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预算书》 ●凡提供自筹经费的企业单位(牵头及参加单位),需 附加盖公章的2013、2014两个年度的财务报表(资 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附在课题预算书 后); ●其他附件。 2、申报文件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打印,双面印 刷(含附件),胶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 3、课题申报书一式十二份(正本一份,并在封面注明, 副本十一份);课题预算书一式五份(正本一份,在封面注 明,副本四份);以上两类申报文件请分别装订;并附电子 版光盘(申报书为*kaS文件,预算书为*ow文件)一份 光盘标签及电子版文件名称应为:“课题号-单位简称-课题 名称” 4、申报材料应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 市)工业主管部门或相关重点领域央企审核汇总,行文统一 报送至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5、申报材料报送时间为2015年7月29日-30日,7 月30日17:00时截止(不接受邮寄申报材料),过时不 予受理。 6、申报材料送达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3号楼10层会议 室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5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预算书》 ⚫凡提供自筹经费的企业单位(牵头及参加单位),需 附加盖公章的 2013、2014 两个年度的财务报表(资 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附在课题预算书 后); ⚫其他附件。 2、申报文件一律用 A4 纸,宋体小四号字打印,双面印 刷(含附件),胶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 3、课题申报书一式十二份(正本一份,并在封面注明, 副本十一份);课题预算书一式五份(正本一份,在封面注 明,副本四份);以上两类申报文件请分别装订;并附电子 版光盘(申报书为*.kas 文件,预算书为*.owl 文件)一份, 光盘标签及电子版文件名称应为:“课题号-单位简称-课题 名称”。 4、申报材料应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 市)工业主管部门或相关重点领域央企审核汇总,行文统一 报送至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5、申报材料报送时间为 2015 年 7 月 29 日-30 日,7 月 30 日 17:00 时截止(不接受邮寄申报材料),过时不 予受理。 6、申报材料送达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 22 号 3 号楼 10 层会议 室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刘璐010-88379326 李丽010-88379326 侯天宇01088379305 课题申报软件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王晓飞电话:010-64882018转807手机 15001036401 徐耸电话:010-64882018转804手机: 13810641967 预算编报系统软件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10-62211334(煤科总院软件所) 申报过程中,如对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程序有疑问,请 及时与联系人进行联系
6 刘 璐 010-88379326 李 丽 010-88379326 侯天宇 010-88379305 课题申报软件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王晓飞 电话:010-64882018 转 807 手机: 15001036401 徐耸 电话:010-64882018 转 804 手机: 13810641967 预算编报系统软件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10-62211334(煤科总院软件所) 申报过程中,如对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程序有疑问,请 及时与联系人进行联系
第二章课题申报指南内容 课题1略 课题2面向航空典型零件制造的机床产品提升工程 1、研究目标 在前期专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针对航空结构件及发动机制造的中高档 立式、卧式、龙门加工中心和五轴及复合加工中心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航空典型 零件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床产品;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产业 化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若干针对航空 制造的数控机床检验规范和技术标ⅷ准;建成航空典型零件工艺验证能力;具备航 空结构件及发动机典型零件新品样件的工艺硏发与试制能力。 2、考核指标 1)具备航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初步验证能力。完成5种以上典型结构件 的加工验证;完成3种以上典型航空发动机零件的试制加工。 (2)具备10种加工设备验证能力,包含翻板铣、高速动梁龙门加工中心、 钛合金立式五轴加工中心、高速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立式车铣加工中心、立 式车削中心、五轴联动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以及加工系统件/中小件的全机能数控 车、立式加工中心等。