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市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 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 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 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 《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 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 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 “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 “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 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 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 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 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 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 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 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 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 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 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 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 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 “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 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 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 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 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 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 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八个字。(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湖南省宁乡市 2017 年高 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 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 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 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 《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 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 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 “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 “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 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 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 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 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 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 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 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 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 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 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 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 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 “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 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 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 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 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 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 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八个字。(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 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 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 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 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 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 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 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 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亡国”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 “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 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 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1.C(“百姓”的内涵在先秦时就已具备。原文“于其后”的意思是指在“天下” 这个概念背后,而不是指在有了这篇文章之后。 2.D(用顾炎武的观点来看,这是“亡天下”的表现,易姓改号,才谓之亡国。 3.A(A这里的“让天下”,让的是政权,“天下”这一概念里不包含“民 众”“百姓”等意义,所以不能体现民本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跨越苦难的美丽 秦怡原名秦德和,1922年出生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电 影明星。她从艺72年,塑造了80多个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角色。在很多观众心目 中,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银幕上美貌端庄倾倒众人的她 生活中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 她的第一任丈夫陈天国,虽然话剧演得好,却整天醉酒,一度对她暴力相加,年 仅19岁的她对于美好婚姻的所有梦想都破碎了,不得不怀抱着幼小的女儿离家 出走 1947年,25岁的秦怡与著名“影帝”金焰结为夫妇,翌年生下了儿子金捷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 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 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 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 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 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 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 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 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亡国”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 “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 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 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1.C(“百姓”的内涵在先秦时就已具备。原文“于其后”的意思是指在“天下” 这个概念背后,而不是指在有了这篇文章之后。 2.D(用顾炎武的观点来看,这是“亡天下”的表现,易姓改号,才谓之亡国。 3.A(A 这里的“让天下”,让的是政权,“天下”这一概念里不包含“民 众”“百姓”等意义,所以不能体现民本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跨越苦难的美丽 秦怡原名秦德和,1922 年出生于上海,20 世纪 30 年代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电 影明星。她从艺 72 年,塑造了 80 多个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角色。在很多观众心目 中,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银幕上美貌端庄倾倒众人的她, 生活中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 她的第一任丈夫陈天国,虽然话剧演得好,却整天醉酒,一度对她暴力相加,年 仅 19 岁的她对于美好婚姻的所有梦想都破碎了,不得不怀抱着幼小的女儿离家 出走。 1947 年,25 岁的秦怡与著名“影帝”金焰结为夫妇,翌年生下了儿子金捷
