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经历过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提醒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防患于未然。3.教师小结: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很多,如一些同学做事不细心、做一些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因此,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全课总结:我们今天在课上通过一些活动,了解了烫烧伤、割伤、刺伤、擦伤、挫伤等轻度损伤的不同表现,学习了一些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我们对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让危险真正从我们身边走开。五、拓展活动“我是家庭小医生”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与方法,回家后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急救包”,与父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及用途,如消毒棉球、创可贴等。六、评价建议及例题(一)评价1.知道生活中轻度损伤的表现。2.学生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简单处理轻度损伤。(二)建议1.教师在讲授本课时,可先让学生讲述或讨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发生的伤害事例,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拉近了学生学习的距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伤害情况指导学生对伤害进行归类。2.在讲授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时,让学生同桌一组或儿个人一组模拟操作,共同体30第二部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30 第二部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经历过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外伤害发 生的原因。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提醒学生要树 立安全意识,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 活和锻炼习惯,防患于未然。 3. 教师小结: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很多,如一些同 学做事不细心、做一些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可能导致意外 伤害的发生。因此,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避免伤害事 故的发生。 全课总结:我们今天在课上通过一些活动,了解了烫烧伤、割 伤、刺伤、擦伤、挫伤等轻度损伤的不同表现,学习了一些轻度损伤 的处理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我们对意外 伤害的防范意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让危 险真正从我们身边走开。 五、拓展活动 “我是家庭小医生”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与方法,回家后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急救包”,与父母一 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及用途,如消毒棉球、创可贴等。 六、评价建议及例题 (一)评价 1. 知道生活中轻度损伤的表现。 2. 学生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简单处理轻度损伤。 (二)建议 1. 教师在讲授本课时,可先让学生讲述或讨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发生的伤害事例, 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拉近了学生学习的距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所说 的伤害情况指导学生对伤害进行归类。 2. 在讲授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时,让学生同桌一组或几个人一组模拟操作,共同体
验,加深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提醒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三)例题请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1烫伤发生时不应做任何处理,立即送往医院。()2.生锈的铁刀割伤了手没什么问题,用创可贴贴上即可。()参考答案:1×2.×参考资料学生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都可能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这里提供一些自我急救的常识。1.晕车。外出乘车(船)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晕车综合症状。预防办法是:事先买好晕车药,乘车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是外出旅游,前一天的夜晚要有充足的睡眠,旅游当天上午不要吃得太饱,坐车时最好坐在车辆的中部、靠近窗子的座位上。2、鼻出血。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布块贴敷在前额部、鼻背部和颈部两侧;用千净的棉花、纱条或布条填入鼻内,要用力塞紧,如果蘸些云南白药效果更好: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算孔5~10分钟。3.眼内进异物。当灰尘、沙粒进入眼内,切总马上用手揉搓眼晴,这样容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应立即闭上眼晴,轻轻地转动眼球,或用拇指和食指做提起和放下上眼脸的动作,反复几次,异物会随眼泪排出;或请别人帮忙,用手指将上、下眼脸向外翻出,用蘸有千净冷水或温水的手帕或棉花将异物拭去。4,足部扭伤。在户外运动发生足部扭伤时,不要马上用手去揉,或用热水浸泡,这样做会加重伤情。正确的方法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贴在扭伤处,24小时后再用热水浸泡或外敷药:在睡觉时高受伤的部位。第三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31
第三章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 31 验,加深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提醒 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例题 请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1. 烫伤发生时不应做任何处理,立即送往医院。( ) 2. 生锈的铁刀割伤了手没什么问题,用创可贴贴上即可。( ) 参考答案:1. × 2. × 参考资料 学生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都可能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这里提供一些自我急 救的常识。 1. 晕车。外出乘车(船)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晕车综合症状。预防办法是: 事先买好晕车药,乘车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是外出旅游,前一天的夜晚要有充足的睡眠, 旅游当天上午不要吃得太饱,坐车时最好坐在车辆的中部、靠近窗子的座位上。 2. 鼻出血。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布块贴敷在前额部、鼻背部和颈部两侧;用 干净的棉花、纱条或布条填入鼻内,要用力塞紧,如果蘸些云南白药效果更好;用拇指 和食指捏住鼻孔5~10分钟。 3. 眼内进异物。当灰尘、沙粒进入眼内,切忌马上用手揉搓眼睛,这样容易引起结 膜炎、角膜炎。应立即闭上眼睛,轻轻地转动眼球,或用拇指和食指做提起和放下上眼 睑的动作,反复几次,异物会随眼泪排出;或请别人帮忙,用手指将上、下眼睑向外翻 出,用蘸有干净冷水或温水的手帕或棉花将异物拭去。 4. 足部扭伤。在户外运动发生足部扭伤时,不要马上用手去揉,或用热水浸泡,这 样做会加重伤情。正确的方法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贴在扭伤处,24小时后再 用热水浸泡或外敷药;在睡觉时抬高受伤的部位
