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组织机构代码 无变更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无变更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10号中糖大厦11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肖逸、陈丽敏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口适用V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口适用V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口是√否 2017年 2016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5年 营业收入(元) 2,729616,152.701,750,44.761 5594%1,526,483.093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5,85845228 25.55% 233415,92535 (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278,402,830.71 867% 226,215,613.19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9,486,6352 18,421,627.64 236,08505638 (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25.49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25.49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7.72% 1607 165% 14.28 2017年末 016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5年末 总资产(元) 3,816,220,213 2,821,754,96688 3524%2,524749.9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264352031431,970,2726521 14.93% 1,740,224,608.99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5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组织机构代码 无变更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无变更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无变更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 110 号中糖大厦 11 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肖逸、陈丽敏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17 年 2016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5 年 营业收入(元) 2,729,616,152.70 1,750,444,766.11 55.94% 1,526,483,093.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 371,439,401.32 295,858,452.28 25.55% 233,415,925.3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358,220,643.25 278,402,830.71 28.67% 226,215,613.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 399,486,635.29 118,421,627.64 237.34% 236,085,056.3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4 0.51 25.49% 0.4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4 0.51 25.49% 0.4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7.72% 16.07% 1.65% 14.28% 2017 年末 2016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5 年末 总资产(元) 3,816,220,213.02 2,821,754,966.88 35.24% 2,524,749,952.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 2,264,352,031.43 1,970,272,265.21 14.93% 1,740,224,608.99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口适用V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398,009,911.38 676.943.364.06 634526151251020136,2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823.823.13 97905,568409762.02919 124,947,980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4985392218 93,997,391.05 93,301,215.39 121,068,114.6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339.13 3,927,05.78 59543,7297 369,549,28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2017年金额 2016年金额 2015年金额 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312,99486 -417.591.12 202,9748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 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15291101186032521 8,533,86866 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603.054.53 3066,900.89 438,29800 所得税影响额 2,306,301 3.149.798.74 1,353,90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4,110.8 647.141.57 214,9742 13,218,758.0 17,455,621.57 7,200,312.1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6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398,009,911.38 676,943,364.06 634,526,151.25 1,020,136,726.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823,823.13 97,905,568.40 97,762,029.19 124,947,980.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9,853,922.18 93,997,391.05 93,301,215.39 121,068,114.6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533,390.13 3,927,005.78 59,543,729.77 369,549,289.87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2017 年金额 2016 年金额 2015 年金额 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312,994.86 -417,591.12 -202,974.8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 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 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15,249,111.01 18,603,252.11 8,533,868.66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603,054.53 3,066,900.89 438,298.00 减:所得税影响额 2,306,301.76 3,149,798.74 1,353,905.3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4,110.85 647,141.57 214,974.26 合计 13,218,758.07 17,455,621.57 7,200,312.16 --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说明原因 口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 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7 说明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 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科士达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网络能源供应商。公司作为中国不间断电源 产业领航者、行业领先的安全用电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源发电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致力于数据中心关键 基础设施产品、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产品、储能系统产品、电动汽车充电产品的研发、制造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公司坚 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思路,经过25年的行业深耕,建立了行业领先的营销网络平台及供应链生产平台,并构筑了 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及业界领先的研发平台体系,并以此形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绩持续健康稳 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如下 (一)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产品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娱乐、网络媒体、网络沟通、网络商务等多元化应用需求不断增长,并伴随着物 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各行业对海量数据处理、高速传输和实时响应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而作 为在数据计算、存储、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数据中心,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责任和重担。