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学习指南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主要包括产科学、妇科学、计划 生育等内容。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 所发生的生理现象、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科学,以及协助新生 命诞生的医学科学。产科学通常包括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胎 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 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科学。妇科学通常包括妇科学基 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器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器损伤、 女性生殖器畸形、女性其他生殖器疾病等内容。计划生育主要研究女性生育调节, 包括避孕、绝育和优生等。《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业 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必考内容。 《妇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妇 产科学课程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妇产科学课程应该按照 教学大纲要求,讲授妇产科学教材和临床见习。它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贳性,是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具体指导下参加医疗实践,培养实践 工作能力,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学生必须深刻认识到将来作为一名医师, 学习期间必须扎扎实实地学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 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助产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医学的发展史及医学发展 趋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 论和技能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掌握理论知识。上课认真听课,阅读相应教材,掌握知识点 2.制订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安排和处
理好学习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3.注重实践学习,加强动手能力。《妇产科学》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 学习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技能操作训练时,要认真学习实验和操作指导, 在实践中仔细观察、认真操作,边学边做边想,形成“教中学、学中做,教中做 的格局,很好地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 4.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前根据学习指南,找出学习 要点、难点,作好标记。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积极动手进行操作训练。课后及时复习,完成职业资格考试习题集的相关 内容。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查阅资料来帮助学习。 5提高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即学 会看书(课本知识有限),学会查阅资料,学会归纳概括,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三、课程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我们将本课程知识设为四大知识模块,十大综合项目。 《妇产科学》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学时 知识 实践(实验、临床及社区实 模块 综合项目 理论 小计 习、案例讨论、教学录相) 产科基础 4 1 3 模块一 生理产科 6 7 13 异常妊娠 8 4 模块二 异常分娩 4 2 6 分娩并发症 2 2 4 妇科病史与炎症 3 7 模块三 生殖器肿瘤 4 3 7 妇科常见疾病 6 10
计划生育 2 3 5 模块四 产科手术 3 3 合计 40学时 32学时 72学时 四、知识模块学习指南 模块一(产科学基础及生理产科模块) 项目一:产科学基础 【学习目标】 1.熟悉助产学的范畴: 2.掌握助产学的学习方法: 3.熟悉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及生殖器的邻近器宫特点: 4.掌握骨盆的组成、分界、平面及径线: 5.掌握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功能及解剖: 6.熟悉女子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7.熟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8.掌握月经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9.掌握卵巢性激素的生理功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月经期卫生保健宜教。 【重点难点】 1.学握骨盆的组成、分界、平面及径线: 2.掌握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功能及解剖: 3。卵巢的周期性变化。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项目二:生理产科 【学习目标】 1.熟悉妊娠、受精、植入概念 2.掌握胎盘的形成及功能: 3.掌握妊娠期母体子宫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4.学握早中晚期妊娠诊断要点:
5.熟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 6.熟悉产前检查的时间: 7.掌握产前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8.熟悉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骨: 9.熟悉分娩机制: 10.掌握临产的诊断和产程的划分: 11.掌握三个产程临床表现和处理要点: 12.熟悉正常产褥母体各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及乳房)的生理变化: 13.掌握正常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重点难点】 1.胎盘的形成和功能: 2.妊娠各期的诊断:产科述语: 3.产前检查的方法: 4.分娩机制、产程分期、正常分娩各产程的处理 5.正常产褥的表现和护理。 模块二(病理产科模块) 项目三:异常妊娠 【学习目标】 1.熟悉自然流产的定义和自然流产的类型: 2.掌握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潴留流产、习惯性流产、 流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3.熟悉早产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4.熟悉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5.掌握输卵管妊娠的辅助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6.熟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 7.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8.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原则:
9.熟悉前置胎盘分类: 10.掌握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11.熟悉胎盘早期剥离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2.掌握胎盘早期剥离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13.熟悉羊水过多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14.熟悉巨大儿的定义及发生的相关因素: 15.掌握巨大儿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16.熟悉多胎妊娠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17.了解妊娠、分娩及产褥期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 18.熟悉奸娠期心脏病的诊断: 19.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 20.熟悉妊娠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1.熟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 【重点难点】 1.流产、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和护理措施: 3.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4.妊娠合并心脏病、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处理。 项目四:异常分娩 【学习目标】 1.了解产力异常的病因和分类 2.掌握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熟悉急产的表现和处理: 4.熟悉骨盆异常的临床分类与各类骨盆的特点: 5.熟悉骨盆异常的诊断和处理: 6.熟悉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的定义、分娩机制: 7.掌握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的诊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