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怪癖(pi 綰(wan) 汗流浃(jia)背 莞(wan)尔一笑 B.胡诌(zhou)侪(chai)辈 佶(j1)屈聱牙 咄(duo)咄逼人 C.考妣(bi) 市侩(kuai 人才济(j)济 椎(chu1)心泣血 D.解元(jie) 掎角(j)之势 哄(hong)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磨蹭 厚积博发 异曲同功 杳无音讯 B.羁拌 良晨美景 蓬荜生辉 然冰释 C.暮霭 丰姿绰约 天高地迥 平心而论 D.瞻仰 共商国是 蜂拥而上 日薄夕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县,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 洒,好不气派。 B.连续晴朗了几天,气温也一点点回升了,连之前噤若寒蝉的鸟儿们也在枝头活跃了起 来 C.你的发言很有见地,作为抛砖引玉之篇,让我们深受鼓舞,也给了这次大会一个良好 的开端 D.看见妤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窘迫样儿,他最后还是没憋住,忍俊不禁地笑了起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既能敏捷地反应迅速变动的事物,又方便报纸杂志及时刊登:因此,散文创作 和反应我们社会各方面的风貌之间大有关系 B.我不知道,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兄弟当中到底能够有多少人 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 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D.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 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经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 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B.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 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 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九江市第一中学 2013 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怪癖(pì) 綰(wǎn)结 汗流浃(jiā)背 莞(wǎn)尔一笑 B.胡诌(zhōu) 侪(chái)辈 佶(jí)屈聱牙 咄(duō)咄逼人 C.考妣(bǐ) 市侩(kuài) 人才济(jì)济 椎(chuí)心泣血 D.解元(jiè) 征辟(pì) 掎角(jǐ)之势 一哄(hōng)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磨蹭 厚积博发 异曲同功 杳无音讯 B.羁拌 良晨美景 蓬荜生辉 涣然冰释 C.暮霭 丰姿绰约 天高地迥 平心而论 D.瞻仰 共商国是 蜂拥而上 日薄夕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县,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 ... 洒.,好不气派。 B.连续晴朗了几天,气温也一点点回升了,连之前噤若寒蝉 ....的鸟儿们也在枝头活跃了起 来。 C.你的发言很有见地,作为抛砖引玉 ....之篇,让我们深受鼓舞,也给了这次大会一个良好 的开端。 D.看见好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窘迫样儿,他最后还是没憋住,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 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既能敏捷地反应迅速变动的事物,又方便报纸杂志及时刊登;因此,散文创作 和反应我们社会各方面的风貌之间大有关系。 B.我不知道,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兄弟当中到底能够有多少人 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 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D.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 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经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 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B.每天,全球有 5.5 亿用户操着 75 种不同的语言在 Facebook 上评价、浏览、分享,全 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 7000 亿分钟
C.通过网络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网络文化渗透传统优秀文化血脉,引导年轻一 代加深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理解与认同,并利用这笔宝贵的精神资源建设当前的先进文化 D.2012年1月1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了“汉城柳京守105坦克师”,这是 金正恩自金正日逝世后第一次视察人民军部队。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即一个人只要克服自身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 的标准,那么天下人都要赞许他是个仁人了。可见孔子把“礼”奉为德行的最高标准。(《论 语》) B.觉民和琴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摩擦, 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觉民最终愤而出走,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高公馆 (《家》) C.奥菲利娅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可是也不够坚强。她太单纯,不了解周围社会问题的复 杂。所以当灾祸接二连三地到来,她就承受不了了,丧失了理性,发了疯,最终溺水而 (《哈姆雷特》) D.有一次继父用鞭子打大卫的时候,大卫把他的手咬伤了。他把大卫监禁了五天,之 后又送到一所寄宿学校。逃离了继父的魔爪,大卫在这所学校里过得很快乐。(《大卫·科波 菲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 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 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 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 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评定 文物的标ⅶ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 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 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日:“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 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 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
C.通过网络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网络文化渗透传统优秀文化血脉,引导年轻一 代加深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理解与认同,并利用这笔宝贵的精神资源建设当前的先进文化。 D. 2012 年 1 月 1 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了“汉城柳京守 105 坦克师”,这是 金正恩自金正日逝世后第一次视察人民军部队。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即一个人只要克服自身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 的标准,那么天下人都要赞许他是个仁人了。可见孔子把“礼”奉为德行的最高标准。(《论 语》) B.觉民和琴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摩擦, 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觉民最终愤而出走,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高公馆。 (《家》) C.奥菲利娅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可是也不够坚强。她太单纯,不了解周围社会问题的复 杂。所以当灾祸接二连三地到来,她就承受不了了,丧失了理性,发了疯,最终溺水而亡。 (《哈姆雷特》) D.有一次继父用鞭子打大卫的时候,大卫把他的手咬伤了。他把大卫监禁了五天,之 后又送到一所寄宿学校。逃离了继父的魔爪,大卫在这所学校里过得很快乐。(《大卫·科波 菲尔》)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7~9 题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 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 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 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 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评定 文物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 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 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 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 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
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诵词便成了砚铭 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 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 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 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 普遍,并岀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 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 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 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 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 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因受到砚面 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 却字字干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 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鉴赏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的依据。 B.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C.清代的纪晓岚是明清时期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D.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8.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
