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300A87G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915—2013代替GB17915—1999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corrosive goods2013-12-17发布2014-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7915—2013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17915-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17915一199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一增加了腐蚀性商品的术语;明确了标签应符合GB15258的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执行双人复核制;一增加了作业人员应持有上岗作业资格证书”;一附录B由规范性附录更改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仓储协会、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商业联合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寄梅、夏益忠、沈绍基、孙振波、柴保身、靳晓蕾。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7915—1999。1
GB17915—2013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的术语和定义、储存条件、储存要求、养护技术、安全操作、出库、应急处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3.1定义商品的储存养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944一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腐蚀性商品corrosivegoods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注:改写GB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4.9.1。4储存条件4.1库房4.1.1应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应经过防腐蚀、防渗处理,库房的建筑应符合GB50046的规定。4.1.2储存发烟硝酸、溴素、高氯酸的库房应干燥通风,耐火要求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4.1.3溴氢酸、碘氢酸应避光储存,溴素应专库储存。4.2货棚、露天货场货棚应干燥卫生。露天货场应防潮防水。4.3安全4.3.1腐蚀性商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曝晒,远离热源、电源、火源.库房建筑及各种设备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1
GB17915—20134.3.2腐蚀性商品应按不同类别、性质、危险程度、灭火方法等分区分类储存,性质和消防施救方法相抵的商品不应同库储存,见附录A。4.3.3:应在库区设置洗眼器等应急处置设施。4.4环境4.4.1库房应保持清洁。4.4.2纷库区的杂物、易燃物应及时清理,排水保持畅通。4.5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表1规定。表1温度和湿度条件类别主要品种适宜温度/℃适宜相对湿度/%发烟硫酸、亚硫酸0~30≤80硝酸、盐酸及氢卤酸、氟硅(硼)酸、氯化硫、磷酸等≤30≤80磺酰氯、氯化亚矾、氧氨化磷、氨磺酸、溴乙酰、三氯≤30≤75化磷等多卤化物酸性腐蚀品发烟硝酸≤25≤80溴素、溴水0~28一甲酸、乙酸、乙酸酐等有机酸类≤32≤80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钾(钠)、硫化钾(钠)≤30≤80其他腐蚀品甲醛溶液10~30-5储存要求5.1入库验收5.1.1原则5.1.1.1人库商品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进口商品还应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其他说明。5.1.1.2商品性状、理化指标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由存货方负责检验。5.1.1.3保管方应对商品外观、内外标志、容器包装及衬垫进行感官检验。5.1.1.4验收应在库房外安全地点或验收室进行。5.1.1.5每种商品随机开箱验收2箱~5箱,发现问题应扩大开箱验收比例,验后将商品包装复原,并做标记。5.1.2验收项目包装5.1.2.15.1.2.1.1包装标签应符合GB15258的规定。5.1.2.1.2包装封闭严密,完好无损,无水湿、污染。2
GB17915—20135.1.2.1.3包装、容器衬垫适当,安全、牢固。5.1.2.2感官5.1.2.2.1商品性状、颜色、粘稠度、透明度均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5.1.2.2.2液体商品颜色无异状,无渗漏。5.1.2.2.3固体商品无变色.无潮解,无溶化等现象。5.1.3验收5.1.3.1应执行双人复核制。5.1.3.2应符合5.1.1和5.1.2的规定。5.1.3.3合格品的应办理人库手续.填写验收记录。5.2堆垛5.2.1原则商品堆垛应便于堆码、检查和消防扑救,货垛整齐。5.2.22方法5.2.2.1库房、货棚或露天货场储存的商品·货垛下应有隔潮设施,货架与库房地面距离一般不低于15cm,货场的垛堆与地面距离不低于30cm。5.2.2.2根据商品性质、包装规格采用适当的堆垛方法,要求货垛整齐,堆码牢固,数量准确.不应倒置。5.2.2.3按入库先后或批号分别堆码。5.2.33堆垛高度应控制在:a)大铁桶液体:立码;固体:平放,不应超过3m;b)大箱(内装坛、桶)不应超过1.5m;c)化学试剂木箱不应超过3m;纸箱不应超过2.5m;d)袋装3m~3.5m。5.2.4:堆垛间距应保持在:a)主通道≥180cm;b)支通道≥80cm;c)墙距≥30cm;d)柱距≥10cm;e)垛距≥10cm;f)顶距≥50cm。6养护技术6.1温湿度管理6.1.1库内设置温湿度计-按时观测、记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