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宜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 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 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 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 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者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 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 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己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 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见《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 员会宜言》德文版第19页,那里把这个思想发挥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 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同样也很 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 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 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 本版译文是由译过马克思《资本论》一书大部分的赛米尔穆尔先生翻译的。我同他 起把译文校阅过一遍,并且我还加了一些有关历史情况的注释。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88年1月30日于伦敦 1890年德文版序言 自从我写了上面那篇序言以来,又需要刊印《宜言》的新的德文版本了,同时《宜言》 本身也有种种遭遇,应该在这里提一提。 1882年在日内瓦出版了由维拉查苏利奇翻译的第二个俄译本,马克思和我曾为这个译 本写过一篇序言。可惜我把这篇序言的德文原稿遗失了,所以现在我只好再从俄文译过来, 这样做当然不会使原稿增色。下面就是这篇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宜言》俄文第一版,60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版。当时西 方认为这件事(《宣言》译成俄文出版)是著作界的一件奇闻。这种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在《宜言》最初发表时期(1848年1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是多么狭小,这从《宜言》 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看得很清楚。在这一章里,首先没有 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一支庞大后备军,向美国境内移民 6
6 “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 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 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 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 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 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 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见《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 员会宣言》德文版第 19 页,那里把这个思想发挥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 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 1847 年为止;同样也很 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 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 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 本版译文是由译过马克思《资本论》一书大部分的赛米尔·穆尔先生翻译的。我同他一 起把译文校阅过一遍,并且我还加了一些有关历史情况的注释。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88 年 1 月 30 日于伦敦 - 1890 年德文版序言 自从我写了上面那篇序言以来,又需要刊印《宣言》的新的德文版本了,同时《宣言》 本身也有种种遭遇,应该在这里提一提。 1882 年在日内瓦出版了由维拉·查苏利奇翻译的第二个俄译本,马克思和我曾为这个译 本写过一篇序言。可惜我把这篇序言的德文原稿遗失了,所以现在我只好再从俄文译过来, 这样做当然不会使原稿增色。下面就是这篇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60 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版。当时西 方认为这件事(《宣言》译成俄文出版)是著作界的一件奇闻。这种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在《宣言》最初发表时期(1848 年 1 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是多么狭小,这从《宣言》 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看得很清楚。在这一章里,首先没有 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一支庞大后备军,向美国境内移民
吸收若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量。这两个国家,都向欧洲供给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 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社会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的农业生产能够大大发展,这种发展通 过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 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 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作为美国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自耕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 逐渐被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本积聚 第一次发展起来了。 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1848-1849年革命期间,不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 都把俄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刚开始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教星。他们 把沙皇宜布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现在,沙皇在加特契纳己成了革命的俘虏,而俄国己是 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 《共产党宜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 除了狂热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刚开始形成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 共占有。 