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暮春之初, 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6)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末当处。弟 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干里,而不能自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 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咸丰七年 冬,余咎骆文耆①待我之薄,温甫则日:"“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 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干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 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干人,近世似此者 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 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 人以概之。霍氏②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崚概之,昊主③概之。 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 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滇”字改 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 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眼回家, 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 曰面色,日言语,日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干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 干人,此在他统领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毎次来信索取帐棚子 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 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④曾述及往年对渠之 词气,至今饮憾!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 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 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 【注】①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②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③吴主:三国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暮春之初, _________________,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诏书切峻, 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6)夜深忽梦少年事, 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 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 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咸丰七年 冬,余咎骆文耆①待我之薄,温甫则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 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 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 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 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 人以概之。霍氏②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③概之。 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 自概之 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滇”字改 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 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 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 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 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 千人,此在他统领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 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 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④曾述及往年对渠之 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 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 “谦”“廉”三字时 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 【注】①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②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③吴主:三国
时吴国君主孙亮。④申夫:曾国藩的慕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难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马上 B.余忝窃将相 窃:谦词,私自,私下 C.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渠:第三人称“他 D.时时自惕 惕:勉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体现曾国藩“修身自惕”的一项是()(3分) ①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 ②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 ③吾家亦盈时矣。 ④吾与诸弟当设法自概之 ⑤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 ⑥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千里 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 B.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斗斛满则人概 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与他们一起以“廉、谦、劳”持家 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信来往,言词不和 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直接给予了批评和教育。 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 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3分) (2)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6分) 晚望(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 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2分)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时吴国君主孙亮。④申夫:曾国藩的慕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难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马上 B.余忝窃.将相 窃:谦词,私自,私下 C.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 渠:第三人称“他” D.时时自惕. 惕:勉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体现曾国藩“修身自惕”的一项是( ) (3 分) ①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 ②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 ③吾家亦盈时矣。 ④吾与诸弟当设法自概之。 ⑤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 ⑥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千里 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 B.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 “斗斛满则人概 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与他们一起以“廉、谦、劳”持家。 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信来往,言词不和; 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直接给予了批评和教育。 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 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3 分) (2)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 (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6 分) 晚 望 (清) 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⑴ 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 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2 分) ⑵ 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日:“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节选自《论语为政》 【注】①世: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 B.损益的含义是增减、兴革 C.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他认为周礼也一样可以改变。 D.本章中子张问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孔子说可以知道。 (2)本章中孔子对历史文化的具体看法是什么?(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曹操攻打下邳,吕布留恋妻妾,不听陈宫分兵出城布犄角之势的建议,被重重 围住,终日忧闷。侯成违反禁酒令被吕布杖打,遂盗赤兔马献给曹操,并约魏续、宋宪 献城。吕布被擒,请刘备为他求情,刘备念辕门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不 义之人,最终缢死吕布。 B.副主教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 刑架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 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警。 C.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 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为了家族 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D.在玛丝洛娃受审后的一个星期,聂赫留朵夫又以陪审员的身份到法院陪审一起 盗窃案。被告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被控同另一个伙伴一起扭开一个堆房的锁,偷了几 条没有用的粗地毯。但由于失主的强烈要求,法院只好对孩子进行审判 E.吴荪甫从李玉亭那儿得到了新消息:据说美国的金融资本家打算投资中国工业, 尚仲礼和赵伯韬将去充当买办,代理他们在华的事务。这必将大大地不利于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也将损害吴荪甫的利益 9.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⑩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探春各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举动? (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 你的事;但是要是你肯宪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 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一) 文化经典阅读(6 分)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节选自《论语·为政》) 【注】①世: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 B.损益的含义是增减、兴革。 C.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他认为周礼也一样可以改变。 D.本章中子张问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孔子说可以知道。 (2)本章中孔子对历史文化的具体看法是什么? (3 分) (二) 文学名著阅读 ( 10 分) 8.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曹操攻打下邳,吕布留恋妻妾,不听陈宫分兵出城布犄角之势的建议,被重重 围住,终日忧闷。侯成违反禁酒令被吕布杖打,遂盗赤兔马献给曹操,并约魏续、宋宪 献城。吕布被擒,请刘备为他求情,刘备念辕门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不 义之人,最终缢死吕布。 B.副主教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 刑架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 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警。 C.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 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为了家族 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D.在玛丝洛娃受审后的一个星期,聂赫留朵夫又以陪审员的身份到法院陪审一起 盗窃案。被告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被控同另一个伙伴一起扭开一个堆房的锁,偷了几 条没有用的粗地毯。但由于失主的强烈要求,法院只好对孩子进行审判。 E.吴荪甫从李玉亭那儿得到了新消息:据说美国的金融资本家打算投资中国工业, 尚仲礼和赵伯韬将去充当买办,代理他们在华的事务。这必将大大地不利于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也将损害吴荪甫的利益。 9.