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 草容 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屠呦呦 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 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 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 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有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达 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 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 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 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为此,科学家也总 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 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 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 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此外,艰辛的产业化 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 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 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 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 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 场。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 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 屠呦呦—一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如今,复方蒿甲醚已通过85个国家和地区 的药品注册,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 复方抗疟药。 我们不能断定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影响,还会不会有屠呦呦的获奖。屠呦 呦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那是她所处时 代的局限。今天全社会都在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 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 这样的意识,当这样的局面形成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 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由此变得更加美好。 (2015年10月27日《光明日报》)
宁夏 2016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 草容 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屠呦呦 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 40 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 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 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 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有 100 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达 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 4 位科学家, 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 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 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为此,科学家也总 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 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 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 20 世纪 70 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 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此外,艰辛的产业化 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 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 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 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 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 场。2001 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 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 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如今,复方蒿甲醚已通过 85 个国家和地区 的药品注册,是美国 FDA 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 复方抗疟药。 我们不能断定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影响,还会不会有屠呦呦的获奖。屠呦 呦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那是她所处时 代的局限。今天全社会都在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 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 这样的意识,当这样的局面形成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 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由此变得更加美好。 (2015 年 10 月 27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使全球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上亿人被感染, 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 B.屠呦呦荣获诺奖,不仅是她科研创新的结果,也应归功于青蒿素产业化后在 使用中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 C.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除非洲地区外,世界上其他 地区的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 D.在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屠呦呦从中药中找到了 青蒿素,为降伏疟疾提供了保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在非洲地区肆虐的原因是疟疾不断变异,对国际 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B.青蒿素大规模产业化的结果是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的、被患者誉 为“中国神药”的复方蒿甲醚。 C.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产生的广泛影响,屠呦呦的发明就不会受到国际 社会的重视,就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D.复方蒿甲醚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的大规模合作,才使青蒿素 成为一个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素的发明和产业化,可以看出“双创”结合,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 创业对创新成果提供最后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 B.