那么试问:俄国农民公社,这一周然己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有制形式,是能直接过 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呢?或者,它还必须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 个瓦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 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 1882年1月21日于伦敦 大约在同一时候,在日内瓦出版了新的波兰文译本:《共产党宜言》。 随后又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了新的丹麦文译本。 可惜这一译本不够完备:有几个重要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译者感到难译而被删掉了,并且有些 地方可以看到草率从事的痕迹,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从译文中可以看出,要是译者细心一点, 他是能够译得很好的。 1886年在巴黎《社会主义者报》上刊载了新的法译文: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译文。 7
7 吸收着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量。这两个国家,都向欧洲供给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 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社会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的农业生产能够大大发展,这种发展通 过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 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 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作为美国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自耕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 逐渐被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本积聚 第一次发展起来了。 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 1848-1849 年革命期间,不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 都把俄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刚开始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救星。他们 把沙皇宣布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现在,沙皇在加特契纳已成了革命的俘虏,而俄国已是 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 《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 除了狂热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刚开始形成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 共占有。 那么试问:俄国农民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有制形式,是能直接过 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呢?或者,它还必须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 个瓦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 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马克思 弗·恩格斯 1882 年 1 月 21 日于伦敦” 大约在同一时候,在日内瓦出版了新的波兰文译本:《共产党宣言》。 随后又于 1885 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了新的丹麦文译本。 可惜这一译本不够完备;有几个重要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译者感到难译而被删掉了,并且有些 地方可以看到草率从事的痕迹,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从译文中可以看出,要是译者细心一点, 他是能够译得很好的。 1886 年在巴黎《社会主义者报》上刊载了新的法译文;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译文
同年又有人根据这个法文本译成西班牙文,起初刊登在马德里的《社会主义者报》上, 接着又印成单行本:《共产党宣言》,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著,马德里,社会主义者报社, 埃尔南科尔特斯街8号。 这里我还要提到一件奇怪的事。1887年,君士坦丁堡的一位出版商收到了亚美尼亚文 的《宣言》译稿:但是这位好心人却没有勇气把这本署有马克思的名字的作品刊印出来,竟 认为最好是由译者本人冒充作者,可是译者拒绝这样做。 在英国多次刊印过好几种美国译本,但都不大确切。到1888年终于出版了一种可靠的 译本。这个译本是由我的友人赛米尔穆尔翻译的,并且在付印以前还由我们两人一起重新 校阅过一遍。标趣是:《共产党宜言》,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经作者认 可的英译本,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校定并加注,1888年伦教,威廉里夫斯,东中央区弗 利特街185号。这个版本中的某些注释,我已收入本版 《宣言》有它本身的经历。它出现的时候曾受到当时人数尚少的科学社会主义先锋队的 热烈欢迎(第一篇序言里提到的那些译本便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不久以后它就被那随着 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败而抬起头来的反动势力排挤到后台去了,最后,由于1852年11 月科隆共产党人被判刑,它被“依法”宜布为非法。随着与二月革命相联系的工人运动退出公 开舞台,《宣言》也退到后台去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又强大到足以重新对统治阶级政权发动进攻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 会。它的目的是要把欧美整个战斗的工人阶级联合成一支大军。因此,它不能从《宣言》中 所提出的那些原则出发。它应该有一个不致把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 浦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拒之于门外的纲领。这样一个纲领即国际章程绪论部分,是马 克思起草的,其行文之巧妙连巴枯宁和无政府派也不能不承认。至于说到《宜言》中所提出 的那些原则的最终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 级的精神的发展。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一而且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进 行斗争的人们明白自己一向所崇奉的那些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使他们的头脑更容易透彻地了 解工人解放的真正的条件。马克思是正确的。1874年,当国际解散的时候,工人阶级已经 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罗曼语族各国的蒲鲁东主义和德国特有的拉萨 尔主义已经奄奄一息,甚至当时极端保守的英国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1887年在斯温西, 工联的代表大会主席能够用工联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 而在1887年,大陆社会主义已经差不多完全是《宣言》中所宜布的那个理论了。因此,《宣 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者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
