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三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卷 命题人:熊亮 考试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辍笔 谈笑风生 间(jian)或 李代桃僵( JIang) B.针灸 仗义执言蹙(chu)额 毛骨悚(son 然流干 C.蹂躏 再接再励 檄(x1)文 百舸(ge)争 D.垫付 绿草如茵 游说(shui) 乳臭(chou)未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shi)号提(di)防 花蕊(rui) 歃(cha) 血为盟 B.熟稔(rn)青荇(xing)中( zhong)肯锱(zi)铢必较 C.整饬(chi 优渥(wo) 尺牍(du) 无色无臭 (xiu) D.监(jian)生执拗(niu)觊(j)觎 孑(je)然 身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 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 C.国粹输嬴蛰伏旁证博引 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 冰先生,不如介绍矛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矛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 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 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 假成真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鲁亮侪 清·袁枚 鲁之裕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 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 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 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 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 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田督有令,虽
沅江三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卷 命题人:熊亮 考试时量 150 分钟,总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辍笔 谈笑风生 间(jiàn)或 李代桃僵(jiáng) B. 针灸 仗义执言 蹙(chù)额 毛骨悚(sòng) 然 C. 蹂躏 再接再励 檄(xí)文 百舸(gě)争 流 D.垫付 绿草如茵 游说(shuǐ) 乳臭(chòu)未 干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shì)号 提(dī)防 花蕊(ruǐ) 歃(chā) 血为盟 B.熟稔(rěn) 青荇(xìng) 中(zhōng)肯 锱(zī)铢必较 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 (xiù) D.监(jiān)生 执拗(niù) 觊(jì)觎 孑(jié)然 一身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 赝品 气概 水乳交融 B.萎靡 帐篷 更叠 暴殄天物 C.国粹 输赢 蛰伏 旁证博引 D.惭怍 诟病 九洲 呕心沥血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 冰先生,不如介绍矛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矛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 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 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 假成真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书鲁亮侪 清•袁枚 鲁之裕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 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 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 谩曰:“若问云何?” 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 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田督有令,虽
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 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李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 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十民 钅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 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 曰:“吾暍甚,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水誓 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之 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 亮侪者!”竟怒马驰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谒两司,告之故。皆曰:“汝病丧心耶?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 田公耶?”明早诣辕,则两司先在。名纸未投,合辕传呼鲁令入。田公南向坐, 面铁色,盛气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余人,睨鲁曰:“汝不理县事而来,何 也?”曰:“有所启。”曰:“印何在?”曰:“在中牟。”曰:“交何人?” 曰:“李令。”田公乾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皆曰:“无 之。”两司起立谢曰:“某等教敕亡素,致有狂悖之员。请公并劾鲁,付某等严 讯朋党情弊,以惩余官!”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待裕言之:裕一寒 士,以求官故来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不意入境,李令之 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 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请公意旨, 庶不负大君子爱才之心与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 印未迟。不然,公辕外官数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田 公默然。两司目之退。鲁不谢,走出。至屋霤外,田公变色下阶,呼曰:“来! 鲁入跪。又招曰:“前!”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 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鲁曰:“几日?”曰:“五日, 快马不能追也。”鲁曰:“公有恩,裕能追之。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 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公许之。五日而疏还。中牟令竟无恙。以此鲁名闻 天下 先是,亮侪父某为广东提督,与三藩要盟。亮侪年七岁,为质子于吴。吴王坐 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人云 (节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三藩:清初封降将,平西王吴三桂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守广东,靖南 王耿仲明守福建。后,三藩渐成割据势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 摄:代理 B.鲁不谢,走出 谢:感谢 C.中牟令竟无恙 竟:最终 D.与三藩要盟 要:要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 乎 B.裕一寒士,以求官故来河南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C.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 D.为质子于吴 不拘于时,学于 余
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 鲁心敬之而无言。 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李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 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 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 曰:“吾暍甚,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水誓 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之 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 亮侪者!”竟怒马驰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谒两司, 告之故。皆曰:“汝病丧心耶?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 田公耶?”明早诣辕,则两司先在。名纸未投,合辕传呼鲁令入。田公南向坐, 面铁色,盛气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余人,睨鲁曰:“汝不理县事而来,何 也?”曰:“有所启。” 曰:“印何在?”曰:“在中牟。”曰:“交何人?” 曰:“李令。”田公乾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 皆曰:“无 之。”两司起立谢曰:“某等教敕亡素,致有狂悖之员。请公并劾鲁,付某等严 讯朋党情弊,以惩余官!”