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羟甲戊二酰辅酶A(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发现、设计原理、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临床应用。 (2)熟悉苯氧乙酸类、烟酸类血脂调节药物的发现与构效关系。 (3)了解考来烯胺、依西咪贝、甲磺酸洛美他派等新型的血脂调节药物。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发现、设计原理、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临床应用。(90分钟) (2)苯氧乙酸类、烟酸类血脂调节药物的发现与构效关系。(60分钟) (3)考来烯胺、依西咪贝、甲磺酸洛美他派等新型的血脂调节药物。(30分钟) g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难点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发现、设计原理、构效关系。 4.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板书
(1)掌握羟甲戊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发现、设计原理、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临床应用。 (2)熟悉苯氧乙酸类、烟酸类血脂调节药物的发现与构效关系。 (3)了解考来烯胺、依西咪贝、甲磺酸洛美他派等新型的血脂调节药物。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羟甲戊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发现、设计原理、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临床应用。(90 分钟) (2)苯氧乙酸类、烟酸类血脂调节药物的发现与构效关系。(60 分钟) (3)考来烯胺、依西咪贝、甲磺酸洛美他派等新型的血脂调节药物。(30 分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难点 羟甲戊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发现、设计原理、构效关系。 4.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板书
5.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6. 复习思考题 (1)清阐述他汀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2)根据药物的作用效果,血脂调节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7.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7月北京第3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江云授课日期:2020/10/15 课程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所属学科 生药学
5.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6. 复习思考题 (1)请阐述他汀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2)根据药物的作用效果,血脂调节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7.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年 7 月北京第 3 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刘江云授课日期:2020/10/15 课程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所属学科 生药学
2019药学 教材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杨世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授课年级 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2抗高血脂中药与黄酮-1 授课时间 5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代表性的抗高血脂中药有效成分: 2. 了解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2.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代表性的抗高血脂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结构类别: 2. 了解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二章抗高血压中药的研究与发现(50分钟) 抗高血脂中药(15分钟) 典型案例介绍(中国药典1部) 二黄酮的结构分类(35分钟) 2.1黄酮的结构与分类(15分钟) 2.2黄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5分钟) 2.3黄酮的理化性质(15分钟)
教材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杨世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9 药学 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2 抗高血脂中药与黄酮-1 授课时间 50 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代表性的抗高血脂中药有效成分; 2. 了解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2.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代表性的抗高血脂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结构类别; 2. 了解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二章抗高血压中药的研究与发现(50 分钟) 一 抗高血脂中药 (15 分钟) 典型案例介绍(中国药典 1 部) 二 黄酮的结构分类 (35 分钟) 2.1 黄酮的结构与分类 (15 分钟) 2.2 黄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5 分钟) 2.3 黄酮的理化性质 (15 分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代表性的抗高血脂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结构类别: (2)了解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2. 教学难点 2. 各类抗高血脂活性成分的结构特征和类别。 4. 教学方法选择 9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本节内容黄酮类结构较多,可以适当增补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便于学生识别和记忆。 B.互动教学: 讨论1:抗高血脂的代表性天然药物(中药)及其复方药物有哪些,分别是哪些结构类别? 5.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代表性的抗高血脂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结构类别; (2)了解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2. 教学难点 2. 各类抗高血脂活性成分的结构特征和类别。 4. 教学方法选择 9. 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 本节内容黄酮类结构较多,可以适当增补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便于学生识别和记忆。 B.互动教学: 讨论 1:抗高血脂的代表性天然药物(中药)及其复方药物有哪些,分别是哪些结构类别? 5.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无。 6.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特征及其代表性活性成分? 2、简述并举例说明抗高血脂相关的活性化合物结构及其结构类别?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薛洁授课日期:2020年10月19日 课程名称 心血管系统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理学》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授课年级 2018级整合药学班
无。 6.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特征及其代表性活性成分? 2、简述并举例说明抗高血脂相关的活性化合物结构及其结构类别? 7.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中国药典(2020 版)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薛洁授课日期:2020 年 10 月 19 日 课程名称 心血管系统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理学》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授课年级 2018 级整合药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