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之窗 思了考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 o你是否同意这位 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 学者的观点? 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宗 ◎请你谈谈宰相制 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 度的废除,究竟有何 大明代废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已利弊? 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 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内阁的出现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 太祖决断。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 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 件。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 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 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 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明 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 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 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 明直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闹,由臣替皇帝拟出处理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 意见,用小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至 明英宗,票拟割度化,成为闹臣的一项专职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 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历史纵横 1572年,明穆宗去世,其子继位为明神宗。神宗年方十岁,由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在 皇太后的支持下,削弱六部职权;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 起反抗的状况、大力整肃吏治,减开攴,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张居正螨政十年,国家财政 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他的改革触犯了官僚地主利益,引起明神宗不鸿。他死后被 抄家,削夺官秩。 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 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7
◎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 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 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煕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 学士,名义上是陪同皇帝读书写字、賦诗作画,实际上是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 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 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 权于皇帝。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又在宫内设置 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 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 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 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 军机处内景 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军机处的前身是军机房,军机房是确正初年为用兵西执行。这样,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 北而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布书不久。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 吃清门西严禁外人入,皇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 也须退出 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历史纵横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廷绵不断的 国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远古起,中原地区的各族先民,通过相互交往、迁徙和通婚等, 逐渐融合,促进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形成。以后经过多次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了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步形成多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中华民族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期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使 出现分裂也能够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本课要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 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18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学习延伸 中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一 朝代 时间 朝代 时间 约前2070~约前1600年 南朝 420-589年 商 约前1600~前1046年 北朝 439~581年 西周 前1046~前771年 581~618年 春秋 前770~前476年 唐 618~907年 战国 前475~前221年 五代十国907~960年 秦 前221~前207年 宋北宋960-1127年 汉西汉前202~9年 南宋 1127~-1276年 东汉25-220年 907-1125年 三国魏220~266年 西夏 1038~1227年 蜀 221-263年 1115-1234年 吴 222-280年 金元明 1271-1368年 晋西晋 266-316年 1368-1644年 东晋 317-420年 清前期 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 分析上表,体会“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 家”,进而探究这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关系。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9
第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着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源。在众多 西方古代史著作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样的赞美屡见不鲜。 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 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希腊 人相比,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 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总之,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 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学习建议】 ●注意辩证地分析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 ●通过观察地图,感悟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