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1UUC52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2007代替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Part2:Physical agents2008.03.182007-04-12发布2007-11-01实施人民生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PMPHCD
GBZ2.2—2007前言本部分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此次修订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2—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本部分与GBZ2—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减少了高温作业分级和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学评价标准。增加了非电离辐射的工频电场、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辐射接触限值和噪声的接触限值。调整了高温、手传振动的接触限值。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方法修订成为独立的标准GBZ/T18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3章、第14章及第15章改为推荐性条款。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营红声器材厂嘉兴分厂、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奎思特技术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梁友信、杨磊、吴维、李涛、张敏、何丽华、徐伯洪、舒国华、张绍栋、杜燮祎。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2—2002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本部分适用于存在或产生物理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物理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本部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化学有害因素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T3947声学名词术语GBZ/T189.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GBZ/T 189.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频电场GBZ/T189.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激光辐射GBZ/T189.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GBZ/T189.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紫外辐射GBZ/T189.6GBZ/T 189.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噪声GBZ/T189.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手传振动GBZ/T189.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11体力劳动时的心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3术语和定义GBZ2.1中3.1,3.3,3.4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ultrahighfrequencyradiationintheworkplace4.1术语和定义4.1.1超高频辐射ultrahighfrequencyradiation又称超短波,指频率为30MHz~300MHz或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4.1.2脉冲波pulsewave以脉冲调制所产生的超高频辐射。4.1.3连续波continuouswave以连续振荡所产生的超高频辐射
GBZ.2.2—20074.1.4功率密度powerdensity单位而积上的辐射功率,以P表示,单位为mW/em4.2卫生要求个下作日内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表1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脉冲波连续波按触时间电场强度(V/m)功率密度(mWem)电场强度(Vm)功率密度(mW/cm)100.025LSh0.051-10.0519th0.1SHING HOUSE4.3测量方法按GBZT189.1规定highDequendyelectromagnetic fieldoccupationalexposurlimits5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015.1术语和定义nagnetic fier高频电磁场quencyelectronSI780MHz、相应波长为km~10m范周的电磁场。频率为100kl5.2卫生要求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8h工作场所表2频电磁场接触限值工作1磁书强度颖率(A/m)E0.3.05.3测量方法按GBZ/T1E定的方法测量,电眼通sure linaits forpon6工频电场职业接occupational esmerfrequcencyel ctricBeld in the workplaceDO6.1术语和定义S工频电场enelectricpower6.2卫生要求8h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中表3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频率(Hz)电场强度(kV/m)5056.3测定方法按GBZ/T189.3规定的方法测量7激光辐射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laser radiation in the workplace7.1术语和定义7.1.1激光laser2
GBZ2.2—2007波长为200mm~1m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7.1.2照射量radiant受照面积上光能的面密度,单位为J/cm7.1.3辐照度irradiance单位面积照射的辐射通量,单位为W/cm。7.1.4校正因子(C和C)correctionfactors激光生物学作用是波长的函数,为评判等价效应而引进的数学因子。C和C分别为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校正因子。7.2卫生要求7.2.18h眼直视激光束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4)表16反激光束的职业接触限值LRURUSHING AON照时量灯输照度(W/cm)光谱范围波长间(s)1x104X102001x.3×10301X56111紫外线-101x1X10.0001x3×10t1X107001×10-~1.2×10-5X107001.2x2.5*×10~可见光~70010~.4C×10-23X0~7001X1.40×10-10501x1.-CAX10-1-10501.2.5Cxx10~50~14001xX10-红外线0~14003×10-~1X1012.5m4x10014001X10+4.41C/×10-10-1X1061X1.011X10%1x0.56tt远红外线-10105>10.1S注:为照射时间7.2.28h激光照射皮肤的职业盗触限值美03光鼠射皮肤的职业接触限值-射时间(s)光谱范围波长(nm)服时量(J/cm)辐照度(W/cm)紫外线1101-3X101200~400同表41×10=5~3×10-2C,×10-可见光与红外线1×10-1~10400~14001.ICAT10~3×100.2CA远红外线1×10-~3×101400~1X10同表4注:为照射时间7.2.3波长(入)与校正因子的关系为:波长400nm700nm,Cx=1:波长700nm~1050nm,CA100002-700:波长1050nm~1400nm,C=5:波长400nm~550nm,Cg=1:波长550nm~700nm,C-100.015-550)200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