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0.1—20114.3.4设计温度的确定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0℃C以下的金属温度·设a)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b)容器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分别设定每部分的设计温度。c)元件的金属温度通过以下方法确定:1)传热计算求得;2)在已使用的同类容器上测定;3)根据容器内部介质温度并结合外部条件确定。d)在确定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在运行过程中,大气环境低温条件对容器壳体金属温度的影响。大气环境低温条件系指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指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值之和除以当月天数)的最低值,4.3.5对有不同工况的容器,应按最苛刻的工况设计,必要时还需考虑不同工况的组合,并在图样或相应技术文件中注明各工况操作条件和设计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值。4.3.6厚度附加量厚度附加量按式(1)确定:C=G+C2(1)4.3.6.1材料厚度负偏差板材或管材的厚度负偏差按材料标准的规定。4.3.6.2腐蚀裕量为防止容器受压元件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应考虑腐蚀裕量,具体规定如下:a)对有均匀腐蚀或磨损的元件,应根据预期的容器设计使用年限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及磨蚀速率)确定腐蚀裕量;b)容器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c)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4.3.7壳体加工成形后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a)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容器,不小于3mm;b)高合金钢制容器,一般应不小于2mm。4.3.8容器元件的名义厚度和最小成形厚度一般应标注在设计图样上。4.4许用应力4.4.1本标准中材料的许用应力按GB150.2和相应引用标准选取。按表1的规定确定钢材(螺栓材料除外)许用应力,按表2的规定确定钢制螺栓材料许用应力。表1钢材(螺栓材料除外)许用应力的取值许用应力/MPa材料取下列各值中的最小值·告·馆·管·碳素钢、低合金钢Re, Ra(Re,R(Ria. Re. R高合金钢.15:102.71.51.5R.R.Rrot.R.R.钛及钛合金27151.5+151.07
GB 150.1—2011表1(续)许用应力/MPa材料取下列各值中的最小值镍及镍合金o Re Rs铝及铝合金-RRaRn.2铜及铜合金3.0°151.5注1:对奥氏体高合金钢制受压元件,当设计温度低于蜗变范围,且允许有微量的永久变形时,可适当提高许用应力至0.9R2但不超过R0.2/1.5。此规定不适用于法兰或其他有微量永久变形就产生泄漏或故障的场合;注2:如果引用标准规定了Rl或Rl.,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应力;注3:根据设计使用年限选用1.0×10°h、1.5×105h.2.0×105h等持久强度极限值。表2钢制螺栓材料许用应力的取值许用应力/MPa材料螺栓直径/mm热处理状态取下列各值中的最小值R≤M22碳素钢热轧乳、正火会M24~M48R.(Rem)≤M223. 5低合金钢、马氏体Ra(R.)Rh调质M24~M481.53.0高合金钢Rl(Ra.,)≥M522.7R, (R.)≤M221.6奥氏体高合金钢固溶RL(R)M24~M481.54.4.2设计温度低于20℃时,取20℃时的许用应力。4.4.3复合钢板的许用应力对于覆层与基层结合率达到NB/T47002标准中B2级板以上的复合钢板,在设计计算中,如需计人覆层材料的强度时,其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按式(2)确定:[o]' = [oo, + (o;o...(2)0,+0,4.4.4当地震载荷或风载荷与4.3.2中其他载荷相组合时,允许元件的设计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的1.2倍,其组合要求按相应标准规定。4.4.5圆筒许用轴向压缩应力:a)根据圆筒外半径R。和有效厚度。按式(3)计算A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