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二中高2011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认真阅读下面各题的要求,完成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ang)信笺(qian)炙手可热(zhi)弹冠相庆(tan) B.炽烈(zh)绯闻(fdi)爱憎分明(zeng)戛然而止(ja) C.重创( chuang)弹劾he)莘莘学子(xin)阿谀奉承(0) D.谥号(shi)奢靡(m)风流倜傥( litang)安步当车(da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膨胀 擦边球 销声匿迹 好高骛远 B.绪纶 捉迷藏 名门旺族 烘云托月 C.臆想 百页窗 凭心而论 变本加厉 D.朝廷 独脚戏 礼仪之邦 挺而走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 才能从中获得人生真谛。 B.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 杂的事态总在阻挠这三步的实施。 C.有些人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髙学习成绩,但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 不偿失的。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 员要他何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登上黄山,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 恶痛绝的。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 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D.21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着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适者生存,谁不 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擅长
1 内江二中高 2011 级 9 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3 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各题的要求,完成 1-4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行.伍(háng) 信笺.(qiān) 炙.手可热(zhì) 弹.冠相庆(tán) B.炽.烈(zhì) 绯.闻(fēi) 爱憎.分明(zèng) 戛.然而止(jía) C.重创.(chuàng) 弹劾.(hè) 莘.莘学子(xīn) 阿.谀奉承(ē) D.谥.号(shì) 奢靡.(mí) 风流倜傥..(tìtǎng) 安步当.车(dà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膨胀 擦边球 销声匿迹 好高骛远 B.绪纶 捉迷藏 名门旺族 烘云托月 C.臆想 百页窗 凭心而论 变本加厉 D.朝廷 独脚戏 礼仪之邦 挺而走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 才能从中获得人生真谛。 B.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 杂的事态总在阻挠这三步的实施。 C.有些人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但这有点像沙里淘金 ....,是得 不偿失的。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那么这样的官 员要他何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登上黄山,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 恶痛绝的。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 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D.21 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着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适者生存,谁不 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 5-7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擅长
B.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教导 C·思援弓缴而射之。 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 D.为是其智弗若与? 是:表判断,不译 6、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臣未之闻也 B.其一人专心致志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者,是作者嘲讽的对象。 B.弈秋是一个下围棋的高手,但他没有及时教育不专心的学生,也是作者 批评的对象 C.这则寓言强调的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虽是下棋之谈,却具有普遍意 D.本文故事虽短,但一波三折,妙趣横生,好像一幕精彩的讽刺喜剧,引 人入胜。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8-11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聪敏好学,善记诵,及弱冠,游学四方 艺业大进。延祐五年,登进士第,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多系囚,苗请疏决之。 知州以为囚数已上,部使者未报,不可决。苗曰:“设使者有问,请身任其责。” 知州乃勉从之,使者果阅牍而去。岁饥,白郡府,未有以应。