课题执行期间累计提倛给航空航天用户的五轴联动数控机 床不少于100台。 (3)具备针对航空典型件的5种以上检测能力,包含精度检查、轮廓检测、 表面检测、硬度检测、壁厚检测等。 (4)形成针对航空领域的镗铣类、车削类加工中心产业化批量制造能力 具备以下年生产能力:高档立式加工中心1000台;高档卧式加工中心200台 高档车削中心1000台;五轴联动复合加工机床20台;五轴联动龙门式机床20 台 (5)100%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功能部件配套比例不低于50%,数控 刀具品种国产化率100% (6)每一类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交付用户使用前,应分别在机床(系 统、部件)制造企业处分别进行2000小时以上、10000小时以上、10000小 时(刀库100万次)以上的模拟实际工况运行试验,并编写试验报告。 (7)机床MTBF达到2000小时以上 (8)课题牵头单位应对投入实际使用的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的运行 故障予以记录,并形成故障统计和分析报告。 (9)牵头或参与的企业申请10项以上发明专利,形成10项以上技术规范 或标准(包括关键零件制造工艺规范、检验规范、重要部件的装配和检验规范、 整机调试与检验规范),并在生产中实际应用
7 第二章 课题申报指南内容 课题 1 略 课题 2 面向航空典型零件制造的机床产品提升工程 1、研究目标 在前期专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针对航空结构件及发动机制造的中高档 立式、卧式、龙门加工中心和五轴及复合加工中心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航空典型 零件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床产品;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产业 化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若干针对航空 制造的数控机床检验规范和技术标准;建成航空典型零件工艺验证能力;具备航 空结构件及发动机典型零件新品样件的工艺研发与试制能力。 2、考核指标 (1)具备航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初步验证能力。完成 5 种以上典型结构件 的加工验证;完成 3 种以上典型航空发动机零件的试制加工。 (2)具备 10 种加工设备验证能力,包含翻板铣、高速动梁龙门加工中心、 钛合金立式五轴加工中心、高速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立式车铣加工中心、立 式车削中心、五轴联动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以及加工系统件/中小件的全机能数控 车、立式加工中心等。课题执行期间累计提供给航空航天用户的五轴联动数控机 床不少于 100 台。 (3)具备针对航空典型件的 5 种以上检测能力,包含精度检查、轮廓检测、 表面检测、硬度检测、壁厚检测等。 (4)形成针对航空领域的镗铣类、车削类加工中心产业化批量制造能力。 具备以下年生产能力:高档立式加工中心 1000 台;高档卧式加工中心 200 台; 高档车削中心 1000 台;五轴联动复合加工机床 20 台;五轴联动龙门式机床 20 台。 (5)100%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功能部件配套比例不低于 50%,数控 刀具品种国产化率 100%。 (6)每一类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交付用户使用前,应分别在机床(系 统、部件)制造企业处分别进行 2000 小时以上、10000 小时以上、10000 小 时(刀库 100 万次)以上的模拟实际工况运行试验,并编写试验报告。 (7)机床 MTBF 达到 2000 小时以上。 (8)课题牵头单位应对投入实际使用的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的运行 故障予以记录,并形成故障统计和分析报告。 (9)牵头或参与的企业申请 10 项以上发明专利,形成 10 项以上技术规范 或标准(包括关键零件制造工艺规范、检验规范、重要部件的装配和检验规范、 整机调试与检验规范),并在生产中实际应用
(10)建立起不少于100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并为航空制造、数控机床、 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刀具等企业培养高技术人才50人以上 3、研究内容 1)航空领域金属切削设备应用研究 针对航空行业的典型零件加工需求,研究五轴联动机床仿真技术、切削加工 过程物理仿真技术;研究髙效编程和程序质量控制方法;硏究如何发挥机床性能 实现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高效加工 (2)航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研究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技术应用;研究刀具合理配备,切 削参数优化等航空典型零件高效制造技术及专用夹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3)数控机床保障技术研究 根据国产数控设备特点,研究相应设备维护方案,开发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及 故障诊断系统。硏究针对复杂加工特征的加工状况监控自适应调整和设备保障技 术。 (4)国产数控机床整机及关键部件集成技术研究 针对飞机典型结构件高效、高精、稳定的加工要求,对数控系统、功能部件 合理集成,机床整机功能优化,实现国产数控机床高效应用,并提高机床稳定性。 (5)国产数控机床单元技术及样机试验研究 完善数控机床综合性能测试平台和整机切削验证平台,建立多种高端数控机 床样机试验台;硏究双摆头、回转工作台、精密主轴箱等关键零部件的验证技术 建立和完善单元技术试验平台。 (6)数控机床制造工艺研究 硏究五轴联动精密机床、车铣复合机床等复杂数控机床整机制造装配精度保 证技术。机床问题处理措施和效果验证方法,改进与优化制造工艺,并制定典型 立/卧加和车削中心验收规范。