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3.020.30J 74E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0.3—2011部分代替GB150—1998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Pressure vessels—Part3:Design2011-11-21发布2012-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50.3—2011目次前言1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内压圆简和内压球壳-外压圆筒和外压球壳4235封头:606开孔与开孔补强法兰91非圆形截面容器125附录A(规范性附录)152附录B(规范性附录)钢带错绕筒体密封结构155附录C(资料性附录)197附录D(资料性附录)焊接接头结构221关于低温压力容器的基本设计要求附录E(规范性附录)
GB 150.3—2011前言本标准的本部分附录C、附录D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本标准GB150《压力容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一第2部分:材料;一第3部分:设计;一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本部分为GB150《压力容器》的第3部分:设计。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在GB150一1998第5章至第9章、附录C、附录D、附录G和附录J的基础上,结合压力容器基本受压元件设计的实际需要及相关标准修订提案.同时为满足《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修订编制。与GB150--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应于原GB150一1998第5章:内压圆简和内压球壳,本部分第3章增加了按外径进行壁厚设计计算的相应公式。—对应于原GB150一1998第6章:外压圆筒与外压球壳,本部分第4章主要变化内容为:a) 1修订了外压曲线图,增加了对应于高强度材料的外压曲线;b)增加了相对应的应力系数B曲线图选用表;c)加强圈的结构设计作了部分修改。对应于原GB150一1998第7章:封头,本部分第5章中主要变化内容为:增加了偏心锥壳、低压折边平封头、带筋平封头和拉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a)b)调整了部分平盖的结构特征系数K;c)增加了适用于平封头与筒体全焊透连接结构的塑性分析设计方法;d)增加了/R<0.002时,球冠形封头与锥壳的设计方法。对应于原GB150一1998第8章:开孔和开孔补强,本部分第6章对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计算方法内容进行了扩充,引人了筒体径向接管的整体补强设计方法,开孔率适用范围可达0.9。对应于原GB150一1998第9章:法兰,本部分第7章中主要内容变化为:a)增加了整体法兰和按整体法兰计算的任意法兰的刚度校核计算要求:b)增加了波齿垫片设计选用参数。将GB150一1998附录C低温压力容器”中与设计相关的内容调整为本部分的附录E。将GB150—1998附录D、附录G和附录J内容纳入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和附录D。主要调整或变化内容为:增加附录B"钢带错绕筒体设计”;a)b)附录C扩大了双锥密封的适用范围;c)附录D焊接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整理和补充。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寰球工程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寿比南、杨国义、李世玉、薛明德、徐锋、郑津洋、高增梁、桑如苞、秦叔经、叶日新、冯清晓、谢铁军、陈朝晖、陈志伟、陈冰冰、张迎恺、朱国栋。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01989.GB15019981
GB150.32011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1范围GB150.3规定了压力容器基本受压元件的设计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内压圆筒和内压球壳、外压圆筒和外压球壳、封头、开孔和开孔补强以及法兰的设计计算。本部分给出了非圆形截面容器(规范性附录A)、钢带错绕筒体(规范性附录B)、常用密封结构(资料性附录C)和焊接接头结构(资料性附录D)的基本设计要求。本部分还给出了关于低温压力容器的基本设计要求(规范性附录E)。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1一201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0.2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GB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JB/T4700压力容器法兰与技术条件JB/T4701甲型平焊法兰JB/T4702乙型平焊法兰JB/T4703长颈对焊法兰JB/T4704非金属软垫片JB/T4705缠绕垫片JB/T4706金属包垫片JB/T4707等长双头螺柱补强圈JB/T47363内压圆筒和内压球壳3.1本章计算公式适用于单层、多层包扎、套合圆筒和球壳的计算。钢带错绕筒体设计计算按附录B进行。3.2术语、定义和符号3.2.1GB150.1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2.2符号c-I厚度附加量(按GB150.1).mm;对多层包扎圆筒和套合圆简只考虑内筒的C值:D.圆筒或球壳的内直径,mm;D。——圆筒或球壳的外直径(D=D十28,),mm;
GB150.3—2011计算压力,MPa;p.-LpJ-一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o-o.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0多层包扎圆筒内筒或套合圆筒内筒的名义厚度,mm;8.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6.多层包扎圆筒层板层和套合圆筒套合层总厚度.mm;设计温度下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应力.MPa;a[o]"——设计温度下圆筒或球壳材料的许用应力(按GB150.2).MPa;[o.J—一设计温度下多层包扎圆筒内筒或套合圆筒内筒材料的许用应力(按GB150.2).MPa;o.一设计温度下多层包扎圆筒层板层或套合圆筒套合层材料的许用应力,MPa;焊接接头系数;p-多层包扎圆筒和套合圆筒内筒的焊接接头系数:p:一多层包扎圆筒层板层和套合圆筒套合层的焊接接头系数。da3.3圆筒计算本节公式的适用范围为p。≤0.4[。]$。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厚度按式(3-1)或式(3-2)计算:p,D,0=*(3-1 )2L'-pep.D.8=..(3-2)#+圆筒的计算应力按式(3-3)或式(3-4)计算:"= P.(D. +8.)..(3-3)28.G"= P.(D.--.)·(3-4)28.a值应小于或等于[d。多层包扎圆筒及套合圆筒的[值按式(3-5)计算:O00;r[a]'g=[o,]'+·(3-5)oLo.J's.on公式中Φ=1.0.。0.95。设计温度下圆简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按式(3-6)或式(3-7)计算28.L01[pw] =*.(3-6)D.+.28.[0][pw] =-...(3-7)D.-o.3.4球壳计算本节公式的适用范围为P。≤0.6[。Φ。设计温度下球壳的计算厚度按式(3-8)或式(3-9)计算:P.D,8-(3-8)4L'-.p.D.8·(3-9)4Lo]'e+.球壳的计算应力按式(3-10)或(3-11)计算:' = P (D +8.)-(3-10)40.P.(D。-8)g=..(3-11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