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白华志(江华一中)郑瑛(祁阳一中)叶国媛(双牌二中)蒋交林(永 州一中) 审题人:杨振华(市教科院)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的字形、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对王安石的绝句,杨万里认为惟晚唐名家可媲(bi)美,严羽认为“得意处 髙于苏黄”。他的《青苗法》《保甲法》《免税法》福荫当世,泽被(bei)后 世。 B.庸俗文化充斥旅程,比如一些名胜古迹,不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一味推 广“升官发财”的秘笈(j),走进某个古镇名刹(cha),立即会有人缠上来 “指点迷津” C.乔峰以新帮主身份在丐帮大会上亮相,猝(c)然遭遇不测的哗变,这一大 段文字极尽波诡云谲之能事,实在是精彩。明知是武侠小说,照样令你怦(ping) 然心动。 D.近日,一股“最炫(xun)文言风”的活动在某社交网站兴起,“富贾(g), 可为吾友乎”,初看文诌诌的,有点不知所云,但“翻译”过来便皆知其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吴冠中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他的《长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 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 B.明明是中国的建筑,与异域风情毫不相干,却硬要冠上“加州水岸”、“普 罗旺斯”等洋名,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有些失格 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土豪”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土豪”一词发迹于网络游 戏,引申到电子设备、动漫ACG等领域,而今成为网络最流行的词语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两会上,有人提出实行“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高校新录取模式,此 消息很快被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转载。 B.《新五行诗》这部作品,马春然尝试用混搭、拼接的手法来增加作品的张力, 使传统与现代艺术相互碰撞,达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C.如果一旦情绪成为人们判断的依据,谣言的传播往往就会畅通无阻。秦火火 等人的“造谣圣经”,不就是“必须要煽动网民情绪与情感”? D.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自觉,其突出标志是培育一种为全体 国人所共同持守的价值观念 4.下面是某食品公司产品“召回书”中的一段文字,符合准确、得体要求的一 项是 非常感谢您的惠顾。本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产品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如果 您购买了有问题批次的产品,建议您立即停止使用,无论是产品是否已经开封, 您是否保留有购物小票,您都可以带着产品包装和购物小票前往指定的门店进行 退换货,也可以将产品及您的建议寄回该公司。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海涵。 A.非常感谢您的惠顾 B.您都可以带着产品包装和购物小票前往指定的门店进行退换货 C.也可以将产品及您的建议寄回该公司
湖南省永州市 2014 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白华志(江华一中)郑 瑛(祁阳一中)叶国媛(双牌二中)蒋交林(永 州一中) 审题人:杨振华(市教科院)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句子中的字形、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对王安石的绝句,杨万里认为惟晚唐名家可媲(bì)美,严羽认为“得意处 高于苏黄”。他的《青苗法》《保甲法》《免税法》福荫当世,泽被(bèi)后 世。 B.庸俗文化充斥旅程,比如一些名胜古迹,不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一味推 广“升官发财”的秘笈(jí),走进某个古镇名刹(chà),立即会有人缠上来 “指点迷津”。 C.乔峰以新帮主身份在丐帮大会上亮相,猝(cù)然遭遇不测的哗变,这一大 段文字极尽波诡云谲之能事,实在是精彩。明知是武侠小说,照样令你怦(pīng) 然心动。 D.近日,一股“最炫(xuàn)文言风”的活动在某社交网站兴起,“富贾(gǔ), 可为吾友乎”,初看文诌诌的,有点不知所云,但“翻译”过来便皆知其义。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吴冠中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他的《长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 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 B.明明是中国的建筑,与异域风情毫不相干,却硬要冠上“加州水岸”、“普 罗旺斯”等洋名,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有些失格。 C.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土豪”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土豪”一词发迹于网络游 戏,引申到电子设备、动漫 ACG 等领域,而今成为网络最流行的词语之一。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两会上,有人提出实行“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高校新录取模式,此 消息很快被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转载。 B.《新五行诗》这部作品,马春然尝试用混搭、拼接的手法来增加作品的张力, 使传统与现代艺术相互碰撞,达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C.如果一旦情绪成为人们判断的依据,谣言的传播往往就会畅通无阻。秦火火 等人的“造谣圣经”,不就是“必须要煽动网民情绪与情感”? D.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自觉,其突出标志是培育一种为全体 国人所共同持守的价值观念。 4.下面是某食品公司产品“召回书”中的一段文字,符合准确、得体要求的一 项是 非常感谢您的惠顾。本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产品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如果 您购买了有问题批次的产品,建议您立即停止使用,无论是产品是否已经开封, 您是否保留有购物小票,您都可以带着产品包装和购物小票前往指定的门店进行 退换货,也可以将产品及您的建议寄回该公司。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海涵。 A.非常感谢您的惠顾 B.您都可以带着产品包装和购物小票前往指定的门店进行退换货 C.也可以将产品及您的建议寄回该公司