推进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示范应用。 4、实施期限 2016年1月-2018年12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1项课题硏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性能测 试、能力建设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比例 不低于21,其中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20% 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支持方式前立项后补助。 6、申报条件 牵头申报单位应为国内机床制造企业,在上述领域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队 伍和技术基础。申报单位须针对指南提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 参加单位中数控机床主机企业均应提供单位前期开展可靠性工作的证明材料(具 体要求参见附件:数控机床专项申报年度课题单位应具备的可靠性研究基本条 件)及本单位制造的五轴联动加工机床“S试件”检测报告(2014年1月1日
8 (10)建立起不少于 100 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并为航空制造、数控机床、 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刀具等企业培养高技术人才 50 人以上。 3、研究内容 (1)航空领域金属切削设备应用研究 针对航空行业的典型零件加工需求,研究五轴联动机床仿真技术、切削加工 过程物理仿真技术;研究高效编程和程序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如何发挥机床性能 实现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高效加工。 (2)航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研究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技术应用;研究刀具合理配备,切 削参数优化等航空典型零件高效制造技术及专用夹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3)数控机床保障技术研究 根据国产数控设备特点,研究相应设备维护方案,开发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及 故障诊断系统。研究针对复杂加工特征的加工状况监控自适应调整和设备保障技 术。 (4)国产数控机床整机及关键部件集成技术研究 针对飞机典型结构件高效、高精、稳定的加工要求,对数控系统、功能部件 合理集成,机床整机功能优化,实现国产数控机床高效应用,并提高机床稳定性。 (5)国产数控机床单元技术及样机试验研究 完善数控机床综合性能测试平台和整机切削验证平台,建立多种高端数控机 床样机试验台;研究双摆头、回转工作台、精密主轴箱等关键零部件的验证技术, 建立和完善单元技术试验平台。 (6)数控机床制造工艺研究 研究五轴联动精密机床、车铣复合机床等复杂数控机床整机制造装配精度保 证技术。机床问题处理措施和效果验证方法,改进与优化制造工艺,并制定典型 立/卧加和车削中心验收规范。推进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示范应用。 4、实施期限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 5、课题设置及经费要求 拟支持 1 项课题研究。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应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性能测 试、能力建设与工艺技术研究,自筹与配套资金合计数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比例 不低于 2:1,其中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经费的 20%。 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支持方式:前立项后补助。 6、申报条件 牵头申报单位应为国内机床制造企业,在上述领域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队 伍和技术基础。申报单位须针对指南提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申报; 参加单位中数控机床主机企业均应提供单位前期开展可靠性工作的证明材料(具 体要求参见附件:数控机床专项申报年度课题单位应具备的可靠性研究基本条 件)及本单位制造的五轴联动加工机床“S 试件”检测报告(2014 年 1 月 1 日
之后检测,至少1份,由国家级或行业级检测机构出具)。原则申报课题的参与 单位不超过10家,应包括至少1家飞机制造企业、1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 1家数控系统企业、1家功能部件企业及1家刀具企业 课题3-6略 课题7乘用车自动变速器高效加工与装配关键设备及成套生产线 1、研究目标 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是集机、电、液、控于体的高技术含量、高精度汽车核 心总成部件,是支撑整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关键,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 可缺少的关键部件。根据汽车行业的需求,通过自主创新的途径,研究开发具有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内斜齿圈、高精度齿轮、轴齿类行星架 阀板、变速箱体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加工技术及装备,与总成装配检测关键设备, 形成成套生产线。