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在职培训 1)在职培训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1)师带徒式培训 (2)岗位轮换培训 最常用的是“岗位指导训练”。 第一步培训前的准备 第二步操作介绍 第三步效果初步检验 第四步继续实践,加强效果
1)在职培训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 (1)师带徒式培训。 • (2)岗位轮换培训。 最常用的是“岗位指导训练” 。 第一步 培训前的准备 第二步 操作介绍 第三步 效果初步检验 第四步 继续实践,加强效果 9.2.1 在职培训
9.2.1在职培训 2)在职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考虑这种方法是否是培训员工的最有效的方法。 (2)选择培训指导者时,不仅要看他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导培训, 还需考虑他们是否愿意增加这一工作责任。 (3)选出的培训指导者一定要事先受过相应的指导学习的培训 (4)要使培训指导者确信,由他们培训出的新员工不会对他们现 有的工作安全感、工资水平、地位等有所威胁 (5)培训指导者所增加的额外工作应得到一定的报偿。 (6)对学员的进步应使用可靠的、有效的方法给予准确的评价, 并经常将结果反馈给学员。 (7)学习要先于生产,特别是在培训早期。 (8)如有可能,学员应经常轮换 (9)培训指导者必须加强对学员的管理
2)在职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 (1)首先要考虑这种方法是否是培训员工的最有效的方法。 • (2)选择培训指导者时,不仅要看他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导培训, 还需考虑他们是否愿意增加这一工作责任。 • (3)选出的培训指导者一定要事先受过相应的指导学习的培训。 • (4)要使培训指导者确信,由他们培训出的新员工不会对他们现 有的工作安全感、工资水平、地位等有所威胁。 • (5)培训指导者所增加的额外工作应得到一定的报偿。 • (6)对学员的进步应使用可靠的、有效的方法给予准确的评价, 并经常将结果反馈给学员。 • (7)学习要先于生产,特别是在培训早期。 • (8)如有可能,学员应经常轮换。 • (9)培训指导者必须加强对学员的管理。 9.2.1 在职培训
9.2.1在职培训 3)在职培训的评价 在职培训的优点 (1)经济。 (2)简便。 (3)反馈及时。 在职培训的缺点: 1)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选用在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比 如某些高危险性的工作(如飞机驾驶)就不宜选用在职培训。 (2)在职培训存在着这样一种潜在风险:新员工可能损坏机器设备,生 产出不合格产品,浪费原材料。 (3)经理人员对待在职培训的态度不够重视,常常没有很好地设计在职 培训,不明确在职培训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指派训练有素的教员,结 果是员工在经过了在职培训之后收获甚微
3)在职培训的评价 • 在职培训的优点: (1)经济。 (2)简便。 (3)反馈及时。 • 在职培训的缺点: (1)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选用在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比 如某些高危险性的工作(如飞机驾驶)就不宜选用在职培训。 (2)在职培训存在着这样一种潜在风险:新员工可能损坏机器设备,生 产出不合格产品,浪费原材料。 (3)经理人员对待在职培训的态度不够重视,常常没有很好地设计在职 培训,不明确在职培训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指派训练有素的教员,结 果是员工在经过了在职培训之后收获甚微。 9.2.1 在职培训
9.22脱产培训 脱产培训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1)课堂教学 (2)视听技术 °(3) 计算机辅助培训 (4 程序教学 (5) 模拟情境培训 (6) 专家讲座 (7)案例研讨 °(8)角色扮演
脱产培训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 (1)课堂教学 • (2) 视听技术 • (3) 计算机辅助培训 • (4) 程序教学 • (5) 模拟情境培训 • (6) 专家讲座 • (7) 案例研讨 • (8)角色扮演 9.2.2 脱产培训
9.3培训效果评估 9.3.1为什么要进行评估 (1)培训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2)参训员工的知识技能是否有了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有 了改善?这种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工作态度的改善 在多大程度上来自培训的贡献? (3)参训员工对培训的内容、方法、安排是否觉得合适有 效? (4)培训中出现了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5)培训的费用支出是否合理? 9.3.2怎样进行评估 1)调查表方法 (2)前后对照比较法(又称前测一后测法)
9.3.1为什么要进行评估 (1)培训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2)参训员工的知识技能是否有了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有 了改善?这种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工作态度的改善 在多大程度上来自培训的贡献? (3)参训员工对培训的内容、方法、安排是否觉得合适有 效? (4)培训中出现了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5)培训的费用支出是否合理? 9.3.2怎样进行评估 (1)调查表方法 (2)前后对照比较法(又称前测—后测法) 9.3 培训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