第四节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什么是危险源,学会识别各种危险源的标志,使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远离各种危险源,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学会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标志,远离各种危险源。(二)技能能够做到远离各种危险源,进行各种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三)态度提高安全意识,能够劝阻和帮助他人远离各种危险源。二、教学重点识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危险标志,进行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三、教学内容(一)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是指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各种根源。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存在一些危险源,比如在校园中、操场上,或者是学生自身所携带与穿着的物品、衣物等,也可能造成危险,需要进行有效的规定与指导,使学生远离危险源,免受伤害。(二)危险标志识别危险标志是远离危险源、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危险标志的基本图形是黑色等边三角形,一个角向上。危险标志的背景颜色为黄色,中间图形为黑色。32第二部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32 第二部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第四节 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 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什么是危险源,学会识别各种危险源的标志,使他们知道在日 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远离各种危险源,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学会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标志,远离各种危险源。 (二)技能 能够做到远离各种危险源,进行各种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和锻炼。 (三)态度 提高安全意识,能够劝阻和帮助他人远离各种危险源。 二、教学重点 识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危险标志,进行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和锻炼。 三、教学内容 (一)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是指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各种根源。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存在一些危险源,比如在校园中、操场上,或者是学生 自身所携带与穿着的物品、衣物等,也可能造成危险,需要进行有效的规定与指导,使 学生远离危险源,免受伤害。 (二)危险标志 识别危险标志是远离危险源、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危险标志的基本图形是黑色等 边三角形,一个角向上。危险标志的背景颜色为黄色,中间图形为黑色
AAA图3-4-1危险标志1.高压高压的危险标志是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箭头状闪电标志。高压标志警示公众该区域存在未绝缘的高压电危险,应远离,以避A免触电。高压试验区、高压线、输变电设备、配电箱等各种电力设施附近,都是不许靠近的危险区域,应当立即远离。2.易燃图3-4-2高压标志易燃的危险标志是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燃烧火焰标志。易燃标志警示公众该区域内存在易燃物,在遇明火、火花、高热或强氧化剂时,极易燃烧。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油漆、香蕉水等: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火柴、活性炭、固体胶等;常见的易燃气体有液化气、天然气、氢气等。应当远离这些区域。严禁携带易燃物乘坐公交车、单位班车、校车、地铁、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图3-4-3易燃标志3.易爆易爆的危险标志是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爆炸标志。易爆标志警示公众该区域内存在易爆物,有可能发生具有破坏性的爆炸不允许靠近。烟花、爆竹、火药、炸药等物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力受压、撞击等)能够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极易造成人图3-4-4易爆标志员伤广和财产损失。严禁携带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注意安全,必须在大人的指导下正确燃放,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第三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33
第三章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 33 1. 高压 高压的危险标志是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箭头状闪电标志。高 压标志警示公众该区域存在未绝缘的高压电危险,应远离,以避 免触电。 高压试验区、高压线、输变电设备、配电箱等各种电力设施 附近,都是不许靠近的危险区域,应当立即远离。 2. 易燃 易燃的危险标志是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燃烧火焰标志。易燃 标志警示公众该区域内存在易燃物,在遇明火、火花、高热或强 氧化剂时,极易燃烧。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油漆、香蕉水等;常见的易 燃固体有火柴、活性炭、固体胶等;常见的易燃气体有液化气、 天然气、氢气等。应当远离这些区域。严禁携带易燃物乘坐公交 车、单位班车、校车、地铁、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3. 易爆 易爆的危险标志是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爆炸标志。易爆标志 警示公众该区域内存在易爆物,有可能发生具有破坏性的爆炸, 不允许靠近。 烟花、爆竹、火药、炸药等物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力、 受压、撞击等)能够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 和热量,使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极易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禁携带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燃放 烟花爆竹时要注意安全,必须在大人的指导下正确燃放,做好安 全防范措施。 图3-4-1 危险标志 图3-4-3 易燃标志 图3-4-4 易爆标志 图3-4-2 高压标志
