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2011年1月18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 序言 第四章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一、发展基础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阶段特征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环境条件 三、振兴装备制造业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一、指导思想 第五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 二、总体目标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四、重大战略性工程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章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三、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 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发展 坚 一、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 二、加快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 第六章大力发展服务业,构 新材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河西地 建现代产业体系 区发展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 三、加快陇东南能源化工和先 二、发展壮大旅游业 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三、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 四、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 发展 五、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和生 五、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活服务业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年 1 月 18 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阶段特征 三、环境条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四、重大战略性工程 第三章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发展 一、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 二、加快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 新材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 河西地 区发展 三、加快陇东南能源化工和先 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 发展 五、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四章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 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振兴装备制造业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第五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 坚 四、统筹城乡发展 第六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构 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 二、发展壮大旅游业 三、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四、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 五、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和生 活服务业
第七章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 第十一章推进文化繁荣发 设 展,建设文化大省 二、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 一、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三、继续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二、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第八章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 设 度,建设生态文明省 第十二章强化社会管理,推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进民主法制建设 二、积极推进生态建设 一、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三、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二、创新社会管理 四、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设 第九章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第十三章深化改革开放,构 强化科技和人才保障 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 一、推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一、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二、优先发展教育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实施创新人才工程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 第十章着力改善民生,努力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 一、大力促进就业 一、加强规划衔接 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二、强化组织实施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三、规划评估与调整
第七章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 设 二、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 三、继续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第八章 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 度,建设生态文明省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积极推进生态建设 三、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四、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第九章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强化科技和人才保障 一、推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二、优先发展教育 三、实施创新人才工程 第十章 着力改善民生,努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大力促进就业 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十一章 推进文化繁荣发 展,建设文化大省 一、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二、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 第十二章 强化社会管理,推 进民主法制建设 一、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二、创新社会管理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 第十三章 深化改革开放,构 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 一、加强规划衔接 二、强化组织实施 三、规划评估与调整
序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甘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 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根据《中 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阐明“十二五”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 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是甘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 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根据《中 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阐明“十二五”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 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深入 贯彻“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成功克服汶川 特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利影响,有效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全省“十二五 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11.14%,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预计2010年全 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100亿元和15540元。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05%,2010年达到3380亿元,五 年累计完成9931亿元。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 均分别增长24%和23.4%,分别达到745.3亿元和353.6亿元.“十 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一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7.35万公里达到11.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398公里达到 2046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16公里,达到2880公里。引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深入 贯彻“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成功克服汶川 特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利影响,有效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全省“十二五” 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 11.14%,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7%,预计 2010 年全 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 4100 亿元和 15540 元。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31.05%,2010 年达到 3380 亿元,五 年累计完成 9931 亿元。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 均分别增长 24%和 23.4%,分别达到 745.3 亿元和 353.6 亿元。“十 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7.35 万公里达到 11.7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 398 公里达到 2046 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 416 公里,达到 2880 公里。引洮
供水一期、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 保护与建设等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实施顺利。“十一五”规划确定 的“十大超百亿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一新能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千万千瓦级风电 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敦煌 2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全省总装机容量达到2600万千 瓦,新增电力装机1672万千瓦。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 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原油加工量达到1448万吨,乙烯产量 突破7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马铃薯、 酿酒原料、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增加 值突破12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0%以上。全省旅游接待 总人数突破4000万人。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四个 千万亩工程”和“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实施,重点产业区域布 局更加优化,粮食生产能力跃上900万吨新台阶,2010年全省 粮食总产量达到9583万吨,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重点 的“六小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新增 农村户用沼气73万户,解决农村616万人饮水安全,完成农村 等级公路改造10.2万公里。 一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年均增长10.0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81%,预 计2010年分别达到13062元和3308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
供水一期、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 保护与建设等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实施顺利。“十一五”规划确定 的“十大超百亿工程” 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新能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千万千瓦级风电 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550 万千瓦,敦煌 20 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全省总装机容量达到 2600 万千 瓦,新增电力装机 1672 万千瓦。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 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原油加工量达到 1448 万吨,乙烯产量 突破 70 万吨,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 200 万吨。马铃薯、 酿酒原料、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增加 值突破 120 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 10%以上。全省旅游接待 总人数突破 4000 万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四个一 千万亩工程”和“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实施,重点产业区域布 局更加优化,粮食生产能力跃上 900 万吨新台阶,2010 年全省 粮食总产量达到 958.3 万吨,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重点 的“六小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410 万亩,新增 农村户用沼气 73 万户,解决农村 616 万人饮水安全,完成农村 等级公路改造 10.2 万公里。 ——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年均增长 10.0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81%,预 计 2010 年分别达到 13062 元和 3308 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