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四中高一语文(必修一)10月考试试题 友情提示: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考完后自己妥善保留 2、请注意卷面的整洁,并把握好答题时间,诚信应考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分 命题人:何建军审题人:朱华辉李春华 、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戮力(1u)寥廓(liao)夜缒(zhui)而出图穷匕见(jian) B、青荇(xing)颓圮(pi)浪遏(e)飞舟怩不安(ni) C、游说(shui)漫溯(shu)目眦(zi)尽裂百舸争流(ge) D、彳亍(ch)叱(chi)骂挥斥方遒(qi)按剑而跽(j) 2、下列各组文言语句全部与课文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失其所与,不知。 B、①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②燕王诚震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 拒大王 C、①张良出,要项伯。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3.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 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 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 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 ③ 了一整天的优雅让我们在夜晩无比自信,淡淡的疲倦让我们在慵懒中 透出迷人的魅力 ④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 的地方。 A.辽阔义气沉淀彷徨
1 宁乡四中高一语文(必修一)10 月考试试题 友情提示: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考完后自己妥善保留 ; 2、请注意卷面的整洁,并把握好答题时间,诚信应考。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试分数:120 分 命 题 人:何建军 审 题 人:朱华辉 李春华 一、基础知识(18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 A、戮.力(lù) 寥.廓(liáo) 夜缒.(zhuì)而出 图穷匕见.(jiàn) B、青荇.(xìng) 颓圮. (pǐ) 浪遏.(è)飞舟 忸怩.不安(nì) C、游说.(shuì) 漫溯.(shuò) 目眦.(zì)尽裂 百舸.争流(gě) D、彳亍.(chù) 叱.(chì)骂 挥斥方遒.(qiú) 按剑而跽.(jì) 2、下列各组文言语句全部与课文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失其所与,不知。 B、①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燕王诚震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 拒大王 C、①张良出,要项伯。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3.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 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 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 ③_______了一整天的优雅让我们在夜晚无比自信,淡淡的疲倦让我们在慵懒中 透出迷人的魅力。 ④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_____ 的地方。 A. 辽阔 义气 沉淀 彷徨
B.寥廓意气积淀犹豫 C.寥廓义气积淀彷徨 D.辽阔意气沉淀犹豫 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 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国庆假期,我们家相聚一堂谈天说地,爷爷时而吹胡子瞪眼睛,时而撅鼻子 翘嘴角,真是天伦叙乐,其乐融融 C、美国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弹系统战略计划的,因为美 国此举本来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当地百姓无不点头称赞,说中铁二十三局不仅能征善战,而且纪律严明,秋 毫无犯。 5、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 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 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 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给人以立体 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5)B、(1)(4)(6)C、(2)(4)(5)D、(2)(3)(6) 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 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 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2 B. 寥廓 意气 积淀 犹豫 C. 寥廓 义气 积淀 彷徨 D. 辽阔 意气 沉淀 犹豫 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 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的境地。 B、国庆假期,我们家相聚一堂谈天说地,爷爷时而吹胡子瞪眼睛,时而撅鼻子 翘嘴角,真是天伦叙乐 ....,其乐融融。 C、美国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弹系统战略计划的,因为美 国此举本来就是“项庄舞剑 .... 意在沛公 ....”。 D、当地百姓无不点头称赞,说中铁二十三局不仅能征善战,而且纪律严明,秋. 毫无犯 ...。 5、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 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康 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 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给人以立体 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5) B、(1)(4)(6) C、(2)(4)(5) D、(2)(3)(6) 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 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 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C、《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 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E、“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 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许君焦、瑕 许:允许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削减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唯君图之 行李之往来
3 C、《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 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E、“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 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9 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许.君焦、瑕 许:允许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削减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唯君图之. 行李之.往来
9、下列各句对选文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短短四个字就可以看出此时郑国的局势非常危急,四周已被秦 晋两军包围。 B.选文详略得当,着重陈述了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而对“退秦师”的前 因后果,只作简略交待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在说辞中处处为秦着想,使 秦伯心悦诚服。 D.烛之武一见到秦伯,就立刻承认郑国己处于危亡的地步,可以看出烛之武对 自己的国家已失去信心。 三、文言翻译(9分)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4 9、下列各句对选文的阐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短短四个字就可以看出此时郑国的局势非常危急,四周已被秦 晋两军包围。 B.选文详略得当,着重陈述了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而对“退秦师”的前 因后果,只作简略交待。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在说辞中处处为秦着想,使 秦伯心悦诚服。 D.烛之武一见到秦伯,就立刻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可以看出烛之武对 自己的国家已失去信心。 三、文言翻译(9 分)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诗歌鉴赏(6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10、诗人从视觉、嗅觉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 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3分) 11、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 面?请简要分析。(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0.5分) 12、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 ①恰同学少年,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 春·长沙》) ②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 光 (戴望舒《雨巷》) ③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 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④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战国 策·荆轲剌秦王》) ⑤又前而为歌曰: ”(《战国策·荆轲 刺秦王》) ⑥怅寥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六、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痛哭和珍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 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 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 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 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
5 1956 年 10、诗人从视觉、嗅觉、 、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 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3 分) 11、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 面?请简要分析。(3 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0.5分) 12、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 ①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 春·长沙》) ②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 光, 。(戴望舒《雨巷》) ③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 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④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战国 策·荆轲刺秦王》) ⑤又前而为歌曰:“ , !”(《战国策·荆轲 刺秦王》) ⑥怅寥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六、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 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 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 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 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