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指标:形成《水务大数据汇集标准规范》和北京市智慧 水务大数据指标体系;建立北京智慧水务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 台,融合全市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水资源统一调度决策系统、 城市饮用水大用户、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和环保点源监测等的 远程集中监管等大数据,实现集水文、供水、排水、气象、环保 等相关部门信息的智慧水务管理并业务化运行;开发基于空间定 位的智慧水务移动APP,实时发布社会公众关心的节水、水质等 热点问题;在北运河流域(北京市)实施智慧水务管理与业化务 运行;形成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形成相关标准规范不少于3 项,并进入管理部门立项程序,申请专利1-2项。 课题2、北京市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冼优化并设计5大水系关键节点水质监测站网的整 体布局,建立健全北京市水质监测体系;研发水污染物空间迁移 转换模型,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贡献率,预测水质变化的趋势 和速度;硏发北京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平台,构建预警预报机制, 并进行业务化运行;预报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时空影响范围和危害 程度;集成水质管理与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新方法和新技术,形成 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在事故发生时快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25 考核指标:形成《水务大数据汇集标准规范》和北京市智慧 水务大数据指标体系;建立北京智慧水务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 台,融合全市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水资源统一调度决策系统、 城市饮用水大用户、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和环保点源监测等的 远程集中监管等大数据,实现集水文、供水、排水、气象、环保 等相关部门信息的智慧水务管理并业务化运行;开发基于空间定 位的智慧水务移动 APP,实时发布社会公众关心的节水、水质等 热点问题;在北运河流域(北京市)实施智慧水务管理与业化务 运行;形成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3 项,形成相关标准规范不少于 3 项,并进入管理部门立项程序,申请专利 1-2 项。 课题 2、北京市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优化并设计 5 大水系关键节点水质监测站网的整 体布局,建立健全北京市水质监测体系;研发水污染物空间迁移 转换模型,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贡献率,预测水质变化的趋势 和速度;研发北京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平台,构建预警预报机制, 并进行业务化运行;预报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时空影响范围和危害 程度;集成水质管理与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新方法和新技术,形成 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在事故发生时快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和技术支持。 考核指标构建水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平台业务化运行; 建立水功能区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完成全市133个水功能 区环境容量能力复核,建立区域暴雨风险地图和水质敏感地图, 实现入河(库)排污总量控制;完成全市5大水系(关键节点水 质自动监测能力提升40%)具有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和水环境治 理效果、达标考核预判等功能的预测预报模型,单次模拟和预测 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实现2017年底前消灭黑臭水体和重 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7%的治理目标;形成水环境监测预警 相关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申请专利1-2项。 课题3、北京市水资源统一调度系统研究与示范 硏究内容:硏究构建基于多水源综合调控技术的水资源综合 管理、优化配置、安全评价以及关键输供水模型;优化水情、供 水和饮用水等水资源信息监测点布设建立北京市水资源信息资 源库;构建集成水文水动力学模型、供需水平衡管理、虚拟现实 等技术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考核指标:研究建立北京市多水源综合调控理论及模拟技术 体系,优化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方案,支撑北京城市水资源利
26 和技术支持。 考核指标:构建水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平台业务化运行; 建立水功能区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完成全市 133 个水功能 区环境容量能力复核,建立区域暴雨风险地图和水质敏感地图, 实现入河(库)排污总量控制;完成全市 5 大水系(关键节点水 质自动监测能力提升 40%)具有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和水环境治 理效果、达标考核预判等功能的预测预报模型,单次模拟和预测 时间控制在 30 min 以内;实现 2017 年底前消灭黑臭水体和重 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 77%的治理目标;形成水环境监测预警 相关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2 项,申请专利 1-2 项。 课题 3、北京市水资源统一调度系统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构建基于多水源综合调控技术的水资源综合 管理、优化配置、安全评价以及关键输供水模型;优化水情、供 水和饮用水等水资源信息监测点布设,建立北京市水资源信息资 源库;构建集成水文水动力学模型、供需水平衡管理、虚拟现实 等技术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考核指标:研究建立北京市多水源综合调控理论及模拟技术 体系,优化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方案,支撑北京城市水资源利
用效率提升15%;构建基于模拟分析的北京市水资源与饮用水 调度应急管理情景库,实现应急处置速度提升20%;提出北京 市水资源与饮用水信息监测优化布置方案,建立北京市饮用水大 用户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完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资源信息监测 网络体系,使水资源信息监测覆盖率提升20%;集成建立北京 市水资源综合管理软件平台,并业务化运行,形成水资源优化配 置与输供水模拟等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申请专利1-2项。 四、实施期限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五、经费来源及支持方式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0.56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 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5:1。地方配套资 金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落实,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和管 理平台等的建设。 六、组织实施方式 项目申报单位需具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 经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27 用效率提升 15%;构建基于模拟分析的北京市水资源与饮用水 调度应急管理情景库,实现应急处置速度提升 20%;提出北京 市水资源与饮用水信息监测优化布置方案,建立北京市饮用水大 用户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完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资源信息监测 网络体系,使水资源信息监测覆盖率提升 20%;集成建立北京 市水资源综合管理软件平台,并业务化运行,形成水资源优化配 置与输供水模拟等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3 项,申请专利 1-2 项。 四、实施期限 2017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 五、经费来源及支持方式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 0.6 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 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 1.5:1。地方配套资 金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落实,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和管 理平台等的建设。 六、组织实施方式 项目申报单位需具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 经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28
28
项目5、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廊坊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 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5 研究目标 通过北运河-永定河(廊坊)主要河道水系互连互通,重构 区域生态水网,打造区域水生态绿色廊坊基本框架,实现多水源 水质水量优化调控;通过构建调水河道负荷削减、沿调水路线入 河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分散径流污染削減、环 城水系生态景观系统构建及龙河-东张务复合型生物多样性湿地 等水污染控制多级屏暲体系,实现区堿水环境质量提升,保证和 维持水网水质不低于地表水V类水标准;通过凤湖湿地、环城水 系景观提升工程、东张务鹭鸣湿地的构建,恢复环首都最大的鹭 鸟栖息地。最终通过区域水资源优化调配、水环境治理提升、水 生态恢复,实现以水兴城的目标 二、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构建调水河道负荷削减、沿调水路线入河污染控制、污水处 理厂提标改造、城市分散径流污染削减、环城水系生态景观系统
29 项目 5、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廊坊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 综合示范项目 2017ZX07105 一、研究目标 通过北运河-永定河(廊坊)主要河道水系互连互通,重构 区域生态水网,打造区域水生态绿色廊坊基本框架,实现多水源 水质水量优化调控;通过构建调水河道负荷削减、沿调水路线入 河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分散径流污染削减、环 城水系生态景观系统构建及龙河-东张务复合型生物多样性湿地 等水污染控制多级屏障体系,实现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保证和 维持水网水质不低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通过凤湖湿地、环城水 系景观提升工程、东张务鹭鸣湿地的构建,恢复环首都最大的鹭 鸟栖息地。最终通过区域水资源优化调配、水环境治理提升、水 生态恢复,实现以水兴城的目标。 二、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构建调水河道负荷削减、沿调水路线入河污染控制、污水处 理厂提标改造、城市分散径流污染削减、环城水系生态景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