建成年产10万台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 口,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考核指标 (1)建设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总成智能装配测试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10 万台/年,满足4个以上多品种柔性生产需求。总成在综合性能测试装备单台测 试节拍≤8分钟。关键工序能力指数CPK≥1.67。 (2)实现5速及5速以上自动变速器(180NM-300NM)自动变速器关 键零件的制造,并批量装车。配置设备包括20台以上专项研发的卧式加工中心。 3)自动变速器关键零件的制造技术及设备参数:内斜齿圈车齿与拉削制 造生产线产能10万件/年,生产节拍≤144秒,工序能力指数CPK≥1.67;高精 度齿轮滚磨制造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0万件,设备开动率≥75%,满足2个以 上的品种(或规格)共线生产;轴齿类行星架制造生产线产能10万套/年,节拍 ≤1445/件,满足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0万件;液压阀板精密制造生产线设备 开动率≥80%,工序能力指数CPK≥1.67,生产节拍≤3min/件;变速箱体制造 生产线生产节拍≤3min/件,生产能力10万套/年,实现加工设备自动上下料 (4)对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丝杠、导轨、转台、刀库、主轴五类部 件中至少选配两种)进行应用验证,100%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功能部件配 套比例不低于50%,数控刀具品种国产化率100% (5)每一类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交付用户使用前,应分别在机床(系 统、部件)制造企业处分别进行2000小时以上、10000小时以上、10000小 时(刀库100万次)以上的模拟实际工况运行试验,并编写试验报告。 (6)机床MTBF达到2000小时上。 (7)课题牵头单位应对投入实际使用的设备的运行故障予以记录,并形成 故障统计和分析报告。 8)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设备在用户处实际应用一年以上方可申请验收
9 之后检测,至少 1 份,由国家级或行业级检测机构出具)。原则申报课题的参与 单位不超过 10 家,应包括至少 1 家飞机制造企业、1 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 1 家数控系统企业、1 家功能部件企业及 1 家刀具企业。 课题 3-6 略 课题 7 乘用车自动变速器高效加工与装配关键设备及成套生产线 1、研究目标 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是集机、电、液、控于一体的高技术含量、高精度汽车核 心总成部件,是支撑整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关键,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 可缺少的关键部件。根据汽车行业的需求,通过自主创新的途径,研究开发具有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内斜齿圈、高精度齿轮、轴齿类行星架、 阀板、变速箱体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加工技术及装备,与总成装配检测关键设备, 形成成套生产线。建成年产 10 万台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 口,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考核指标 (1)建设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总成智能装配测试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10 万台/年,满足 4 个以上多品种柔性生产需求。总成在综合性能测试装备单台测 试节拍≤8 分钟。关键工序能力指数 CPK≥1.67。 (2)实现 5 速及 5 速以上自动变速器(180NM-300NM)自动变速器关 键零件的制造,并批量装车。配置设备包括 20 台以上专项研发的卧式加工中心。 (3)自动变速器关键零件的制造技术及设备参数:内斜齿圈车齿与拉削制 造生产线产能 10 万件/年,生产节拍≤144 秒,工序能力指数 CPK≥1.67;高精 度齿轮滚磨制造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0 万件,设备开动率≥75%,满足 2 个以 上的品种(或规格)共线生产;轴齿类行星架制造生产线产能 10 万套/年,节拍 ≤144s/件,满足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0 万件;液压阀板精密制造生产线设备 开动率≥80%,工序能力指数 CPK≥1.67,生产节拍≤3min/件;变速箱体制造 生产线生产节拍≤3min/件,生产能力 10 万套/年,实现加工设备自动上下料。 (4)对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丝杠、导轨、转台、刀库、主轴五类部 件中至少选配两种)进行应用验证,100%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功能部件配 套比例不低于 50%,数控刀具品种国产化率 100%。 (5)每一类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交付用户使用前,应分别在机床(系 统、部件)制造企业处分别进行 2000 小时以上、10000 小时以上、10000 小 时(刀库 100 万次)以上的模拟实际工况运行试验,并编写试验报告。 (6)机床 MTBF 达到 2000 小时上。 (7)课题牵头单位应对投入实际使用的设备的运行故障予以记录,并形成 故障统计和分析报告。 (8)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设备在用户处实际应用一年以上方可申请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