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待裕言之:裕一寒 士,以求官故来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不意入境,李令之 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 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请公意旨, 庶不负大君子爱才之心与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 印未迟。不然,公辕外官数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 田 公默然。两司目之退。鲁不谢,走出。至屋霤外,田公变色下阶,呼曰:“来!” 鲁入跪。又招曰:“前!”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 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鲁曰:“几日?”曰:“五日, 快马不能追也。”鲁曰:“公有恩,裕能追之。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 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公许之。五日而疏还。中牟令竟无恙。以此鲁名闻 天下。 先是,亮侪父某为广东提督,与三藩①要盟。亮侪年七岁,为质子于吴。吴王坐 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人云。 (节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三藩:清初封降将,平西王吴三桂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守广东,靖南 王耿仲明守福建。后,三藩渐成割据势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 摄:代理 B.鲁不谢,走出 谢:感谢 C.中牟令竟无恙 竟:最终 D.与三藩要盟 要:要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 乎 B.裕一寒士,以求官故来河南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C.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 乎 D.为质子于吴 不拘于时,学于 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亮侪在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任职,被派去收缴中牟县令李令的官印 并代替李令接任县令的官位。 B.在摘印事件中,文章详写了三个片段,即鲁亮侪私行察访、与李令见 面以及严厉指出田文镜的过失 C.鲁亮侪“掷印铿然”、“竟怒马驰去”的举动是出人意料的,这充分 显示出他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和奇伟正直的形象。 D.文章通过描写田文镜的威猛严苛以及其他官员的懦弱胆怯,有力地衬托出鲁 亮侪的胆识才干和沉着勇敢。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3分) 译文 (2)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3分) 译 文 (3)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4分) 译 文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人云 A.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B.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C.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D.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齐州送祖三2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己遥,望君犹伫立。 【注】①齐州:今山东济南。②祖三即祖咏,是王维诗友。③祖:出行之前祭祀 路神 (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 、分别时的愁苦和分 别后的惆怅三个阶段。(2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亮侪在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任职,被派去收缴中牟县令李令的官印, 并代替李令接任县令的官位。 B.在摘印事件中,文章详写了三个片段,即鲁亮侪私行察访、与李令见 面以及严厉指出田文镜的过失。 C.鲁亮侪“掷印铿然”、“竟怒马驰去”的举动是出人意料的,这充分 显示出他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和奇伟正直的形象。 D.文章通过描写田文镜的威猛严苛以及其他官员的懦弱胆怯,有力地衬托出鲁 亮侪的胆识才干和沉着勇敢。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 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3 分) 译 文: ⑵ 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3 分) 译 文: ⑶ 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4 分) 译 文: (二)文言文断句。(3 分) 9.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人云 A. 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B. 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C. 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D. 吴王坐朝/亮侪侍侧/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 人云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 分) 齐州①送祖三②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③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①齐州:今山东济南。②祖三即祖咏,是王维诗友。③祖:出行之前祭祀 路神。 (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 、分别时的愁苦和分 别后的惆怅三个阶段。(2 分)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 还是“空”字好?为什么?(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月出于东山之 上 。白露横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1)云销雨霁,彩彻区 明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12题4分;选择题6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①最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 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②这让我联想到日前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这份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 有微词,认为这些流行语所代表的语言现象不过是一时的时髦,会破坏语言的 “纯洁”和“规范”。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反复申说了好多年一一年年有流行语 新冒出来,年年就有人老生常谈。其实语言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又以词汇对上述 变化的反映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因此,流行语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值 得关注也值得研究 ③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著 名的“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 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1977到1980 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平反”“冤假错案” 等等,就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之后经济改革启动,“市场调节”“关 停并转”“个体户”“中外合资”等一系列流行语又扑面而来。流行语对社会变 化感知的敏锐度与应变力是极为突出的 ④一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有时,人们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会因立足点不 同而产生分歧,甚至理解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会削弱它,反而能增加这些词语 的张力。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 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山寨”是“山寨手机”,之后出 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晩”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 “盗版”和“侵权”,但同时有人解释“山寨”为一种奢侈品趋向的妥协,是追 慕的表现形式,还有人认为“山寨”闪耀着草根阶层的智慧一一众多对“山寨” 的解读,使得这个词的意义在使用中丰富起来,“山寨文化”“山寨现象”甚至 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命题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 还是“空”字好?为什么?(6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月出于东山之 上, 。白露横 江, 。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1) 云销雨霁,彩彻区 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12 题 4 分;选择题 6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①最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 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②这让我联想到日前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这份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 有微词,认为这些流行语所代表的语言现象不过是一时的时髦,会破坏语言的 “纯洁”和“规范”。