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6年度 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刖 十—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五”发展 纲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技术领域-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对新材 料的重大需求,按照新材料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突出自主创新,坚 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 续发展为原则,加强新材料及应用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力图使我国实 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飞跃,建成我国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技术 创新体系,为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突破现代材 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智能材料与结构、超导枺料、能原材料等 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代光电信息材料等先进材料 开发新材料的应用技术,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按照项目和专题 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 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 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 题申请指南。以下为本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 指南说明
863 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 2006 年度 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前 言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 计划“十一五”发展 纲要》,863 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技术领域--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对新材 料的重大需求,按照新材料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突出自主创新,坚 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 续发展为原则,加强新材料及应用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力图使我国实 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飞跃,建成我国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技术 创新体系,为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63 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突破现代材 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智能材料与结构、超导材料、能源材料等 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先进材料, 开发新材料的应用技术,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 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按照项目和专题 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 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 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 题申请指南。以下为本领域 2006 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 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本专题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材料设计与 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智能料和结构是集传感、驱动和控制等功 能于一体的智能结构系统,可以感知和¢理所处环境的信息,实现自 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 本专题重点设置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件、材料的先进 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四个研究方向。通过本专题的实施, 在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智能结构系 统方面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硏究,突破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加 工若千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 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 支撑。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 15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 持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每个课 题支持强度上限为100万元,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一类是 目标导向类课题,拟对材料的流变成型淛制备技术方向进行支持,课题 支持强度上限为300万元,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材料与结构设计 主要硏究内容:具有应用背景的材料体系的成分、组织和功能一 体化设计;材料制备加工过程的组织演化模拟预测技术;智能结构分 析与优化设计及用于智能结构损伤识别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2.智能材料与器件
本专题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 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本专题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材料设计与 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智能材料和结构是集传感、驱动和控制等功 能于一体的智能结构系统,可以感知和处理所处环境的信息,实现自 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 本专题重点设置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 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四个研究方向。通过本专题的实施, 在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智能结构系 统方面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突破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加 工若干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 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 支撑。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 2006 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 1500 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 持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每个课 题支持强度上限为 100 万元,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 3 年;一类是 目标导向类课题,拟对材料的流变成型制备技术方向进行支持,课题 支持强度上限为 300 万元,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 3 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材料与结构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具有应用背景的材料体系的成分、组织和功能一 体化设计;材料制备加工过程的组织演化模拟预测技术;智能结构分 析与优化设计及用于智能结构损伤识别技术。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200 万元。 2.智能材料与器件
主要研究内容:大变形电致活性聚合物(EAP)材料在类天然肌 肉驱动器件中的设计和应用技术;新型高性能磁(电)致伸缩材料 和大应变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在传感器和驱动器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高性能电(磁)流变液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驱动器件中的应用技术;其 它新型智能材料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3.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 主要硏究内容:材料与部件的短流程近终成型制备加工技术强 制均匀凝固技术和新型喷射成型技术;远离平衡态的材料制备技术 高性能陶瓷精密、髙效、低成本烧结和成型技术;材料智自加技术 与虚拟制备加工系统;其它新型材料制备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材料的流变成型制备技术 研究目标:发展铝合金和镁合金流变成型制备技术,实现料制 备的短流程、节能降耗、低成本、近终成型 研究内容:重点硏究铝合金和镁合金流变成型均匀凝固组织的精 确控制技术;流变成型与传统成型加工技术(如轧制、挤压、铸造等) 的对接技术。 主要指标:实现材料的组织性能与最终成型-体化,建立可标准 生产的直接流变成型原形装置连续流变成型铝合金或镁合金的重量 不少于100公斤小时;与传统的铸造、挤压、轧制技术相比,相同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20%以,能耗降低15%以上。 本方向2006年度课题经费支持强度上限为300万元
