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应铃,字旂叟,丰城人。开禧元年,举进士,调永新尉。县当龙泉、茶陵溪峒 之冲,寇甫平,喜乱者诈为惊扰,应铃廉得主名,摔而治之。县十三乡,寇扰者 不时,初奏弛八乡民租二年,诏下如章。既而复催以检核之数,应铃力争,帅声 色俱厉。应铃从容曰:“某非徒为八乡贫民,乃深为州家耳!民贫迫之急,将以 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弭也。”帅色动,令免下户。既出令,复征之。 应铃又力争之,讫得请,民大感悦。有大姓与转运使有连,家僮恣横厉民,应铃 笞而系之狱。郡吏庭辱令,应铃执吏囚之,以状闻 调衡州录事,改知崇仁县。始至,明约束,信期会,正纪纲,晓谕吏民,使知所 趋避。然后罢乡吏之供需,校版籍之欺敝,不数月省簿成,即以其簿及苗税则例 上之总领所,自此赋役均矣。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故事无不依期结正 虽负者亦无不心服。岁杪,与百姓休息,阁债负,蠲租税,释囚系,恤生瘗死 崇孝劝睦,仁民厚俗之事,悉举以行,形之榜揭,见者嗟叹。丁内艰,服除,通 判蕲州。 时江右峒寇为乱,吉州八邑,七被残毁,差知吉州,应铃慨然曰:“此岂臣子辞 难时耶?”即奉父以行。下车,首以练兵足食为先务,然后去冗吏,核军籍,汰 老弱,以次罢行。赣叛卒朱先贼杀主帅,应铃曰:“此非小变也。”密遣谍以厚 赏捕之。部使者劾其轻发,镌一官。闲居六年,养亲读书,泊如也。起广西提点 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授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千余人,执县令,杀王 官,帅宪招捕,逾年不至,应铃曰:“招之适以长寇,亟捕之可也。”即调飞虎 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 渠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授直焕章阁,上疏谢事,不允; 擢大理少卿,再请又不允。一旦籍府库,核簿书,处决官事已,遂及家务,纤悉 不遗。僚属劝以清心省事,曰:"生死,数也,平生学力,正在今日。"帅别之杰 问疾,应铃整冠肃入,言论如平常,之杰退,悠然而逝。 应铃开明磊落,守正不阿,别白是非,见义必为,不以得失利害动其心。书馈丕 不徇权门,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所至无留讼,无滞狱。 论曰:范应铃赫然政事如神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B.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C.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D.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髙功名。科举殿试时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 花,第三名称榜眼。 B.丁艰,又称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子遭母丧或承重 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应铃,字旂叟,丰城人。开禧元年,举进士,调永新尉。县当龙泉、茶陵溪峒 之冲,寇甫平,喜乱者诈为惊扰,应铃廉得主名,捽而治之。县十三乡,寇扰者 不时,初奏弛八乡民租二年,诏下如章。既而复催以检核之数,应铃力争,帅声 色俱厉。应铃从容曰:“某非徒为八乡贫民,乃深为州家耳!民贫迫之急,将以 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弭也。”帅色动,令免下户。既出令,复征之。 应铃又力争之,讫得请,民大感悦。有大姓与转运使有连,家僮恣横厉民,应铃 笞而系之狱。郡吏庭辱令,应铃执吏囚之,以状闻。 调衡州录事,改知崇仁县。始至,明约束,信期会,正纪纲,晓谕吏民,使知所 趋避。然后罢乡吏之供需,校版籍之欺敝,不数月省簿成,即以其簿及苗税则例 上之总领所,自此赋役均矣。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故事无不依期结正, 虽负者亦无不心服。岁杪,与百姓休息,阁债负,蠲租税,释囚系,恤生瘗死。 崇孝劝睦,仁民厚俗之事,悉举以行,形之榜揭,见者嗟叹。丁内艰,服除,通 判蕲州。 时江右峒寇为乱,吉州八邑,七被残毁,差知吉州,应铃慨然曰:“此岂臣子辞 难时耶?”即奉父以行。下车,首以练兵足食为先务,然后去冗吏,核军籍,汰 老弱,以次罢行。赣叛卒朱先贼杀主帅,应铃曰:“此非小变也。”密遣谍以厚 赏捕之。部使者劾其轻发,镌一官。闲居六年,养亲读书,泊如也。起广西提点 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授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千余人,执县令,杀王 官,帅宪招捕,逾年不至,应铃曰:“招之适以长寇,亟捕之可也。”即调飞虎 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 渠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授直焕章阁,上疏谢事,不允; 擢大理少卿,再请又不允。一旦籍府库,核簿书,处决官事已,遂及家务,纤悉 不遗。僚属劝以清心省事,曰:"生死,数也,平生学力,正在今日。"帅别之杰 问疾,应铃整冠肃入,言论如平常,之杰退,悠然而逝。 应铃开明磊落,守正不阿,别白是非,见义必为,不以得失利害动其心。书馈不 交上官,荐举不徇权门,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所至无留讼,无滞狱。 论曰:范应铃赫然政事如神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B.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C.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D.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 花,第三名称榜眼。 B.丁艰,又称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子遭母丧或承重 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C.下车,文中指官吏到任。如《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成 语“下车伊始”指官吏刚到任所 D.提点刑狱,指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 的长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掌管刑狱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法 官兼检察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应铃爱民如子,不畏强权。调任永新县尉,他极力上奏缓征八乡百姓的田 赋,得到同意,百姓很感动高兴;有大户与转运使有交情,家僮欺压百姓,范应 铃将他鞭打后关进牢里;州郡小吏当庭羞辱县令,范应铃抓住他关了起来 B.范应铃治政严明,断案如神。任崇仁县知县,刚到任,订立规矩,整顿纪律 让官民知道进退;听理诉讼,判决如神,原来的案件全都按期结案,即使败诉 的人也没有不心服的。 C.范应铃见义必为,淡泊名利。峒寇作乱,范应铃慷慨激昂,侍候着父亲一起 动身到任。赣叛兵朱先杀害主帅,范应铃暗中用重金派间谍抓到了他,监司弹劾 他轻举妄动,他因此被罢免官职。 D.范应铃尽力平叛,恪尽职守。峒獠蒋、何三族叛乱,范应铃亲自出兵,活捉 蒋时选父子和元凶五人杀掉。检査官库,核对簿籍,处理公事完毕,就着手家中 事务,都不遗漏。