D.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海涵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简答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扬州之士多轻侠狡桀,有郑宝、张多、许乾之属,各拥部曲。宝最骁果,才力过 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髙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 时年二十馀,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 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 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 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 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众皆惊怖,走还营。营有督将精兵数千,惧其为乱, 晔即乘宝马,将家僮数人,诣宝营门,呼其渠帅,喻以祸福,皆叩头开门内晔。 晔抚慰安怀,咸悉悦服,推晔为主。晔睹汉室渐微,已为支属,不欲拥兵,遂委 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勋怪其故,晔曰:“宝无法制,其众素以钞略为利,仆 宿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相与耳。”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 恶之,遣使卑辞厚币。以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 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 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 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 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岀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 后。勋穷,遂奔太祖。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 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 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 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 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 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 评曰:“刘晔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 伦也。” (选自《三国志·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 案问:查 B.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 从:跟从 C.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 微:弱,衰弱 D.孙策恶之,遣使卑辞厚币 币:礼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 策等小竖,因乱赴险 B.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 军门启而虏自溃矣 C.以晔高族名人 斩其首以令其军 D.为论事势,要将与归 其众素以钞略为利
D.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海涵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简答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题。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扬州之士多轻侠狡桀,有郑宝、张多、许乾之属,各拥部曲。宝最骁果,才力过 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 时年二十馀,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 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 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 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 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众皆惊怖,走还营。营有督将精兵数千,惧其为乱, 晔即乘宝马,将家僮数人,诣宝营门,呼其渠帅,喻以祸福,皆叩头开门内晔。 晔抚慰安怀,咸悉悦服,推晔为主。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遂委 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勋怪其故,晔曰:“宝无法制,其众素以钞略为利,仆 宿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相与耳。”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 恶之,遣使卑辞厚币。以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 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 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 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 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 后。勋穷,遂奔太祖。