 一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的目的是提供(输出)某种具体的报表,对这种报表所 加的约束,即为对表的格式的规定,如共有多少栏,每栏的标题,共有多少 行等等;信息范围的规定,如起迄日期,表的内容等等;使用规定,如怎样 使用该表和由谁使用,使用该表得出的结论和由谁来采用这些结论等等。 反馈是对系统的一种控制,它把输出与预定的标准相比较,看这个输出 是否符合标准;若有任何差异,即采取纠正措施来进行控制。一个库存控制 系统就可以是一个带反馈的系统:预先规定最低库存量,当库存达到或低于 它时,就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再订货。 系统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就其与环境的关系而言,系统可分为封闭 系统与开放系统。 (1)封闭系统,即环境对系统无影响。完全的封闭系统是罕见的;而常 见的是相对的封闭系统,即其输入受到控制,因而可免受环境的干扰。例如, 一个计算机程序以预先规定的方式处理预先规定的输入,就是一个相对封闭 系统。 (2)开放系统,即环境总是对系统有影响的。这种系统有能力接受未预 料的输入,而且常具有适应性,即能随环境而变,以维持其存在。例如,一 个企业对市场需求反映敏感,能改变其销售方式、调整价格、更改产品及其 他等等,即具有适应性。信息系统工程中通常都是研讨具有适应性的开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