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6006000664060463 论人的责任 [商]马志尼著 3333念3多33e 念念念念念多
论人的责任 〔意)马志尼著 吕志士译 马清槐校
论 人 的 责 任 〔 意 〕 马 志 尼 著 吕 志 士 译 马 清 槐 校
目录 导言 致意大利工人阶级 论人的责任 42 致意大利工人 二上帝…… …56 三法则……… 四对人类的责任 77 五对国家的责任 六对家庭的责任 七对自己的责任………………… 八自由 九教育 …119 十联合——进步 126 十一经济问题 131 十二结论……………150 利益与原则 ………158 信仰与未来…… 174 爱国者与教士 致意大利人 261 关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一些想法………………289 从宗教会议到上帝…… 326
目 录 导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致 意 大 利 工 人 阶 级 … … … … … … … … … … … … … … … … 3 8 论 人 的 责 任 … … … … … … … … … … … … … … … … … … … 4 2 一 致 意 大 利 工 人 … … … … … … … … … … … … … … … 4 2 二 上 帝 … … … … … … … … … … … … … … … … … … … 5 6 三 法 则 … … … … … … … … … … … … … … … … … … … 6 7 四 对 人 类 的 责 任 … … … … … … … … … … … … … … … 7 7 五 对 国 家 的 责 任 … … … … … … … … … … … … … … … 8 7 六 对 家 庭 的 责 任 … … … … … … … … … … … … … … … 9 6 七 对 自 己 的 责 任 … … … … … … … … … … … … … … … 1 0 4 八 自 由 … … … … … … … … … … … … … … … … … … 1 1 3 九 教 育 … … … … … … … … … … … … … … … … … … 1 1 9 十 联 合 — — 进 步 … … … … … … … … … … … … … … … 1 2 6 十 一 经 济 问 题 … … … … … … … … … … … … … … … … 1 3 1 十 二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1 5 0 利 益 与 原 则 … … … … … … … … … … … … … … … … … … … 1 5 8 信 仰 与 未 来 … … … … … … … … … … … … … … … … … … … 1 7 4 爱 国 者 与 教 士 … … … … … … … … … … … … … … … … … … 2 3 6 致 意 大 利 人 … … … … … … … … … … … … … … … … … … … 2 6 1 关 于 1 7 8 9 年 法 国 大 革 命 的 一 些 想 法 … … … … … … … … 2 8 9 从 宗 教 会 议 到 上 帝 … … … … … … … … … … … … … … … … 3 2 6
导言 1872年3月10日,朱塞佩·马志尼与世长辞。两天以 后,《泰晤士报》对此作了如下报道:“今天,我们不得不向 大家宣布一个人的逝世,他一生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起了极不 寻常的作用;多年来他的名字一直被视为革命的象征,或者 更确切地说,是共和制的象征;就其个人品德而言,他具有 许多优秀而高贵的品质:;但是他又是个令人生畏的人,这一 点甚至大大超过人们对他的爱戴。如今他从自己的活动舞台 上消失了,这至少对欧洲君主家族的一些在位的和退位的成 员来说,并不是不受欢迎的消息。在共和主义的事业中,他 曾以不倦的努力‘给上帝的选民制造过麻烦’,现在他终于安 息了。他于星期日逝世于比萨。”这本小书选刊了这位使君位 和强权感到恐惧的人的一生著述。胆怯和遵纪守法的公民在 翻开此书时不必感到畏惧。两年前,意大利人民庆祝了马志 尼诞辰一百周年。国王及其大臣们郑重其事地前往倾听了人 们对他的颂扬;公立学校奉教育大臣之命,举行了纪念活动; 许多意大利和英国国旗挂在他的纪念碑四周。 马志尼的名字对今天的英国人来说不如维多利亚时代中 期那样家喻户晓。英雄豪杰代代有。一位苏格兰大学教授有 时总去调查一下那些阅读以《旧衣断裁》的学生的情况,以
导 言 一 1 8 7 2 年 3 月 1 0 日 , 朱 塞 佩 · 马 志 尼 与 世 长 辞 。 两 天 以 后 , 《 泰 晤 士 报 》 对 此 作 了 如 下 报 道 : “ 今 天 , 我 们 不 得 不 向 大 家 宣 布 一 个 人 的 逝 世 , 他 一 生 在 欧 洲 政 治 舞 台 上 起 了 极 不 寻 常 的 作 用 ; 多 年 来 他 的 名 字 一 直 被 视 为 革 命 的 象 征 , 或 者 更 确 切 地 说 , 是 共 和 制 的 象 征 ; 就 其 个 人 品 德 而 言 , 他 具 有 许 多 优 秀 而 高 贵 的 品 质 ; 但 是 他 又 是 个 令 人 生 畏 的 人 , 这 一 点 甚 至 大 大 超 过 人 们 对 他 的 爱 戴 。 如 今 他 从 自 己 的 活 动 舞 台 上 消 失 了 , 这 至 少 对 欧 洲 君 主 家 族 的 一 些 在 位 的 和 退 位 的 成 员 来 说 , 并 不 是 不 受 欢 迎 的 消 息 。 