主要研究内容:大变形电致活性聚合物(EAP)材料在类天然肌 肉驱动器件中的设计和应用技术;新型、高性能磁(电)致伸缩材料 和大应变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在传感器和驱动器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高性能电(磁)流变液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驱动器件中的应用技术;其 它新型智能材料技术。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500 万元。 3.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材料与部件的短流程近终成型制备加工技术、强 制均匀凝固技术和新型喷射成型技术;远离平衡态的材料制备技术; 高性能陶瓷精密、高效、低成本烧结和成型技术;材料智能加工技术 与虚拟制备加工系统;其它新型材料制备技术。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500 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材料的流变成型制备技术 研究目标:发展铝合金和镁合金流变成型制备技术,实现材料制 备的短流程、节能降耗、低成本、近终成型。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铝合金和镁合金流变成型均匀凝固组织的精 确控制技术;流变成型与传统成型加工技术(如轧制、挤压、铸造等) 的对接技术。 主要指标:实现材料的组织性能与最终成型一体化,建立可标准 生产的直接流变成型原形装置;连续流变成型铝合金或镁合金的重量 不少于 100 公斤/小时;与传统的铸造、挤压、轧制技术相比,相同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 20%以上,能耗降低 15%以上。 本方向 2006 年度课题经费支持强度上限为 300 万元
专题二、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根据高温超导和高效能原材料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该 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探索性和集成性硏究。“十一五 期间主要围绕高温超导料成材技术、高温超导強电弜电应用技术 薄膜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高能二次电池氢能关材料及其关键 技术开展工作。通过本专题择优攴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自主 知识产权使我国在高温超导和高效能原材料技术领域达到或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柲心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相关 领域的发展提供配套关键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 50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对 实用高温超导材料成材技术,高温超导强电应用技术,高温超导強电 应用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材料关 键技术、高比能二次锂离子电池材料关键技术等方向进行支持,课题 支持强度上限为100万,课题支持年为2-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 类课题,拟对输电网用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与开发、第三代移动通 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的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铋系高温超导导线 的产业化制备技术、新型低成本柔性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制备工艺 设备及系统集成技术4个方向进行支持,支持强度上限为500万 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指南内容 )探索导向类课题 1.实用高温超导材料成材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连续制备百米级钇系涂层导体的关键技术;实用 化二硼化镁长导线关键技术;其它新型高温超导材料。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50万元
专题二、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根据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该 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探索性和集成性研究。“十一五” 期间,主要围绕高温超导材料成材技术、高温超导强电弱电应用技术、 薄膜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高能二次电池和氢能相关材料及其关键 技术开展工作。通过本专题择优支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自主 知识产权,使我国在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领域达到或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核心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相关 领域的发展提供配套关键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 2006 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 5000 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对 实用高温超导材料成材技术,高温超导强电应用技术,高温超导弱电 应用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材料关 键技术、高比能二次锂离子电池材料关键技术等方向进行支持,课题 支持强度上限为 100 万,课题支持年限为 2-3 年;一类是目标导向 类课题,拟对输电网用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与开发、第三代移动通 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的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铋系高温超导导线 的产业化制备技术、新型低成本柔性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制备工艺、 设备及系统集成技术 4 个方向进行支持,支持强度上限为 500 万, 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 3 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实用高温超导材料成材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连续制备百米级钇系涂层导体的关键技术;实用 化二硼化镁长导线关键技术;其它新型高温超导材料。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550 万元
2.高温超导强电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大电流高温超导母线关键技术;高温超导电力设 备实际运行系统试验及性能测试。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3.高温超导弱电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高温超导技术在电子信息、医疗设备、检测探测 仪器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4.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环保型、高光电转化率(电池光电转做效率 大于12.5%)Ⅰ-Ⅲ-Ⅵ族新型复合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膜系优化以及带隙梯度吸收层的制备技术;多结太阳能电池关键料 的制备和工艺技术;耐光、湿、热老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封裝材料及 技术;其它(非硅基)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工艺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 5.燃料电池材料关键技术 主要硏究内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长寿 命、耐高温110~120°℃质子交换膜和抗氧化、抗中毒新型催化剂等) 和千瓦级国产材料质子交换膜然料电池技术;直接醇撚料电池的关键 材料及制备技术(阻醇膜材料,抗中毒新型催化剂等)以及移动式直 接醇燃料电池技术;其它新型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750万元。 6.高比能二次锂离子电池材料关键技术 主要硏究內容:储能型高比能、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高安全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它高性能二次
2.高温超导强电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大电流高温超导母线关键技术;高温超导电力设 备实际运行系统试验及性能测试。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400 万元。 3.高温超导弱电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高温超导技术在电子信息、医疗设备、检测探测 仪器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500 万元。 4.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环保型、高光电转化率(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大于 12.5%)Ⅰ-Ⅲ-Ⅵ族新型复合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膜系优化以及带隙梯度吸收层的制备技术;多结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的制备和工艺技术;耐光、湿、热老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及 技术;其它(非硅基)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工艺技术。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450 万元。 5.燃料电池材料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长寿 命、耐高温 110~120℃质子交换膜和抗氧化、抗中毒新型催化剂等) 和千瓦级国产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直接醇燃料电池的关键 材料及制备技术(阻醇膜材料,抗中毒新型催化剂等)以及移动式直 接醇燃料电池技术;其它新型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本方向 2006 年拟安排经费 750 万元。 6.高比能二次锂离子电池材料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储能型高比能、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高安全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其它高性能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