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反复申说了好多年——年年有流行语 新冒出来,年年就有人老生常谈。其实语言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又以词汇对上述 变化的反映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因此,流行语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值 得关注也值得研究。 ③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著 名的“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 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 1977 到 1980 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平反”“冤假错案” 等等,就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之后经济改革启动,“市场调节”“关 停并转”“个体户”“中外合资”等一系列流行语又扑面而来。流行语对社会变 化感知的敏锐度与应变力是极为突出的。 ④一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有时,人们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会因立足点不 同而产生分歧,甚至理解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会削弱它,反而能增加这些词语 的张力。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 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山寨”是“山寨手机”,之后出 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 “盗版”和“侵权”,但同时有人解释“山寨”为一种奢侈品趋向的妥协,是追 慕的表现形式,还有人认为“山寨”闪耀着草根阶层的智慧——众多对“山寨” 的解读,使得这个词的意义在使用中丰富起来,“山寨文化”“山寨现象”甚至 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命题
⑤与一般的新词语不同,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 被广泛传播。它们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在形式上,流行语可以是一个词素,如 “裸~”(如裸婚、裸官):也可以是词或短语,前者如“隐婚”,后者如“食品 安全”等;还可以是句子或格式,前者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后 者如“今天你了没有?”等等。在含义上,流行语相当丰富,比如,这几 年流行的“晒”字,其含义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晒”。这个“晒”来源于英语 的“ share”,是“分享”的意思,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 趣闻发在网上与人“ 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 share”就此开始蔚然成风。 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于2006年9月在其博客上公布月收入4786元的工资条 后,网友们纷纷学样“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汉字“晒”也因此 步入了流行语的行列,“晒”的内容则不断推陈出新,被“晒”的事物种类越来 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忆、新年打算,甚至伊朗政府公布 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仔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在汉语中 找出另一个词汇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对汉语现有语汇的贡献可见 斑 ⑥当然,流行语的影响也并不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 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如果“一刀切”地把流行语 视作语言“纯洁”和“规范”的破坏者,在学理上说不通,在实践中恐怕也没几 个人会响应。 12.从全文看,流行语的魅力与活力除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外还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4分) 13.符合本文第②段中“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的一项是( A.“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B.《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 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 C.流行语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 D.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流行语的出现持不太赞同的态 B.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和语法要比词汇相对稳定一些。 C.“盗版”和“侵权”不是“山寨”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D.这几年流行的“晒”字,说明流行语在形式上相当丰富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文字之一。中文和英 文,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更优美,只能通过比较,来分辨出两种语言文字各自的 魅力。《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桥梁,《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是最 美的英文和最美的中文的对撞、比拼。比拼的结果,不是分出谁高谁低,在中文 和英文的对撞里,它们魅力各显,激越飞扬,淋漓尽致 1.从英文到中文
⑤与一般的新词语不同,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 被广泛传播。它们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在形式上,流行语可以是一个词素,如 “裸~”(如裸婚、裸官);也可以是词或短语,前者如“隐婚”,后者如“食品 安全”等;还可以是句子或格式,前者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后 者如“今天你 了没有?”等等。在含义上,流行语相当丰富,比如,这几 年流行的“晒”字,其含义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晒”。这个“晒”来源于英语 的“share”,是“分享”的意思,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 趣闻发在网上与人“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share”就此开始蔚然成风。 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于 2006 年 9 月在其博客上公布月收入 4786 元的工资条 后,网友们纷纷学样“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汉字“晒”也因此 步入了流行语的行列,“晒”的内容则不断推陈出新,被“晒”的事物种类越来 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忆、新年打算,甚至伊朗政府公布 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仔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在汉语中 找出另一个词汇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对汉语现有语汇的贡献可见一 斑。 ⑥当然,流行语的影响也并不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 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如果“一刀切”地把流行语 视作语言“纯洁”和“规范”的破坏者,在学理上说不通,在实践中恐怕也没几 个人会响应。 12. 从全文看,流行语的魅力与活力除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外还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4 分) 13. 符合本文第②段中“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B.《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 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 C.流行语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 D.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流行语的出现持不太赞同的态 度。 B.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和语法要比词汇相对稳定一些。 C.“盗版”和“侵权”不是“山寨”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D.这几年流行的“晒”字,说明流行语在形式上相当丰富。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文字之一。中文和英 文,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更优美,只能通过比较,来分辨出两种语言文字各自的 魅力。《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桥梁,《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是最 美的英文和最美的中文的对撞、比拼。比拼的结果,不是分出谁高谁低,在中文 和英文的对撞里,它们魅力各显,激越飞扬,淋漓尽致。 1.从英文到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