8 同年又有人根据这个法文本译成西班牙文,起初刊登在马德里的《社会主义者报》上, 接着又印成单行本:《共产党宣言》,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著,马德里,社会主义者报社, 埃尔南·科尔特斯街 8 号。 这里我还要提到一件奇怪的事。1887 年,君士坦丁堡的一位出版商收到了亚美尼亚文 的《宣言》译稿;但是这位好心人却没有勇气把这本署有马克思的名字的作品刊印出来,竟 认为最好是由译者本人冒充作者,可是译者拒绝这样做。 在英国多次刊印过好几种美国译本,但都不大确切。到 1888 年终于出版了一种可靠的 译本。这个译本是由我的友人赛米尔·穆尔翻译的,并且在付印以前还由我们两人一起重新 校阅过一遍。标题是:《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 经作者认 可的英译本, 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校定并加注,1888 年伦敦,威廉·里夫斯,东中央区弗 利特街 185 号。 这个版本中的某些注释,我已收入本版。 《宣言》有它本身的经历。它出现的时候曾受到当时人数尚少的科学社会主义先锋队的 热烈欢迎(第一篇序言里提到的那些译本便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不久以后它就被那随着 1848 年 6 月巴黎工人失败而抬起头来的反动势力排挤到后台去了,最后,由于 1852 年 11 月科隆共产党人被判刑,它被“依法”宣布为非法。随着与二月革命相联系的工人运动退出公 开舞台,《宣言》也退到后台去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又强大到足以重新对统治阶级政权发动进攻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 会。它的目的是要把欧美整个战斗的工人阶级联合成一支大军。因此,它不能从《宣言》中 所提出的那些原则出发。它应该有一个不致把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 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拒之于门外的纲领。这样一个纲领即国际章程绪论部分,是马 克思起草的,其行文之巧妙连巴枯宁和无政府派也不能不承认。至于说到《宣言》中所提出 的那些原则的最终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 级的精神的发展。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而且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进 行斗争的人们明白自己一向所崇奉的那些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使他们的头脑更容易透彻地了 解工人解放的真正的条件。马克思是正确的。1874 年,当国际解散的时候,工人阶级已经 全然不是 1864 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罗曼语族各国的蒲鲁东主义和德国特有的拉萨 尔主义已经奄奄一息,甚至当时极端保守的英国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 1887 年在斯温西, 工联的代表大会主席能够用工联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 而在 1887 年,大陆社会主义已经差不多完全是《宣言》中所宣布的那个理论了。因此,《宣 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 1848 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
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世界各国干百 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可是,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宜言。在1847年,所谓社 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 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当时都己经缩小成逐渐走向灭亡的纯粹的宗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 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 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至于当时确信单纯 政治变革还不够而要求根本改造社会的那一部分工人,则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这是一种 还没有很好加工的、只是出于本能的、往往有些粗糙的共产主义:但它己经强大到足以形成 两种空想的共产主义体系:在法国有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 义。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若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 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怡怡相反。既然我们当时已经十分 坚决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刻也不怀疑究竞应该在 这两个名称中间选定哪一个名称。而且后来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42年前我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要求参 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可是,1864年9 月28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己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人协会了。固然,国 际本身只存在了9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水久的联合依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 加强固,而今天这个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 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 了一个最近的目的,即早已由国际1866年日内瓦代表大会宜布、后来又由1889年巴黎工人 代表大会再度宣布的在法律上确立八小时正常工作日。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 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已经真正联合起来了。 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呵: 弗恩格斯 1890年5月1日于伦教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从目前己有必要出版《共产党宜言》波兰文新版本这一事实,可以引起许多联想。 9