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诵词便成了砚铭 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 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 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 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 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 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 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 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 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 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因受到砚面 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 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 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鉴赏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的依据。 B.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C.清代的纪晓岚是明清时期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D.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8.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
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D.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诗词形式写成,一般不 用散文写砚铭。 B.随着世界性收臧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 对象 C.伴随时代的发展,砚铭逐渐把艺术同人们的思想趣味和修身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赋予砚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D.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传承情况可以考察的质佳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 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绩 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干余人,使者使绩杖之,绩曰:“是固 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 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绩恶亶为人,辞不答。通 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绩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 新政。帝谓绩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 京同校《五朝宝训》。绩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绩言 《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 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 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 然之,命绩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 绩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毎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岀外者,帝曰:“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 何轻欲夺之!
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D.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词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诗词形式写成,一般不 用散文写砚铭。 B.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 对象。 C.伴随时代的发展,砚铭逐渐把艺术同人们的思想趣味和修身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赋予砚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D.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传承情况可以考察的质佳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 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绩 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绩杖之.,绩曰:“是固 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 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绩恶亶为人,辞不答。通 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绩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 新政。帝谓绩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 京同校《五朝宝训》。绩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绩言: “《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 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 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 然之,命绩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 绩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 何轻欲夺之!
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 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 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 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绩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 易之哉?”京惭不能对,绩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绩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绩传》)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使者不能夺 夺:强行改变 B.堤成,民赖其利 赖:依赖、享用 C.俾尽心去取 俾:通“卑”,谦恭 D.绩不少降节 少:稍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者使绩杖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姑涅臂以戒 臣具以表闻 C.推讲而力行之耳 因人之力而敝之 D.今日乃闻嘉言 臣乃敢上壁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绩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①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②绩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绩恶亶为人,辞不答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绩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4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4分) ②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4分) ③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4分)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8分)
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 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 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 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绩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 易之哉?”京惭不能对,绩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绩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绩传》)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不能夺. 夺:强行改变 B.堤成,民赖.其利 赖:依赖、享用 C.俾.尽心去取 俾:通“卑”,谦恭 D.绩不少.降节 少:稍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使者使绩杖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姑涅臂以.戒 臣具以.表闻 C.推讲而.力行之耳 因人之力而.敝之 D.今日乃.闻嘉言 臣乃.敢上璧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绩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 ) ①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②绩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绩恶亶为人,辞不答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绩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4 分) ②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4 分) ③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8 分)