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教案 一、基本内容 授课时间 第10周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章、节 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授课主题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授课班级 大一新生 授课方式 理论教学(√) 导课 3分钟 课时安排 90分钟 教学内容 75分钟 课程小结及讨论 12分钟 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 二、总体设计 (一)设计依据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博物馆、文 化馆等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 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 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事业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是思政课教学的职责所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为三年制大一新生,他们都是00后,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尚处于未定型时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同时,要结合00后学
1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教案 一、基本内容 授 课 时 间 第 10 周 章、节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授课主题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授 课 班 级 大一新生 授课方式 理论教学(√) 课时安排 90 分钟 导课 3 分钟 教学内容 75 分钟 课程小结及讨论 12 分钟 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版) 二、总体设计 (一)设计依据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博物馆、文 化馆等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 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 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事业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是思政课教学的职责所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为三年制大一新生,他们都是 00 后,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尚处于未定型时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同时,要结合 00 后学
生的特点,积极响应当前“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对 教学内容、方式精心组织,让思想政治知识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和乐 于接受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节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养目标 正确认识中华传 引导大学生坚持 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 统美德的基本精 马克思主义道德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神、当代价值: 观,正确对待中 发展:正确认识人类文 准确把握中国革 华传统美德、中 明优秀道德成果,坚持 国革命道德、人 命道德的形成与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类文明优秀道德 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有 发展、中国革命 道德主要内容、 成果,辨析道德 益道德成果。 发扬光大中国革 建设中的错误思 命道德。 潮,深化对社会 主义道德的认 识。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中华传统美德的主 要内容;3.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当代价值;4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人类文明 优秀道德成果,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 认识:2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2 生的特点,积极响应当前“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对 教学内容、方式精心组织,让思想政治知识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和乐 于接受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节课时三维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中华传统美德的主 要内容;3.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当代价值;4.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人类文明 优秀道德成果,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 认识;2.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六)教学课时 2 课时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中华传 统美德的基本精 神、当代价值; 准确把握中国革 命道德的形成与 发展、中国革命 道德主要内容、 发扬光大中国革 命道德。 能力目标 引导大学生坚持 马克思主义道德 观,正确对待中 华传统美德、中 国革命道德、人 类文明优秀道德 成果,辨析道德 建设中的错误思 潮,深化对社会 主 义 道 德 的 认 识。 素养目标 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正确认识人类文 明优秀道德成果,坚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有 益道德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教师 学生 设计 环节 活动 活动 意图 一、导 入新 【视频导入】“天使的逆行” 从学生比较熟悉 课 师: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观看 的场景切入,引 (3分 钟) 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无数英雄白衣执 视频 发对道德品质的 甲,逆行向前。 思考。 请分析:这些逆行者身上体现出了哪 些可贵的道德品质? 环节一: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 学习 【互动】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 新课 我们还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 学生思 (80 优良传统? 分 考并发 学生答: 师答: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集中 言 体现在3个方面。 3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通过家书导入 一、导 入新 课 (3分 钟) 【视频导入】“天使的逆行” 师: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无数英雄白衣执 甲,逆行向前。 请分析:这些逆行者身上体现出了哪 些可贵的道德品质? 观看 视频 从学生比较熟悉 的场景切入,引 发对道德品质的 思考。 环节一: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 学习 新课 (80 分 钟) 【互动】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还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学生答:…… 师答: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集中 体现在 3 个方面。 学生思 考并发 言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 1.学习 通过图片展示, 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名人名 教师讲解等环 神支柱和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言及习 节,更好的理解 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树立我们的自 近平总 为什么要继承弘 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我们的向心力, 书记重 扬中华传统美 也能促进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 要论 德。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力量。 述。 传统文化中展现的自强不息、坚韧不 拔、刚直不阿等可贵的品格,仍然是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所需要的品德。 2.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 需要。 【教师总结】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有巨大而又无形的整合力量, 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是最核心的力量。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人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环节二、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语录】2014.2.24习近平总 通过视频学习、 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 教师讲解等,学 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 观看习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 习“仁爱“诚信” 近平语 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正义”“和合”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录等相 等内容,多维度 代精神,深入把握和阐述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 关视频 的了解中华传统 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美德的主要内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 容。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加强“仁
4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 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柱和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树立我们的自 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我们的向心力, 也能促进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力量。 传统文化中展现的自强不息、坚韧不 拔、刚直不阿等可贵的品格,仍然是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所需要的品德。 2.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 需要。 【教师总结】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有巨大而又无形的整合力量, 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是最核心的力量。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人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1. 学习 名人名 言及习 近平总 书记重 要 论 述。 通过图片展示, 教师讲解 等 环 节,更好的理解 为什么要继承弘 扬中华传统美 德。 环节二、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语录】2014.2.24 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13 次集体 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 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深入把握和阐述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 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加强“仁 观看习 近平语 录等相 关视频 通过视频学习、 教师讲解等,学 习“仁爱”“诚信” “正义”“和合” 等内容,多维度 的了解中华传统 美德的主要内 容
爱”“诚信”“正义”“和合”等内容 的学习。 1.崇尚仁爱 【视频】习近平“亲仁万民、协和万 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名人名言】孔子: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教师总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 心,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精神的根基。 仁爱的根本就是孝悌,如何做到“仁 爱”呢?孔子曰:“能行五者(恭、 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而身为统治者,也要“爱民”,即要 实行仁政、德政,因为“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如果社会 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 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 会便不难实现。 同学们作为千禧一代的大学生,要认 真学习和涵养仁爱思想。 2.恪守诚信 古代推崇,“君子诚之为贵”,将诚信 作为道德标准和诚信准则。 案例:成语“一诺千金”的故事 诚信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原动力,我们 大学生更应信守承诺。 3.崇尚正义 【典故】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于利。 儒家把“义”看成安身立命的根本, 人的精神需要高于物质利益。 【故事】文天祥抗击蒙古大军侵略
5 爱”“诚信”“正义”“和合”等内容 的学习。 1. 崇尚仁爱 【视频】习近平“亲仁万民、协和万 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名人名言】孔子: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教师总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 心,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精神的根基。 仁爱的根本就是孝悌,如何做到“仁 爱”呢?孔子曰:“能行五者(恭、 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而身为统治者,也要“爱民”,即要 实行仁政、德政,因为“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如果社会 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 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 会便不难实现。 同学们作为千禧一代的大学生,要认 真学习和涵养仁爱思想。 2.恪守诚信 古代推崇,“君子诚之为贵”,将诚信 作为道德标准和诚信准则。 案例:成语“一诺千金”的故事 诚信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原动力,我们 大学生更应信守承诺。 3.崇尚正义 【典故】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于利。 儒家把“义”看成安身立命的根本, 人的精神需要高于物质利益。 【故事】文天祥抗击蒙古大军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