会他邑亦以告, 郡府遣苗至户部以请,户部难之,苗伏中书堂下,出糠饼以示曰:“济宁民率食 此,况不得此食者尤多,岂可坐视不救乎!”因泣下,时宰大悟,凡被灾者,咸 获赈焉。有官粟五百石,以借诸民,期秋熟还官。及秋,郡责偿甚急,部使者 将责知州,苗曰:“官粟实苗所贳,今民饥不能偿,苗请代还。”使者乃已其责 单州税粮,岁输馆陶仓,距单五百余里,载驮担负,民甚苦之,春犹未足。是 秋,馆陶大熟,苗先期令民籴粟仓下,十月初,仓券已至,省民力什之五 辟御史台掾,除山东廉访司经历,历礼部主事,擢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建 言严武备以备不虞,简兵卒以壮国势,全功臣以隆大体,惜官爵以清铨选,考 实行以抑奔竞,明赏罚以杜奸欺,计利害以孚民情,去民贼以崇礼节。皆切于 时务,公论韪之。天历初,文宗诏以建康潜邸为佛寺,务穷壮丽,毁民居七十 余家,仍以御史大夫督其役。苗上封事曰:“臣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自古未 有不由斯道而致隆平者。陛下龙潜建业之时,居民困于供给,幸而获睹今日之 运,百姓跛足举首,以望非常之恩。今夺农时以创佛寺,又废民居,使之家破 产荡,岂圣人御天下之道乎?昔汉高帝兴于丰、沛,为复两县,光武中兴南阳, 免税三年,既不务此,而隆重佛寺,何以满斯民之望哉!且佛以慈悲为心,方 便为教,今尊佛寺而害生民,无乃违其方便之教乎?台臣职专纠察,表正百司, 今乃委以修缮之役,岂其礼哉?”书奏,御史大夫果免督役。入为监察御史
2 B.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教导 C.思援弓缴.而射之。 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 D.为是.其智弗若与? 是:表判断,不译 6、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臣未之.闻也 B.其.一人专心致志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者,是作者嘲讽的对象。 B.弈秋是一个下围棋的高手,但他没有及时教育不专心的学生,也是作者 批评的对象。 C.这则寓言强调的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虽是下棋之谈,却具有普遍意 义。 D.本文故事虽短,但一波三折,妙趣横生,好像一幕精彩的讽刺喜剧,引 人入胜。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 8-11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聪敏好学,善记诵,及弱冠,游学四方, 艺业大进。延祐五年,登进士第,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多系囚,苗请疏决之。 知州以为囚数已上,部使者未报,不可决。苗曰:“设使者有问,请身任其责。” 知州乃勉从之,使者果阅牍而去。岁饥,白郡府,未有以应。会他邑亦以告, 郡府遣苗至户部以请,户部难之,苗伏中书堂下,出糠饼以示曰:“济宁民率食 此,况不得此食者尤多,岂可坐视不救乎!”因泣下,时宰大悟,凡被灾者,咸 获赈焉。有官粟五百石,以借诸民,期秋熟还官。及秋,郡责偿甚急,部使者 将责知州,苗曰:“官粟实苗所贳,今民饥不能偿,苗请代还。”使者乃已其责。 单州税粮,岁输馆陶仓,距单五百余里,载驮担负,民甚苦之,春犹未足。是 秋,馆陶大熟,苗先期令民籴粟仓下,十月初,仓券已至,省民力什之五。 辟御史台掾,除山东廉访司经历,历礼部主事,擢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建 言严武备以备不虞,简兵卒以壮国势,全功臣以隆大体,惜官爵以清铨选,考 实行以抑奔竞,明赏罚以杜奸欺,计利害以孚民情,去民贼以崇礼节。皆切于 时务,公论韪之。天历初,文宗诏以建康潜邸为佛寺,务穷壮丽,毁民居七十 余家,仍以御史大夫督其役。苗上封事曰:“臣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自古未 有不由斯道而致隆平者。陛下龙潜建业之时,居民困于供给,幸而获睹今日之 运,百姓跂足举首,以望非常之恩。今夺农时以创佛寺,又废民居,使之家破 产荡,岂圣人御天下之道乎?昔汉高帝兴于丰、沛,为复两县,光武中兴南阳, 免税三年,既不务此,而隆重佛寺,何以满斯民之望哉!且佛以慈悲为心,方 便为教,今尊佛寺而害生民,无乃违其方便之教乎?台臣职专纠察,表正百司, 今乃委以修缮之役,岂其礼哉?”书奏,御史大夫果免督役。入为监察御史
文宗幸护国仁王寺,泛舟玉泉,苗进曰:“今频年不登,边隅不靖,政当恐惧修 省,何暇逸游,以临不测之渊乎?”帝嘉纳之,赐以对衣上尊,即日还宫。台 臣拟苗佥淮东廉访司事,以闻,帝曰:“仍留盖御史,朕欲闻其谠言也。”以丁 外艰去,免丧,除太禧宗裡院都事。中书檄苗行视河道,还言:“河口淤塞,今 苟不治,后日必为中原大患。”都水难之,事遂寝 (《元史·盖苗传》)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被灾者,咸获赈焉 咸:全、都 B.既不务此,而隆重佛寺 隆重:盛大 C.及弱冠,游学四方, 弱冠:男子二十岁 D.会他邑亦以告,郡府遣苗至户部以请会:恰逢 9、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者果阅牍而去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臣闻使民以时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知州乃勉从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昔汉高帝兴于丰、沛良曰:“长于臣” 0、下列各项均表现盖苗“张目敢言”的一项是( ①州多系囚,苗请疏决之 ②设使者有问,请身任其责 ③白郡府,未有以应 ④官粟实苗所贳,今民饥不能偿 ⑤臣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 ⑥今苟不治,后日必为中原大患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州因为囚犯的数量已经上报,部使者还没有回复,自己没有了主意。 B.为解除民众的饥荒,盖苗声泪俱下地向户部诉说民众疾苦。 C.为了减省民力,在运送税粮之前,盖苗让百姓就近买粮食充做税粮 D.文宗打算改建佛寺,盖苗从两个方面向皇帝建言,收到了一定效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38分) 12、翻译下列句子。(16分) (1).济宁民率食此,况不得此食者尤多,岂可坐视不救乎(5分) 答 (2),且佛以慈悲为心,方便为教,今尊佛寺而害生民,无乃违其方便之教乎? (5分)