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 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 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 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 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 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 评曰:“刘晔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 伦也。” (选自《三国志·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 案问:查 问 B.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 从:跟从 C.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 微:弱,衰弱 D.孙策恶之,遣使卑辞厚币 币:礼 物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 策等小竖,因乱赴险 B.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 军门启而虏自溃矣 C.以晔高族名人 斩其首以令其军 D.为论事势,要将与归 其众素以钞略为利
7.刘晔“筹画所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述。 答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 矣 B.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 C.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 D.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 矣 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呼其渠帅,喻以祸福,皆叩头开门内晔(4分) 译 (2)仆宿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相与耳(3分) 译 )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南湖春早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白居易《南湖春早》与《琵琶行》作于同期。 (1)柳诗“榕叶满庭莺乱啼”,白诗“乱点碎红山杏发”都用到了“乱”字, 请分析“乱”在两首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答 (2)请分析两首诗“景”与“情”表现手法的异同。(4分)
7.刘晔“筹画所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述。 答: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 矣 B.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 C.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 D.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 矣 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呼其渠帅,喻以祸福,皆叩头开门内晔(4 分) 译: (2)仆宿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相与耳(3 分) 译: (3)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南湖春早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白居易《南湖春早》与《琵琶行》作于同期。 (1)柳诗“榕叶满庭莺乱啼”,白诗“乱点碎红山杏发”都用到了“乱”字, 请分析“乱”在两首诗中的表达效果。(4 分) 答: (2)请分析两首诗 “景”与 “情”表现手法的异同。(4 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①相如曰:“顾吾念之,……吾所以为此 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歇 (《琵琶行》白居易) ③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 阴》李清照) ④ ,惟有幽人自来 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 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2~14题 论俗气 尹荣方 什么叫俗气?譬如一个大男人,脖上一根粗项链不算,手上另戴三个金戒,我们 就觉得俗气。从前儒家的意见,只重富利,就是俗人。 一味重富炫富,即显俗气,则节庆祝语之“恭喜发财”、“大富大贵”之类,非 俗气而何?今神州滔滔者皆是此类话语,则我们不能不说,现在的俗气,已如被 污染的空气,浓烈而无处不在,使人欲避而不能了 中国有句古话“移风易俗”,风俗不必皆是良俗,不良的风俗应该移易,如 舌尖上的浪费要移,无节制的乱放鞭炮要移,惟富利是尚的“恭喜发财”的习俗 也要易也。 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 可肥,士俗不可医。黄山谷也说: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苏、黄前辈谆 谆以俗为戒,此中意味,耐人寻思。 常有学生问我:老师,学古文有什么用呢?这令我想起从前希腊的欧几里得 教授学生几何,有一学生做了几道几何题后问他,我学了这些有什么用呢?欧几 里得就叫来一个奴隶说,去拿两角钱来给这小子,因为他是一定要用他所学的东 西来赚钱的。 不能超越利害去学习,像欧氏的弟子那样的功利者,在我们这里更是比比皆 是,多如牛毛的。还是用儒家的说法,俗人还意味着“不学问,无正义”,有意 思的是,儒家把好学、追求学问看成不俗的表现,与古希腊人的意见不谋而合。 而今到处讲功利,金钱权位至上,哪里还存好学的精神呢?柏拉图曾说,好学是 希腊人的特性,正好像好货是腓尼基人与埃及人的特性一样。假如柏拉图活到今 日,关于中国人的特性,他会如何说呢? 我们可以说,荀子、苏东坡、黄山谷等人的不俗,还表现在他们的求道、求 学问包括“游于艺”之中的。苏、黄他们之求道、求学问包括“游于艺”绝少今 人那样的功利企望,所以他们视学问、诗文、书画为身心之物,须臾不离。对于