在 共 和 主 义 的 事 业 中 , 他 曾 以 不 倦 的 努 力 ‘ 给 上 帝 的 选 民 制 造 过 麻 烦 ’ , 现 在 他 终 于 安 息 了 。 他 于 星 期 日 逝 世 于 比 萨 。 ” 这 本 小 书 选 刊 了 这 位 使 君 位 和 强 权 感 到 恐 惧 的 人 的 一 生 著 述 。 胆 怯 和 遵 纪 守 法 的 公 民 在 翻 开 此 书 时 不 必 感 到 畏 惧 。 两 年 前 , 意 大 利 人 民 庆 祝 了 马 志 尼 诞 辰 一 百 周 年 。 国 王 及 其 大 臣 们 郑 重 其 事 地 前 往 倾 听 了 人 们 对 他 的 颂 扬 ; 公 立 学 校 奉 教 育 大 臣 之 命 , 举 行 了 纪 念 活 动 ; 许 多 意 大 利 和 英 国 国 旗 挂 在 他 的 纪 念 碑 四 周 。 马 志 尼 的 名 字 对 今 天 的 英 国 人 来 说 不 如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中 期 那 样 家 喻 户 晓 。 英 雄 豪 杰 代 代 有 。 一 位 苏 格 兰 大 学 教 授 有 时 总 去 调 查 一 下 那 些 阅 读 以 《 旧 衣 断 裁 》 的 学 生 的 情 况 , 以
导言 此来了解卡莱尔在苏格兰青年中所占的地位。调查结果表 明,卡菜尔正在追随着袋装食品成为一种传统食品。一位教 师如果统计一下我们各大学里读过《论人的责任》一书的学 生人数,就会发现这本激动人心的书竞明显地全然不为人们 所知,而且学生对于此书作者的了解,至多只知道他是同加 里波第在一起的。这些学生的父辈在50年代和60年代还 是孩子,他们可能曾走在乡村的街道上,高呼: 我希望我有一文钱! 做什么?做什么? 用来买一根绳子 不是吊死加里波第, 而是吊死罗马教皇。 男孩子总是更乐于称颂红衫士兵的功勋,而不愿意赞扬黑袍 预言者的思想;而人民多数还是男孩子。但是马志尼的名字 将与意大利最伟大的公民和全世界最优秀的人物的名字一起 永垂不朽,现在看来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他从未享受过人 们脱口而出的对战功赫赫的战士的那种齐声赞扬,也未享有 功成名就的政治家所获得的那种有时会招致灾祸的名声。正 如他活着的时候在欧洲的偏僻小路上穿行,在除了英国以外 ①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英国散文作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旧衣新裁》是他1833至1834年写的一部自传性哲理小说,第一部分讲“衣服的 哲学”,第二部分叙述他早年思想变化的三个阶段:“不断的否定”、“冷漠的中 心”和“不断的肯定”。 译者 ②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的著名领袖,杰出的游击 译者
此 来 了 解 卡 莱 尔 ① 在 苏 格 兰 青 年 中 所 占 的 地 位 。 调 查 结 果 表 明 , 卡 莱 尔 正 在 追 随 着 袋 装 食 品 成 为 一 种 传 统 食 品 。 一 位 教 师 如 果 统 计 一 下 我 们 各 大 学 里 读 过 《 论 人 的 责 任 》 一 书 的 学 生 人 数 , 就 会 发 现 这 本 激 动 人 心 的 书 竞 明 显 地 全 然 不 为 人 们 所 知 , 而 且 学 生 对 于 此 书 作 者 的 了 解 , 至 多 只 知 道 他 是 同 加 里 波 第 ② 在 一 起 的 。 这 些 学 生 的 父 辈 在 5 0 年 代 和 6 0 年 代 还 是 孩 子 , 他 们 可 能 曾 走 在 乡 村 的 街 道 上 , 高 呼 : 我 希 望 我 有 一 文 钱 ! 做 什 么 ? 做 什 么 ? 用 来 买 一 根 绳 子 , 不 是 吊 死 加 里 波 第 , 而 是 吊 死 罗 马 教 皇 。 男 孩 子 总 是 更 乐 于 称 颂 红 衫 士 兵 的 功 勋 , 而 不 愿 意 赞 扬 黑 袍 预 言 者 的 思 想 ; 而 人 民 多 数 还 是 男 孩 子 。 但 是 马 志 尼 的 名 字 将 与 意 大 利 最 伟 大 的 公 民 和 全 世 界 最 优 秀 的 人 物 的 名 字 一 起 永 垂 不 朽 , 现 在 看 来 这 一 点 是 无 可 争 辩 的 。 他 从 未 享 受 过 人 们 脱 口 而 出 的 对 战 功 赫 赫 的 战 士 的 那 种 齐 声 赞 扬 , 也 未 享 有 功 成 名 就 的 政 治 家 所 获 得 的 那 种 有 时 会 招 致 灾 祸 的 名 声 。 正 如 他 活 着 的 时 候 在 欧 洲 的 偏 僻 小 路 上 穿 行 , 在 除 了 英 国 以 外 2 导 言 ① ② 加 里 波 第 ( 1 8 0 7 — 1 8 8 2 ) , 意 大 利 民 族 统 一 运 动 的 著 名 领 袖 , 杰 出 的 游 击 战 专 家 。 — — 译 者 托 马 斯 · 卡 莱 尔 ( 1 7 9 5 — 1 8 8 1 ) , 英 国 散 文 作 家 、 历 史 学 家 和 哲 学 家 , 《 旧 衣 新 裁 》 是 他 1 8 3 3 至 1 8 3 4 年 写 的 一 部 自 传 性 哲 理 小 说 , 第 一 部 分 讲 “ 衣 服 的 哲 学 ” , 第 二 部 分 叙 述 他 早 年 思 想 变 化 的 三 个 阶 段 : “ 不 断 的 否 定 ” 、 “ 冷 漠 的 中 心 ” 和 “ 不 断 的 肯 定 ” 。 — — 译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