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关键虚词,就是那些在连接句子、辅助语气、体现句意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必须译出的虚词,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 ①《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5个虚词 ②从词性上看,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 ③特殊虚词,如固定虚词、兼词等。 定向训练一高频虚词译到位 练前点拨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 “以”“其”“因”“乃”等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要译准 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 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査较 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 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 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 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査的是“于是(就)”“趁机”“通 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 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演练体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2013·广东改编)咸平二年,夏,咏(指传主张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 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 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蝰 聚为盗,则为患深 矣 (《宋史·张咏传》) ①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译文: 答案张咏凭借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京任杭州知府。 解析“以”,凭借……的身份;“出知”,出京任……知府。 ②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译文 答案恰好年成歉收,百姓多私下贩卖盐来自谋生路 解析“属”,恰好;“以”,用来。 ③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译文: 答案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 大了 解析“以”,依靠(译为“凭借”也对):“自活”:“蜂聚
所谓关键虚词,就是那些在连接句子、辅助语气、体现句意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必须译出的虚词,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 ①《考试说明》中列出的 15 个虚词。 ②从词性上看,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 ③特殊虚词,如固定虚词、兼词等。 定向训练一 高频虚词译到位 练前点拨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 “以”“其”“因”“乃”等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要译准 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 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 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 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 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 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 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 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演练体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2013·广东改编)咸平二年,夏,咏(指传主张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 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 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 聚为盗,则为患深 矣。” (《宋史·张咏传》) ①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张咏凭借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京任杭州知府。 解析 “以”,凭借……的身份;“出知”,出京任……知府。 ②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恰好年成歉收,百姓多私下贩卖盐来自谋生路。 解析 “属”,恰好;“以”,用来。 ③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 大了。 解析 “以”,依靠(译为“凭借”也对);“自活”;“蜂聚
(2)(钱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 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列 其已 (《宋史·钱乙传》) 译文 答案(钱乙)最后一次犯病,憔悴(疲倦)得厉害,就叹息道:“这就是(医生) 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 解析“藏”,通“脏”;“其”,表推测,大概;“已”,止,意为“结束” (3)(王冕)遂北上燕蓟,纵观居庸,古北之塞。至正戊子南归,过吴中,谓予言 “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 译文 答案黄河将要往北流,天下即将大乱,我也要回到南方居住来实现心愿,你 定要努力啊。 解析“且”,将要;“南栖”,向南栖身(居住):“其”,表祈使语气,一定, 可要 (4)(史弼)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 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 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 出 (《后汉书·史弼》) 译文: 答案诸生就用其他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 解析关键词:“以”“谒”“因”“达”。 (5)(2013·大纲全国改编)七年(指宋义熙七年),除(慧度,传主)使持节、督交 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 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馀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 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 登髙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 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髙 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 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 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 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 道不拾遗。(《宋史·杜慧度传》) ①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 译文 答案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人抵御卢循的军队,活捉卢循的长史孙建之。 解析“乃”,于是;“距”通“拒”,抵御;“禽”通“擒”,擒住。 ②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2)(钱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 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 夫!” (《宋史·钱乙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钱乙)最后一次犯病,憔悴(疲倦)得厉害,就叹息道:“这就是(医生) 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 解析 “藏”,通“脏”;“其”,表推测,大概;“已”,止,意为“结束”。 (3)(王冕)遂北上燕蓟,纵观居庸,古北之塞。至正戊子南归,过吴中,谓予言: “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黄河将要往北流,天下即将大乱,我也要回到南方居住来实现心愿,你一 定要努力啊。 解析 “且”,将要;“南栖”,向南栖身(居住);“其”,表祈使语气,一定, 可要。 (4)(史弼)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 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 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 出。 (《后汉书·史弼》)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诸生就用其他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 解析 关键词:“以”“谒”“因”“达”。 (5)(2013·大纲全国改编)七年(指宋义熙七年),除(慧度,传主)使持节、督交 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 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馀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六 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 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 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高 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 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 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 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 道不拾遗。(《宋史·杜慧度传》) ①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人抵御卢循的军队,活捉卢循的长史孙建之。 解析 “乃”,于是;“距”通“拒”,抵御;“禽”通“擒”,擒住。 ②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译文: 答案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解析“造”,到达:“入城”,攻入城中;“乃”,副词,才。 ③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译 答案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于城门夜不关闭, 路不拾遗。 解析“威惠”,声威恩泽;“奸盗”,邪恶偷盗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乃 至”,以至于 (6)周经,字伯常。弘治二年擢礼部右侍郎。奉御赵瑄献雄县地为东宫庄。经等 劾瑄违制,下诏狱。而帝复从镇抚司言遣官勘实。经等复争之曰:“太祖、太宗 定制,闲田任民开垦。若因奸人言而籍之官,是土田予夺,尽出奸人口,小民无 以为生矣。”既而勘者及巡抚高铨言闲田止七十顷,悉与民田错。于是从经言仍 赋之民,治瑄罪。 译文 答案如果因为奸邪之人的话就予以没收入官,这是夺取百姓土地田亩,全都出 自奸邪之人的口,百姓没有办法来生活。 解析关键词:“因”“籍”“予夺”。 定向训练二常用虚词译到位 【练前点拨】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 译中出现频率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如2009年江苏卷译句“然而卒无补于明 之亡也”中的“卒”字。常见常用的副词主要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 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 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 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 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⑦)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情、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演练体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解析 “造”,到达;“入城”,攻入城中;“乃”,副词,才。 ③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于城门夜不关闭, 路不拾遗。 解析 “威惠”,声威恩泽;“奸盗”,邪恶偷盗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乃 至”,以至于。 (6)周经,字伯常。弘治二年擢礼部右侍郎。奉御赵瑄献雄县地为东宫庄。经等 劾瑄违制,下诏狱。而帝复从镇抚司言遣官勘实。经等复争之曰:“太祖、太宗 定制,闲田任民开垦。若因奸人言而籍之官,是土田予夺,尽出奸人口,小民无 以为生矣。”既而勘者及巡抚高铨言闲田止七十顷,悉与民田错。于是从经言仍 赋之民,治瑄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果因为奸邪之人的话就予以没收入官,这是夺取百姓土地田亩,全都出 自奸邪之人的口,百姓没有办法来生活。 解析 关键词:“因”“籍”“予夺”。 定向训练二 常用虚词译到位 【练前点拨】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 译中出现频率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如 2009 年江苏卷译句“然而卒无补于明 之亡也”中的“卒”字。常见常用的副词主要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 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 则、仅。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 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 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 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情、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演练体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公讳益,字舜良。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时尚小,县人颇易 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译文 答案(王公)当时还年轻,当地人很轻视他,等到看到他所做的事,才都十分敬 畏佩服他。 (2)王嗣宗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州境有卧龙王庙,每隆冬,阖境致祭,值风雪 寒甚,老幼踣于道,嗣宗亟毁 《宋史·王嗣宗传》) 译文 答案每到隆冬,全境的人都去祭祀,适逢刮风下雪天气极冷,老人和孩子跌倒 在路上,王嗣宗立即毁掉了它。 解析关键词:“阖”“值”“踣”“亟” (3)蔼(指传主乐蔼)还州,缮修廨署数百区,顷之咸毕,而役不及民。(《梁书·卷 十九》) 译文: 答案(修缮工程)很快就全部完成了,而且没有让百姓出工役。 解析关键词:“顷之”“咸”“及”。 (4)(2013·新课标全国Ⅰ)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指传主马文升)老, 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丕 答 (《明史·马文升传》) 译文 答案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解析“辄”,总是:“颦蹙”,皱眉头。 定向训练三特殊虚词译到位 【练前点拨】 所谓特殊虚词,一是指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两个字不能拆开硬译。如“所 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二是兼词,即一个词当成 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如“焉”(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 等 【演练体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2013·天津)沈甸华之卒也,潜斋(指姚敬恒的老师)不食二日,(姚)敬恒问 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 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
(1)公讳益,字舜良。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时尚小,县人颇易 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王公)当时还年轻,当地人很轻视他,等到看到他所做的事,才都十分敬 畏佩服他。 (2)王嗣宗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州境有卧龙王庙,每隆冬,阖境致祭,值风雪 寒甚,老幼踣于道,嗣宗亟毁 之。 ( 《宋史·王嗣宗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每到隆冬,全境的人都去祭祀,适逢刮风下雪天气极冷,老人和孩子跌倒 在路上,王嗣宗立即毁掉了它。 解析 关键词:“阖”“值”“踣”“亟”。 (3)蔼(指传主乐蔼)还州,缮修廨署数百区,顷之咸毕,而役不及民。(《梁书·卷 十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修缮工程)很快就全部完成了,而且没有让百姓 出工役。 解析 关键词:“顷之”“咸”“及”。 (4)(2013·新课标全国Ⅰ)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指传主马文升)老, 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 答。 (《明史·马文升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解析 “辄”,总是;“颦蹙”,皱眉头。 定向训练三 特殊虚词译到位 【练前点拨】 所谓特殊虚词,一是指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两个字不能拆开硬译。如“所 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二是兼词,即一个词当成 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如“焉”(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 等。 【演练体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2013·天津)沈甸华之卒也,潜斋(指姚敬恒的老师)不食二日,(姚)敬恒问 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 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