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高傲的苏丹,只在美美地占有了她之后,才把她交给你。一 位诗人,一位画家,一位雕塑家之所以赋予他们的一件作品以严 格的现实性,那是因为在进行创作的那一刹那,他产生了这样的 意图。艺术家最好的作品便是这些,而他们刻意求精的作品则 与此相反,是最糟糕的作品,因为他们和这些理想的面孔提前生 活在一起太久了。他们感觉过于充分,反而表现不出来。 艺术家追逐这些想法时所感受的幸福,是很难用笔墨来加 以描述的。人说牛顿有一天早晨开始思考,到第二天早晨的同 一时刻,别人发现他仍保持那个姿势,他自己以为还是头一天 呢!关于拉封丹和卡尔丹①,有人也讲过大同小异的事情。 这种艺术家独有的出神入化的快乐,是继他们创作能力忽 起忽落的不稳定状态之后,引起讲求实际者对他们进行社会谴 责的第二个原因。在这种呓语时刻,在这长久的追逐之中,没有 任何人世的烦恼能够袭扰他们,没有任何对金钱的考虑能叫他 们动心:他们已经忘记了一切。在这个意义上,德·科比埃尔先 生的那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是的,对艺术家来说,常常是“只要 一间阁楼和少许面包”就行了。但是,在这思想上的长途跋涉之 后,在住过拥挤的贫民窟和那些魔殿之后,在所有的人当中,他 则是最需要人类文明为富人和无所事事的人创造的生活条件的 人。他需要一个列奥诺尔公主②,像歌德放在塔索身边的那位 公主那样照料他的绣金外套,花边领圈。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 贫困,正是由于对这种出神入化的想象力使用无度,对他们的内 心追求久久凝望的缘故。 ①卡尔丹(1501一1579),意大利医生,数学家和占星家。 ② 指列與诺尔·德·埃斯特,费拉尔公爵阿尔丰索二世之妹,传说系诗人塔索 心爱之女子,歌德作品中曾述及此事
如果说有一项值得人类感激不尽的事业,那便是几位女子 的赤诚。她们献身于关心照顾这些光荣人士,这些拥有世界却 没有面包的盲人。如果荷马遇到一位安提戈涅,她一定会分享 荷马的永垂不朽。福纳丽娜和德·拉萨布利埃夫人感动了拉斐 尔和拉封丹的所有朋友。 所以,首先,艺术家不属于黎塞留所说的“利禄之辈”,他们 没有那种使商人全部思想活跃起来的、对财富的可敬贪婪。即 使他去奔钱,那也是为了一时之需。吝啬便是天才的死亡。一 个创造者的心灵必须轻财仗义,诸如吝啬这般庸俗的情感不会 在他心中找到位置。他的天才便是永恒的奉献。 其次,他在常人看来十分懒惰。这两种怪癖,是思想使用过 度的必然后果,是两种恶习。再说,一个有才能的人往往来自下 层民众。一个百万富翁或贵族的儿子,习惯于养尊处优的生活, 是不大会选择困难重重令人气馁的艺术生涯的。即使他有艺术 感,这种感觉也会在提早到来的物质享受之中烟消云散。上述 两个最原始的恶习,由于艺术家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看上去好 像是懒惰和自愿受穷的结果,于是这两个恶习就更加令人厌恶。 人们将他的工作时间与他人不同称为懒惰,而把他的淡泊轻财 视为无能。 这还不算什么。一个惯于将自己的灵魂当镜子,让整个宇 宙映入其中,使各个地域及其风俗,人们及其情欲都按照他的意 愿显现出来的人,肯定缺乏我们称之为“品格”的那种逻辑,那种 固执。他有些“婊子”(请原凉我使用了这个词)气。他像孩子一 样,对于一切使他惊异的事物都很着迷。他设想一切,感受一 切,他看得见人类这块硬币的正反两面,芸芸众生却将这种巨大 的本领称之为判断错误。因此,艺术家可能在战斗中是懦夫,在 绞刑架上却很勇敢。他会怀着偶像崇拜热爱他的情妇,却又并 10
无明显理由地离开她。他对意人们为之沉醉、着迷且加以神化 的最愚蠢的事情,很坦率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他按自己的心意 拥护每一届政府或者充当不受束缚的共和派。他在人们称之为 “品格”的这个方面,提供的将是制约着他创造性思维的不稳定 性,他任凭自己的躯体受人世变迁所摆布,因为他的心灵始终在 高空翱翔。他行路时双脚在地,脑袋却在天上。他既是孩子,又 是巨人。那些早晨起床时,便念念不忘去看一个人穿村衣或去 一位大臣家阿谀奉承的“孜孜以求的人”,看到一个贫穷、孤独而 又投错了娘胎的人身上这种永恒的矛盾,他们该是多么祥祥得 意!他们但等他死后成为伟人好去给他送葬。 事情还不止于此。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反常的东西。 在人类原始阶段,人是“完全外在”的。而艺术却是思维的过度。 我们自己发现不了这一点,因为我们就像继承了大批财富而根 本想不到当初他们的父母是怎样辛辛苦苦积攒起这些财富的子 女一样,接受了二十个世纪的遗言。