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就不能保护好知识产权,所以科研成果 必须尽快产业化,发挥其社会效益。 C.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就是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双创”相辅相成,既 鼓励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又促使科研成果发挥社会效益。 D.不仅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的意识,全社会也应该增强这样 的意识,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 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 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 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 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 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 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 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 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 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館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使全球 100 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上亿人被感染, 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 B.屠呦呦荣获诺奖,不仅是她科研创新的结果,也应归功于青蒿素产业化后在 使用中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 C.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除非洲地区外,世界上其他 地区的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 D.在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屠呦呦从中药中找到了 青蒿素,为降伏疟疾提供了保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在非洲地区肆虐的原因是疟疾不断变异,对国际 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B.青蒿素大规模产业化的结果是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的、被患者誉 为“中国神药”的复方蒿甲醚。 C.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产生的广泛影响,屠呦呦的发明就不会受到国际 社会的重视,就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D.复方蒿甲醚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的大规模合作,才使青蒿素 成为一个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素的发明和产业化,可以看出“双创”结合,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 创业对创新成果提供最后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 B.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就不能保护好知识产权,所以科研成果 必须尽快产业化,发挥其社会效益。 C.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就是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双创”相辅相成,既 鼓励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又促使科研成果发挥社会效益。 D.不仅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的意识,全社会也应该增强这样 的意识,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 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 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 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 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 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 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 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 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 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
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 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 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 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 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朿枕抉饮水佯犴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 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 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 特部落。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赴B赴C赴.赴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 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 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 科给事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 手脚铐起来,关进监狱十六年 B.沈束要求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 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分) (2)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8、9题。 孤雁儿 李清照
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 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 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 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 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 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 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 特部落。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赴 B.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赴 C.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赴 D.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 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 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 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 科给事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 手脚铐起来,关进监狱十六年。 