伴随着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的 不断新建,原有数据中心不断改造、升级与扩容,在这数据消费激增的时代,数据中心产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公司作为最早进入数据中心产品领域的国内企业,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产品已包含:不间断电源(UPS)、精密空调、 精密配电、蓄电池、网络服务器机柜、动力环境监控等设备和系统,广泛应用于金融、通讯、政府机构、军工、轨道交通、 电力、制造等行业和领域,是保障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可靠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报告期内,公司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 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64,443.31万元,同比增长2876%;其中,得益于公司产品可靠性及转换效率等技术提升,公司大功率 UPS产品在报告期内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稳定提升 (二)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 新能源光伏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历2016年抢装潮之后,2017年再次取得了快速发展。2017 年,受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加速扩大和国外新兴市场快速崛起的双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大幅 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高达53.06GW,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分布式项目占比近364% 同比增加24.39%。 在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光伏装机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间歇性以及弃光问题等制约产」 进一步发展的症结问题依然严峻,而储能技术作为解决光伏发电消纳、增强电网稳定性、提高配电系统利用效率的合理的解 决方案,已成为新能源光伏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报告期内,公司借助在储能业务上已有的技术储备、产品生产线及市场推 广经验,提岀了“新能源光伏+储能ˆ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新能源光伏+储能”业务模式,是公司在储能产业领域进行的新型商 业模式探索,旨在借助光伏行业、储能产业的发展契机,并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及引导下,更好地做强相关主营业务,为公 司创造新的利润持续增长点。 公司现有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主要包括:集中并网光伏逆变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智能汇流箱、防逆流箱、直 流配电柜、太阳能深循环蓄电池、监控及家用逆变器、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大功率储能变流器、太阳能深循环电池等,在报 告期内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1,54626万元,同比增长137.22%。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及储能业务 得益于产品的全功率范围覆盖、针对市场痛点的有效技术解决方案以及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在新能源光伏行业、海内外市 场均获得了广泛认可,为未来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伴随着乘用车比重的逐步增加,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已成为充电桩产业快速 健康发展的基础。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45万个,公 共充电设施已基本完成新国标升级,公共充电桩21万个,同比增长了51%。而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出台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8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否 科士达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网络能源供应商。公司作为中国不间断电源 产业领航者、行业领先的安全用电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源发电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致力于数据中心关键 基础设施产品、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产品、储能系统产品、电动汽车充电产品的研发、制造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公司坚 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思路,经过25年的行业深耕,建立了行业领先的营销网络平台及供应链生产平台,并构筑了 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及业界领先的研发平台体系,并以此形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绩持续健康稳 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如下: (一)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产品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娱乐、网络媒体、网络沟通、网络商务等多元化应用需求不断增长,并伴随着物 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各行业对海量数据处理、高速传输和实时响应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而作 为在数据计算、存储、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数据中心,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责任和重担。伴随着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的 不断新建,原有数据中心不断改造、升级与扩容,在这数据消费激增的时代,数据中心产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公司作为最早进入数据中心产品领域的国内企业,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产品已包含:不间断电源(UPS)、精密空调、 精密配电、蓄电池、网络服务器机柜、动力环境监控等设备和系统,广泛应用于金融、通讯、政府机构、军工、轨道交通、 电力、制造等行业和领域,是保障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可靠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报告期内,公司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 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64,443.31万元,同比增长28.76%;其中,得益于公司产品可靠性及转换效率等技术提升,公司大功率 UPS产品在报告期内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稳定提升。 (二)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 新能源光伏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历2016年抢装潮之后,2017年再次取得了快速发展。2017 年,受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加速扩大和国外新兴市场快速崛起的双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大幅 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高达53.06GW,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分布式项目占比近36.64%, 同比增加24.39%。 在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光伏装机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间歇性以及弃光问题等制约产业 进一步发展的症结问题依然严峻,而储能技术作为解决光伏发电消纳、增强电网稳定性、提高配电系统利用效率的合理的解 决方案,已成为新能源光伏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报告期内,公司借助在储能业务上已有的技术储备、产品生产线及市场推 广经验,提出了“新能源光伏+储能”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新能源光伏+储能”业务模式,是公司在储能产业领域进行的新型商 业模式探索,旨在借助光伏行业、储能产业的发展契机,并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及引导下,更好地做强相关主营业务,为公 司创造新的利润持续增长点。 公司现有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主要包括:集中并网光伏逆变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智能汇流箱、防逆流箱、直 流配电柜、太阳能深循环蓄电池、监控及家用逆变器、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大功率储能变流器、太阳能深循环电池等,在报 告期内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1,546.26万元,同比增长137.22%。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及储能业务 得益于产品的全功率范围覆盖、针对市场痛点的有效技术解决方案以及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在新能源光伏行业、海内外市 场均获得了广泛认可,为未来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伴随着乘用车比重的逐步增加,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已成为充电桩产业快速 健康发展的基础。