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l00 字左右) (5 分) (1)请简述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探春各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举动? (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 你的事;但是要是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 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 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种理论仑。"博弈这一说法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 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博弈论 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博弈论多从我们日 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设-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 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赃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 杀过人。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后进行审讯。检察官给岀如下条件: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 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 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 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 都要被判五年刑。 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 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在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从利 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这一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监禁 但前提是同伙抵赖,这显然比自己抵赖坐十年牢要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 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 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年刑) 就不会出现 在这个“囚徒困境”中,每个局中人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 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构成了一个最优的策略组合,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 这种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构成的战略组合,被称为“非合 作博弈均衡”,也叫“纳什均衡”①。 纳什均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 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从“纳什均 衡”我们引出了一条真理: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 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 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贸易、国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博弈双方在决 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 的结局,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璄问题、公共资源 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因此,博弈论不仅仅存在于数学的运筹学中,也正在经济学中占 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纳什:世界著名博弈学大师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博弈论研究的是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采取策略。 B.博弈论是研究棋弈、扑克这类对抗性质问题的一种理论,也是研究“囚徒困境” 中陷入两难选择的策略问题的一门科学。 C.“纳什均衡”是每个局中人自己选择的最优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 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种理论。"博弈"这一说法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 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博弈论 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博弈论多从我们日 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设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 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赃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 杀过人。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后进行审讯。检察官给出如下条件: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 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 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 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 都要被判五年刑。 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 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在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从利 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这一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监禁, 但前提是同伙抵赖,这显然比自己抵赖坐十年牢要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 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 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一年刑) 就不会出现。 在这个“囚徒困境”中,每个局中人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 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构成了一个最优的策略组合,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 这种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构成的战略组合,被称为“非合 作博弈均衡”,也叫“纳什均衡”①。 “纳什均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 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从“纳什均 衡”我们引出了一条真理: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 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 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贸易、国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博弈双方在决 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 的结局,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公共资源 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因此,博弈论不仅仅存在于数学的运筹学中,也正在经济学中占 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纳什:世界著名博弈学大师。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博弈论研究的是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采取策略。 B.博弈论是研究棋弈、扑克这类对抗性质问题的一种理论,也是研究“囚徒困境” 中陷入两难选择的策略问题的一门科学。 C.“纳什均衡”是每个局中人自己选择的最优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
最终结局。 D.“纳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 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从实质上说,"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11.下列关于“纳什均衡”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力相当、棋风相似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彼此争赢,他们下出的变 化多端的棋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B.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 设备投资。最终政府加强污染管制,企业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互相 平衡,从而进入"纳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国庆都是商家盈利的黄金周,为了在七天长假里取得可观的收益 商家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甚至亏本销售,不惜打出"跳楼价","血本甩卖"的 字眼。价格大战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D.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 选择。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 高关税。谁都没有捞到好处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12.请简述造成两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原因。(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百花深处非鱼 认识她,是在那个拥挤肮脏的小浴池。 祝红梅就在那里,腰间围着一床日的被子,抽烟。 我喊:搓背。她快速用嘴把烟头从嘴角移动到嘴唇中央,薄薄的两片嘴唇-鼓,烟 头已被她“噗”的一声送关到了墙角。她掀开被子,一双细瘦的长腿,肌肉松弛,整个人 从侧面看扁扁的。她头发稀少,在脑后挽一个小而乱的髻子,潦草应付。 她套上一双黑色胶鞋,吟嗒唅侉嗒过来,接过我手里的搓澡巾,套在右手上,先在左 手掌里很响地拍两下,然后从我的背上一滚而过。 疼。我大喊。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嗓门很大,亮目婉转,完全不像她的外表那样粗糙。 搓澡的时候,她的话很多,不停地絮絮叨叨。更多的时候,没人找她搓澡,她会安 静地站在洗浴室门口,或者坐在更衣室墙角的床上。 她喜欢隔着浓浓的水雾看-个个年轻的身体,而她老去的身体像隔年的苹果,干瘪, 多皱,没一点水分。 祝红梅和很多人都是熟人,她们热烈地交谈。很快,我和她也成了熟人。很偶然的 次,在她又问七问八的时候,我礼节性地问她住在哪儿,她说:百花深处。我愣, 百花深处? 单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对祝红梅产生好奇,也和她成为热烈交谈的熟人
最终结局。 D.“纳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 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从实质上说,"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11.下列关于“纳什均衡”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实力相当、棋风相似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彼此争赢,他们下出的变 化多端的棋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B.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 设备投资。最终政府加强污染管制,企业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互相 平衡,从而进入"纳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国庆都是商家盈利的黄金周,为了在七天长假里取得可观的收益, 商家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甚至亏本销售,不惜打出"跳楼价","血本甩卖"的 字眼。价格大战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D.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 选择。X 国试图对 Y 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Y 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 高关税。谁都没有捞到好处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12.请简述造成两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原因。(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l5 题。 百花深处 非鱼 认识她,是在那个拥挤肮脏的小浴池。 祝红梅就在那里,腰间围着一床旧的被子,抽烟。 我喊:搓背。她快速用嘴把烟头从嘴角移动到嘴唇中央,薄薄的两片嘴唇一鼓,烟 头已被她“噗”的一声送到了墙角。她掀开被子,一双细瘦的长腿,肌肉松弛,整个人 从侧面看扁扁的。她头发稀少,在脑后挽一个小而乱的髻子,潦草应付。 她套上一双黑色胶鞋,咵嗒咵嗒过来,接过我手里的搓澡巾,套在右手上,先在左 手掌里很响地拍两下,然后从我的背上一滚而过。 疼。我大喊。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嗓门很大,亮且婉转,完全不像她的外表那样粗糙。 搓澡的时候,她的话很多,不停地絮絮叨叨。更多的时候,没人找她搓澡,她会安 静地站在洗浴室门口,或者坐在更衣室墙角的床上。 她喜欢隔着浓浓的水雾看一个个年轻的身体,而她老去的身体像隔年的苹果,干瘪, 多皱,没一点水分。 祝红梅和很多人都是熟人,她们热烈地交谈。很快,我和她也成了熟人。很偶然的 一次,在她又问七问八的时候,我礼节性地问她住在哪儿,她说:百花深处。我一愣, 百花深处? 单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对祝红梅产生好奇,也和她成为热烈交谈的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