金焰是韩国人,后来加入了中国籍,他是上海电影厂著名的电影演员,是上海演 员剧团团长。1958年,曾率团出访德国,筹划和德国合拍一部片子。因在德国 他看到了性能先进的录音设备,很是羡慕,所以不仅给团里买了几台,而且自己 也买了一台。使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里有人向使馆打了小报告说:“金焰向 外国人索要录音机,有损国格。”等他回到上海时,领导也没有对这件事情核实, 便剥夺了他的出国机会。这件事给金焰造成了终生的痛苦,他闷闷不乐,经常借 酒消愁。在内蒙古拍电影时工作繁重,环境恶劣,加上精神压力,金焰饮酒过度, 造成胃出血。回到上海后,又被医院误诊,在“文革”中,“四人帮”在文艺界 的爪牙更是以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对金焰进行精神上的迫害。 文革中,秦怡因主演电影《北国江南》,成了文艺黑线重点批判人物,抄家、挨 斗、关牛棚……就在她被无休止的残酷斗争中,医院一纸诊断:患上了直肠 癌 她曾患过三四次动手术的病,其中最重的一次是在1966年春节期间。由于那时 大家都很忙,又是“文革”爆发的前期,住院之前,她没有和任何人联系,只是 写信给四清工作队,把许多属于她应该完成的还未完成的事交付给其他人,并把 要送给农民的毛裤毛衫等东西捎去。病愈不久她就“文革”了,她去干校劳动了 整整两年 1983年,久病的丈夫金焰因胃病离开了人世。备受心灵打击的秦怡更加感到了 生命之重,她曾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有勇气活下去吗?”,可母爱的力量 使她决心与命运抗争。 秦怡和金焰的独子叫金捷,乳名小弟,生于1948年。因为夫妻俩都是著名演员, 无暇处理家务和很好地照顾儿子,再加上“文革”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受到冲击 金捷心里十分痛苦和压抑,患上了忧郁症,最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使金捷变得喜怒无常、为所欲为。他常常会变着法儿地“折磨”妈妈。42年中 秦怡无数次承受过病中小弟狂躁的拳头,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打妈妈脸,因为 妈妈要拍戏” 1984年春天的下午,秦怡带着儿子来到附近的衡山公园玩。儿子告诉她,他小 时候曾在这里画过树。秦怡灵机一动,问他还想不想再画这里的树。儿子点点头。 秦怡发现她找到了一个医治儿子疾病的契机。为了使儿子重新拾起画夹,她请了 位画家教儿子画画。一有空自己就陪着儿子到公园写生。没想到金捷自从开始 学画之后,病情得到了好转。他不但不再打妈妈了,许多事还自己动手。这使秦 恰感到了做母亲的快慰和伟大。 回忆自己的一生,秦怡说:“我这一生遇到的灾难和不幸太多了。但我的性格中 承受能力比较强,伤痛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你就对付着吧。哭天抹泪没有用, 旁人只能安慰你几句,最后还是要自己扛着,调整心态。我是个女性,我希望得 到亲人的呵护,但是命运常常捉弄我,我从来没有像其他幸福的女人能躺在丈夫 的臂弯里受宠的福气,也没有哪位亲人在经济上助我一臂之力,我得擦干自己的 眼泪,走出家门去挣钱,养家糊口。我的儿子,还有我90岁的姐姐全部靠我扶 养,所有的责任都落在我的肩上。当年患了癌症,但阎王爷不让我去报到,我就 好好活下去。我是一位母亲啊,我走了,儿子谁管呢?做母亲的怎么也狠不下心 来舍弃自己的骨肉啊!” (选自遥远的地平线《秦怡:永恒四季美丽一生》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金焰是韩国人,后来加入了中国籍,他是上海电影厂著名的电影演员,是上海演 员剧团团长。1958 年,曾率团出访德国,筹划和德国合拍一部片子。因在德国 他看到了性能先进的录音设备,很是羡慕,所以不仅给团里买了几台,而且自己 也买了一台。使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里有人向使馆打了小报告说:“金焰向 外国人索要录音机,有损国格。”等他回到上海时,领导也没有对这件事情核实, 便剥夺了他的出国机会。这件事给金焰造成了终生的痛苦,他闷闷不乐,经常借 酒消愁。在内蒙古拍电影时工作繁重,环境恶劣,加上精神压力,金焰饮酒过度, 造成胃出血。回到上海后,又被医院误诊,在“文革”中,“四人帮”在文艺界 的爪牙更是以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对金焰进行精神上的迫害。 文革中,秦怡因主演电影《北国江南》,成了文艺黑线重点批判人物,抄家、挨 斗、关牛棚…… 就在她被无休止的残酷斗争中,医院一纸诊断:患上了直肠 癌…… 她曾患过三四次动手术的病,其中最重的一次是在 1966 年春节期间。由于那时 大家都很忙,又是“文革”爆发的前期,住院之前,她没有和任何人联系,只是 写信给四清工作队,把许多属于她应该完成的还未完成的事交付给其他人,并把 要送给农民的毛裤毛衫等东西捎去。病愈不久她就“文革”了,她去干校劳动了 整整两年。 1983 年,久病的丈夫金焰因胃病离开了人世。备受心灵打击的秦怡更加感到了 生命之重,她曾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有勇气活下去吗?”,可母爱的力量 使她决心与命运抗争。 秦怡和金焰的独子叫金捷,乳名小弟,生于 1948 年。因为夫妻俩都是著名演员, 无暇处理家务和很好地照顾儿子,再加上“文革”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受到冲击, 金捷心里十分痛苦和压抑,患上了忧郁症,最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使金捷变得喜怒无常、为所欲为。他常常会变着法儿地“折磨”妈妈。42 年中, 秦怡无数次承受过病中小弟狂躁的拳头,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打妈妈脸,因为 妈妈要拍戏”。 1984 年春天的下午,秦怡带着儿子来到附近的衡山公园玩。儿子告诉她,他小 时候曾在这里画过树。秦怡灵机一动,问他还想不想再画这里的树。儿子点点头。 秦怡发现她找到了一个医治儿子疾病的契机。为了使儿子重新拾起画夹,她请了 一位画家教儿子画画。一有空自己就陪着儿子到公园写生。没想到金捷自从开始 学画之后,病情得到了好转。他不但不再打妈妈了,许多事还自己动手。这使秦 怡感到了做母亲的快慰和伟大。 回忆自己的一生,秦怡说:“我这一生遇到的灾难和不幸太多了。但我的性格中 承受能力比较强,伤痛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你就对付着吧。哭天抹泪没有用, 旁人只能安慰你几句,最后还是要自己扛着,调整心态。我是个女性,我希望得 到亲人的呵护,但是命运常常捉弄我,我从来没有像其他幸福的女人能躺在丈夫 的臂弯里受宠的福气,也没有哪位亲人在经济上助我一臂之力,我得擦干自己的 眼泪,走出家门去挣钱,养家糊口。我的儿子,还有我 90 岁的姐姐全部靠我扶 养,所有的责任都落在我的肩上。当年患了癌症,但阎王爷不让我去报到,我就 好好活下去。我是一位母亲啊,我走了,儿子谁管呢?做母亲的怎么也狠不下心 来舍弃自己的骨肉啊!” (选自遥远的地平线《秦怡:永恒四季 美丽一生》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怡在很多观众心的心目中都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因为她不仅美貌端庄令人 倾倒,而且承受过极大的辛酸与痛苦 B.秦怡的丈夫金焰因向外国人索要录音机,有损国格,被剥夺了的出国机会, 这也是秦怡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 C.因忙于演出,无暇处理家务和很好地照顾儿子,致使小弟患上了抑郁症,秦 怡非常内疚,所以默默地承受着儿子变着法儿地“折磨” D.秦怡发现画画是医治小弟疾病的契机,于是想尽办法让儿子学习画画,没想 到儿子自从开始学画之后,病情得到了好转,这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伟大。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次不幸的婚姻使秦怡对美好婚姻的梦想彻底破碎了,但她没屈服,奋力抗 争,从而树立起了自己完美的女性形象 B.住院之前,秦怡没有和任何人联系,只通过四清工作队交付工作,并捎去要 送给农民的毛裤毛衫等东西,这是她富有爱心的体现。 C.秦怡在生活中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这有其本身性格的原因,更有 其家庭和社会的原因。 D.秦怡称得上一个女汉子,遇到不幸和灾难,她从不奢求获得他人的帮助,总 能调整心态,让自己扛起来。 6.作为一位受人景仰的艺术家,秦怡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看法。(6分) 4、D(A项,强加因果;B项,“金焰因向外国人索要录音机,有损国格”错, 这是别人的诬陷;C项,“秦怡非常内疚”在文中无据,秦怡“默默地承受着儿 子变着法儿地‘折磨’”是母爱的使然。) 5、B(A项,“两次不幸的婚姻”错,只有第一次婚姻:C项,“有其本身性格 的原因”错;D项,“她从不奢求获得他人的帮助”错,秦怡说“我希望得到亲 人的呵护”。) 6、答案要点: ①坚强直面痛苦。