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专题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授课题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所属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能力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优秀传统: 2、辩证看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从历史与现实的 结合上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 【素质目标】: 1、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正确认识弘扬中国精神 的时代价值和现实价值: 2、青年大学生将中国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成才正确的精神引领 和强大精神支撑,勇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2、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专题一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授课题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所属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能力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优秀传统; 2、辩证看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从历史与现实的 结合上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 【素质目标】: 1、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正确认识弘扬中国精神 的时代价值和现实价值; 2、青年大学生将中国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成才正确的精神引领 和强大精神支撑,勇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2、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教学方法: 1、专题式教学:以专题形式整合教学内容,融合知识点,形成 专题化教学模块: 2、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针对“战疫中的中国 精神”社会热点等进行社会调研;课堂上由学生分享这些贴近学生话 语体系和思想现实的案例;课堂讨论,提升学生主体性: 3、案例教学:以新鲜典型、重大时事、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等为 原则,突出战疫抗洪等社会热点,突出针对性、互动式和开放性。 4、理论讲授:透彻的学理性和逻辑性,转变话语体系,贴合学 生思想实际。 教学课时:1学时 学情分析: 1、学生群体特征:倾向体验式、参与式学习,对创新性、新鲜事 物更感兴趣,关注社会问题和热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娱乐化、世俗化 倾向,理论基础欠缺;思想多元化,具备一定的辨证思维基础。 2、学生起点状态:具备一定的中国精神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 基础;在2020新冠疫情防控等社会现实中得到中国精神的认知感悟, 受到教学宣传,对中国精神有进一步地认知。 3、学生潜在状态:中国精神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内涵的理解感悟 需要进一步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教学方法: 1、专题式教学:以专题形式整合教学内容,融合知识点,形成 专题化教学模块; 2、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针对“战疫中的中国 精神”社会热点等进行社会调研;课堂上由学生分享这些贴近学生话 语体系和思想现实的案例;课堂讨论,提升学生主体性; 3、案例教学:以新鲜典型、重大时事、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等为 原则,突出战疫抗洪等社会热点,突出针对性、互动式和开放性。 4、理论讲授:透彻的学理性和逻辑性,转变话语体系,贴合学 生思想实际。 教学课时:1 学时 学情分析: 1、学生群体特征:倾向体验式、参与式学习,对创新性、新鲜事 物更感兴趣,关注社会问题和热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娱乐化、世俗化 倾向,理论基础欠缺;思想多元化,具备一定的辨证思维基础。 2、学生起点状态:具备一定的中国精神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 基础;在 2020 新冠疫情防控等社会现实中得到中国精神的认知感悟, 受到教学宣传,对中国精神有进一步地认知。 3、学生潜在状态:中国精神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内涵的理解感悟 需要进一步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教学思路: 课前准备:调研抗疫中的中国精神 学习小组社会调研,教师指导 下制作“战疫中的中国精神” ↓ 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 全班讨论,突出学生主体性 导入:中国为什么能迅速战胜疫情 1.中华民族具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 Why:重精神是中华 2.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What:中国精神是 教学 重点 民族精神和时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代精神的统一 容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 1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How:实现中国梦必 难点 2.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快速战胜“疫”情? 对比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成效和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的调研与 赞誉,提出中国为什么能快速战胜“疫”情? 学生会给出很多很多答案,注意引导到中国精神层面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快速战胜“疫”情? 对比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成效和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的调研与 赞誉,提出中国为什么能快速战胜“疫”情? 学生会给出很多很多答案,注意引导到中国精神层面。 学习小组社会调研,教师指导 下制作“战疫中的中国精神” 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调研抗疫中的中国精神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 导入:中国为什么能迅速战胜疫情 1.中华民族具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 统 2.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全班讨论,突出学生主体性 Why:重精神是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What:中国精神是 民族精神和时 代精神的统一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 一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难点 重点 1.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2.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How:实现中国梦必 须弘扬中国精神 教 学 内 容
习近平2020年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 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展现的负责任大国 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黑格尔:“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 久的国家”。 罗素:“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 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 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 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精神是什么? 精神指人的意识:“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 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精神家园: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价值认同之标识,是传承 发展之支撑。 (一)中华民族具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 1、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有精神追求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强调用道 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
习近平 2020 年 2 月 23 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 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展现的负责任大国 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黑格尔:“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 久的国家”。 罗素:“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 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 2016 年 10 月 21 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 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 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精神是什么? 精神指人的意识:“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 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精神家园: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价值认同之标识,是传承 发展之支撑。 (一)中华民族具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 1、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有精神追求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强调用道 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
孟子在提问“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并回答,人最高贵的 是有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那四个善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 之心、是非之心。 孔子也指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 的养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 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三不朽”思想,“立德”置于“三 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 4、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儒家:圣人 道家:圣人、至人、真人 佛教:佛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 者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强调要处理 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将中华民族 重精神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孟子在提问“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并回答,人最高贵的 是有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那四个善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 之心、是非之心。 孔子也指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 的养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 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三不朽”思想,“立德”置于“三 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之首。 4、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儒家:圣人 道家:圣人、至人、真人 佛教:佛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 者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强调要处理 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将中华民族 重精神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