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 。(杜牧《阿房宫赋》) (2)小楼昨夜又东 风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 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 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 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 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 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 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 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 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冋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牛无罪者, 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 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 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晢宗 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 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 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 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 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完卷时间: 150 分钟 满 分: 150 分 一、古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 。(杜牧《阿房宫赋》) (2)小楼昨夜又东 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 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 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 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 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 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 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 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 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 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 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 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 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 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 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 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 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难:危难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 例 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 狱空耳 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⑤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 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 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 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盜者全部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 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 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3分) (2)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莎行 贺铸①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 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 风误。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 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 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从词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当年不肯嫁春风,无 端却被秋风误”表现其什么特点?(2 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难:危难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3 分)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 例 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 狱空耳 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 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 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 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全部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 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 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3 分) (2)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踏莎行 贺铸①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 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 风误。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 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 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 (1)从词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当年不肯嫁春风,无 端却被秋风误”表现其什么特点?(2 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 心苦”简要分析。(4分)[来源:Z#xx#k.Com]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分) A、关羽在进攻樊城时中了毒箭,幸得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华佗用刀刮骨, 悉悉有声,而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被华佗赞为天神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勿 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 王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 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 怒,拔剑欲斩魏延 D.葛朗台结婚以来第三次请客,这件事轰动了全城,请的客人依然是克罗旭一家 和德·格拉桑一家。客人们盛装前来赴宴。但饭桌上,葛朗台神态严肃,査理沉 默不语,欧也妮也一声不吭,这顿饭成了地地道道的丧宴。 E、做临终法事时,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葛朗台的嘴边,让他吻吻上 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 的生命。 8、简答题(二选一)(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街亭失守后,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杀来,孔明摆下什么计?请简述这 情节。 (②)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行了,孩子,咱们不必为一个盒子弄得伤和气,拿去吧。”箍桶匠把梳妆盒往 床上一扔,气急败坏地嚷道。 请简述围绕梳妆盒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梳妆盒的来历与去处。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春对公孙衍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崇拜不已,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 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 心苦”简要分析。(4 分) [来源:Z#xx#k.Com]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关羽在进攻樊城时中了毒箭,幸得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华佗用刀刮骨, 悉悉有声,而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被华佗赞为天神。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勿 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 王。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 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 怒,拔剑欲斩魏延。 D.葛朗台结婚以来第三次请客,这件事轰动了全城,请的客人依然是克罗旭一家 和德·格拉桑一家。客人们盛装前来赴宴。但饭桌上,葛朗台神态严肃,查理沉 默不语,欧也妮也一声不吭,这顿饭成了地地道道的丧宴。 E、做临终法事时,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葛朗台的嘴边,让他吻吻上 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 的生命。 8、简答题(二选一)(5 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街亭失守后,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杀来,孔明摆下什么计?请简述这一 情节。 (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行了,孩子,咱们不必为一个盒子弄得伤和气,拿去吧。”箍桶匠把梳妆盒往 床上一扔,气急败坏地嚷道。 请简述围绕梳妆盒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梳妆盒的来历与去处。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景春对公孙衍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崇拜不已,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 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 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只是“妾妇之道”,根本称不上大 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对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 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 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点不谋而合。 (2)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 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质疑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 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 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 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 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 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 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 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 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 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 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 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 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 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之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 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 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 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 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 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 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 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 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 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屏幕上的选手应该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 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 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 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 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只是“妾妇之道”,根本称不上大 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对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 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 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点不谋而合。 (2)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0~12 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 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质疑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 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 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 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 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 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 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 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 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 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 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 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 后”、“90 后,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 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 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之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 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 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 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 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 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 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 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 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 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屏幕上的选手应该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 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 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 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
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 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 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嬴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 这些争议值得反思,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 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 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因而赢得了公众。 D、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 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 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B、《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 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C、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 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 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 这种幸福感。 12、根据原文内容,请指出标题中的“纯粹”一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义指向。(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 太阳像抽疯般颤抖着,一股股萧杀的秋风把黄麻吹得像大海一样波浪起伏,一群 群麻雀惊恐不安地在黄麻梢头噪叫声。风穿过桥洞,扬起尘土,把半边天都染黄 了。一直到九点多钟,风才停住,太阳也慢慢恢复正常。 小铁匠一起一伏晃晃悠悠地在石栏杆上跑着,栏杆下乌蓝的水里映出他变了形的 身影。几个大胆的石匠跑上闸去,把小铁匠拖了下来。他拼命挣扎着,骂着: 别他妈的管我,老子是杂技英豪,那些大妞在电影上走绳子,老子在闸上走栏杆 你们说,谁他妈的厉害……"几个人累得气喘吁吁,总算把他弄回桥洞里。他像 块泥巴一样瘫在铺上,嘴里吐着白沫,手撕着喉咙,哭叫着:″亲娘哟,难受死 了,黑孩,好徒弟,救救师傅吧,去拔个萝卜来……
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 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 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 这些争议值得反思, 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 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 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因而赢得了公众。 D、选秀节目对“80 后”、“90 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 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 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B、《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 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C、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 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 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 这种幸福感。 12、根据原文内容,请指出标题中的“纯粹”一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义指向。(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l5 题。 透明的红萝卜 莫 言 太阳像抽疯般颤抖着,一股股萧杀的秋风把黄麻吹得像大海一样波浪起伏,一群 群麻雀惊恐不安地在黄麻梢头噪叫声。风穿过桥洞,扬起尘土,把半边天都染黄 了。一直到九点多钟,风才停住,太阳也慢慢恢复正常。 小铁匠一起一伏晃晃悠悠地在石栏杆上跑着,栏杆下乌蓝的水里映出他变了形的 身影。几个大胆的石匠跑上闸去,把小铁匠拖了下来。他拼命挣扎着,骂着:" 别他妈的管我,老子是杂技英豪,那些大妞在电影上走绳子,老子在闸上走栏杆, 你们说,谁他妈的厉害……"几个人累得气喘吁吁,总算把他弄回桥洞里。他像 块泥巴一样瘫在铺上,嘴里吐着白沫,手撕着喉咙,哭叫着:"亲娘哟,难受死 了,黑孩,好徒弟,救救师傅吧,去拔个萝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