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 法,掀起了改革高潮。在这些变法实践中,秦国商鞅变法 最为彻底。商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 斧的改革,迅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促进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使秦国得以在列国纷争中脱 颖而出,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学习要点】 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变法,建议同学们在掌握商鞅变法基本史实 的基础上,了解其他一些变法情况,更好地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同时 建议联系梭伦改革的历史事实,认识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从今人绘制的这幅公 元前4世纪中期的战国形势 图来看,当时华夏民族的主 要活动范围西起渭水流域, 东至黄河下游,南到长江中 下游,北达蓟辽地区。在这 广阔的地域上,分布着齐、 赵 楚、燕、韩、赵、魏、秦七 个大国和一些小国。在这些 a开 诸侯国中,秦国偏处西方一 隔,远离中原核心地带,然 而,恰恰是秦国最后统一了 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 纪元 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 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是它的 改革最为彻底,从而为统一 娱南下 六国奠定了基础。 【探究的主要问题】 【重要概念】 春秋战国各国变法的概况如何? O初税亩 商鞅变法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O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徙到洛邑①,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 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 的面貌。那时候,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①今河南洛阳 18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加上兴修水利、农田施肥等措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业 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冶铸、纺织、漆 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商业也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 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 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社会阶 级关系的变化。旧贵族势力开始分化,有的没落,有的向新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 兴地主转变,社会上出现了自耕农等新的阶层。新兴地主和的牛形酒容器,当时,牛拉车或 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耕作已经出现并逐步推广 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 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 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杈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所有这些,都意 味着要对旧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春秋时期主要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则以兼并为主,战争更加频繁。为了实现 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 扩充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领域,私 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 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那时候, 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儒家、道 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 现了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其中,提 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 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 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孔子,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老子,他创立了道家学派。 的思想理论武器。 【学思之窗】 《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 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 历史的主。右图图案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本身就是战争作 为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 " 请你想一想,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 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 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已经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先是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大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19
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他采取“相地 而衰(cu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 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后来其他国家也实行了类似的税 法。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 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进入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 管仲 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进行 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同时,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 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于是,变法改革成为 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 公元前445年,魏国魏文侯即位。不久,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变法的主要内 容包括: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①,防止“谷贱伤农,谷贵 伤民”,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 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在楚国,楚悼王②任用吴起变法,变法的内容主要有:限制贵 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孙的爵禄;同 时,强令旧贵族迁居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变相没收他们的土地;裁 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俸禄,将节余下来的财力用于养兵 和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等等。吴起变 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 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此外,齐国、赵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 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秦国位处西部,据有今陕西省大部和甘肃省一部分,与西部各族为邻。公元前7世纪 后期,秦国曾“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步入春秋强国的行列。然而,秦国毕 竟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要落后。 公元前4世纪初,秦国开始实行一些改革,如正式废除野蛮的人殉制度、迁都栎阳③、 初步制定户籍制度等。但是,秦国的总体面貌仍无根本改观。 和各国相比,秦国改革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例如,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国 内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而且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 臣民众的认同:而且,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①“平籴法”的具体做法是好年成由官府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坏年成由官府平价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 ②楚悼王在位时间,公元前401年至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吴起被杀 ③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 20第二单元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