3 文宗幸护国仁王寺,泛舟玉泉,苗进曰:“今频年不登,边隅不靖,政当恐惧修 省,何暇逸游,以临不测之渊乎?”帝嘉纳之,赐以对衣上尊,即日还宫。台 臣拟苗佥淮东廉访司事,以闻,帝曰:“仍留盖御史,朕欲闻其谠言也。”以丁 外艰去,免丧,除太禧宗禋院都事。中书檄苗行视河道,还言:“河口淤塞,今 苟不治,后日必为中原大患。”都水难之,事遂寝。 (《元史·盖苗传》)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被灾者,咸.获赈焉 咸:全、都 B.既不务此,而隆重..佛寺 隆重:盛大 C.及弱冠..,游学四方, 弱冠:男子二十岁 D.会.他邑亦以告,郡府遣苗至户部以请 会:恰逢 9、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者果阅牍而.去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臣闻使民以.时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知州乃.勉从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昔汉高帝兴于.丰、沛 良曰:“长于.臣” 10、下列各项均表现盖苗“张目敢言”的一项是( ) ①州多系囚,苗请疏决之 ②设使者有问,请身任其责 ③白郡府,未有以应 ④官粟实苗所贳,今民饥不能偿 ⑤臣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 ⑥今苟不治,后日必为中原大患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州因为囚犯的数量已经上报,部使者还没有回复,自己没有了主意。 B.为解除民众的饥荒,盖苗声泪俱下地向户部诉说民众疾苦。 C.为了减省民力,在运送税粮之前,盖苗让百姓就近买粮食充做税粮。 D.文宗打算改建佛寺,盖苗从两个方面向皇帝建言,收到了一定效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7 分) 四、(38 分) 12、翻译下列句子。(16 分) (1).济宁民率食此,况不得此食者尤多,岂可坐视不救乎(5 分) 答: (2). 且佛以慈悲为心,方便为教,今尊佛寺而害生民,无乃违其方便之教乎? (5 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答: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12分)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一②题。(8分) 从军行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①.请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4分,每个人物2分) 答 ②.两首诗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 简要分析。(4分)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4 答: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分) 答: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 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12 分)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②题。(8 分) 从军行 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①.请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4 分,每个人物 2 分) 答: ②.两首诗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 简要分析。(4 分)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楼而作此诗。 请分析“雁引愁心去”一句中“引”字的妙用 答 14、名篇名句填空。(10分)(每小问1分,错一个字该小问不得分) (1)《蜀道难》一诗中贯穿全诗的中心句子是 (2)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现人生短暂的句子是: (3)《将进酒》一诗中表现作者貌似消极悲愁却深藏怀才不遇之情,渴望积极 用世的一句是: (4)《兵车行》中一针见血指出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园 荒芜的根源的一句是: (5)《旅夜抒怀》中,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现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 的心境的一句是: (6)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7)《滕王阁序》一文中成为千古传唱的写景名句是
5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楼而作此诗。 请分析“雁引愁心去”一句中“引”字的妙用。 答: 14、名篇名句填空。(10 分)(每小问 1 分,错一个字该小问不得分) (1)《蜀道难》一诗中贯穿全诗的中心句子是: , 。 (2).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现人生短暂的句子是: , 。 (3)《将进酒》一诗中表现作者貌似消极悲愁却深藏怀才不遇之情,渴望积极 用世的一句是: , 。 (4)《兵车行》中一针见血指出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园 荒芜的根源的一句是: , 。 (5)《旅夜抒怀》中,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现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 的心境的一句是: , 。 (6)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7)《滕王阁序》一文中成为千古传唱的写景名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