答: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①相如曰:“顾吾念之,……吾所以为此 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歇。 , 。 (《琵琶行》 白居易) ③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 阴》李清照) ④ ,惟有幽人自来 去。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 12~14 题 论俗气 尹荣方 什么叫俗气?譬如一个大男人,脖上一根粗项链不算,手上另戴三个金戒,我们 就觉得俗气。从前儒家的意见,只重富利,就是俗人。 一味重富炫富,即显俗气,则节庆祝语之“恭喜发财”、“大富大贵”之类,非 俗气而何?今神州滔滔者皆是此类话语,则我们不能不说,现在的俗气,已如被 污染的空气,浓烈而无处不在,使人欲避而不能了。 中国有句古话“移风易俗”,风俗不必皆是良俗,不良的风俗应该移易,如 舌尖上的浪费要移,无节制的乱放鞭炮要移,惟富利是尚的“恭喜发财”的习俗 也要易也。 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 可肥,士俗不可医。黄山谷也说: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苏、黄前辈谆 谆以俗为戒,此中意味,耐人寻思。 常有学生问我:老师,学古文有什么用呢?这令我想起从前希腊的欧几里得 教授学生几何,有一学生做了几道几何题后问他,我学了这些有什么用呢?欧几 里得就叫来一个奴隶说,去拿两角钱来给这小子,因为他是一定要用他所学的东 西来赚钱的。 不能超越利害去学习,像欧氏的弟子那样的功利者,在我们这里更是比比皆 是,多如牛毛的。还是用儒家的说法,俗人还意味着“不学问,无正义”,有意 思的是,儒家把好学、追求学问看成不俗的表现,与古希腊人的意见不谋而合。 而今到处讲功利,金钱权位至上,哪里还存好学的精神呢?柏拉图曾说,好学是 希腊人的特性,正好像好货是腓尼基人与埃及人的特性一样。假如柏拉图活到今 日,关于中国人的特性,他会如何说呢? 我们可以说,荀子、苏东坡、黄山谷等人的不俗,还表现在他们的求道、求 学问包括“游于艺”之中的。苏、黄他们之求道、求学问包括“游于艺”绝少今 人那样的功利企望,所以他们视学问、诗文、书画为身心之物,须臾不离。对于
苏黄“惟俗不可医”之说,有人提出只有读书可医俗,或也是从求道求学求艺着 眼的吧。 然而我们常听人发问,艺术有什么用呢?这类人进而更会发问,真理有什么 用呢?道德有什么用呢?日本诗人荻原朔太郎说:“如果点数鱼篓子里的鱼,便 能计算出渔夫一天的意义来,那么人生完全可以看作实利的东西。根据事物的完 成结果来评判事物的本来意义,全然属于功利性的思考。而另外一种思考则相反 那一类懒惰的天才,是如何在其慵散中无为地度过一生的?隐居的孤独者的冥 想,像昏暗墓地上燃烧的磷火,消失于空旷的无风草原。啊,有谁可曾望见 假如世上全是功利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设想这个世界是何等乏味。功利的人 生又是何等的无趣。此所以古人要慨叹“俗氛弥漫,教人难以况味”了。 而古人论不俗,更强调“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操守与正义。不俗者也就 是孔子指出的能讲点真话、人话而绝不是依违两端、模棱两可的“乡愿”,孔子 最痛恨乡愿,因为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浊世,不分是非,唯唯诺诺,左右逢源, 被认为“好人”,称誉乡里。孔子有取于狂狷,对乡愿却斥为“德之贼”,认为 他们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乡愿越多,说明这个社会的风气越成问题,这样的俗 气俗氛,较之重钱重权之风,尤为恶浊,尤须我们痛视并努力匡正之也 (选自《新民晚报》2013年9月23日) 12.下列关于文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论不俗,强调“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操守与正义,苏东坡诗云,“宁 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切中意味。 B.荀子、苏东坡、黄山谷等为不俗之人,因为他们的求道、求学问包括“游于 艺”之中,绝少今人那样的功利企望。 C.文中引用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话其作用是告诉人们要以俗为戒,在生活中要避 俗,俗将无法可医 D.孔子因为最痛恨乡愿,所以那些不讲真话、依违两端、同乎流俗,合乎浊世, 不分是非,唯唯诺诺,左右逢源,被认为“好人”的人,其实就是俗人。 13.根据文意,下列哪项可能属于“俗” A.假期在家义务协助家族整理家谱。 B.嘱咐孩子:将来要飞黄腾达。 C.课余坚持锻炼,平时练练毛笔字。 D.要求孩子参加志愿者和勤工俭学活动。 14.苏黄说“惟俗不可医”,如果可医,该如何医俗?请结合文本,分条列答。 (4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夜行 柯灵 ①夜静,灯火阑珊,从热闹场中出来,踽踽独行,常感到一种微妙的喜悦
苏黄“惟俗不可医”之说,有人提出只有读书可医俗,或也是从求道求学求艺着 眼的吧。 然而我们常听人发问,艺术有什么用呢?这类人进而更会发问,真理有什么 用呢?道德有什么用呢?日本诗人荻原朔太郎说:“如果点数鱼篓子里的鱼,便 能计算出渔夫一天的意义来,那么人生完全可以看作实利的东西。根据事物的完 成结果来评判事物的本来意义,全然属于功利性的思考。而另外一种思考则相反。 那一类懒惰的天才,是如何在其慵散中无为地度过一生的?隐居的孤独者的冥 想,像昏暗墓地上燃烧的磷火,消失于空旷的无风草原。啊,有谁可曾望见。” 假如世上全是功利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设想这个世界是何等乏味。功利的人 生又是何等的无趣。此所以古人要慨叹“俗氛弥漫,教人难以况味”了。 而古人论不俗,更强调“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操守与正义。不俗者也就 是孔子指出的能讲点真话、人话而绝不是依违两端、模棱两可的“乡愿”,孔子 最痛恨乡愿,因为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浊世,不分是非,唯唯诺诺,左右逢源, 被认为“好人”,称誉乡里。孔子有取于狂狷,对乡愿却斥为“德之贼”,认为 他们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乡愿越多,说明这个社会的风气越成问题,这样的俗 气俗氛,较之重钱重权之风,尤为恶浊,尤须我们痛视并努力匡正之也。 (选自《新民晚报》2013 年 9 月 23 日) 12.下列关于文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论不俗,强调“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操守与正义,苏东坡诗云,“宁 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切中意味。 B.荀子、苏东坡、黄山谷等为不俗之人,因为他们的求道、求学问包括“游于 艺”之中,绝少今人那样的功利企望。 C.文中引用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话其作用是告诉人们要以俗为戒,在生活中要避 俗,俗将无法可医。 D.孔子因为最痛恨乡愿,所以那些不讲真话、依违两端、同乎流俗,合乎浊世, 不分是非,唯唯诺诺,左右逢源,被认为“好人”的人,其实就是俗人。 13.根据文意,下列哪项可能属于“俗” A.假期在家义务协助家族整理家谱。 B.嘱咐孩子:将来要飞黄腾达。 C.课余坚持锻炼,平时练练毛笔字。 D.要求孩子参加志愿者和勤工俭学活动。 14.苏黄说“惟俗不可医”,如果可医,该如何医俗?请结合文本,分条列答。 (4 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夜 行 柯 灵 ①夜静,灯火阑珊,从热闹场中出来,踽踽独行,常感到一种微妙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