部下劝说他宽心省事,他说:“一辈子所学所用,就在今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杪,与百姓休息,阁债负,蠲租税,释囚系,恤生瘗死 译 文 (2)书馈不交上官,荐举不徇权门,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鉴阅读(11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赠内人°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①金屋:指汉武帝幼小时欲以金屋藏阿娇,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宫室。②内 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 自由和人生幸福。③禁门:宫门。 8.第一首诗采用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C.下车,文中指官吏到任。如《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成 语“下车伊始”指官吏刚到任所。 D.提点刑狱,指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 的长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掌管刑狱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法 官兼检察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范应铃爱民如子,不畏强权。调任永新县尉,他极力上奏缓征八乡百姓的田 赋,得到同意,百姓很感动高兴;有大户与转运使有交情,家僮欺压百姓,范应 铃将他鞭打后关进牢里;州郡小吏当庭羞辱县令,范应铃抓住他关了起来。 B.范应铃治政严明,断案如神。任崇仁县知县,刚到任,订立规矩,整顿纪律, 让官民知道进退;听理诉讼,判决如神,原来的案件全都按期结案, 即使败诉 的人也没有不心服的。 C.范应铃见义必为,淡泊名利。峒寇作乱,范应铃慷慨激昂,侍候着父亲一起 动身到任。赣叛兵朱先杀害主帅,范应铃暗中用重金派间谍抓到了他,监司弹劾 他轻举妄动,他因此被罢免官职。 D.范应铃尽力平叛,恪尽职守。峒獠蒋、何三族叛乱,范应铃亲自出兵,活捉 蒋时选父子和元凶五人杀掉。检查官库,核对簿籍,处理公事完毕,就着手家中 事务,都不遗漏。部下劝说他宽心省事,他说:“一辈子所学所用,就在今天。”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岁杪,与百姓休息,阁债负,蠲租税,释囚系,恤生瘗死。 译 文: (2)书馈不交上官,荐举不徇权门,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鉴阅读(11 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 春 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①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赠内人② 唐·张 祜 禁门③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①金屋:指汉武帝幼小时欲以金屋藏阿娇,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宫室。②内 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 自由和人生幸福。③禁门:宫门。 8. 第一首诗采用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 分)
9.请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的异同。(6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郡圃春晚北宋·韩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 然地。毫无顾及地 8.前两联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6分)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万愁”的内涵。(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 式,做到好学乐学。《论语》中的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我们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放在个人幸福的前面,秉持《岳 阳楼记》中“ 的人生理想,始终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 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 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 是 (4)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 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是 (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6)在《赤壁赋》中,“ 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萧声哀怨凄凉的效果
答: 9. 请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的异同。(6 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 郡圃春晚 北宋·韩琦①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②。 【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 然地。毫无顾及地。 8. 前两联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6 分) 答: 9.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万愁”的内涵。(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 式,做到好学乐学。《论语》中的 “ ,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我们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放在个人幸福的前面,秉持《岳 阳楼记》中“ , ”的人生理想,始终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 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 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 是: , 。 (4)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 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是: , 。 (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 (6)在《赤壁赋》中, “ , ” 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萧声哀怨凄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