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45万个,公 共充电设施已基本完成新国标升级,公共充电桩21万个,同比增长了51%。而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出台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导意见》,2018年国家将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6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充电桩50万个 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继续站在行业利好和政策利好的双重风口下,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体系中目前包括:一体式直流充电机、分体式直流充电机、便携式直流充电机、车载式直流充 电机、落地式交流充电机、壁挂式交流充电机。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实现营业收λ14,774.82万元,同比增长 10855%,凭借着在研发、生产、采购及渠道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在报告期内公司充电桩业务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主要资产 重大变化说明 股权资产 无重大变化 固定资产 无重大变化 无形资产 无重大变化 在建工程 主要系本期建设光伏电站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核心竟争力分析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1、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秉持着“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二十五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在行业内具备了较 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军标认证企 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并依托公司的技术中心组建的广东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深圳市企业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公司的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公司在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多位电力电子领域学科带头专家共同组建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并以公司 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在公司三百多位专业工程师构成的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的研发水平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 位,并实现了公司产品全面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局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国际国内专利授权200件,并参 与43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起草 2、营销网络优势 随着公司向新能源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步伐的加快,公司与国内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领域大型客户逐步建立 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拓展行业数据中心和新能源大型集成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司的营销主要采取“大渠道+大行 业+大客户+大项目”的模式,在保持销售渠道传统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核心渠道建设,与核心渠道商建立战略合作伙 伴关系,支持核心渠道商的发展,并引导核心渠道商进行战略转型以配合公司销售战略布局。同时,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性, 公司建立起专业的行业营销组织,深挖不同行业领域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专业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使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 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竞争力。报告期内,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方面,公司与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就数据中心业务利用各自技术和市场优势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蠃:公司同时投资中广核联达新能源有限公 司,建立了与公司下游客户的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合作关系。在渠道建设方面,公司在完成国内核心市场营销网点布局的同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9 导意见》, 2018年国家将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6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充电桩50万个。 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继续站在行业利好和政策利好的双重风口下,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体系中目前包括:一体式直流充电机、分体式直流充电机、便携式直流充电机、车载式直流充 电机、落地式交流充电机、壁挂式交流充电机。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774.82万元,同比增长 108.55%,凭借着在研发、生产、采购及渠道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在报告期内公司充电桩业务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二、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主要资产 重大变化说明 股权资产 无重大变化 固定资产 无重大变化 无形资产 无重大变化 在建工程 主要系本期建设光伏电站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否 1、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秉持着“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二十五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在行业内具备了较 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军标认证企 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并依托公司的技术中心组建的广东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深圳市企业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公司的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公司在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多位电力电子领域学科带头专家共同组建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并以公司 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在公司三百多位专业工程师构成的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的研发水平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 位,并实现了公司产品全面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局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国际国内专利授权200件,并参 与43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起草。 2、营销网络优势 随着公司向新能源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步伐的加快,公司与国内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领域大型客户逐步建立 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拓展行业数据中心和新能源大型集成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司的营销主要采取“大渠道+大行 业+大客户+大项目”的模式,在保持销售渠道传统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核心渠道建设,与核心渠道商建立战略合作伙 伴关系,支持核心渠道商的发展,并引导核心渠道商进行战略转型以配合公司销售战略布局。同时,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性, 公司建立起专业的行业营销组织,深挖不同行业领域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专业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使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 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竞争力。报告期内,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方面,公司与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就数据中心业务利用各自技术和市场优势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公司同时投资中广核联达新能源有限公 司,建立了与公司下游客户的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合作关系。在渠道建设方面,公司在完成国内核心市场营销网点布局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