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试题 题 总 号 得 分 评卷 得分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2.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 3.美国地理学家邓背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 ( 4.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 5.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非物质商品贸易,纯粹的物质商品贸易不属 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 评卷 得分 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 )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区域经济学》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 人 一、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 ) 2.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 ( ) 3.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 1933 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 ( ) 4.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 ) 5.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非物质商品贸易,纯粹的物质商品贸易不属 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 ) 得 分 评卷 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从( )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的提出。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4.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C.配第 D.熊彼特 5.恩格尔系数是()的比值。 A.收入与支出 B.储蓄与收入 C.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支出D.食物 支出与收入 6.()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目标驱动 B.利益驱动 C.宏观调控 D.市场调控 7.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 )。 A.创新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C.人力资本学说 D.区域发展的相 互依赖理论 8.()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A.双中心型 B.网络型 C.星型 D.顺序一规模分 布型 9.()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进口替代 B.出口替代 C.工业赶超 D.经济、社会综 合发展 10.(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评卷 得分 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 A区域开发理论 B.区域发展理论C.区域关系理论D.区域政策 理论 2.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包括(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的提出。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4.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5.恩格尔系数是( )的比值。 A.收入与支出 B.储蓄与收入 C.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支出 D.食物 支出与收入 6.( )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目标驱动 B.利益驱动 C.宏观调控 D.市场调控 7.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 )。 A.创新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人力资本学说 D.区域发展的相 互依赖理论 8.( )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A.双中心型 B.网络型 C.星型 D.顺序-规模分 布型 9.( )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进口替代 B.出口替代 C.工业赶超 D. 经济、社会综 合发展 10.(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得 分 评卷 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 )。 A.区域开发理论 B.区域发展理论 C.区域关系理论 D.区域政策 理论 2.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包括( )
A.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B区域市场份额最大化 C.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D.区域环境最优化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 效益 4.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 A.工业贸易合作 B.资金合作 C.劳务合作 D.科学技术 合作 5.判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的指标有( )。 A.影响力系数 B.感应度系数 C.完全消耗系数 D.区位商 评卷 得分 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生产要素禀赋 3.区域经济合作 4.产业政策
A.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B 区域市场份额最大化 C.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D.区域环境最优化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 效益 4.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 ( )。 A.工业贸易合作 B.资金合作 C.劳务合作 D.科学技术 合作 5.判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的指标有( )。 A.影响力系数 B.感应度系数 C.完全消耗系数 D.区位商 得 分 评卷 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区域 2.生产要素禀赋 3.区域经济合作 4.产业政策
评卷 得分 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2.简述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3.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的内容
得 分 评卷 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2.简述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3.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的内容
4.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评卷 得分 人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 施。 2.请联系实际,谈谈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4.√ 5.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A3.C4.B5.C6.B7.B8.D 9.C10.A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D 2.AC 3.ACD 4.ABCD 5.AB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一一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 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生产要素禀赋一一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4.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得 分 评卷 人 六、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 施。 2. 请联系实际,谈谈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 2. × 3. × 4. √ 5.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B 2. A 3. C 4. B 5. C 6. B 7. B 8. D 9. C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BCD 2. AC 3. ACD 4. ABCD 5. AB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 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生产要素禀赋——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