B.沈束要求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 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 分) (2)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 8、9 题。 孤雁儿①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 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升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8.你认为《鹧鸪天暮春》上片的“自拣残花插净瓶”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分析(5分)。 9.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 (2)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3)《蒹葭》中,面对“在水之湄”的伊人,诗人执着求索,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快乐与原则 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意大利) 当他挤上公共汽车时,他激怒了车上的每个人。 塞满了别人账簿的公事包,左臂夹着大盒子一一这一切,都使他难以掏 出回程票来。不得已,他把盒子放在检票员的凳子上。他踩了别人的脚,别人也 踏到他的脚上。他引来了一片斥责。 到站了,他挤下来,总算是一个人走在了回家的那条坑坑洼洼的小径上 他急忙看了看他的塑料钱夹是否还在,然后,就开始轻松地品味起他的快乐。 钱夹里装着37245里拉一一那是一个小时前,作为圣诞节的奖金,他刚 刚领到的“第13个月的薪水”。这笔钱意味着许多麻烦都可以解决了。有了这 几张高面值的钞票,就不用为下一张电费单而发愁,不用为瞥见孩子们的坏鞋而 痛心。他心里充满一种玫瑰色的感觉,红润得就像甜点盒子包装纸的颜色。源源 不断涌出的玫瑰色感觉来自他从办公室带回家的圣诞面包一一一个7公斤重的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 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 升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8.你认为《鹧鸪天﹒暮春》上片的“自拣残花插净瓶”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分析(5 分)。 9.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 “ , ”。 (2)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 , ”。 (3)《蒹葭》中,面对“在水之湄”的伊人,诗人执着求索, “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快乐与原则 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意大利) 当他挤上公共汽车时,他激怒了车上 的每个人。 塞满了别人账簿的公事包,左臂夹着大盒子——这一切,都使他难以掏 出回程票来。不得已,他把盒子放在检票员的凳子上。他踩了别人的脚,别人也 踏到他的脚上。他引来了一片斥责。 到站了,他挤下来,总算是一个人走在了回家的那条坑坑洼洼的小径上。 他急忙看了看他的塑料钱夹是否还在,然后,就开始轻松地品味起他的快乐。 钱夹里装着 37245 里拉——那是一个小时前,作为圣诞节的奖金,他刚 刚领到的“第 13 个月的薪水”。这笔钱意味着许多麻烦都可以解决了。有了这 几张高面值的钞票,就不用为下一张电费单而发愁,不用为瞥见孩子们的坏鞋而 痛心。他心里充满一种玫瑰色的感觉,红润得就像甜点盒子包装纸的颜色。源源 不断涌出的玫瑰色感觉来自他从办公室带回家的圣诞面包——一个 7 公斤重的
节日果子面包,这个甜蜜的负担使他左臂发麻。虽然面包是有限的,但对他们全 家来说,实在是太丰盛了!玛丽娅该有多高兴啊!孩子们该闹腾成什么样子呀! 不过,这些都属于另一种快乐,香草精和彩纸片带来的物质上的快乐, 而他自己的快乐却全然不同一一是一种建立在自豪之上精神上的快乐,对,是精 神上的! 几个小时前,男爵一一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在分发红包并致圣诞祝词 宣布,公司特制了一个7公斤重的节日果子面包,准备送给最该得到它的雇员, 以表嘉奖。他恳请亲爱的同事们当场“民主”地推举出这个幸运的人。雇员们笑 着,低声嘀咕了一阵,然后由董事长带头,大家一起喊出了他的名字。一种巨大 的满足,一个保住职业的保证一一总之一句话,一个胜利。接下去的任何事情都 不可能减弱他的兴奋 他朝自己的家走去。他打开门,走进窄窄的门厅,放下沉甸甸的面包盒 子,放下装着账簿的公事包,又把他的围巾放在一个食盒般大小的柜子上。然后 他喊起来:“玛丽娅,快来呀!快出来看呀一一多漂亮的东西啊!” 他的妻子从厨房跑出来,蓝围裙上沾着斑斑油污。拖着鼻涕的孩子们围 在玫瑰色的大盒子边,谁也不敢用手去摸。 玛丽娅曾经非常漂亮。几年前,她还有着红润的小脸和充满幻想的眼睛, 但是和商店老板们不断的口角使她的嗓音变得粗哑刺耳……只剩下高尚的心灵, 坚强不屈,但失去了温柔;还有深藏在抱怨和节俭中的美德,拼命压抑却又根深 蒂固的门第的骄傲,因为她是主街上一位大帽商的孙女。她看不起吉罗拉姆的出 身一一虽然他是她宠爱的傻孩子一一因为同她自己的门第相比,他们都是下等 人 她的目光淡淡地扫过那个金光闪闪的大盒子。“很好,明天我们把它送 给西歌诺·雷斯玛律师,我们欠了他那么多人情。” 两年前,雷斯玛律师给了他一份繁复的记账工作,完成之后除了付给报 酬之外,还邀请他们夫妇俩到他富丽堂皇的寓所吃午饭,为此他还无比心痛地 特意买了一双新鞋。现在,居然要他和他的玛丽娅、他的孩子们放弃盼望了好多 年的唯一一次享用美味的机会,把它送给什么都不缺的律师 他跑进厨房,抓起刀,冲出来就要割盒子上的金色带子。这时,一只通 红的小手疲倦地搭在他的肩头:“吉罗拉姆,别耍孩子气一一你知道,我们一定 要报答雷斯玛的好意。” 那个绝对正确的帽商制定的原则在说话了 “但是,亲爱的,这是奖品,是对我工作出色的奖赏,是我受人尊敬的 标志! 别说了,你的同事们都是好人,心地都很善良!这是施舍,吉罗,这不 过是施舍。”她叫着他旧日的昵称,“明天我去买一个小节日果子面包,够我们 吃就行了,再到斯汤达的店里买四支螺旋形的红蜡烛,这就可以过一个很好的节 日了 第二天,他买了一个小的节日果子面包。买了两根而不是四根贵得惊人 的蜡烛,又花了200里拉,让代办进货店把那个巨大的面包给雷斯玛律师送去 圣诞节过后,他不得不又买了一个节日果子面包,伪装得像是从大面包 上切下来似的,给他的同事们带去。因为没能尝一口他的豪华的奖品,他们常常 揶揄他
节日果子面包,这个甜蜜的负担使他左臂发麻。虽然面包是有限的,但对他们全 家来说,实在是太丰盛了!玛丽娅该有多高兴啊!孩子们该闹腾成什么样子呀! 不过,这些都属于另一种快乐,香草精和彩纸片带来的物质上的快乐, 而他自己的快乐却全然不同——是一种建立在自豪之上精神上的快乐,对,是精 神上的! 几个小时前,男爵——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在分发红包并致圣诞祝词时 宣布,公司特制了一个 7 公斤重的节日果子面包,准备送给最该得到它的雇员, 以表嘉奖。他恳请亲爱的同事们当场“民主”地推举出这个幸运的人。雇员们笑 着,低声嘀咕了一阵,然后由董事长带头,大家一起喊出了他的名字。一种巨大 的满足,一个保住职业的保证——总之一句话,一个胜利。接下去的任何事情都 不可能减弱他的兴奋。 他朝自己的家走去。他打开门,走进窄窄的门厅,放下沉甸甸的面包盒 子,放下装着账簿的公事包,又把他的围巾放在一个食盒般大小的柜子上。然后 他喊起来:“玛丽娅,快来呀!快出来看呀——多漂亮的东西啊!” 他的妻子从厨房跑出来,蓝围裙上沾着斑斑油污。拖着鼻涕的孩子们围 在玫瑰色的大盒子边,谁也不敢用手去摸。 玛丽娅曾经非常漂亮。几年前,她还有着红润的小脸和充满幻想的眼睛, 但是和商店老板们不断的口角使她的嗓音变得粗哑刺耳……只剩下高尚的心灵, 坚强不屈,但失去了温柔;还有深藏在抱怨和节俭中的美德,拼命压抑却又根深 蒂固的门第的骄傲,因为她是主街上一位大帽商的孙女。她看不起吉罗拉姆的出 身——虽然他是她宠爱的傻孩子——因为同她自己的门第相比,他们都是下等 人。 她的目光淡淡地扫过那个金光闪闪的大盒子。“很好,明天我们把它送 给西歌诺·雷斯玛律师,我们欠了他那么多人情。” 两年前,雷斯玛律师给了他一份繁复的记账工作,完成之后除了付给报 酬之外, 还邀请他们夫妇俩到他富丽堂皇的寓所吃午饭,为此他还无比心痛地 特意买了一双新鞋。现在,居然要他和他的玛丽娅、他的孩子们放弃盼望了好多 年的唯一一次享用美味的机会,把它送给什么都不缺的律师。 他跑进厨房,抓起刀,冲出来就要割盒子上的金色带子。这时,一只通 红的小手疲倦地搭在他的肩头:“吉罗拉姆,别耍孩子气——你知道,我们一定 要报答雷斯玛的好意。” 那个绝对正确的帽商制定的原则在说话了。 “但是,亲爱的,这是奖品,是对我工作出色的奖赏,是我受人尊敬的 标志!” “别说了,你的同事们都是好人,心地都很善良!这是施舍,吉罗,这不 过是施舍。”她叫着他旧日的昵称,“明天我去买一个小节日果子面包,够我们 吃就行了,再到斯汤达的店里买四支螺旋形的红蜡烛,这就可以过一个很好的节 日了。” 第二天,他买了一个小的节日果子面包。买了两根而不是四根贵得惊人 的蜡烛,又花了 200 里拉,让代办进货店把那个巨大的面包给雷斯玛律师送去。 圣诞节过后,他不得不又买了一个节日果子面包,伪装得像是从大面包 上切下来似的,给他的同事们带去。因为没能尝一口他的豪华的奖品,他们常常 揶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