如果我们希望对艺术家作 出充分的解释,就不该忽视他的种种不幸和他与大地共处中的 种种怪事,不该忽视艺术中有某种超自然的成分。最美的作品 从来不能为人所理解。它的质朴本身就会遭到排斥,因为欣赏 者必须掌握打开艺术之门的暗号。内行人津津有味领略的妙 处,原来深藏在一座宝殿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说“芝麻,开 门”的。 为了逻辑性更强地说明这个见解,一一无论是艺术家还是 外行对这一点都没有予以足够的关切一一我们要设法说明一件 艺术品要达到什么目的。 当塔尔玛道出一句台词,将两千名观众的心吸引在同一种 情感的宣泄之中,这句台词犹如一个无比巨大的象征,这便是一 切艺术的综合。一句台词概括了史诗时代的诗歌。对于每个想 11
象力丰富的人,这里面既有画面或故事,又唤起了形象和深刻的 美感。这就是艺术品。它在小小的空间里惊人地集中了大量思 想,它是一种概括。然而,蠢人们一他们是大多数一却想一 眼将一部作品纵览无余。他们甚至不知道有“芝麻,开门!”,而 只是欣赏那道门。所以,有许多好心人到意大利剧院或博物馆 去过一次以后,便发暂再也不会第二次去上当受骗了。 艺术家的使命是捕捉住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将两 件极平凡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神奇的效果,这一来艺术 家便显得常常是在胡说八道。整个公众看到是红色的地方,艺 术家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是那样深谙事物内在的因,以致他会 诅咒一个美女,为一件祸事而庆幸;他赞美某一缺点,为某一罪 行辩护;他具有疯病的所有症状,他使用的方法看上去距离目的 之远,恰如事实上离目的之近。整个法国都嘲笑拿破仑在布洛 涅大营部署的核桃壳舰艇,而十五年后,我们才明白那时英国只 差一点点就败北了。只是到了拿破仑这位巨人倒台时,整个欧 洲才了解他那最大胆的计划的奥秘。所以,一位天才人物一天 之内可以有十次与蠢人十分相似。有些在沙龙里大放异彩的人 物,表面看去只配当商店的小伙计。艺术家的精神是远视的,世 人看得很重的琐事,他视而不见。然而他与未来对话。于是,他 老婆把他当傻瓜。 一八三O年三月十一日《侧影》周刊 三 自我们的头几篇文章发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 们不得不把前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首先,我们试图让人看到艺术家的威力是何等广阔而又持 12
久,同时也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艺术家如何在贫困中度过其辛劳 与痛苦的一生:他们大部分时间不被赏识;既贫困又富有;批评 人又为人所批评;精力充沛而又疲劳不堪;时而被捧上天,时而 又遭到撇弃。 然后我们探讨:1.对他们心怀恐惧的大人物为何对他们十 分蔑视,因为才智贵族和才干的能量要比姓氏贵族和物质权力 实在得多;2.智力有限的人为何对他们漠不关心,因为这些人 不理解他们的崇高使命,凡夫俗子害怕他们,宗教界人士摒弃他 们。 我们曾从创造者和造物两个角度对艺术家加以考察,试图 指出他自身已是一大障碍,使他不能见容于社会,一个从人群中 匆匆而过便会与那里的人、事和思想发生磨擦的人,当然到处受 到排斥。以上的观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伟人注定是不幸的。” 在他身上,安于命运是一种高贵品质。在这方面,基督是最 精彩的范例。他因在大地上撒播天国的光辉而牺牲性命,上了 十字架,并在十字架上从人变成神。这一宏伟景象的展现,已经 超越了宗教,成为人类荣光的永恒模式。但丁遭流放,塞万提斯 进救济院,弥尔顿蛰居茅舍,柯勒乔在一笔铜钱的压力下劳累而 死,普桑怀才不遇,拿破仑被送到圣赫勒那岛,这些人都是基督 被钉上十字架所呈现的伟大而神圣的画面中的形象,他们,死而 复生,将那可以死去的躯体留在地上以便在天上进行统治。他 们既是人,又是神;先是人,后是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人;对 几位忠实信徒来说,是神;先是不大被理解,尔后骤然间备受崇 拜;最后,只有在自己的鲜血中接受洗礼,才成为神。 进一步分析使艺术家受到谴责的原因时,我们会找到另一 个原因,仅此一条就足以使他见弃于他所生活的外在世界。实 际上,一位艺术家总是某一真理的传播者,是上帝的使者。上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