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和创造力较强。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积极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 易区合作,区域互动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为广东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对加快 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顺应形势发展变化,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率先调整经济结 构,主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 第二节面临挑战 一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外需增长放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外向 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一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广东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口压力大。粗放型增长 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而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 巨、刻不容缓。 一一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与供 给不足的矛盾越米越突出。社会结构变动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多样性和 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管理压力加大。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较多,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 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进一步改革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层次问题,调整既有利益格局难度加大, 改革攻坚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活力和创造力较强。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合作,区域互动新格局正在形成。 ——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为广东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对加快 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顺应形势发展变化,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率先调整经济结 构,主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外需增长放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外向 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广东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口压力大。粗放型增长 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而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 巨、刻不容缓。 ——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与供 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结构变动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多样性和 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管理压力加大。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较多,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 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进一步改革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层次问题,调整既有利益格局难度加大, 改革攻坚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率先发展的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内陆各省区后发优势开始显现, 长三角和环渤海各省市发展势头迅猛,广东原有优势逐步减弱,新的优势尚未形成,经济总量地位、区域 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体制创新能力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第三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 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 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正确处理 好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的关系、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五个重大关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突出做到“六 个必须”: 一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 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促进速度质量相协调,内需 外需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三次产 业协同带动转变
——率先发展的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内陆各省区后发优势开始显现, 长三角和环渤海各省市发展势头迅猛,广东原有优势逐步减弱,新的优势尚未形成,经济总量地位、区域 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体制创新能力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第三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 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 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正确处理 好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的关系、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五个重大关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突出做到“六 个必须”: ——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 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促进速度质量相协调,内需 外需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三次产 业协同带动转变
一一必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 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把“贴牌大省”变成“品牌大省”,“广东制造”变成“广东创造”, 建设创新型广东。 一一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着力点,倡导绿色生活,促进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全面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 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一一必须全方位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坚持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支撑, 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以世界眼光打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广东气派、具有鲜明时 代特征和实践特征的当代广东先进文化,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 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 一一必须整体推进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 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坚持包容性增长,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畅通诉求表达 渠道,让人民安居乐业,增强幸福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先行先试,坚 定不移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制。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深化粤港澳合作,全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安全稳定的开放 合作新格局,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章发展目标
——必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 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把“贴牌大省”变成“品牌大省”,“广东制造”变成“广东创造”, 建设创新型广东。 ——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着力点,倡导绿色生活,促进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全面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 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必须全方位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坚持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支撑, 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以世界眼光打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广东气派、具有鲜明时 代特征和实践特征的当代广东先进文化,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 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 ——必须整体推进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 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坚持包容性增长,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畅通诉求表达 渠道,让人民安居乐业,增强幸福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先行先试,坚 定不移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制。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深化粤港澳合作,全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安全稳定的开放 合作新格局,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章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提前五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 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一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5年约6.7万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到2015年约6.6万元。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价格总水平基 本稳定。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 服务业比重达48%,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总体架构。 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走出厂广 东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子。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一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速 度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一体化和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 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 一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具有广东特色惠及全民 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中阶段教有毛入学率 达到90%,九年义务教有巩固率达到93%。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进 步提高。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法治环境明显优化。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 量显著提高,宜居城乡建设成效明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左右,单位生产 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达到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耕地保有量保持291, 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8%
到 2015 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提前五年实现比 2000 年翻两番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 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以上,到 2015 年约 6.7 万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以上,到 2015 年约 6.6 万元。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价格总水平基 本稳定。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 服务业比重达 48%,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总体架构。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走出广 东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子。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3%。 ——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速 度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一体化和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 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 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具有广东特色惠及全民 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达到 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3%。平均期望寿命达到 76.5 岁。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进一 步提高。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法治环境明显优化。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 量显著提高,宜居城乡建设成效明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6%左右,单位生产 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1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达到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耕地保有量保持 291. 4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58%
一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 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基本健全,继续在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体制创新上走在全国前面。粤 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外经贸发展实现战略转型,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 专栏2:广东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年均 2010年 类别 指标 2015年 增长 属性 (预计)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5473 66800 3以上 预期性 结构 、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4.7万左右 66000 以上 预期性 调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1 3 预期性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 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基本健全,继续在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体制创新上走在全国前面。粤 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外经贸发展实现战略转型,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 专栏 2 :广东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标 2010 年 (预计) 2015 年 年均 增长 (%) 属性 结构 调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5473 66800 8 以上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4.7 万左右 66000 7 以上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1 - 3 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