秦怡一生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她都以“伤痛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扛着,足见其坚强; ②真诚付出爱心。住院前还“把要送给农民的毛裤毛衫等东西捎去”,这是对农 民的关爱;为儿子而活着,为医治儿子而千方百计,这是母爱,她是一个很有爱 心的人; ③勇于承担责任。住院前写信给四清工作队,把许多属于她应该完成的还未完成 的事交付给其他人,这是对工作责任感:命途多舛,久经磨难,仍努力挣钱,养 家糊口,这是对家庭的责任感,她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秦怡的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正是这些精神成就了她的完美人生。(共6 分,每个要点2分。不在答案之内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 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 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 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 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A.秦怡在很多观众心的心目中都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因为她不仅美貌端庄令人 倾倒,而且承受过极大的辛酸与痛苦。 B.秦怡的丈夫金焰因向外国人索要录音机,有损国格,被剥夺了的出国机会, 这也是秦怡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 C.因忙于演出,无暇处理家务和很好地照顾儿子,致使小弟患上了抑郁症,秦 怡非常内疚,所以默默地承受着儿子变着法儿地“折磨”。 D.秦怡发现画画是医治小弟疾病的契机,于是想尽办法让儿子学习画画,没想 到儿子自从开始学画之后,病情得到了好转,这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伟大。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两次不幸的婚姻使秦怡对美好婚姻的梦想彻底破碎了,但她没屈服,奋力抗 争,从而树立起了自己完美的女性形象。 B.住院之前,秦怡没有和任何人联系,只通过四清工作队交付工作,并捎去要 送给农民的毛裤毛衫等东西,这是她富有爱心的体现。 C.秦怡在生活中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这有其本身性格的原因,更有 其家庭和社会的原因。 D.秦怡称得上一个女汉子,遇到不幸和灾难,她从不奢求获得他人的帮助,总 能调整心态,让自己扛起来。 6.作为一位受人景仰的艺术家,秦怡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看法。(6 分) 4、D(A 项,强加因果;B 项,“金焰因向外国人索要录音机,有损国格”错, 这是别人的诬陷;C 项,“秦怡非常内疚”在文中无据,秦怡“默默地承受着儿 子变着法儿地‘折磨’”是母爱的使然。) 5、B(A 项,“两次不幸的婚姻”错,只有第一次婚姻;C 项,“有其本身性格 的原因”错;D 项,“她从不奢求获得他人的帮助”错,秦怡说“我希望得到亲 人的呵护”。) 6、答案要点: ①坚强直面痛苦。秦怡一生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她都以“伤痛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扛着,足见其坚强; ②真诚付出爱心。住院前还“把要送给农民的毛裤毛衫等东西捎去”,这是对农 民的关爱;为儿子而活着,为医治儿子而千方百计,这是母爱,她是一个很有爱 心的人; ③勇于承担责任。住院前写信给四清工作队,把许多属于她应该完成的还未完成 的事交付给其他人,这是对工作责任感;命途多舛,久经磨难,仍努力挣钱,养 家糊口,这是对家庭的责任感,她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秦怡的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正是这些精神成就了她的完美人生。(共 6 分,每个要点 2 分。不在答案之内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 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 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 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 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 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 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 妺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 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 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 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 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 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 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 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 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 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 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 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 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 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 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 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 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 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 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 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 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 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 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 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 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 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 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 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 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 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 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 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 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 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 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 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 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 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 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 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 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 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 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 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 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 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 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 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