(三)识别校园中的危险源1.室内活动的一些安全事项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缺之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防磕碰。自前大多数教室面积不大,一些农村地区学生人数较多,还置放有桌、椅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避免因磕碰而受伤。(2)防滑、防摔。有的教室地面(地板)比较光滑,在行走时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还要请他人加以保护和帮助,防止摔伤。(3)防坠落。如果教学楼是两层以上的建筑物,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谨防发生坠楼或被楼上坠落物品砸伤。(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挤压到手,也应当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要留意是否有其他同学的手在门、窗边,以避免夹到他人的手。(5)防意外伤害。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教师指导,用后应要善存放,不能随意放在桌子或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2.体育课上的安全注意事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身体活动的特殊性,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预防意外伤害事故。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增强安全意识,采取一些安全和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堂常规管理,让学生在练习中遵循各项运动规则,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1)50米、100米等短跑项目要按照规定在各自的跑道上奔跑,不得串道。这不仅是竞赛规则的要求,也是避免相互冲撞的必要措施。(2)跳远时,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口令进行助跑。落入沙坑后,要从沙坑两侧或前端离开。这不仅是跳远规则的规定,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必要措施。(3)在进行投掷练习时,如投实心球、垒球等,一定要按照教师的口令统一行动,做到令行禁止。如果擅自行事,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练习时,器材下面必须准备厚度和大小符合要求的体操垫。如果没有体操垫,落下时脚直接接触地面,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做单、双杠动作时,要准备镁粉,避免双手握杠时打滑,从杠上掉下,使身体受伤。(5)在做跳箱、山羊等器械体操练习时,器材前要有踏跳板,落地区域要有体操垫进行保护。同时,教师或同学应采取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措施进行保护帮助。(6)做前后滚翻、仰卧推起成桥等技巧动作,教师或同学也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保护和帮助。同时,要求学生在练习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嬉戏打闹,以免受伤。(7)参加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的游戏或练习时,要遵守游戏或练习规则,树立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忌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34第二部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34 第二部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三)识别校园中的危险源 1. 室内活动的一些安全事项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给学生身 体健康带来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面积不大,一些农村地区学生人数较多,还置放有桌、 椅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避免因磕碰而受伤。 (2)防滑、防摔。有的教室地面(地板)比较光滑,在行走时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 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还要请他人加以保护和帮助,防止摔伤。 (3)防坠落。如果教学楼是两层以上的建筑物,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谨防发生坠 楼或被楼上坠落物品砸伤。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挤压到手,也应当小心。要轻轻地开关 门窗,还要留意是否有其他同学的手在门、窗边,以避免夹到他人的手。 (5)防意外伤害。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 有教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不能随意放在桌子或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2. 体育课上的安全注意事项 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身体活动的特殊性,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预防意外伤害事故。一 方面教师自身要增强安全意识,采取一些安全和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堂 常规管理,让学生在练习中遵循各项运动规则,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1)50米、100米等短跑项目要按照规定在各自的跑道上奔跑,不得串道。这不仅是 竞赛规则的要求,也是避免相互冲撞的必要措施。 (2)跳远时,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口令进行助跑。落入沙坑后,要从沙坑两侧或前 端离开。这不仅是跳远规则的规定,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练习时,如投实心球、垒球等,一定要按照教师的口令统一行动, 做到令行禁止。如果擅自行事,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练习时,器材下面必须准备厚度和大小符合要求的体操 垫。如果没有体操垫,落下时脚直接接触地面,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做单、双杠 动作时,要准备镁粉,避免双手握杠时打滑,从杠上掉下,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箱、山羊等器械体操练习时,器材前要有踏跳板,落地区域要有体操垫 进行保护。同时,教师或同学应采取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措施进行保护帮助。 (6)做前后滚翻、仰卧推起成桥等技巧动作,教师或同学也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保 护和帮助。同时,要求学生在练习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嬉戏打闹,以免受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的游戏或练习时,要遵守游戏或练习规则,树立规 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忌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