9 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世界各国千百 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可是,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 1847 年,所谓社 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 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当时都已经缩小成逐渐走向灭亡的纯粹的宗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 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 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至于当时确信单纯 政治变革还不够而要求根本改造社会的那一部分工人,则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这是一种 还没有很好加工的、只是出于本能的、往往有些粗糙的共产主义;但它已经强大到足以形成 两种空想的共产主义体系:在法国有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 义。在 1847 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 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既然我们当时已经十分 坚决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刻也不怀疑究竟应该在 这两个名称中间选定哪一个名称。而且后来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 42 年前我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要求参 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可是,1864 年 9 月 28 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已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人协会了。固然,国 际本身只存在了 9 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永久的联合依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 加强固,而今天这个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 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 了一个最近的目的,即早已由国际 1866 年日内瓦代表大会宣布、后来又由 1889 年巴黎工人 代表大会再度宣布的在法律上确立八小时正常工作日。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 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已经真正联合起来了。 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呵! 弗·恩格斯 1890 年 5 月 1 日于伦敦 - 1892 年波兰文版序言 从目前已有必要出版《共产党宣言》波兰文新版本这一事实,可以引起许多联想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宜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 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 处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宜言》的需求也就越 增长。这样,根据《宜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 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因此,《宣言》波兰文新版本,标志若波兰工业的重大发展。而且从10年前上一版 问世以来确实己有这种发展,这是丝毫不容置疑的。俄罗斯的波兰,会议桌上的波兰,己成 为俄罗斯帝国的巨大的工业区。俄国大工业分散于各处,一部分在芬兰湾沿岸,一部分在中 央区(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一部分在黑海和亚速海沿岸,还有一些分散在其他地方:波兰 工业则集中于一个比较狭小的地区,这种集中所产生的益处和害处,它都感受到了。这种益 处是竞争对手俄国工厂主所承认的,他们虽然拚命想把波兰人变成俄罗斯人,同时却要求实 行对付波兰的保护关税。至于这种害处,即对波兰工厂主和俄国政府的害处,则表现为社会 主义思想在波兰工人中间的迅速传播和对《宣言》的需求的日益增长。 但是,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它已经超过了俄国工业),又是波兰人民拥有强大生命力的 新的证明,是波兰人民即将达到民族复兴的新的保证。而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 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 民族都在自己家里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1848年革命在无产阶级的旗帜下使无产阶级 战士归根到底只是做了资产阶级的工作,这次革命也通过自己的遗嘱执行人路易波拿巴和 俾斯麦实现了意大利、德国和匈牙利的独立。至于波兰,虽然它从1792年以来对革命所作 的贡献比这三个国家所作的全部贡献还要大,可是它于1863年在十倍于自己的俄国优势下 失败的时候,却被抛弃不管了。波兰贵族既没有能够保持住波兰独立,也没有能够重新争得 波兰独立:在资产阶级看来,波兰独立在今天至少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然而这种独立却 是实现欧洲各民族和谐的合作所必需的。这种独立只有年轻的波兰无产阶级才能争得,而且 在波兰无产阶级手里会很好地保持住。因为欧洲所有其余各国工人都像波兰工人本身一样需 要波兰的独立。 弗恩格斯 1892年2月10日于伦教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10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 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 处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 增长。这样,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 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因此,《宣言》波兰文新版本, 标志着波兰工业的重大发展。 而且从 10 年前上一版 问世以来确实已有这种发展,这是丝毫不容置疑的。俄罗斯的波兰,会议桌上的波兰,已成 为俄罗斯帝国的巨大的工业区。俄国大工业分散于各处,一部分在芬兰湾沿岸,一部分在中 央区(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一部分在黑海和亚速海沿岸,还有一些分散在其他地方;波兰 工业则集中于一个比较狭小的地区,这种集中所产生的益处和害处,它都感受到了。这种益 处是竞争对手俄国工厂主所承认的,他们虽然拚命想把波兰人变成俄罗斯人,同时却要求实 行对付波兰的保护关税。至于这种害处,即对波兰工厂主和俄国政府的害处,则表现为社会 主义思想在波兰工人中间的迅速传播和对《宣言》的需求的日益增长。 但是,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它已经超过了俄国工业),又是波兰人民拥有强大生命力的 新的证明,是波兰人民即将达到民族复兴的新的保证。而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 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 民族都在自己家里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1848 年革命在无产阶级的旗帜下使无产阶级 战士归根到底只是做了资产阶级的工作,这次革命也通过自己的遗嘱执行人路易·波拿巴和 俾斯麦实现了意大利、德国和匈牙利的独立。至于波兰,虽然它从 1792 年以来对革命所作 的贡献比这三个国家所作的全部贡献还要大,可是它于 1863 年在十倍于自己的俄国优势下 失败的时候,却被抛弃不管了。波兰贵族既没有能够保持住波兰独立,也没有能够重新争得 波兰独立;在资产阶级看来,波兰独立在今天至少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然而这种独立却 是实现欧洲各民族和谐的合作所必需的。这种独立只有年轻的波兰无产阶级才能争得,而且 在波兰无产阶级手里会很好地保持住。因为欧洲所有其余各国工人都像波兰工人本身一样需 要波兰的独立。 弗·恩格斯 1892 年 2 月 10 日于伦敦 - 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