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江中学2012年髙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I阅读与鉴赏(7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氓》) (2)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氓》) (3)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4)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6) 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列文段,翻译划线的句子。(10分)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kωn]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 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而飞亡。吾欲刺腹 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 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 曰:“葺,齐王有信土着此!”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释】(1)“齐王”,指齐宣王。“淳于髡”,齐国稷下学士,被赐列第为上大夫,不 治而议论,著书立说,成家成派,对战国时的思想、文化有一定贡献。“鹄”,音h,鸟名 即天鹅 2.出而饮之,去而飞亡。(4分) 翻译: 3.是不信而欺吾王也。(3分)
1 子江中学 2012 年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Ⅰ阅读与鉴赏(70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1)三岁为妇,_________ ;________ ,靡有朝矣。 (《氓》) (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氓》) (3)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 (《涉江采芙蓉》) (4)月明星稀,_________ 。_________ ,何枝可依? 《短歌行》 (5) 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 。 (《归园田居》) (6)__________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列文段,翻译划线的句子。(10 分)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kūn]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 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而飞亡。吾欲刺腹 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 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 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释】〔1〕“齐王”,指齐宣王。“淳于髡”,齐国稷下学士,被赐列第为上大夫,不 治而议论,著书立说,成家成派,对战国时的思想、文化有一定贡献。“鹄”,音 hú,鸟名, 即天鹅。 2.出而饮之,去而飞亡。(4 分) 翻译: 3.是不信而欺吾王也。(3 分)
翻译: 4.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3分) 翻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16分) (一)课内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9分,每题3分)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③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 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5、选文第①段运用民歌常用的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营造悲剧氛围() A、赋的写法 B、比兴写法 C、动作描写 D、景物描写 6、第②段着力铺陈兰芝精心打扮的情况,下列分析不属于“起严妆”作用的一项是() A、表明兰芝对焦仲卿的恋恋不舍,写出了她欲去而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其严妆是对焦母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预示兰芝已经做好了“举身赴清池”的准备。 7、下列加点字词与“勤心养公姥”中“公姥”词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2 翻译: 4.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3 分) 翻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16 分) (一)课内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9 分,每题 3 分) ①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③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 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5、选文第①段 ...运用民歌常用的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营造悲剧氛围( ) A、赋的写法 B、比兴写法 C、动作描写 D、景物描写 6、第②段 ...着力铺陈兰芝精心打扮的情况,下列分析不属于“起严妆”作用的一项是( ) A、表明兰芝对焦仲卿的恋恋不舍,写出了她欲去而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其严妆是对焦母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预示兰芝已经做好了“举身赴清池”的准备。 7、下列加点字词与“勤心养公姥”中“公姥”词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 A 昼夜勤作息.. B 我有亲父兄..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D来去自如 (二)课外诗歌鉴赏(7分)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诗歌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3分 ②这些的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0分) (一)文学名著《家》阅读(10分)
3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 来去..自如 (二)课外诗歌鉴赏(7 分) 8.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7 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 诗歌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3 分 ② 这些的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0 分) (一) 文学名著《家》阅读(10 分)
9.①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于热 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 “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 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 C.正当觉新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他父亲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 孙。”于是,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 D.“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 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这是梅表姐从 省城回来去觉新家时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 ②简述题: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阅读下列语段,回谷问题。 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②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③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卫灵公》 1)填空:语段①中的“忠”指 (2分) (2分)
4 9.①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5 分)( ) A. 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于热 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 “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B. 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 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 回忆。 C. 正当觉新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他父亲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 孙。”于是,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 D.“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 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 这是梅表姐从 省城回来去觉新家时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 ②.简述题: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5 分) (二) 文化经典阅读(6 分) 10、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②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③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卫灵公》 (1)填空:语段①中的“忠”指 (2 分) “恕”指 (2 分)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 理解。(6分) 五、现代文阒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 朵午荷 (台湾)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 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另一个秋末的下午。十月的气温仍如江南的初夏,午后无
5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 理解。(6 分) 五、现代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 分) 一 朵 午 荷 (台湾)洛 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 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另一个秋末的下午。十月的气温仍如江南的初夏,午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